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關王馬三家雜劇特色及其在戲曲史上的意義
作者:張錦瑤
作者(外文):jiin-yau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汪志勇
顏天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戲曲本質時代背景以劇作劇以詩作劇以劇作詩雜劇精神主調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5
摘 要
本文以「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三家雜劇與中國戲曲發展之關係為論,針對元雜劇初期關、王、馬「三家鼎立,矜式群英」的雜劇創作特色,由戲曲本質、時代背景等面向論析。以戲曲本質論,「三家」雜劇創作呈現「以劇作劇」、「以詩作劇」、「以劇作詩」等不同創作手法;以時代背景論,面對同時代社會環境的劇作家,往往因人生態度的不同,影響其文學作品精神主調的呈現,如關漢卿的「破」與「批判」、王實甫的「立」與「謳歌」、馬致遠的「避」與「退離」等雜劇創作主調即與劇作家個人生命特質有關。
本論文共七章。除首章為緒論外,第二章:〈元代戲曲發展與關、王、馬三家特色之形成〉由戲曲本質、時代背景衍生的劇作家人生態度與創作主調,先確立「三家特色」的形成與特點;第三章:〈關、王、馬雜劇特色比較〉據戲曲本質、時代背景與「三家特色」關係,由故事題材、情節、人物、語言等面向進行較論,使「三家鼎立」之勢益加彰顯;第四章〈關、王、馬三家雜劇特色與中國戲曲類型之關係〉、五章〈關、王、馬三家在中國戲曲理論中的討論〉則分別由中國「戲曲類型」、「戲曲理論」角度切入。首先,論析「三家特色」與「中國戲曲類型之關係」,此單元由元、明、清劇作家與劇作為論,藉劇作家風格類型歸納,以窺「三家」之盛衰消長。其次,將「三家」在「中國戲曲理論史的討論」加以論述,藉此研討可知:不僅戲曲發展中,劇作家類型為「三家鼎立」,戲曲理論研討中,劇作家藉「三家特色」的討論,釐清了中國戲曲的本質,進而觸及人物、語言、舞臺等議題;第六章〈由戲曲理論系統與美學觀念論關、王、馬三家雜劇特色的意義〉除肯定詩歌史、時代對戲曲發展影響外,由言志抒情與敘事傳統,論「三家」與戲曲的「曲學體系」、「敘事體系」、「劇學體系」發展之關連;將「三家」在戲曲美學上之意義作論述;末章,則就全文做綜合結論。
本文由戲曲形式與時代背景等面向論述,除確立三家特色外,再依三家劇作歸納之特色,論析元、明、清劇作家創作趨勢與戲曲理論史上對三家之研討,進而肯定三家在戲曲史上之意義。
【關鍵詞】: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戲曲本質、時代背景、以劇作劇、以詩作劇、以劇作詩、雜劇精神主調
參 考 書 目
(一)、劇本(依書名筆畫順序排列)
元曲選 明‧臧晉叔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58年10月
元曲選外編 隋樹森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59年9月
元曲選校注(八冊) 王學奇主編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
六十種曲 明‧毛晉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58年5月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 錢南揚校注 台北:華正書局 1980年9月
全元雜劇初編 楊家駱主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85年3月
全元雜劇二編 楊家駱主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88年10月
全元雜劇三編 楊家駱主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73年3月
全元雜劇外編 楊家駱主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74年5月
全明雜劇(共十二冊) 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 1979年6月
西廂記 元‧王實甫著 王季思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1995年9月
西廂記 元‧王實甫著 台北:華正書局 1980年
西廂記諸宮調 金‧董解元撰 楊家駱主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77年
明清傳奇綜錄(上下) 郭英德編著 大陸: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
孤本元明雜劇(共十冊) 王季思編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7年12月
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 鄭 騫校訂 台北:世界書局 1962年
馬致遠全集 元‧馬致遠著 蕭善因等點校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85年
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 元‧馬致遠著 商務印書館
清人雜劇二集 鄭振鐸纂集 香港:龍門書店 1969年3月
盛明雜劇二、三集 清‧鄒式金輯編 台北:廣文書局 1979年
湯顯祖全集(二) 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 大陸: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9年1月
詞林一枝 參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7月
關漢卿戲曲集 元‧關漢卿著 吳國欽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1998年
(二)、古籍叢書、史料(依書名筆畫順序排列)
人間詞話 王國維著、徐調孚注 香港:中華書局 1986年5月
小棲霞說稗 清‧平步青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
元史 《二十五史》41 臺北:藝文印書館
元典章 中國書店出版 1990年10月
中原音韻 周德清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一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中國戲曲本質論——兼及東方戲劇共同特徵 孫崇濤撰 《戲曲藝術》2000年第3期
太和正音譜 朱權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少室山房曲考 胡應麟著 任中敏編《新曲苑》一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四友齋叢說 明‧何良俊撰 《百部叢書集成‧紀錄彙編》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7年
今樂考證 清‧姚燮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十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全元散曲(一) 隋樹森輯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3年12月
曲藻 王世貞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曲律 王驥德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曲論 何良俊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曲品 呂天成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曲話 清‧梁廷柟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曲目新編 清‧支豐宜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古典戲曲存目彙考 上中下冊 莊一拂編著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6年
北夢瑣言 卷三〈段相踏金蓮〉 唐‧孫光憲撰 四庫筆記小說叢書:《北夢鎖言外十二種》 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青樓集 夏庭芝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二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雨村曲話 李調元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度曲須知 沈寵綏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東京夢華錄注 宋‧孟元老撰、民國‧鄧之誠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3月
長春道教源流(卷一) 陳教友撰 《道教研究資料》第二輯 台北:藝文印書館
重訂曲海總目 清‧黃文暘原編、無名氏重訂、管庭芬校錄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看山閣集閒筆 黃圖珌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南詞敘錄 徐渭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堯山堂曲紀 明‧蔣一葵著 任中敏編《新曲苑》一 臺灣:中華書局
都城紀勝 南宋‧耐得翁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590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笠閣批評舊戲目 清‧笠閣漁翁著 《中國戲曲論著集成》七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 張次溪編纂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8年12月
蒙韃備錄 南宋‧孟珙著 《百部叢書集成‧古今說海》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7年
陽春白雪 任中敏輯《散曲叢刊》(一)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4年2月
閒情偶寄 李漁著 《李漁全集》十一卷 大陸: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10月
詞餘叢話 清‧楊恩壽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摭言 卷七 《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源》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道教大辭典 大陸:浙江古籍出版1987年10月
遠山堂曲品 祁彪佳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遠山堂劇品 祁彪佳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樂府傳聲 清‧徐大椿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劇說 清‧焦循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衡曲麈譚 明‧張琦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輟耕錄(七) 元‧陶宗儀撰 《百部叢書集成‧津逮秘書》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7年。
譚曲雜劄 凌濛初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藝概 清‧劉熙載著 台北:華正書局 1988年9月
錄鬼簿新校注 馬廉著 楊家駱主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60年11月
錄鬼簿 賈仲明撰 楊家駱主編 《錄鬼簿新校注》 台北:世界書局 1982年4月
顧曲雜言 沈德符撰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續詞餘叢話 清‧楊恩壽著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7月
(三)、近代專著
小說美學 陸志平、吳功正著 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3年11月
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著、金聖嘆批、毛宗岡評點 台北:文源書局印行 1969年4月
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史卷 蔡美彪主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年6月
中國劇詩美學風格 張庚著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6月
中國戲曲通史(三冊) 張庚、郭漢城著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中國戲劇文化史述 余秋雨著 台北:駱駝出版社 1987年8月
中國戲曲概論 吳梅著 台北:廣文書局 1971年4月
中國戲劇史 張燕瑾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
中國戲曲史論集 張燕瑾撰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年3月
中國戲曲史論 吳新雷著 大陸: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 謝柏梁著 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6月
中國戲曲及其音樂 常靜之著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5年6月
中國古典劇論概要 蔡鍾翔著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8年10月
中國文學史(下冊) 葉慶炳著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7年8月
中國文學史初稿 王忠林等合著 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1985年5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撰 台北:華正書局 1990年7月
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共四冊) 蔡毅編著 大陸:齊魯書社 1989年10月
中國戲劇學史 葉長海著 台北:駱駝出版社 1987年8月
中國俗文學史 鄭振鐸著 大陸:上海書店 1984年6月
中國散曲史 羅錦堂著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1983年8月
中國近世戲曲史 二冊 青木正兒著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8年3月
中國戲曲發展史 (一~四卷) 廖奔、劉彥君著 大陸: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10月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 俞為民、孫蓉蓉著 台北:華正書局 1998年5月
中國戲曲小說初論 王漢民著 大陸: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
中國古代美學範疇 曾祖蔭著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4月
中國敘事學 蒲安迪講演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 譚帆、陸煒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年4月
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下冊 郭英德、過常寶著 大陸: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中華傳統美學體系探源 曹利華著 大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9年1月
中國歷代文論選 上冊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7年7月
中國古典編劇理論資料匯輯 秦學人、侯作卿編著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4年4月
中國古代戲劇統論 徐振貴著 大陸: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7年9月
中國抒情傳統 蕭馳著 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月
中國詩歌美學 蕭馳著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年11月
中國詩性文化與詩觀念 王南著 大陸: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年
元代的士人與政治 王明蓀著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3月new window
元代文學史 鄧紹基主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12月
元雜劇考 傅惜華撰 台北:世界書局
元人散曲新探 汪師志勇撰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6年11月
元人散曲選詳註 曾永義、王安祈選註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2年2月
元雜劇八論 顏師天佑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8月
元曲六大家 王忠林、應裕康著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77年2月
元曲六大家略傳 譚正璧著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82年1月
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 顏師天佑著 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984年9月
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 耿湘沅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7年7月
元代雜劇作家傳略 傅惜華撰 台北:文泉閣出版社 1972年8月
元雜劇研究 吉川幸次郎撰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7年10月
元人雜劇序說 青木正兒撰 《元曲研究》乙編 台北:里仁書局
元人水滸雜劇研究 劉靖之撰 香港:三聯書店 1990年11月
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 ㄠ書儀著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元代戲劇學研究 陸林著 大陸: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9年9月
元代雜劇史 劉蔭柏著 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0年12月
元雜劇研究概述 寧宗一、陸林、田桂民編著 大陸: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7年12月
元代的士人與政治 王明蓀著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3月new window
元雜劇的聲情與劇情 許子漢著 台北:里仁書局 2003年3月new window
元明小說戲曲關係研究 涂秀虹著 大陸:上海三聯書店 2004年11月
文學理論導讀 Terry Eagleton 原著 吳新發譯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2年4月
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 王國維撰 台北:里仁書局 1983年9月
王驥德曲論研究 李惠綿著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92年12月
全元散曲(一) 隋樹森輯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3年12月
全元雜劇作家傳略 傅惜華著 台北:文泉閣出版社 1972年8月
曲學與戲劇學 葉長海著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年11月
曲律與曲學 葉長海著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3年5月new window
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 林驤華著 大陸:上海社會科學院 1988年8月
《西廂記》的文獻學研究 蔣星煜著 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11月
宋元南戲考論 俞為民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9月
金批水滸傳 金聖嘆批 大陸:三秦出版社 1998年9月
明清戲曲史 盧前著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1年10月
明雜劇概論 曾永義著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9年4月
明清傳奇史 郭英德著 大陸: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年8月
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 王璦玲著 台北:臺灣書店 1998年3月
明雜劇史 徐子方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8月
明代戲劇研究概述 寧宗一、陸林、田桂民編著 大陸: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年8月
花間集注釋 李誼註釋 大陸: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6年6月
唐宋詞史 楊海明著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2月
南戲論叢 孫崇濤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
意境概說——中國文藝美學範疇研究 夏昭炎著 大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3年4月
徐渭的文學與藝術 梁一成編著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7年1月
馬致遠雜劇研究 佘大平撰 大陸:武漢出版社 1994年6月
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 羅錦堂撰 台北:中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60年4月
參軍戲與元雜劇 曾永義著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2年4月
清人雜劇略論 曾影靖著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5年9月
清代戲曲史 周妙中著 大陸: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12月
清代戲曲研究五題 陳芳著 台北:里仁書局 2002年3月new window
陳世驤文存 陳世驤撰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72年
景午叢編(上) 鄭騫著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2年1月
馮夢龍詩文 馮夢龍撰、橘君輯注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5年10月
崑劇演出史稿 陸庭萼著 台北:國家出版社 2002年12月
散曲之研究 任二北撰 《元曲研究》乙編 台北:里仁書局
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 林鶴宜著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4年10月new window
遼金元文學 蘇雪林著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7月
詩史本色與妙悟 龔鵬程撰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2月
賦學曲學論著選 陳良運主編 大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2年4月
論中國戲劇批評 夏寫時著 山東:齊魯書社出版 1988年10月
論元代雜劇 商韜著 山東:齊魯書社 1986年
歷代詩話 何文煥訂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1年9月
戲曲表演美學探索 韓幼德著 台北:丹青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2月
戲曲美學 傅瑾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7月
戲曲本質論 呂效平著 大陸: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9月
戲劇審美心理學 余秋雨著 大陸: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5月
螾廬曲談 王季烈、劉富樑合撰《集成曲譜 聲集》3 台北:進學書局 1969年1月
關漢卿三國故事雜劇研究 劉靖之撰 香港:三聯書店 1987年2月
關漢卿散曲集 李漢秋、周培維校注 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關漢卿傳論 張雲生著 北京:開明出版社 1990年1月
關漢卿考述 盧元駿著 臺灣:正中書局 1977年4月
關漢卿研究 徐子方撰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7月
「瓊筵醉客」關漢卿 黃麗貞撰 台北:國家出版社 2002年12月
(四)期刊論文
元代文人的心態與元曲創作 陳伯松撰 咸寧師專學報 1998年2月18卷1期
元人之隱:一種社會性的退避 李白撰 呼蘭師專學報 2001年7月17卷3期
元雜劇中所反映的文人心態特徵 胡金望撰 安慶師範學院學報 1994年1期
中國戲曲文學的斷裂帶 馮建民撰 《影劇月報》 1989年1月
中國戲曲的起源和發展脈絡 趙景深撰 《文史知識》 1982年第12期
《西廂記》受南戲、傳奇影響之跡象 蔣星煜撰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 1981年第4期
曲藝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薛寶琨撰 《今古傳奇》 1984年第3期
知識份子在戲曲發展中的作用 郭漢城撰 《川劇藝術》 1983年第4期
明代曲論「雙美說」 張錦瑤撰 《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五期 2005年6月
明傳奇興盛原因初探 維齋撰 《浙江師範大學學報》 1989年2月
南戲北劇之形成與發展 黃仕忠撰 《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
馬致遠《漢宮秋》的主題與創作 閔宏撰 《許昌師專學報》 1986年第4期
馬致遠的散曲藝術 黃卉撰 《中國文學研究》 大陸:湖南師範大學 1995年第4期
略談《西廂記》的藝術特色 齊森華撰 《文科月刊》 1985年1月
略談關漢卿劇作的藝術特色 王恩宗撰 《韓山師專學報》 1982年第2期
略論明雜劇的歷史價值 徐子方撰 《藝術百家》 1999年第2期
淺談馬致遠的散曲創作 胡景乾撰 《西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1年12月第16卷4期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淺談清初雜劇劇本的三個特徵 海興寧撰 見《戲曲藝術》 2001年4月
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論道教思想對馬致遠神仙道化劇的影響 劉雪梅撰 《中國文學研究》 2000年第3期
散曲和劇曲的比較和欣賞 蔣星煜撰 《河北學刊》 1995年6月
愁霧悲風般的抒情——從馬致遠的《漢宮秋》說起 彭飛撰 《文科月刊》 1985年3期
感傷情緒——元代社會對雜劇作家的心理感應 沈國儀撰 《戲劇藝術》 1990年第2期
說到關漢卿 ㄠ書儀撰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2003年第6期
論關漢卿戲劇的結構藝術 陳紹華撰 《揚州師院學報》 1980年第4期
論關漢卿雜劇的兩個貢獻 闕真撰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4年12月第30卷第4期
論《王西廂》寫景狀物的語言藝術 張粵民、袁啟明撰 《湖南師院學報》 1984年第3期
論馬致遠「仙道」劇的主體意識及其與宗教的關係 申士堯撰 《陝西教育學院學報》 1999年第1期
論中國古代戲曲的詩化 孫蓉蓉著 《戲劇藝術》 1992年第2期
論中國古典戲劇的「虛」與「實」 吳幗屏撰 《中國文學研究》 1997年第2期
論明代中葉以後雜劇創作的主體意識 陶慕寧撰 《南開學報》 1989年3月
論典型化 王元驤撰 《中國文學研究年鑑》 1981年
劇曲的本色與文采——漫談劇曲的特點之一 蔡運長撰 戲曲藝術 1993年1期
關、鄭、白、馬與元曲四大家 徐子方撰 漳州師院學報 1998年1期
關漢卿里居考辨 吳曉鈴撰 《河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7年2期
關漢卿生卒年考 乃黎撰 《寧夏大學學報》 1980年第2期
關漢卿散曲漫談 孔繁信撰 《山東師大學報》 1982年第4期
關於戲曲發展的思考 張嫚平撰 《戲曲藝術》 2001年第2期
戲曲起源與中國文化的特質 康保成撰 《戲劇藝術》 1989年第1期
戲曲規律與戲曲創新 張庚撰 《文藝研究》 1986年第五期
《竇娥冤》是元雜劇中的典範之作 佘德余撰 《紹興師專學報》 1984年第2期
(五)論文集論文
明清抒懷寫憤雜劇之藝術特質與成分 王璦玲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三期 1998年9月
所謂「元曲四大家」 曾永義撰 【國際元曲學術會議特刊】《河北師院學報》 1990年第2期
從劇詩抒情特色看金批《西廂記》的人物心理分析 顏師天佑撰 《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試析孟稱舜曲論及其在明代曲論史上的意義 顏師天佑撰 《古典文學》第十五集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0年9月
論湯顯祖劇作與劇論中之情、理、勢 王璦玲撰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年4月27~28日
論「曲祖」《琵琶記》 劉禎撰 《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5月
論戲劇的本質與任務 王士儀撰 《戲劇論文集:議題與爭議》 台北:和信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9月
(六)學位論文
元散曲隱逸意識研究 簡隆全撰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元雜劇中的道教劇研究 渡邊雪羽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元雜劇中道教故事類型與神明研究 諶湛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3年
西廂記之版本及其藝術成就 曾瓊連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李漁及其戲劇理論 張百容撰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0年6月
所謂「湯、沈之爭」的形成與發展 鐘雪寧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明清四段式組合短劇研究 尹昌洙撰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11月
明代戲曲理論的對峙與合流——以《西廂記》、《拜月亭》、《琵琶記》的高下之爭為線索 王書珮撰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7年6月
明代戲曲創作論研究 李相吉吉 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7月
明代嘉靖隆慶時期三大傳奇研究 黃炫國撰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年6月
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 侯雲舒撰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1月
明代劇學研究 陳芳英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3年
明代一折短劇研究 張盈盈撰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6月
金批西廂記人物心理分析 王祥穎撰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祁彪佳戲曲理論研究 邱瓊慧撰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8月
馬致遠雜劇研究 唐桂芳撰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1976年5月
清初蘇州劇作家研究 李佳蓮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現存元人度脫雜劇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年
張協狀元研究 湯碧珠撰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6月
晚明戲曲理論之發展與轉型——以《牡丹亭》的流轉討論為線索 鄺采芸撰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晚明曲論主情思想之研究 徐曉瑩撰 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論馬致遠「以劇寫詩」的創作傾向 李依蓉撰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6月
關漢卿雜劇研究 何美玲撰 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年
關公與李逵——以元、明(初)雜劇中人物形象研究為論 張錦瑤撰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關漢卿雜劇的生命情感 劉幼嫻撰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