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贄「原心妙化」之音樂美學觀研究
作者:歐陽蘊萱
作者(外文):Yun-XuanOuy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江建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李贄音樂美學童心化工工夫論Li-ChiAesthetics of Musicchildlike innocenceTianchengself-cultiv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3
本論文基於徐復觀提出「工夫的樂論」發想,企圖探索明代學者李贄的音樂美學觀,希望了解以樂體道之精神如何落實於李贄學說中,並思索他在樂學中所達到的心性之超越與自由。故藉由探求美學視域下的「童心」說,及從「童心」出發之音樂美學思維,研究李贄音樂美學中的本質、層次、形式、風格、樂器、演奏、審美過程、教化價值等面向。
第一章「緒論」共分成四節,第一節「問題意識之拈出」主在說明李贄以「童心」為其音樂美學之基礎,故「原心妙化」便是透過探究「心」之真「情性」與秉賦所有之「禮義」,自然的真情流現,得以展現無工之「造化」,臻達妙有入神。第二節「材料文獻之釐訂」則著意於李贄全部作品中和音樂、美學相關之文本,以期立體關照其音樂美學。第三節「前人研究之檢討」則梳理眾多研究李贄文獻,區分為生平事蹟探究與繫年、哲學思想、文學與評點、音樂觀與音樂美學四個部分。第四節「論述脈絡之擬立」則簡要說明本論文各章節概要。
第二章「知人論世:從狂飆性格探問李贄之生命史」主在探討李贄所處時代的音樂美學宏觀梳理,及形塑其音樂美學之成學過程。第一節「多元文化之霑溉」說明李贄來自多元文化之泉州,並自幼沉浸於各種宗教的洗禮。第二節「傳統儒學之浸淫」論述李贄深受父親影響,其所受之趨庭之教與治《易》、《禮》、《書》之過程,因面對多位親友離世,以及與假道學者之論爭,在歷經仕宦後,又接觸心學,轉化其思想內容。第三節「晚明狂禪之簡傲」則探討李贄接觸佛學之過程。第四節「方外道家之隱遯」則論述道家思維在李贄成學過程中的影響。第五節「向死而生之頓悟」提出李贄以自殺表達知識分子的風骨。
第三章「融攝儒釋道的獨特心:童心說」則從四個層面說明,第一節「道家之自然」探討李贄傳承道家論「心」的自然、虛靜、天真義;第二節「佛教之真空」說明李贄論心在佛教之基礎;第三節「心學之灑落」則從宇宙、主體、廓落三個層面說明李贄承襲王門心學之理路。第四節則先談儒釋道論心之同、異,再論「童心說」對儒釋道「心」之融攝。
第四章「李贄音樂美學的本質」分就主體、起源兩節討論。第一節主闡述李贄「樂由心生」、「琴者,心也」、「聲音之道原與心通」三個命題。第二節「音樂起源」則說明李贄的「發於情性」、「由乎自然」、「止乎禮義」三個層次,三者相互具有承接關係。
第五章「音樂的層次、形式與風格」共分三節。第一節「層次說:聲、音、樂的區分」說明李贄對聲、音、樂三者的名詞界定。第二節「結構論:不可拘於一律」論述李贄「拘於律」,又不可「拘於一律」之內在於心之規範;第三節「風格論:有是格,便有是調」強調不同的性格,會造成殊異之音調。
第六章「樂器與演奏」則從三個角度研究。第一節「樂器說:反對樂器高下之分」分別就李贄的琴、鐘鼓、歌喉、反對樂器高下之分等四個面向探討其樂器觀點。第二節「身體工夫:坐落實處」分就弦樂、聲樂、擊樂解讀李贄演奏過程中,尚「實」、全「心」之精神。第三節「本體工夫:技即道矣」論李贄之「技」與「道」無法二分,因「道」就是「心」,只要本其「心」之內在自律,便得以因時制宜、融通萬物。
第七章「音樂的審美過程」分為三節。第一節「鑑賞論:感心頓悟」主要是李贄得自佛教的偶觸頓悟,所體察到之音樂美學鑑賞過程,強調只要使情性自然流露於音樂中,自能使人感心頓悟。第二節「知音論:善聽者獨得其心而知其深」著意於音樂中以心解心,聽者欲理解琴道之妙境,實須因聲知心,足見李贄著重聽者「獨得」演奏者之「心」之深意。第三節「意境論:造化無工」提出李贄音樂美學的四個意境:至樂無聲、達乎中庸;經聲昭徹、佛力隨施;入神妙化、成己成物;得手應心、淡而有味。
第八章「音樂的教化與價值:起義動慨--興觀群怨傳統的延續與轉變」則分四節,第一節說明李贄對戲曲價值之肯定;第二節則從時代的傳承,肯認戲曲具有興觀群怨的作用;第三節「飲食宴樂,可起義動慨」著意於雅俗共賞;第四節「今之樂猶古之樂¬」則認為明代的戲曲傳奇,向來被視為小技小道,但其具備興觀群怨的作用,應和古樂有相同地位。
「結論」則肯定李贄「童心」說之美學價值,其本於儒釋道三家之影響,形成其獨特之音樂美學觀。也因為他更強化於「人」樂,且著重在人內心之情理平衡,追求個體之內部統一之「和」,實踐真善美渾成之音樂美學路數。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Fuguan Xu’s self-cultivation of music theory,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ing Dynasty scholar Li Chi's music aesthetics. In the spirit of the music we want to know how to implement in Li Chi’s doctrine and thinking beyond his reach in the music school in the heart and mind of the freedom. Therefore, by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innocence,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inking and music from the 'innocence' departure, I wish to research Li Chi’s music aesthetics nature, level, form, style, musical instruments, playing, aesthetic procedures and enlightenment values.
參考書目
【編排說明】
(一)本參考書目分為「古籍原典」(李贄作品、經史子集)、「當代論著」(李贄研究書目、其他專書、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學位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
(二)「古籍原典」分兩大類,第一大類為李贄作品(包含當代影印本、注本);第二大類依朝代先後排序。
(三)「當代論著」依主題內容分若干子類(分成李贄研究、其他專書、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各類則按出版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四)「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依作者國別分類排序,各國作者再按作者姓名筆畫之先後排序。
(五)「學位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古籍原典】
一、李贄作品
〔明〕李贄著、〔明〕顧大韶校訂:《李溫陵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李溫陵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明刻本)。
張建業主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明〕李贄著、〔明〕顧大韶校訂:《李溫陵集》(二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8月)。

二、經史子集(依照年代)
〔春秋〕老子著、〔宋〕范應元撰:《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二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莊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戰國〕呂不韋撰、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賈誼撰,彭昊、趙勖校點:《賈誼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注:《新論》,(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
〔漢〕班固:《白虎通》,(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6年)。
〔漢〕蔡邕:《琴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注》(根據世界書局《諸子集成》本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漢〕劉安撰、陳麗桂校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三國〕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宋本周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魏〕阮籍撰;李志鈞校點:《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晉〕陳壽、〔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南朝宋〕劉義慶注、〔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梁〕劉勰著;黄叔琳註;薛恨生標點:文心雕龍,(上海:新文化書社,1933年)。
〔南北朝〕沈約:《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一》,(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北朝〕鮑照:《鮑照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釋道世著,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釋德輝:《敕修百丈清規》,收入〔唐〕大智禪師編:《禪門規式》,出自《中華律藏》第35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唐〕釋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收入吳立民等主編:《佛藏輯要》,(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唐〕元稹:《元稹集編年箋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唐〕般刺密諦譯,〔明〕憨山德清述:(臺北:方廣文化出版社,2006年)。
〔宋〕朱熹撰、徐德明校點:《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朱長文:《琴史》,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子部˙藝術˙琴譜》第465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宋〕成玉磵:〈琴論〉,收入《琴書大全》卷十,《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王守仁著,鄧艾民注:《傳習錄注疏》,(基隆:法嚴出版社,2000年)。
〔明〕王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王艮:《心齋王先生語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0年)。
〔明〕劉惟謙:《大明律》,(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焦竑:《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明〕焦竑:《焦氏澹園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雲棲袾宏:《雲棲大師遺稿》,收入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明〕潘曾紘編:《李溫陵外紀》,(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年)。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張岱:《瑯嬛文集》,(臺北:淡江書局,1956年)。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據學海類編本排印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詞曲類》第42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7月)。
〔明〕陳科捷:《紫峰陳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7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三二),(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明〕顧大韶:《炳燭齋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0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徐上灜:《谿山琴况》,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出自明末遺民:《謏聞續筆》,(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
〔清〕劉汋:《先君子蕺山先生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顧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王先謙著:《莊子集解》,(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清〕王先謙著:《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蘇璟、戴源、曹尚綱:《春草堂琴譜》,(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5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
周法商撰輯:《顏氏家訓彙注》,(臺北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

【當代論著】(依照作者姓名筆畫)
一、李贄研究書目
中國哲學編輯部編:《中國哲學》第九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
朱維之:《李卓吾論》,(北京:協和大學出版社,1935年)。
朱謙之:《李贄――十六世紀中國反封建思想先驅者》,(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王冠文:《李贄著作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王均江:《衝突與和諧—李贄思想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寶峰:《李贄儒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司馬朔:《一個異端思想家的心靈史:李贄評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任冠文:《李贄史學思想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李哲良:《人欲:奇人李卓吾》,(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
李桂生、郭偉、方向紅:《多元文化視閾中的李贄軍事思想:從湖北麻城到山西大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李輝良搜集整理:《李贄的傳說》,(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7年)。
沈瓚:《近事叢殘》,(北平:廣業書社,1928年)。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容肇祖:《明李卓吾先生贄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吳根友:《中國現代價值觀的初生歷程—從李贄到戴震》,(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吳澤:《儒教叛徒李卓吾》,(北京:仲信出版社,1949年)。
吳澤:《儒教的叛徒李卓吾》,(上海:華夏出版社,1949年4月再版)。
邱漢生:《李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林其賢:《李卓吾事蹟繫年》,(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首都師範大學李贄硏究中心編:《李贄學術國際硏討會論文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袁光儀:《李卓吾新論》,(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孫官生:《姚安知府李贄思想研究》,(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淩禮潮、李敏:《李贄與龍湖》,(武漢:湖北音像藝術出版社,2002年)。
秦學智:《李贄大學明德精神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
禹克坤:《李贄》,(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許建平:《李卓吾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
許建平:《李贄思想演變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許蘇民:《李贄的真與奇》,(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年)。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福建省晉江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李贄思想評介資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
敏澤:《李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張美娟:《從羅近溪「一陽之氣」到李贄、湯顯祖文藝思想——以中國氣論研究進路看古典文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張建業:《李贄評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洪:《李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陳清輝:《李卓吾生平及其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蔚松、顧志華譯注:《李贄文選譯》,(成都:巴蜀出版社,1994年)。
廈門大學歷史系:《李贄研究參考資料(第一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
廈門大學歷史系:《李贄研究參考資料(第二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
廈門大學歷史系:《李贄研究參考資料(第三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
溝口雄三著、李曉東譯:《李卓吾˙兩種陽明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鄢烈山、朱建國:《李贄傳—中國第一思想犯》,(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3年)。
劉季倫:《李卓吾》,(臺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傅小凡:《李贄哲學思想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二、其他專書
于大成:《淮南論文三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煜編:《明清思想家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王曉光:《喧鬧與閒適—休閒視野下的晚明文學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孔毅:《魏晉名士》,(四川:巴蜀書社,1994年)。
左東嶺:《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江建俊:《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7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宋克夫、韓曉:《心學與文學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智揚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朱光潛:《美學再出發》,(臺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辛冠潔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李澤厚:《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李春青:《道家美學與魏晉文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
李美燕:《琴道:高羅佩與中國古琴》(上冊))》,(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0年)。
李書增等著:《中國明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增:《淮南子》,(臺北:東大出版社,1992年)。
李儼:《中算史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吳言生:《禪宗哲學象徵》,(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吳汝鈞編:《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吳承學、李光摩編:《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ew window
吳調公、王愷:《自在、自娛、自新、自懺——晚明文人心態》,(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吳經熊著、朱秉義譯:《中國哲學之悅樂精神》,(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9年)。new window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金文達:《中國古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
金忠明:《樂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林彥邦:《太和鼓鬯:《谿山琴況》之美學觀》,(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頁114-122。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姚文放主編:《泰州學派美學思想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胡學春:《真:泰州學派美學範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胡耀:《佛教與音樂藝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會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增補六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new window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new window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年)。
軒小楊:《先秦兩漢音樂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曾春海:《竹林七賢的玄理與生命情調》,(臺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new window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new window
黃克劍、林少敏編:《徐復觀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周兵、蔣文博:《崑曲六百年》,(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
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陳其翔:《音律學基礎知識問答》,(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年)。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美利:《陶淵明探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明代編第一集,(安徽:黃山書社,2009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黃明誠:《魏晉風流的藝術精神—才性、情感與玄心》,(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曾祖蔭:《中國佛教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編寫組撰:《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葉明媚:《古琴音樂藝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廖大珂:《福建海外交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勞承萬:《中國古代美學(樂學)形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new window
楊曉魯:《中國音樂與傳統禮儀文化》,(吉林:新華書店,1994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86年)。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傅衣凌:《明清社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張中行:《禪外說禪》,(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張立文,《心》,(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蒲亨強:《道樂通論》,(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
薛永武、牛月明:《《樂記》與中國文論精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蘇國榮:《戲曲美學》,(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
戴瑞坤:《中日韓朱子學陽明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蔡方鹿:《宋明理學心性論》,(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蔡俊抄:《禪林讚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
蔡尚思:《中國歷史新研究法》,(北京:中華書局,1939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
蔡仲德:《音樂與文化的人本主義思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
劉曉東:《明代的塾師與基層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劉希慶:《順天而行:先秦秦漢人與自然關係專題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new window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蕭萐父、許蘇民:《明淸啓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敎育出版社,1995年)。

三、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ress, 1962.
Hok-lam Chan, Li Chih in Contemporacy Chinese Historigraghy. (New York: M. E. Mote Sharpe. 1980), pp. 183-208.
Sommer, Matthew.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亦春譯,《悲劇的超越》(Tragedy is not enough),(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
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馮韻文譯:《自殺論:社會學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彼得•布勞(Peter Blau):《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年)。
高拂曉:《期待與風格:邁爾音樂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年)
安樂哲主編,彭國祥、張容南譯:《儒學與生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木宮泰彥著,陳捷譯,《中日交通史》,(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中村元:《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荒木見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1979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森三樹三郎著,桃百勤譯:《無為的思想--老莊哲學系譜》,(高雄:敦理出版社,1979年)。
高楠順次郎等著:《佛教藝術—音樂、戲劇、美術》,(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名筆畫)
王維:《「心」與「聲」的解讀——從李贄等四位士人論樂看晚明音樂美學觀念中著主體性特徵》,(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
李莉:《江南絲竹中的琵琶演奏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徐海東:《李贄的音樂美學思想及其基礎》,(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24日)。
吳佳驊:《臺灣八仙文化內涵與造型藝術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2月)。
楊雪:〈淺論李贄音樂美學思想中的“流行因素〉,(四川:四川師範大學科學碩士論文,2011年3月)。
楊梅:《真心、真性、真文—論李贄之「真」的心學淵源及文論》,(四川: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8日)。
盛晶:《道家思想對李贄哲學思想的影響》,(湖南: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邱建榮:《李贄道家思想之研究─以《老子解》、《莊子解》為研究對象》,(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周盈均:《李贄《藏書》及其史觀》,(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玄柄勳:《李贄與許筠比較研究-以文化解放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new window
蘇彥叡:《關於李贄「人的哲學」之建立的初步探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劉亞平:《真性情的體悟與窮究-李贄思想中私利觀點的探討》,(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孫叡徹:《李卓吾成學過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86年)。new window
陳韻如:《李贄人生抉擇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林怡君:《明代新思潮下文人的婦女觀-以歸有光、李贄、馮夢龍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孫永龍:《李贄及其〈童心說〉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簡攸芳:《李贄心學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李英嬌:《李贄《初潭集》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李秋田:《李贄真情體道思想及其美育意義》,(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王憶萱:《李贄的政治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魏妙如:《李贄的思想和史學》,(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1年)。
梁芷君:《從穿衣吃飯到超越生死:李卓吾思想的多層次性》,(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郭增德:《李卓吾儒學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唐春生:《李卓吾及其淨土思想》,(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袁光儀:《晚明極端個人主義的「聖人之學」——「異端」李卓吾新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游心怡:《李卓吾異端形象之探討--以其反假道學為討論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鄭淑娟:《李卓吾儒學思想之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丁樹琴:《李卓吾真我觀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陳孟君:《李卓吾《四書評》與晚明新四書學》,(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羅美玉:《李卓吾的佛學思想與文學理論》,(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8年)。
廖芫培:《明清文人的兩難─以李贄、李漁、袁枚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陳韻妃:《李贄戲曲評點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水堂:《李贄「童心說」與袁宏道「性靈說」文學觀之比較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陳一誠:《李贄「童心說」對國中國文教材編選的啟示》,(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楊秀華:《李卓吾詩歌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new window
黃玲貴:《《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評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何佳懿:《補益世教︰《李卓吾開卷一笑》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吳淑慧:《李卓吾批評容與堂本《琵琶記》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new window
張配君:《《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楊秀華:《李卓吾散文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彭錦華:《《西遊記》人物的文字與繡像造形-李卓吾批評《西遊記》為主》,(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2年)。
金惠經:《李卓吾及其文學理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8年)。
王頌梅:《李卓吾的文學理論及其實踐》,(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3年)。

【專書論文】(依照作者姓名筆畫)
王煜:〈李卓吾雜揉儒道法佛四家思想〉,收入氏編:《明清思想家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頁1-60。
左東嶺:〈耿、李之爭與李贄晚年的人格心態巨變〉,收入氏著:《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頁149-161。
左東嶺:〈童心說與李贄的人生價值觀〉,收入氏著:《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頁162-173。
江建俊:〈「大人」理境與「無君」思想的關係〉,出自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論論文集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529-574。
江燦騰:〈李卓吾的生平與佛教思想〉,收入氏著:《明清民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195。new window
江燦騰:〈李卓吾與晚明佛教思想以及對其狂禪的批評〉,收入氏著:《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諍辯與發展》,(臺北:南天出版社,1998年),頁323-400。new window
沈繼生:〈淺議李贄的審美觀〉,收入《李贄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頁259-267。
曲小強:〈激進自然主義的最後聖鬥士〉,收入氏著:《自然與自我—從老莊到李贄》,(濟南:濟南出版社,2007年),頁157-173。
宋珂君:〈李贄的童心˙道家的真人˙佛家的真如〉,收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5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頁409-443。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收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57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頁243-266。
馬淵昌也:〈許誥與明清時期人性論的發展〉,收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194-219。
楊儒賓:〈生生的自然觀〉,收入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41-183。
楊國平:〈李贄與儒佛〉,收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37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頁351-402。
張維華:〈明代海外貿易簡論〉,《晚學齋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頁327-451。
劉宗賢:〈陽明道學革新與良知說的情、理、欲機制〉,出自鍾彩鈞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頁45-78。

【期刊論文】(依照作者姓名筆畫)
方祖猷:〈王畿的心體論及其佛老思想淵源〉,《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頁145-169。new window
王志成:〈李贄的音樂美學思想〉,《藝術百家》第5期,2005年,頁136-139。
王斌:〈明代古樂之論對曲論之影響〉,《求索》第7期,2010年7月,頁181-183。
王維:〈李贄的音樂美學思想初探〉,《藝術研究》第4期,2005年,頁58-62。
王維:〈對李贄“琴者心也音樂美學思想的探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頁92-97。
王維:〈從陽明心學角度看李贄《琴賦》一文中的音樂美學觀〉,《人民音樂》第2期,2015年2月,頁83-85。
左東嶺:〈禪學思想與李贄的童心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第5期,1995年5月,頁10-17。
白崢勇:〈談「良知」到「童心」的演化──兼論李贄在明季思想史上的地位〉,《人文研究學報》(國立臺南大學)第42卷第2期,2008年10月。頁36-37。new window
朱建明:〈也談明清傳奇的界定〉,《藝術百家》第1期,1998年,頁84-89。
吳冠宏:〈當代〈聲無哀樂論〉研究的三種論點商榷〉,《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91-112。new window
吳冠宏:〈從莊子到嵇康──「聲」與「氣」之視域的開啟〉,《清華學報》新44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28。new window
吳靜:〈從李贄的“童心說論其音樂美學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S2期,1998年,頁104-106。
林木乾:〈老子生命哲學之工夫境界論探析〉,《宗教哲學》第44期,2008年6月,頁17-31。new window
林世賢:〈聰聖、聞思與音樂—論耳修在工夫論上之殊勝〉,《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61-92。new window
林振禮:〈朱熹泉州事跡考〉,《鵝湖月刊》第22卷第5期,1996年11月,頁15-17。new window
洪銘水:〈明末文化烈士李卓吾的生死觀〉,《東海學報》39卷,1998年7月,頁43-62。new window
杜洪泉:〈論李贄“童心說與音樂主體性原則〉,《惠州學院學報》第1期,2006年,頁119-122。
周志文:〈「童心」、「初心」與「赤子之心」〉,《古典文學》第15期,2000年,頁75-97。
周彥文:〈李贄及其 (童心說) 所表現的文學觀〉,《東海文藝季刊》第3期,1982年,頁23-34。
胡健、張國花:〈從《琴論》看李贄的音樂美學思想〉,《求索》第5期,2007年,頁168-170。
范子燁:〈論“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下)——為新鄉晉孫登嘯臺而作〉,《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7年,頁86-94。
袁光儀:〈道德或反道德?--李贄及其「童心說」的再詮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頁155-185。new window
袁光儀:〈蒙以養正--李贄《九正易因》之〈蒙卦〉解與「童心說」〉,《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頁51-82。new window
徐海東:〈““發乎情性,由乎自然的思想屬性——“李贄音樂美學的思想基礎研究(之一)〉,《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1期,2012年,頁7-11。
徐海東:〈“聲音之道可與禪通的儒學本體——“李贄音樂美學的思想基礎研究之二〉,《中國音樂》第3期,2012年,頁158-162。
徐海東:〈“琴者心也與“琴者禁也辨析——“李贄音樂美學的思想基礎研究之三〉,《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2013年,頁42-46。
徐海東:〈李贄音樂美學思想的“童心說基礎解析——“李贄音樂美學的思想基礎研究之四〉,《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第3期,2014年8月,頁59-63。
黃翔鵬:〈曾侯乙鐘、磬銘文樂學體系初探〉,《音樂研究》第1期,1981年,頁22-53。
許建平:〈《焚書》刊刻過程、版本及真偽〉,《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8年,頁104-114。
嵇文甫:〈李卓吾與左派王學〉,《河南大學學報》第1卷第2期,1934年,頁1-8。
陶恒:〈李贄從“情性自然說出發的音樂認識論〉,《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7期,2011年,頁130-131。
陶蕾:〈李贄“童心說的道學淵源探微〉,《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2014年3月,頁71-75。
陳明海:〈李贄“童心說道家思想解讀〉,《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12年7月,頁132-135。
張映蘭:〈李贄音樂美學思想的現代意義〉,《藝海》第12期,2010年,頁33-34。
張晚林、陳國雄〈「工夫的樂論」如何可能—論徐復觀對中國古代樂論的心性學詮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0卷第5期,2007年9月,頁588-593。
張清泉:〈詩歌吟唱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國文學誌》第6期,2005年12月,頁1-37。
程乾:〈“聲音之道可與禪通——李贄音樂美學思想中的禪宗精神探幽〉,《音樂研究》第6期,2009年,頁75-85。
衡蓉蓉:〈李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綜述〉,《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1期,2008年,頁38-40。
孫楊:〈淺談以李贄為代表的反“淡和主情思潮的音樂美學思想〉,《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頁56-58。
馮友蘭:〈從李贄說起——中國哲學史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互相轉化的一個例證〉,《新建設》第2、3期,1961年,頁15。
黃文樹:〈李贄的教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上)〉,《鵝湖月刊》第238期,1995年4月,頁22-28。new window
黃卓越:〈李贄之死—重估思想史上的一段公案〉,《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2期,頁45-52。
慶思:〈李贄的進步教育思想〉,《北京師大學報》第5期,1974年,頁37-40。
楊志遠:〈自覺與超越—論李贄之死〉,《吳鳳學報》第5期,2011年12月,頁467-481。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新4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587-620。new window
楊國榮:〈代「天之天」為「人之天」及其多重意蘊〉,《中國哲學史》第2期,1994年,頁103。
蔡仲德:〈李贄的音樂美學思想〉,《中國音樂學》第2期,1993年,頁23-33。
蔡龍九:〈王陽明「理」的內容與「心即理」的適用範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1期,2011年3月,頁87-112。new window
蔡振豐:〈魏晉玄學中的自然義〉,《成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9年10月,頁1-33。new window
蔡穎訓,〈試談李贄「童心說」的文學觀與美學思想〉,《閩南文化》第9期,2004年,頁76-79。
陳水德:〈論李贄思想的道家內藏〉,《黎明職業大學學報》第4期,2013年12月,頁5-10。
陳清輝:〈審勢尚奇 出生悟死-談李贊的美學觀〉,《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13期,頁21-48。
陳寶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學刊》第2期,2002年,頁15。
溫愛玲,〈從雙溪經典觀看李卓吾之「童心說」--析論「童心說」對於王學之繼承與發展〉,《東方人文學誌》第2卷第4期,2003年,頁161-181。new window
蕭義玲:〈李贄“童心說的再詮釋及其在美學史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頁169-187。new window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25-58。new window
劉芝慶:〈李贄的生死之學〉,《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期,2011年9月,頁101-129。new window
鄭曉江,〈論中國古代的自殺模式〉,《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0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16-22。
鄭曉江:〈論李贄的生死之求—關於卓吾之死的幾種觀點的辨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期,2008年,頁51-55。
鄭曉江:〈「真人不死〉與「出離生死」—李卓吾生死智慧探微〉,《人文世界》第3期,2009年12月,頁95-135。
傅小凡:〈論晚明哲學的主體性轉向〉,《鵝湖月刊》第305期,2000年12月,頁49、51。new window
戴文和:〈良知、童心與性靈初論〉,《僑光學報》第20期,2002年,頁29-51。new window
戴璉璋:〈玄學中的音樂思想〉,《中國文哲研究及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59-90。new window

【其他】
杜保瑞:〈心統性情與心即理的哲學問題意識分析〉,2015年5月14日引用自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1con/48.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