:::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球資本下地方文化的衰退與再生產--以新店地區有線電視地方頻道為例
作者:管中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ang Chung Hsiang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
指導教授:郭良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全球化全球地方化有線電視公共頻道傳播權GlobalizationGlocalizationCATVPEG ChannelCommunication pow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在經濟全球化對地方文化影響的討論中,「全球地方化」是一種樂觀主義的觀點,他強調全球化並非只是歐美強勢文化同質的過程,在地的文化亦能向世界散播其價值。Robertson便指出,即使是資本主義的擴張也會考慮到利基市場及區域的差異,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地方的文化也可能流通全球。不過,我們如果將「全球地方化」觀點置於台灣的現實中,是否仍然樂觀?
在全球資本的力量下,台灣國家整體政策的思考與規劃,也已受到資本全球化的左右。對本地政府而言,有線電視法制事實上只是經濟法制的一環,法律存在的目的在於如何免除全球資本的壓力或吸引國外資金投資,因此,國家機器偏向的是透過有線電視法的修定,進而建立一個適合全球經濟趨向的市場環境。
整體政策環境的變化牽動著在地有線電視系統的經營策略與方針。本研究發現,大新店地區有線電視自製節目曾一度蓬勃發展,生產大量與地方民眾生活、文化、歷史相關的文本。不過,這種地方文化多元發聲的榮景卻在經濟全球化的驅力下逐漸式微。例如,「大新店民主」的自製節目在集團化與外資介入後急速驟減,不僅停掉了原有的地方文史節目,節目部也轉換成營利的業務單位。
本研究認為地方節目的生產與停產,不應單純地視為是某種產業的興起與衰退,因為,媒體不只是產業,更是文化。一個地方自製節目的消失,不僅意味著資本競爭的結果,突顯地方文化失去了在地方媒介再現的機會,在地媒體也將難以成為保留、生產、再現與傳遞地方小歷史與分享生活的重要中介。本文強調將地方媒體的功能與概念放在全球化脈絡下的重要意義,雖然地方文化在全球資本與文化的流動中,不斷地混種、調整,但這並不意味著,國族或地域的傳統以及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便不再重要,因為,對在地文化及傳統的維護不僅是為了從自身出發,傳遞社群共有的集體記憶,也可以在全球文化流動的現實裡,成為與全球其它社群對話的基礎,而這也是文化多元的基本要素。
地方文化在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壓力下,似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本研究發現,以台灣的個案而言,即使全球資本的運作未必會帶來文化同質,但卻也不像樂觀主義者所認為全球化將促文化的多元流動,因此,這樣的觀點有其侷限性。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裡,地方文化沒有任何反擊或者與其對話的機會,本研究提出「傳播權/文化權」及「媒體識讀」的概念與實踐,強調國家雖然必須建構平等與多元的傳播環境,但市民社會仍須透過培力,使人民具有媒體使用的權力與能力,以作為地方文化再生產與再現的重要基礎。
參考書目:
中文書籍
大前研一(1995)。《民族國家的終結》,李宛蓉譯(1996),台北:立緒。
大新店民主有線播送系統股份有限公司(1994)。《有線電視系統營運計畫書》,大新店民主有線播送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王志弘(2002)。《地方意向與意義之塑造:1990年代台北市文山區再現/傳播機制之研究》,「傳播與社群發展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王明柯(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雜誌》91:6-19
王維菁(1999)。《著作權與臺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有線視訊寬頻協進會(2001)。《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努力、進步與貢獻》立法院公聽會該會報告資料,2001.2.16.
任惠光(2000)。《企業集團進入有線電視產業之競爭與併購策略規劃》。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台灣產業研究》3:11-45。new window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劃》,
http://www.cepd.gov.tw/service/board/coun-dev.htm
行政院經建會(1995)。《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冠明(1996)。《原住民社區節目發展之研究:從自卑南族的參與式傳播談社區傳播發展》。
江耀國(2001)。〈我國有線電視第二次管制革新─從市場轉型論「有線電視法」〉,《管制革新》:151-204。new window
何吉森,1999b,《有線電視法釋義》,作者自印發行。
吳祥寬(2000)。《政治、金權、線纜: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洪英(2000)。〈第三世界發展的時代特徵〉,收錄於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主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宜蓁(1996)。《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的提升》,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峻安(2002)。《媒體集團跨業經營電信產業之比較:以東森、和信兩集團為例》,第四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吳美瑋(1997)。〈無線電視分身熱鬧登場 系統頻道爆滿爭相卡位〉,《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9(7):37-39。
吳密察(1998)。〈大家來寫村史前言〉,《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汪欣潔(1998)。《政府規範外國投資電信事業之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玲(1995)。〈自亞太地區經濟分工看我國推動亞太營運之構想〉,《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8(5):16-22。new window
伯努瓦(1996)。〈面向全球化〉,周紅云中譯(1998),收錄於王列、楊雪冬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收錄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new window
倫理》。台北:三民。
步明薇(1998)。《社區、參與、小功率社區電台-以參與傳播架構對小功率社區電台所行之評估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繼源(1995)。《我國有線電視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桂田(2000)。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現代的弔詭http://www.ed.tku.edu.tw/develop/FutureCh/Default.htm
周育仁(1993)。《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驗及路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林福岳(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認同功能談起〉,《新聞學研究》,56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林福岳(2002)。《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靜宜(1996)。《台灣有線電視產業之垂直整合(1992-1994)--政策法規之探
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子儀(1999)。〈論接近使用媒介權〉,《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new window
胡幼慧,1998,〈參與式研究:從研究方法來解決知識權力的不平等〉,收錄於new window
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洪瓊娟(1999)。〈邁向合法之路〉,「第一屆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研討會」。
徐賁(2001)。《理性、倫理和公民政治:哈貝瑪斯的現代性理論》,http://www.cc.org.cn/
高凱聲(1998)。〈我國電信政策走向與遠景〉,《通訊雜誌》第五十二期。
翁秀琪(1993)。〈台灣的地下媒體〉,收錄於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夏聖禮(2002)。〈為有線電視在地化開一扇窗〉,《街頭報》第86期。
孫秀蕙(1997)。《大眾傳播與社區意識:社區公眾特質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台北:深坑。new window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陳世敏(2001)。《半世紀臺灣傳播學的書籍出版》,《新聞學研究》67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陳百齡,2001,〈從國科會傳播專題計畫提案看學門發展生態:1966-2000年〉,《新聞學研究》67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陳雪雲(2000)〈全球化與傳播政策規劃〉,《瞭望公元2000年焦點研究12》,發表於媒體資訊與國家發展研討會
陳板(1998)。〈記錄片〉,《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陳淑卿(2003)。〈全球化與在地性〉,《當代》,187:40-43。
陳德照(2000)。〈全面看待經濟全球化〉,收錄於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主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章五奇(2000)。《電視文化批判課程之研究─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新聞局(1990)。《有線電視立法參考文獻(上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1995)《我國衛星/有線事業與建立亞太媒體營運中心互動關係專案研究計劃》,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7。《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8。《有線電視法修正草案總說明》,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2000。《八十九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2002。《全國總訂戶數、同一行政區域系統經營者總家數及全國系統
經營者總家數》,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new/board17.htm
--2003。《2003年廣播電視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新唐城有線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新唐城有線電視營運計畫書》(上),台北:新唐城有線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程宗明(2000)。《公共電視促進公民社會發展方向》,http://rnd.pts.org.tw/p1/p1.htm
張世鵬(1998)。〈關於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研究的若干回應〉,收錄於張世鵬、
敘彞編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曾靜麗(1995)。〈力霸友聯:強調功能整合、專業分工、利益均享、策略聯盟
的傳播事業集團〉,《台灣地區有線電視頻道總覽》,台北:傳薪雜誌社。
張素璇(2000):〈辜啟允 低調寡言 領搶寬頻先機〉,《天下雜誌》226: 54-58。
張宏源 (1999),《購併策略之運用及其對組織之影響----東森、和信兩大集團之營運實證研究》,「1999年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台北:木柵。
楊雅玲(1999)。《寄盼有線電視扮演地方守望者》,中國時報:1999.11.18
楊長鎮(1998)。〈瞭解村史〉,《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楊瑪麗(2000)。〈王令麟霸氣十足,猛拼大媒體〉,《天下雜誌》,220: 60-64。
雷壹閑(1993)。〈國民黨經營有線電視內幕大公開〉,《財訊》131:210-214。
麥斯(1998)。〈全球化與國家的未來〉,楊雪冬中譯(1998),收錄於王列、楊雪冬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莊坤良(2001)。〈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30(4):8-25。new window
楊一峰(1997)。〈小巨人正對抗大霸王〉,《新新聞》,537:84-88。
黃英美(1998)。〈挖掘沈默的歷史:被遺忘與弱者之主體〉,《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管中祥(1997)。《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分析》。台北:國立政
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全球化解禁風潮下的國家角色分析--以我國有線廣播電視法規變遷為例〉,「第二屆兩岸傳播媒體邁入廿一世紀研討會」,台中:朝陽科技大學。
--2002。〈從Habermas的溝通觀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力意義〉,《中華傳播學刊》2:185-220。
管中祥、陳伊禎(2003)。〈一個地方頻道的興衰:全球資本與地方文化的消長〉《傳播與管理研究》2(2):105-133。new window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趙剛(2001)。〈為何反全球化?如何反?--關於全球化的一些問題的思考與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4:49-146。new window
趙揚清(1999),〈競爭政策與解除管制〉,《公平交易季刊》7(1):137-148。new window
鄭又平(1996)。〈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國家與資本家階級互動關係之演變〉,《台
灣民主化:回顧.檢討.展望》,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
鄭陸霖(2000)。〈是誰惹毛了沉睡的貓?:台灣有線電視市場場域中的權力競爭〉,《台灣產業研究》3:11-45。new window
賴綾章(2001)。《覬覦有線電視網路跨足電信商機,國內外財團紛搶進》
http://www.ithome.com.tw/
臧家宜(2001)。《太平洋網喜新厭舊 花落和信集團》,
http://magazines.sina.com.tw/businesstimes/contents/048/048-009_1.html
劉大和(2001)。《全球化之中的文化問題》,
http://home.kimo.com.tw/liutaho/A41.htm
劉維公(2000)。〈「文化全球化」社會學研究初探〉,《台灣大學社會學刊》,
28:189-228。
劉于禎(2001)。《群雄割據的有線電視市場大整合,業者擬藉合併、策略聯盟
尋生機(上)》,http://www.ithome.com.tw/
劉幼俐(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正中書局。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時英出版社。
劉昌德(2002)。〈公眾頻道不見了:美國費城的有線電視民主運動〉,《媒體小鋪電子報》,第19期。
戴伯芬(2000)。《媒體產業的全球地方形構-台灣有線電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鍾明非(1998)。《有線電視系統業的形成:『法制化』與『集中化』》,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安怡(1999)。《台灣有線電視多系統經濟者經營策略分析》,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明通(1998)。《著作權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羅慧雯、管中祥(1995)。《影視次帝國的迷思─亞太媒體中心官方論述析》,「政治大學新聞聞研究學生論文研討論」,台北:政治大學。
陶藩嬴( 2001)《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教師行動研究研討會」台中:東
海大學
鍾蔚文(1993)〈有線電視〉,收錄於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new window
蕭百興(1998)。〈歷史的表現與書寫:空間書寫V.S.文字書寫〉,《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蘇裕玲(1995)。《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
Abercrombile, N.(1996). Television and socie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Aufderheide, P.(1992). Cable television and public Interest.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1) : 52-65.
Barbalet, J. M.(1988), Citizenship : Rights, struggle and class inequality,Milton
Keynes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Bauman, Z.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ttig, R. V.(1996). Copying cultu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1997). “The Enclosure of Cyberspace”. I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4, 138-157.
Braman, S. (1996). Interpenetrated globalization: scaling, power, and the public spere. In S. Branmab & A. Sreberny-Mohammadi (Eds.), Globalizaion, Communic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ivil Society,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Carey, W. J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NY : Routledge
Cohen, J. L.(1985). Strategy or identity: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Research, 52(4):663-716.
Cortés, C.(2000). The children are watching: how the media teach about diversit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ser, A.(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邱澎生譯,《當代雜誌》91:20-39
Curran, J.(1991), Mass media and democracy :A reappraisal. In Curran J. and
Gurevitch M. (eds).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 Edward Arnold:120-154.
Cruikshank, B. (1999).The Will to Empower: Democratic Citizens and Other Subjects. Ithaca: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Croteau, D. & Hoynes, W. ( 1999) Media/society : 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Eastman, S., Head, W. & Klein, L. (1985). Broadcast / Cable Programming: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Belmont, CA:Wadsworth.
Fridman , J. (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London:Sage.
Ferguson, M. (1995) Media, Markets, and Ident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Global- Local Dialectic,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4).
Fuller, L.K.(1994). Community Tele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port, CN : Greenwood Press.
Garnham, N. (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Garnham, N. (1993). The Future of the BBC. Sight and Sound,3(2):26-28.
Garnham, N. (1999). Amartya Sen''s "Capabilites"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welfare: Its application to communications. In Anderw Calabrese and Jean-Cluade Burgelman (eds.): Communicatio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Policy: Rethinking the Limits of the Welfare Stat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13-124.
Geertz, C.(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 New York: Basic Books.
Gerhardt, C. (1994). Gender Equity in Education Bloomington. In.: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Giddens, A.(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ddens, A.(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胡宗澤等中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
Giddens, A.(1997).〈生活於後傳統社會之中〉,收錄於周憲、許鈞(2001)主編《自反性現代化》,北京:商務。
Golding, P.(1998). Global Village of Culture Pillage? The Unequal Inherit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in Capitalism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McChesney,
et.al (Eds). NY : Monthly Review Press.
Golding, P. & Murdock G.(1979) Ideology and the mass media: The question of determination. In M. Barret et al.(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Edward Arnold.
Golding, P. & Murdock G.(1991).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Curran J. and Guerenvitch M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 Edward Arnold.
Habermas, J.(1981)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Book 2,《交往行動理論第.二卷─論功能主義理性批判》,洪佩郁等譯(1996),重慶:重慶出版社。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 Thomas, Tran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Habermas, J.(1999).〈歐洲的民族國家與全球化壓力〉 徐季耘中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113-132。
Hackket R.(2000).Taking back the media : Notes on the political form communicative democracy movement. Studies in political economy.(63):61-86.
Hasenfeld, Y.(1992).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in Hasenfeld,Y.(ed.) Human Services as Complex Organization. PP .259-275.
Hafez, K. ( 2000). 〈傳播媒介─通訊─文化:全球化討論的歧途與前景〉,吳志成等譯(2000),收錄於《全球化壓力下的世界文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Hall, J. R. & Neitz, M. J.(1993). Cultur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Pretice-Hall Press.
Halbwachs, M.(1941) On Collective Memory. 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arvey, D.(2002). The art of the rent:globalization, monopoly and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王志弘中譯,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study/study-27.htm#_ftn1
Held, D.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London:Oxford Polity.
Herman, E. & McChesney, R.(1997). 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London : Cassell
Hetata, S.(1998), Dollarization, Fragmentation, and God. In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edited by Fredric Jameson and Masao Miyoshi. Duke University Press
Hollander,E. (1992). The Emergence of Small Scale Media. Jankowski,N.,Prehn,O.
& Stappers,J.(1992).The People’s Voice─Local Radio and Television Europe.John Libbey.
Hollander, Ed & Stappers, J.(1992),”Community Media and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In Jankowski, N. and Stappers, J.The People’s Voice: Local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Europe. Lodon:John Libbey and Company Ltd. Pp16-26.
Innis, A. (1972), 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 曹定人中譯(1997)《帝國與傳
 播》,台北:遠流。
Jameson, F. (1998). Notes on globaliz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Issue. In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edited by Fredric Jameson and Masao Miyoshi. Duke University Press
Joseph, S.& Robert, L. (1996).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涂瑞華譯(1997),《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
Johnson, T. J.(1995). The rehabilitation of Richard Nixon: The media''s effect on collective memory. Gerland Publishing
Keyes, C. F.(1976). Towards a new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group.
Ethnicity, 3:202-213.
Laverack, G.(2001). An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aspect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36(2)30-42.
Littlejohn, S.W.(1996).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5th ed.). Belmont :
Wadsworth.
Long,. (1995).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s “ Frenetic Testbed” for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Intermedia. 23(4). : 40-45.
Luther, F.(1988).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in Space.馮建三中譯,1996,《美國與直播衛星─國際太空廣電政治學》,台北:遠流。
Lull, J(1995).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global approa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rshal l T. H & Bottmore T. (1992)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 London:Pluto Press
Masterman, L.(1997). A rationale for media education. In R. Kubey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urrent perspectives.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cChesney, R.(1994).〈從傳播觀點看學會裡的激進學術〉,周奕成中譯(1994),《當代》102:28-34。
McChesney, R.(1997). Corporate media and the threat to democracy . N.Y.:Seven Stories Press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 Routledge.
McQuail, D.(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陳芸芸中譯(2000),
《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Meehan, E., Mosoco, V. & Wasko, J.(1993). Rethinking Political Economy: Change and Continu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Autumn, pp347-358.
Miyoshi, M. (1998). Globalization, culture, and the university. In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edited by Fredric Jameson and Masao Miyoshi. Duke University Press
Morely, D. & Robins, K. (1995). Space of identity :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London:Routledge.
Mosco, V. (1996).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
Mosco, V.(1999). New York.Com: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informational” city.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12:103-116.
Murdock, G.(1982),程宗明中譯,1994,〈大型企業與傳播工業的控制〉,《文化、社會與媒體》。
Murdock, G. (1994). Large corporations and the control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In Michael Gurevitch,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and Janet Woollacott(eds.).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pp.118-150.
Nordenstreng, K. & Schiller, H. (eds.) (1979)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Norwood, NJ: Ablex Publications
Robbins, B. (2000).《全球化中的知識左派》,徐曉雯中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Robertson, R.(1992).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
Robertson, R.(1999).〈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中文版序言〉,梁光嚴中譯(2000),《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Robterson, R(2002). Anti-global religion? In Juergensmeyer M.(eds.),Global reflig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ville-Troike,M.(1989).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
US:Backwell.
Schiller, H. (1979). Transnational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edited by Nordenstreng, K. & Schiller, H. Norwood NJ: Ablex Publications
Schecther, D. (1991). The Globalvision experience. In N. Thede, & A. Ambrosi
(eds.) Video the changing world. Montreal: Black Rose Book.
Selener J. D.(1992). Participatory action and Social change.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Siliverstone, R(1999).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Spicer, E.(1981). Persistent cultural syste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dentity system that can adapt to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Science, 174:795-800.
Stevenson, N. (1995).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Sage
Symonides J.(1999).〈文化權利:一種忽視的人權〉,黃覺中譯,《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第16卷第4期:95─106。
Taylor, L & Willis, A. (1999).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 Blackwell publishers press.
Tetzlaff, R. (2000). 〈全球化─“第三世界”─前景憂慮與趕超希望之間的文化〉,吳志成等譯(2000),收錄於《全球化壓力下的世界文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The group of Lisbon (1995).Limits to competition.,張世鵬中譯(1995),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Thomas, P.(1994).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Philosophical premises. In S. White, , K.S. Nair, & J. Ascroft, (1994)(Eds.).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Working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Sage Production.
Thopmpson, P.(1998). The voice of the pas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mlinson , J.(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報紙:
《大成報》(1998年7月19日)。〈系統之爭 新聞局修法解套〉。第3版。
《工商時報》(1996年4月30日)。〈新唐城 美滿人生 身呼吸服務觀眾〉。第34版
《工商時報》(1998年7月23日)。〈有線電視法69條 新聞局不改了〉。
《工商時報》(2000年7月29日)。〈外資捧場 太設有線電視業展翅〉。
《工商時報》(2000年2月28日)。〈太設 電訊盈科攜手 進軍大陸百貨事業〉。
《工商時報》(2002年5月02日)。〈東森四合一 亞太電信集團成形〉。
《工商時報》(2003年1月16日)。〈47個有線電視經營區 將先併成18個〉
《工商時報》(2003年3月26日)。〈太平洋聯網有線電視系統 易主〉。
《中央社》(1994年2月2日)。〈博新超級頻道十月推出〉。
《中央社》(1994年12月20日)。〈北縣府對於黑道介入有線電視擔心〉。
《中央社》(1997年6月12日)。〈台北縣政府徵選有線電視金像獎〉。
《中央社》(2002年8月1日)。〈有線寬頻發展協進會專案研究簽約儀式今舉行〉。
《中央社》(2002年3月19日)。〈富洋投資整合多家有線電視公平會不禁止〉。
《台灣日報》(1998年6月25日)。〈新店有線之戰 雙雄壁累〉,第11版。
《民眾日報》(1997年3月8日)。〈民主電視台需要您的呵護 大環境改變 民主節目漸次調整〉,第15版。
《中國時報》(1992年1月15日)。〈新店出現民主電視台 惟宣稱與民進黨無關〉。第15版。
《中國時報》(1994年11月14日)。〈新店民主台被擺一道 有人告知不實消息 未經查證播出遭不滿〉。第16版。
《中國時報》(1993年5月11日)。〈新聞局展現取締決心 壓路機伺候十萬捲非法影帶影碟報銷〉。第6版。
《中國時報》(1997年3月30日)。〈年費一元 有線電視削價競爭〉。第5版。
《中國時報》(1998年7月28日)。〈新店三家第四台 挨刀斷訊: 新聞局剪線 三百警力戒護 新唐城、文山、熊貓逾四萬收視戶受影響〉。第18版。
《中國時報》(2001年1月6日)。〈有線廣電法火速修正 蔡豪主導〉。第3版。
《民生報》(1993年2月21日)。〈"三○一"壓力下的第四台〉,第2版。
《民生報》(1991年3月5日)。〈中美著作權談判 討論有線電視法草案尊重著作權 雙方立場一致〉,第10版。
《民生報》(1996年6月10日)。〈開辦教學頻道 引起質疑 台北縣政府 今開說明會〉。第10版。
《民生報》(1997年3月30日)。〈1元看1年 系統業者大落價 低價促銷 熊貓電視台掀旋風 保障收視 將和客戶簽契約書〉。第12版。
《民生報》(1997年3月30日)。〈‘新幹線’1年100元 ‘熊貓’效應 價格戰掀戰火 偷接頻道‘新幹線’等人告〉。第12版。
《民生報》(1998年7月24日)。〈取締違法有線業者 周一再出擊 新店將有四萬戶斷訊〉,第12版。
《自立早報》(1990年8月8日)。〈廣電處查獲台中第四台〉,第20版。
《自立早報》(1998年7月21日)。〈三重、新店 四家有線電視系統將斷訊 今光、新唐城、熊貓、文山等四家將於27日停播 六至八萬收視戶受影響〉, 第15版
《聯合報》(1993年3月22日)。〈三黨五派加財團,搶攻第四台〉,第6版。
《聯合報》(1993年7月17日)。〈有線電視法 排除外人經營美談判官員 表達關切失望〉,第6版。
《聯合報》(1994年3月3日)。〈中美將簽專利互惠保護協定雙方智財權諮商落幕 我將擬專利法施行細則交美方 將有助我自特別 301優先觀察名單除名〉,第1版。
《聯合報》(1994年9月20日)。〈非三台聯盟省長參選人 首場電視辯論 朱高正唱獨腳戲〉,第10版。
《聯合報》(1995年8月11日)。〈金馬影展首批片單公布 有線電視第二梯次申設初審完成〉,第22版。
《聯合報》(1995年7月30日)。〈系統削價戰,一元看一年? 保地盤出花招,除非履約收視戶別上當 〉。第26版。
《聯合報》(1997年10月2日)。〈「一元看一年」低價招攬違法 雙重標準熊貓
決訴願〉。第26版。
《聯合報》(2000年1月4日)。 〈這19家hbo不斷訊 外界歸類為「太平洋掛」 〉。第2版。
《聯合報》(2001年1月6日)。 〈「立法過程形同突擊,魚腥味濃郁」金溥聰指此案業者著力之深超乎想像 預言明年費率一定漲價〉。第3版。
《聯合報》(2001年1月7日)。 〈金溥聰:有官員和業者掛勾太厲害去年初費率大戰 蔡豪遊說無效 當場電請新聞局官員勸說 〉。第6版。
《聯合晚報》(2002年4月16日)。 〈公共頻道 慶周歲 小馬哥:祝它長命百歲〉。第19版。
《經濟日報》(1990年4月19日):〈著作權僵持 中美貿易摩擦最高點〉,第2版。
《經濟日報》(1993年3月13日):〈保護智慧財 交出成績單能否走出特別301觀察名單 攤牌時刻〉,第3版。
《經濟日報》(1997年5月1日):〈文山新唐城互控公平會均予處分〉,第23
版。
《經濟日報》(2000年8月8日):〈四大有線電視系統 外資扮要角 和信、東森、太設、卡萊爾外資股東遍及美、日、港、星等 投資逾50億元 對發展前景樂觀〉,第38版。
《經濟日報》(2001年1月15日):〈亞太線上 王令台將任董事長今開董事會 鄭俊卿內定總經理〉,第30版。
《經濟日報》(2001年2月12日):〈太設卡萊爾結盟 有線電視第三勢力崛起〉,第3版。
《經濟日報》(2001年11月27日):〈亞太線上與卡萊爾集團結盟〉,第35版。
《經濟日報》(2002年7月25日):〈東森花4.5億收購和信寬頻用戶〉,第2版。
《經濟日報》(2002年7月25日):〈東森花4.5億收購和信寬頻用戶〉,第35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