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子與丁茶山之學、庸詮釋與其教育觀之比較
作者:羅萬基
作者(外文):LUO, WAN-J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深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8
主題關鍵詞:朱子朱熹丁茶山大學中庸比較哲學教育ZHU-ZIZHU-XIDING-CHA-SHANGREAT-LEARNINGGOLDEN-MEANCOMPARATIVE-PHILOSO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7
本研究旨在以比較哲學方法,探討朱子與丁茶山對大學與中庸詮釋之真諦及其教育意
義。研究結果有如下之發現:
第一、就學術思想背景而言:朱子受新儒家、道家、佛學之影響,並達紹論、孟、易
經、大學、中庸思想,成為一家之言。丁茶山則受朝鮮李朝實學、考證學、西學及六
經四書之思想,成為一家之學。
第二、就二氏釋大學之比較而言:朱子以為大學的入學資格是治者階級的子弟和庶民
子弟之俊秀者,其教育內容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原理,丁茶山以為大學是純
粹的治者教育機構,其教育內容是禮樂、詩書、弦誦、中和、孝弟等。其次就綱領而
言,朱子以為明明德是呈現內心的「理」的工夫,親民為新民,啟發人的明德工夫,
止於至善是實現「理」的境界。丁茶山則以為明明德是明孝弟慈之德,親民是使人民
實踐孝弟之德,止於至善是人倫之至德。再次就格物,致知而言:朱子認為人之「理
」是通至太極的工夫。丁茶山認為是辨明事物之本末和終始的工夫。
第三、就二氏釋中庸之比較而言:其一,天命是禾子以為太極之流行發用,丁茶山則
以為上帝天以道心下命使人實踐德行。其二,性是朱子以為人、物同得的本然之性和
人、物各殊的氣質之性;丁茶山以為人具有道義之性和生理上的氣質之性。其三,中
庸所謂的「中」之意,二氏沒有異見,但是「庸」則有歧異,朱子以為「庸」是平常
之理,丁茶山以為「庸」是非常、超常之意。第四,「誠」是朱子以為天理之本然,
丁茶山則以為聖人之別稱。
第四、就二氏釋學、庸之教育觀比較而言:其一,朱子認為教育是回復善性作用,丁
茶山認為教育是明孝、弟、慈之人倫作用。其二,朱子與丁茶山皆以學為聖人作為教
育目的。其三人格修養的途徑是朱子認為須經五個階段,丁茶山認為須經三個階段。
第五、本研究擬具下述建議:其一,克服現代面臨重大危機的核心在「回復人性」。
其二,學校教育目的應注重培養高尚人格。其三,學校教育內容為學生整體發展,而
以「誠」為施教之一貫精神。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