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天理與人欲的流動:理學在南戲中的呈現
作者:周麗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OU,LI-CHE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魏淑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理學天理人欲南戲生與死貧與富情與欲Neo-ConfucianismHeavenly PrinciplesHuman DesiresSouthern Dramalife and deathpoverty and wealthlove and lu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4
本篇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陳述中心議題及研究方法。理學思想之主要修身議題是「存天理去人欲」,但天理與人欲並不是絕然對立,而是呈現流動的狀態。本文以五大南戲為討論文本,以天理與人欲之流動作為切入點,分析理學如何在南戲中展現戲劇張力。
第二章探討南戲發展的脈絡,並確認南戲與理學交會的關鍵性。第三章討論理學之發展及其與戲曲之交互影響。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別從生與死、貧與富,情與欲三個面向來檢視天理與人欲的糾結拉扯。第四章分析五娘、蔡婆、蔡公在面對生死困境時的反應與行動。第五章主要檢視貧困書生一舉成為狀元,如何安住在貧與富的處境中。第六章研討五齣南戲中情與欲的流動,合於禮的即是合於天理的情;反之,則界定為欲。最後一章總結,確定理學在南戲中呈現的是活潑的生命力。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the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primary philosophy of Neo-Confucianism is to preserve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to eliminate Human Desires. Nevertheless, the two forces do not absolutely conflict each other; they actually exist in a flowing statu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five major Southern Drama pl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low between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Human Desires by analyzing how Neo-Confucianism is presented with dramatic force in Southern Drama.
Chapter Two clarifies the confusing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Drama and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its historical intersection with Neo-Confucianism.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and its mutual influence with Southern Drama. Chapters Four to Six examine the conflict and flow between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Human Desires in the plays by looking at human situations in life and death, poverty and wealth, love and lust, respectively.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behaviors of Lady Wu, Grandma Tsai, and Grandpa Tsai when they face death. The major parts of Chapter Five examine how poor scholars in the plays struggle to live with ease in poverty and in wealth once they become the first prize winner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flow between love and lust in the five plays. In this discussion, affection that follows the Rites is viewed as following the Divine Principles and is defined as love; on the contrary, the affection that does not is defined as lust.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nd concludes that Neo-Confucianism is presented with lively force in Southern Drama.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宋 張載,《張子大全》,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 程顥、程頤撰,《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宋 蘇東坡,《蘇東坡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宋 朱熹撰,《伊洛淵源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
宋 朱熹、呂祖謙編 清張伯行集解,《近思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 朱熹,《朱子大全》,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 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986 年。
宋 陸九淵,《象山全集》,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六三,台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據上海涵芬樓影印舊鈔本原書。
宋 王應麟撰,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台初版。
元 脫脫 ,《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長安出版社編輯部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附錄二種》,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元 柯丹邱,明溫泉子重訂,《影鈔新刻原本王狀元荊釵記》,據明嘉靖姑蘇葉氏刻本影印,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初集。第二函(四),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元 柯丹邱,《 (新刻)原本王狀元荊釵記》,收入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印行,出版年不詳。
元 柯丹邱,《屠赤水批評荊釵記 》,收入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印行,出版年不詳。
明《嘉興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7年。
明 宋濂,《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明 王陽明,《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1970年。
明 祝允明,《猥談》,收入《說郛三種》,第十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 馮夢龍,《情史》,江蘇:古籍,1993年。
明 何喬遠編撰,《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1995年。
明 羅青霄,《漳州府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幼生整理 張建業主編 劉幼生副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陳確,《陳確集》,台北:漢京,1984年。
清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出版年不詳。
清 全祖望,《宋元學案》,台北: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出版年不詳。
清 李漁,《閒情偶記》,台北:明文書局,2002年初版。
清 戴震,《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版。
清 黃文暘撰,董康纂輯,《曲海總目提要》,台北:新興書局,1967年。
清 張大復,《寒山堂南九宮十三攝曲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7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 年。
清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清 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台灣時代書局,1975年。
朱一玄校點,《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1997年第1版。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俞為民 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二、劇本

黃仕忠 喬秀岩 金文京 竇彥斌(明)輯,《李卓吾先生批評古本荊釵記》,收入《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第一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2006年。
明 毛晉編,《繡刻幽閨記定本》,收入《六十種曲》第三冊 虞山毛氏汲古閣本
北京:中華書局 ,1982 年。
《拜月亭記》,金陵唐氏世德堂本 ,收入林侑蒔主編 ,《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印行,出版年不詳。
《李卓吾批評幽閨記》,收入林侑蒔主編 ,《全明傳奇》, 台北:天一出版社印行,出版年不詳。
明 徐文昭編,《新刊摘匯奇妙戲式全家錦囊拜月亭五卷》,詹氏進賢堂重刊本,
收入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台北:學生書局 ,1987 年
明 徐文昭編,《新刊摘匯奇妙戲式全家錦囊劉智遠》詹氏進賢堂重刊本,
收入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台北:學生書局 ,1987 年
孫崇濤 黃仕忠箋校,《風月錦囊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十六種附白兔記傳奇》,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翻印發行,1979 年。
明 謝天佑校,《新刻出像音注增補劉智遠白兔記》,明萬曆年間金陵三山街唐氏富春堂梓行(簡稱富春堂本),影印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初集。第一函(七),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明 毛晉編,《繡刻白兔記定本》,收入《六十種曲》第一冊, 毛氏汲古閣本,北京:中華書局 ,1982 年。
明 毛晉編,《繡刻殺狗記定本》,收入《六十種曲》第十一冊 ,毛氏汲古閣本,北京:中華書局 ,1982 年。
俞為民校點,《宋元四大戲文讀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明 毛晉編,《繡刻琵琶記定本》,收入《六十種曲》第一冊,毛氏汲古閣本,
北京:中華書局 ,1982 年。
元 高明撰 李贄評點,《李卓吾批評琵琶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元 高明原著 錢南揚校注 李殿魁補校注,《琵琶記》,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版。
元 高明原著 馮俊傑評注,《琵琶記評注》,黃竹三 馮俊傑主編,《六十種曲評注》,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明 丘濬,《伍倫全備忠孝記》,收入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第一輯,臺北,天一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明 邵璨,《繡刻香囊記定本》,收入明•毛晉編《六十種曲》第一冊 虞山毛氏汲古閣本,北京:中華書局 ,1982 年。
清 毛聲山,《繪像第七才子書》,台灣大學館藏淸雍正乙卯(十三年;1735年)金閶書業堂重袖珍刊本。又收入俞為民 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清代編・第一卷》,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書局 ,1987 年。
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三、近人論著

于天池 李書著,《宋金說唱伎藝》,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8年。
《中國大百科・戲曲曲藝》,台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
王國維,《曲錄》,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71年。
王淮,《老子探義》,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王季思主編,《重訂增注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1年。
王永炳,《《琵琶記》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92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new window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台灣學生,1992年。new window
王建科 ,《元明家庭家族敘事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人物刻畫之藝術》,台北: 臺灣書店, 1998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new window
司徒秀英 ,《明代教化劇群觀》 ,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第1版。
朱萬曙,《明代戲曲評點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new window
余秋雨,《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新北巿:駱駝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 2003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吳梅,《顧曲麈談、中國戲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吳新雷,《中國戲劇史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宗桂,《朱熹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恕基編,《周貽白戲劇論文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年。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商務,2005年。new window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沈祥源偏,《宋元文學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4年。
季國平 ,《元雜劇發展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季國平,《宋明理學與戲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林科棠撰 ,《宋儒與佛教》,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金英淑,《《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年。
金寧芬,《明代戲曲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金寧芬,《南戲研究變遷》,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年。
青木正兒 王古魯 ,《中國近代戲曲史 》,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柯劭忞,《新元史》,台北:開明書店,1974年。
侯百朋,《《琵琶記》資料彙編》,北京:書目文獻,1989年。
侯百朋,《高則誠•南戲考論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 2008年。
侯百朋,《高則誠和《琵琶記》》,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俞為民 ,《宋元南戲考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4年•。
俞為民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俞為民 劉水雲,《宋元南戲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俞為民,《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俞為民等主編,《明代卷-南戲大典-資料編》,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
查洪德 ,《理學背景下的元代文論與詩文》 ,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胡雪岡,《溫州南戲考述》,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胡雪岡,《溫州南戲論稿》,台北:國家出版社 ,2006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
唐君毅,《青年與學問》,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書局,2006年。
苗潤田等,《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孫崇濤 ,《南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孫崇濤,《風月錦囊考釋》, 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徐宏圖,《南宋戲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徐朔方、孫秋克著 ,《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徐朔方、孫秋克《南戲與傳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遠和,《理學與元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社,1979年。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社,1979年。
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張庚 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張棣華,《琵琶記考述》,台北:正中書局,1966年。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1999年。new window
許總,《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州文藝出版社,1999年。
郭立誠,《中國婦女生活史話》,台北: 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郭漢城 傅曉航,《中國戲曲經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郭漢城主編,《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年。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new window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陸侃如 馮沅君,《南戲拾遺》,哈佛燕京學社,1934年。
彭飛 朱建明編輯,《戲文敘錄》,台北: 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1993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1 年。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第四次印刷。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本質和腔調新探》,台北:國家出版社,2007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new window
曾昭旭,《 道德與道德實踐 》,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9年。new window
華瑋 王璦玲主編,《明清戲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8年。new window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臺大文學院發行1998年。new window
黃仕忠,《琵琶記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
楊淑娟,《南管與明初五大南戲文本之比較》,台北:國家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楊寶春,《《琵琶記》的場上演變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溫州市,《琵琶記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溫州市文化局,《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廖奔 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二刷 。
熊秉真、呂妙芬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 1999年。
福建戲曲研究所編,《南戲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趙山林,《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趙景深,《元明南戲考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趙景深,《宋元戲文本事》,上海:北新書局 ,1934年。
趙毅衡 ,《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批判諸問題 》,上海:上海文藝,2001年。
麼書儀 ,《元代文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劉小梅,《宋元戲劇的雅俗源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劉念玆,《南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宋元明清的新儒學與實學卷》,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蔡孟珍 ,《琵琶記的表演藝術》 ,台北:臺灣學生,2001年。
蔡孟珍,《《琵琶記》的表演藝術》,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8年。new window
蕭啟慶,《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出版,1994年。new window
錢南揚,《宋元南戲百一錄》,北京:哈佛燕京學社,1934年。
錢南揚,《宋元戲文輯佚》,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
錢南揚,《戲文概論》,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8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商務印書館,2008年再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new window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錢穆,《國史大綱‧引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80版。
韓經太,《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
韓鍾文等,《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藍凡,《高則誠和《琵琶記》》,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羅錦棠 ,《錦堂論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版。
譚帆 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修訂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出版社, 1987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再版。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毛小曼《《琵琶記》戲劇範式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2007年。
王永炳,《《琵琶記》研究》,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73年。

王金生,《《白兔記》故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1986年。
王湘瓊,《《拜月亭》戲文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2001年。
朱自力,《《拜月亭》考述》,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77年。

吳淑慧,《李卓吾批評容與堂本《琵琶記》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2010年。new window

宋敏菁,《《荊釵記》在崑劇及梨園戲中的演出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2002年。 

李春燁,《毛聲山評點琵琶記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95年。

林逢源 ,《荊釵記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75年。 

高禎臨,《清初戲曲評點閱讀方法與批評策略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2009年。new window

張延兆,《《琵琶記》與明代社會》,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2010年。

張玲瑜,《古典劇作在當代舞臺上搬演的處境——以《拜月亭》與《白兔記》之全本改編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2003年。
楊寶春,《《琵琶記》的場上演變研究》,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博士,2006年。
趙雅玲,《《白兔記》析論》,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94年。
劉南南《《琵琶記》批評史》,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2008年。
劉琬茜,《《白兔記》版本三種之探討》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2007年。
蔡如婷,《《殺狗記》戲文論述》,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2006年。

楊帆,《《拜月亭》與《幽閨記》比較研究》,信陽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11年。
朱思如,《《拜月亭》傳播研究》,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文學碩士,2012年。
劉文淵,《閨怨與風情》,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12年。
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小說為探討中心》,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2004年。
丁千恬,《明代中後期戲曲的教化功能研究—以蘇州府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2008年。
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2003年。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1998年。new window

五、單篇論文

卜亞麗,〈厥旨淵放 歸趣宜求—《琵琶記》複雜面貌成因索解〉,《藝術百家》,2003年,頁24-30。
文智輝 林麗芳,〈南北《拜月亭》審美差異比較〉,《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報》,2004年4月,頁62-64。
王菊艷,〈女性自我意識的缺失與儒家文化——從高明的《琵琶記》與南戲「四大傳奇」談起〉,《大連大學學報》第25卷第5 期 ,2004年10月,頁55-57。
王慶芳,〈論《琵琶記》中的倫理綱常矛盾及其緣由〉,《孝感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2年,頁74-77。
王璦玲,〈「為孝子、義夫、貞婦、淑女別開生面」-論毛聲山父子《琵琶記》評點之倫理意識與批評視域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期,2005年9月,頁1-49。new window
王璦玲,〈曲盡真情,由乎自然-論李摯《琵琶記》評點之哲學視野與批評意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7期,2005年9月,頁45- 89。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收錄於《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頁31-106。new window
成海霞,〈論宋元戲曲創作中的「變泰發跡」情結〉,《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第18 卷第1 期,2003年3月,頁41-43。
朱玲,〈平淡而山高水深———《琵琶記》趙五娘認夫情節探析〉,《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4期,2010年8月,頁21-25。
吳秀卿,〈《拜月亭》在雜劇、南戲中的演變〉,《河北學刊》,1995年4月,66-71。
吳淑慧,〈《琵琶記》正典化歷程〉,《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10期,2010年6月,頁1-22。
李克,〈文情文事文法:毛聲山批《第七才子書琵琶記》的三維理論建構〉《遼東學院學報》,第13卷第2期,2011年4月,頁118-126。
李曉,〈知音君子,這般另作眼兒看—關於高則誠《琵琶記》的評價問題〉,《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頁66-71。
汪天成,〈《白兔記》研究〉,《嘉義農專學報》第30期,1992年,頁155-191。
位雪燕、徐適端,〈從《元史•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07年5月,頁101-105。
金文京,〈南戲和南宋狀元文化〉,《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頁49-54。
姜志勇,〈宋明理學論域中的「顏子之樂」 〉,《鵝湖月刊》第5期(總第455期),2013年,頁24-31。new window
查紫陽,〈南戲《荊釵記》中錢玉蓮形象新論〉,《現代語文》,2009卷28期,2009年10月,頁80-81。
苗懷明,〈 明成化刊本南戲《白兔記》的整理、發現與研究〉, 《中央戲劇學院學報》第 3 期,2003年,頁93-100。
孫玫,〈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交匯點—關於《琵琶記》的再認識〉,《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頁139-149。
孫玫,〈關於南戲和傳奇歷史斷限問題的再認識〉,《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1998年,頁285-304。
孫玫、熊賢關,〈解讀《琵琶記》和《白兔記》中「妻」的呈現〉,《藝術百家》第5 期總第79 期,2004 年,頁40-69。
孫慧慧,〈奏於亂世的離合之歌——南戲《拜月亭》與元才子佳人劇之比較〉,《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8月頁28-30。
徐宏圖,〈南戲《白兔記》傳承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4卷1期,2006年3月,頁16-28。
徐宏圖,〈南戲《拜月亭》傳承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5卷1期,2007年3月,頁1-9。
徐順平 ,〈南戲與俗文學〉,《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頁55-64。
徐復觀,〈儒道兩家思想在文學中的人格修養問題〉,原載《海外學人》第103期1981年2月。選入《儒家文藝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頁165-180。
高禎臨,〈才子的競爭─《第七才子書琵琶記》對《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的繼承與反撥〉,《輔仁國文學報》35期,2012年10月,頁161-190。

馬明杰,〈從《琵琶記》的大團圓中驚醒〉,《大舞臺》第6期,2003年,頁38-40。
馬豔 ,〈論南戲《拜月亭記》三個始終的民族特色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5月,頁57-59。
馮其庸,〈論南戲《張協狀元》與《琵琶記》的關係兼論其產生的時代〉,原載《社會科學戰線》第二期,1984年。收入《南戲與傳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頁301-313。
張大新,〈元雜劇興盛的思想文化背景〉,《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2卷第6 期,2002 年11月,頁14-18。
張火慶,〈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早期南戲傳奇的婚變戲〉,《鵝湖》175期,1990年1月,頁26-34。new window
張坤,〈發生在明代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戲曲論爭——《琵琶記》《拜月亭》高下之辨〉,《陰山學刊》,2005年2月,頁24-28。
張璞,〈元雜劇的興衰與理學〉,《揚州師專學報》第11卷第四期,1996年12月。頁22~24。
莊克華,〈論宋元南戲的雅俗之變〉,《文史哲》第五期,1996年,頁53-58。
陳多,〈《白兔記》和由它引起的一些思考〉,《藝術百家》第二期,1997年,頁51-62。
陳多,〈畸形發展的明傳奇──三種明刊《白兔記》的比較研究〉,《上海戲劇學院學報》第4期,2001年。頁67-75。
陳麗勤,〈愛在花園內外—《西廂記》《拜月亭記》之比較〉《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12月,頁56-65。
陳萬鼐 ,〈元代書會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第一期 ( 2007年6月 ),頁123-138 。new window
彭茵,〈元雜劇與宋元南戲婚變戲之比較〉,《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四期,2003年,頁7-13。
蘇子裕,〈溫州雜劇、戲文、永嘉戲曲、南戲諸腔——宋元南戲發展史的四個階段〉,《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第二卷第二期,2004年,頁138-163。
項裕榮,〈宋元南戲中的角色結構研究〉,《徐州教育學院學報》十七卷一期,2002年,頁10-13。
楊志剛,〈明清時代朱子《家禮》的普及與傳播〉,《經學研究集刊》第九期,2010年10月,頁29-50。new window
楊淑娟,〈南管《蔣世隆》與南戲《拜月亭》文本之比較研究〉,《戲曲學報》4期,2008年12月,頁93-151。new window
楊艷琪,〈《琵琶記》匯評〉,《中國文學研究(輯刊)》 1 期,2010年, 頁1-299。

溫凌,〈《白兔記漫筆》〉,《學林漫錄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董每戡,〈《琵琶記》中的蔡伯喈〉選自《《琵琶記》討論專刊》劇本月刊社編,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後收入《南戲與傳奇研究》,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頁134-146。
趙山林,〈試論《荊釵記》的傳播接受〉,《藝術百家》,第一期總118期,2011年,頁140-144。
劉小梅,〈南戲《拜月亭》及其歷史影響〉,《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4年,頁51-81。
劉延棠,〈論元雜劇《琵琶記》的忠孝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3期,1996年,頁85-89。
劉禎,〈論曲祖《琵琶記》〉,《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頁126-138。
蔡勝德,〈《殺狗記》淺探〉,《嘉義學院學報》第二期,1889年,頁177-196。
蔡運長,《琵琶記》的主題及其現實意義〉,《戲曲藝術》,1996年,頁65-70。
錢華,〈趙五娘形象與古代戲曲中傳統道德觀再評析〉,《殷都學刊》,2003年, 頁68-70。
錢奕華,〈由《琵琶記》呈現的明清世情談起〉,《國文天地》28卷10期,2013年3月,頁36-41。 new window
魏淑珠,〈細論李漁的戲曲「結搆」理論:以亞里斯多德的「情節單一」論為參照〉,《戲曲研究》第81輯,2010年,頁226-255。
釋昭慧,〈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弘誓雙月刊》第119期2012年10月、122期2013年4月。
龔鵬程,〈腐儒、白丁、酸秀才〉,收入《人物類型與市井文化》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頁1-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