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海兩岸統合模式可能性之比較分析
作者:汪少偉
作者(外文):Wang South We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一國兩制自治權研究者可行性Relationsmainlandfuturesystemtaiwan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7
中文摘要
人類文明發展至21世紀,用意識形態治國方式已經逐漸式微,代之而起的是重視人民福祉的提升,而有關主權的觀念也逐漸改變,在這樣的目標之下,兩岸和平穩定、經濟繁榮與共同合作創造雙方人民的幸福已是必走的道路。近年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極為密切,2006年大陸為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夥伴及第二大進口夥伴; 台灣為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第四大進口來源地及第七大出口市場。 台灣與大陸僅一水之隔,地緣接近、血緣相同、語言文化相通,未來理應加強合作,共謀經貿發展造福兩岸人民。
本文即以此邏輯思維,從歷史角度、統合模式、體制理論、經驗法則及現實發展等面向進行分析與探討,期能在理論與實際中釐清方向,並在既有基礎上提供後續研究者具有價值性的參考。茲概述以下研究心得:
一、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分」與「合」是各朝代更迭必經歷程,其「合」多以武力手段達成,或因如此促使「分」與「合」在歷史的軌道中不斷重演;未來兩岸的「分」或「合」應以中國王道思想—和平方式為依歸,順應潮流與發展趨勢,若以武力手段勉強為之,只會帶來傷害與毀滅,難以長治久安。
二、國際間講求現實利益,在中共勢大、我小情況下,無論欲求政治突破、外交擴展抑或軍事競爭,對我均無空間且情勢不利;因此,認清現況發展經貿、文化與社會等交流,應是當前兩岸關係發展主軸。
三、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然是一主權獨立國家,當前台獨提倡者欲更改國號、國旗與脫離中國,暫不論其可行性、中共反應與國際觀感,惟此一想法尚有諸多歧見,並未形成內部人民共識,故現階段推動正名、制憲、公投等措施,並無實質意義,只會帶來內部爭鬥、族群撕裂,百害而無一益,實應謹慎、深思。
四、在理論架構比較分析中,曾論及不均衡聯邦體制(Asymmetrical Federal Arrangements),主要在說明一個較強國家與較小國家結成不均衡聯邦關係,並享有一定自治權,如丹麥和格陵蘭、費洛島(Denmark, Greenland and Faroe Islands)、芬蘭和歐蘭省(Filand and Aland Province)、美國和波多黎各(United States and Puerto Rico)等,在融合過程中享有條約、憲法對其自治權之保障,此種類型似亦可提供兩岸未來另類思考。
五、德國經驗中正視分裂事實與相互尊重、對等之精神,對兩岸而言相當具有啟示意義;近年來,台灣主體意識日益強化,主體意識的加強並不代表對台獨的認同與支持,而是表現出人民當家做主的心願。如中共始終堅持「一國兩制」與「一個中國」的政策、原則,既反對台獨又不承認中華民國,此種蠻橫作為只會導致兩岸漸行漸遠。
總之,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不論在觀念、思維與措施上仍存有許多歧見,有賴相互交流、溝通,拉近距離、化解敵意、建立信任,並以和平方式為基礎,以耐力與包容之心逐步開創兩岸未來新契機。
關鍵詞:統一、統合、統合模式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oss Strait Integration Model’s Probability
ABSTRACT
Professor Kao Hui
In the 21st century,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people’s wellbeing has been placed as the priority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use of ideology to govern a country. With this evolution,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has also gradually accordingly change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o promote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osperity of the economy and mutual work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 is the prescribed path and it is a way of no return. Trade development across the Strait has progressed over the years. In 2006, Mainland China turned out to be Taiwan’s number one trading partner, number one exporting partner and number two import partner. At the same year, Taiwan was Mainland China’s 7th trading partner, 4th import origin and 7th export market.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re only separated by the Taiwan Straits. They are geographically close, and their people have the same ethnicity, language and culture, so it is taken for granted that the authorities on both sides will strengthen their trade cooperation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ir people.
Based on such logical thin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vestigates the issues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y, integration model, system theory, rule of thumb and realistic development, in an attempt to differentiate the theory from reality as well as identify the direction in which it heads. It is also hoped that the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ollow-up researchers focusing on this issue. The following is the summary of this research:
1. “Division” and “unification” constitute processes that every dynasty in more than 50 centuries of Chinese history has kept staging. While “unification” has mostly been done by armed forces, cycles of “division” and “unification” have been alternatively recurring throughout history. In the future, the cross-Straits “division” or “unification” will b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benevolent thinking of Chinese rule which is a peaceful way to meet current worldwide trends. If it is assertively done by bullying force, instead of a long period of peace and stability, it will be doomed to failure by bringing harm and destruction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2. Given the fact that a realistic self-interest approach has been prevailing worldwide, Taiwan is seriously hindered in its pursuit of political breakthroughs, diplomatic expansion or military competition. Thus,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nhance trading, cultural and social exchanges across the Straits as the major theme to develop cross-Straits relations.
3.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n independent sovereignty has apparently evolved. Currently, many promoters of Taiwan independence are working to change the nation’s official name and flag, in trying to further separate itself from China. Regardless of its feasibility, we must take China’s objections and global reactions on this issue into account. To compound matters, there are still many controversies in Taiwan concerning the idea of independence. While people in Taiwan have not come to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it really has no substantial relation to the conducting of activities such as: country re-naming, constitutional changes, referendum, etc., and such a move can only bring about internal fighting and shred ethnic harmony, without providing any benefit to all of us. Hence, we should be prudent and thoroughly contemplate the best means for handling this issue.
4. Asymmetrical Federal Arrangements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oretical structure. They mainly elaborate on how a country with stronger power forms an asymmetrical federal relationship with a smaller country whereby the smaller country could maintain its own autonomy. This kind of practice has been applied to Denmark vs. Greenland and the Faroe Islands, Finland vs. Aland Province and United States vs. Puerto Rico. In the mingling process, the smaller country’s autonomy is protected by special treaties and constitutions. This may constitute another way of thinking about cross-Straits relations.
5. In Germany’s separation, we may see how both sides of Germany looked at the fact of separation and how they respected each other via equal rights. The way they interacted could provide an inspiring example for cross-Straits relations. Taiwan’s sovereignty consciousn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inforced in recent years, yet it does not clearly signify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and support of, Taiwan independence; instead, it shows the people’s desire to be in charge of its own country. If Communist China not only continues to oppose Taiwan independence but also to deny the exist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its stif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nd “one China” polices, the bullying actions can only push Taiwan further away from China.
In short, in terms of concepts and measures, different opinions across the Straits still widely exist. The only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patiently, tolerantly and gradually create new cross-Straits opportunities based on a peaceful approach through mutual exchanges, communication, closer relationships, animosity removal and trust establishment.
Keywords: Unification,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model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文獻
丁樹範,《中國大趨勢2003-2004》,(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2004年)。
大前研一著,趙佳誼等譯,《中華聯邦》,(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王家英、鄭赤炎編,《香港回歸與兩岸關係之展望》,(香港: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1999年)。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75年)。
王萬里譯,《歐盟手冊》,(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民國88年)。
王兆星,戴德錚主編,《國際競合與升沉:紅色觀點》,(台北:天肯文化出版社,
1994年)。
王麗萍,《聯邦制與世界秩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淑文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導論》,(北京:中央黨部出版社,1990年)。
王崑義,《全球化與台灣》,(台北:創世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功安、毛磊,《國共關係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88年)。
王英津,《國家統一模式研究》,(台北:博揚出版社,2004年)。
王皓昱,《歐洲合眾國—歐盟政治統合思想之實踐》,(台北:揚智出版社,1997
年)。
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商務書局,民國60年)。
王鐵崖,《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戈爾巴喬夫,《改革與新思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年)。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編,《中國台灣問題》,(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8
年)。
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我的72小時》,(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0年)。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民國88年)。
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包霞琴、臧志軍,《變革中的日本政治與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石之瑜,《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
石之瑜,<芝麻!開門:心理分析引領兩岸政策研究進入新境界>,納入包宗和new window
與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石之瑜、黃競涓,《「一國兩制」論述注批》,(台北:遠景基金會,2001年)。
石豪瑋,《歐洲聯盟東擴之研究》,(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9月)。
丘宏達主編,《現代國際法參考文件》,(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丘宏達,<主權爭議對現階段兩岸關係之影響及目前解決之道>,《主權問題與
兩岸關係論文及》,(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1995年)。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編,《統獨議題》上、中、下輯,(台北:國會圖書館,民國
94年)。
幼獅文化公司譯,《政治科學大全》,第5卷,(台北:幼獅出版社,民國77年)。
曲兆祥,<全球化VS.本土化:一個中國概念對台灣形成的政治困境>,《經濟
全球化兩岸論壇》,民國93年10月。
曲兆祥,<「一個中國」概念對兩岸關係的運作與影響>,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
中國學術研討會,民國94年3月。
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9年)。
朱奇武,《中國國際法的理論與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行政院研考會編印,《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兩岸安全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民國92年,初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海峽兩岸關係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陸委會,1994年)。
宋宜文,<歐盟東擴之影響分析報告>,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研究報告,2003年
12月。
朱武獻,《東西德間法制關係之研究》,(台北:經建會,1989年)。
余紀忠,《提筆為時代》,(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台北:時報出版社,1984年)。
沈玄池、洪德欽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new window
金大中,《建設和平與民主》,中譯本,(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
金帆譯,Conway W. Henderson著,《國際關係—世紀之變的衝突與合作》,(海口—
海南、三環出版社,2004年4月)。
周陽山主編,《中國大陸基本手冊,上、下冊》,(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國91年)。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4new window
年)。
吳東野,<中國統一問題的政治意涵>,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統一歷程》,(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1年)。new window
吳東野,《「德國問題」與歐洲強權戰略安全關係(1949-1991)》,(台北:五南出
版社,民國83年)。
吳玉山,<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納入包宗和與吳玉山,《爭辯中的new window
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關係》,(台北:
正中書局,民國86年)。
吳才俊,《東南亞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5年)。
吳國濟,《後冷戰時期東南亞與中共的安全關係》,(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民
國88年7月)。
吳錫德,《認識新歐洲—歐洲整合與單一市場》,(台北:遠流出版社,民國79
年)。
孟德聲,《中國民族主義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邵宗海,<中國統一模式與統一過程互動評估>,《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
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邵宗海,<中國統一模式與統一過程的互動評估>,收錄於朱浤源主編主編,《一
國良制論文集》,(台北:研討籌備委員會編印,1999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邵宗海,《當代大陸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3年)。
明居正,<國際體系理論與兩岸關係>,納入包宗和與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new window
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范軍,《德國:久分重合的歐洲大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2年)。
林秋山,《韓國國土統一院組織與功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1989年7月)。
林蘋蘋,《美國柯林頓政府對南海爭議問題立場之研究》,(淡江大學美研所碩士
論文,1997年1月)。
李天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對蘇俄外交政策之研究(1969-1974)》,(淡江歐研
所碩士論文,1982年5月)。
李登輝、中鳩嶺雄,《亞洲的智略》,(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胡康大,《英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出版社,1997年)。
胡秋原,《股大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78年)。
胡祖慶譯,《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4年)。
俞正樑、陳玉剛、蘇長和,《21世紀全球政治範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年)。
紀欣,《「一國兩制」在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施漢榮,《「伊國兩制」與香港》,(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施啟揚、李鍾桂,《歐洲問題研究》,(台北:自由青年社,1973年)。
馬英九,《兩岸關係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陸委會,1992年)。new window
馬起華,《政治學精義》,(台北:帕米爾書局,民國71年)。
段復初,<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莫大華主編,《亞太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台灣
的角色與作為》,(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91年3月)。
高朗,<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納入包宗和與吳玉山,《爭new window
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
高長、蔡惠美,<海峽兩岸投資與貿易關係研究>,黃中天、張五岳編,《兩岸
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高崇雲,《美國對韓政策與韓國政情》,(台北:黎明出版社,1983年)。new window
高崇雲,《中共與南北韓關係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
高孔廉,《兩岸經貿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陸委會,1993年)。
翁明賢等著,《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袁文靖,《越南戰爭史》,(台北:國際現勢周刊社,民66年)。
孫治本譯,U. Beck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商
務書局,1999年)。
孫建中,《國家主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孫國祥編,《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3-2004》,(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民國
93年)。
曹俊漢,《國家政策與兩岸發展》,(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1991年)。
曹俊漢,《行政現代化的迷思—全球化下台灣行政發展面臨挑戰》,(台北:韋伯new window
文化公司,2003年)。
陸潤康,《美國聯邦憲法論》,(台北:文笙書局,民國75年)。new window
章念馳,《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台北:海峽學術,2002年)。
黃中天,<兩岸教育交流之現況與展望>,黃中天、張五岳編,《兩岸關係與大
陸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黃光亮,《論中國統一問題》,(台北:法蘭克福國際工作室,2001年)。
黃仁宇,《新時代的歷史觀》,(台北:商務書局,1998年)。
黃昆輝,<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黃中天、張五岳編,《兩岸關係與
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黃昆輝,《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陸委會,1991年)。
黃衛平、俞可平主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陳勁,《歐洲聯盟之整合與體制運作》,(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8年)。new window
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年)。
陳春生,《台灣主權與兩岸關係》,(台北:翰蘆圖書公司,2000年)。
陳春生,《兩岸經貿政策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
陳致平,《中華通史》,(台北:黎明出版社,1986年)。
陳峰君,《亞太安全析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年)。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渤海堂出版社,民國81年)。new window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郭岳主編,《兩岸關係展望》,(台北:永然文化公司,民國82年4月)。
郭石城主編,《統一前東西德交流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民國80年)。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
年)。
郭壽華,《越、寮、東三國通鑑》,(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55年)。
郭錫嘏,《港澳問題研究論文集(1987-1999)》,(台北:調查局共黨問題研
究中心,民國88年6月)。
許仟,《德國政府與政治—分裂與統一》,(台北:漢威出版社,1997年)。
許介鱗、蕭全政、李文志,《亞太經濟合作與美國亞太戰略》,(台北:業強出版
社,1994年)。
國安會編印,《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國安會,2006年5月)。
國防報告書編撰委員會,《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發行,民國95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美日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史編局,民國
90年)。
傅耀祖、周啟明,《聚焦中國外交》,(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
傅曾仁等譯,Wheare K. C.著,《聯邦政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
張虎、許光泰,《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台北:政大國關中心,民國92年)。
張亞中,<中國問題之法律定位—一中兩國>,《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81年1月)。
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張亞中,《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出版社,new window
1998年)。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new window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new window
張亞中,《德國問題—法律之爭議》,(政大政研所博士論文,民國81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出
版社,民國92年,初版)。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出
版社,1999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年)。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new window
年)。
張五岳,<分裂國家模式之探討>,納入包宗和與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new window
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張金鑑,《政治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5年)。
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台北:前鋒出版社,1988年)。
張麟徵,《我國國際法人地位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民國78年。
張麟徵,《崎路上的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
張麟徵,<從國際法主權原則與實際情況看兩岸關係之發展>,《主權問題與兩岸關係論文及》,(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1995年)。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張福昌,《邁向歐洲聯盟之路》,(台北:三民書局,民國91年)。
彭立平譯,《聯邦主義探索》,(上海:三聯學術文庫,2004年)。
楊開煌,《縱論兩岸尋雙贏》,(台北:歷史智庫,1996年)。
楊開煌,《談判策略研究:與中共談判》,(台北:冠志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楊毅主編,《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5-2006》,(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趙竹成,《俄羅斯聯邦體制的憲政基礎及其衝突》,(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
司,2002年)。
鄒文海,《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9年)。
葉陽明,《德國統一問題與兩德統一》,(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8年)。new window
葉陽明,<「德國模式」的仿效問題>,《國際關係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國
際關係研究委員會,民國78年10月)。
熊光楷,《國際形勢與安全戰略》,(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文斌,《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政大中山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劉國基編,《兩國論全面觀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潘國華,《香港模式與台灣前途》,(北京:中國國際出版社,2004年)。
鄭竹園,<「大中華共同市場」的構想與實踐>,《海峽兩岸經濟發展與互動》,(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3年)。
鄭海麟,《台灣主權的重新解釋》,(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
鄭海麟,《海峽兩岸關係的深度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2000年)。
鄭海麟,《兩岸和平統一的思維與模式》,(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論文集》,(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1997
年)。
錢乘旦等編著,《二十世紀英國》,(台北:商務書局,1997年)。
閻學通、漆海霞,《國際形勢與台灣問題預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
謝益顯,《折衝與共處—新中國對外關係4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鍾奕仁,《中國的未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蕭蔚雲,《「一國兩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
年)。
蘇起、鄭安國主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政策基
金會,民國94年,修訂4版)。
薩孟武,《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2年)。
嚴宗大,<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及其問題>,黃天中、張五岳編,《兩岸關係與
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魏鏞,《多體系國家理論背景說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84年)。
魏鏞,《多體系國家之統一問題—國際會議緣起、經過及結論報告》,(台北:前
瞻政策研究中心編印,1992年)。
魏鏞,《兩岸關係互動及整合模式之比較分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台
北:前瞻政策研究中心,2002年)。
鄷邰,《台灣法律地位問題的研究》,(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74年)。
二、報紙文章(期刊)
丁永康,<相互依存理論興起的背景及其發展>,《東亞季刊》,第26卷第3期。new window
卜大中,<朝鮮半島對蘇聯與中共的戰略意義>,《東亞季刊》,第8卷第2期,new window
1976年10月。
尹慶耀,<蘇聯向市場經濟過渡問題>,《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8期,民國new window
80年8月。
尹慶耀,<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6期,民國86new window
年6月。
尹慶耀,<對獨立國協的初步研究>,《東亞季刊》,第24卷第2期,1992年10new window
月。
王信賢,<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
43卷第8期,2000年。
王蒙,<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文化芻議>,《文化研究》,1989年2月。
王皓昱,<歐洲舊法西斯主義>,《東吳政治學報》,第7期,民國86年3月。
丘宏達,<邦聯制,選擇統一的可行模式>,《聯合報》,民國90年7月8日。
丘宏達,<評述一個中國白皮書>,《聯合報》,民國89年2月3日。
石之瑜,<一國兩制與社會主義初階論>,《前瞻分析》,(台北:前瞻政策研究
中心,1991年)。
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new window
42卷第8期,1999年8月。
朱磊,<台灣對外經貿地區結構的動態分析>,《台灣研究》,第3期,2000年9
月。
朱建陵,<江澤民十六大報告有關對台工作論述,陳雲林:具重大意義>,《中
國時報》,民國91年11月12日。
江炳倫,<自治、聯邦、一國兩制—論解決族群與國家之間衝突及分裂國家問題
的方案>,《華岡社科學報》,第14期,2000年。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
大勝利>,《人民日報》,1992年10月21日。
江靜玲,<歐盟憲法中央集權化>,《中國時報》,民國93年4月29日。
伍貽康,<荊棘載途,任重道遠>,《歐洲》,第15卷第5期,1997年10月。
李玉珍,<蘇聯解體與獨立國家國協的前景>,《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4期,new window
民國81年4月。
李其泰,<東南亞公約的前途美國的困擾>,《問題與研究》,第8卷第8期,民
國58年5月。
李家泉,<兩岸共創「一國兩制」台灣模式>,《大公報》,2000年11月15日。
李家泉,<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中國評論》,第45期,2001年9月。
宋學文,<21世紀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持續與轉變>,《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
卷第3期,民國90年7月。
宋學文,<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對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民國90年4月。
沈玄池,<德國統一後之經濟問題及其對國際經濟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new window
33卷第3期,民國88年3月。
沈富雄、賴佑民,<兩岸共組國協,台琉同時廢武:解決台海問題新模式>,《中
國事務季刊》,第5期,2001年7月。
何明國,<兩岸文教交流政策,多數民眾支持>,《聯合報》,民國85年6月25
日。
何東皓,<加拿大魁北克分離主義的演變>,《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9期,new window
民國83年9月。
周陽山,<「四重聯盟」與兩岸統合>,《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第
105期,民國90年2月。
周洵,<全球情勢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0期,
1996年10月。
林正義,<「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後美國對台海兩岸政策>,《政治科學論叢》
(專刊),民國88年12月。
林正義,<美國與台海兩岸信信建立措施>,《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6期,
民國94年11-12月。
林洋港,<兩岸關係新思維>專題講座,中國時報、台中縣府、議會、洪鈞培文
教基金會合辦,民國91年1月12日。
林欽明,<東南亞區域整合趨勢>,《東南亞投資雙月刊》,2000年8月號。
林郁方,<柯林頓政府的亞太戰略>,《美國月刊》,第9卷第1期,1994年1
月。
林敏譯,<中共軍事現代化對亞太區域之衝擊>,《國防譯粹》,第24卷第7期,
1997年7月。
邵宗海,<邁向中國統一的「整合機制」之探討,發表於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
國學術研討會,2003年3月。
邵宗海,<中共十六大後兩岸政治關係之走向>,《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
10卷第2期,民國91年12月。
邱淑美,<兩岸關係與歐盟經驗(上)>,《新世紀智庫論壇季刊》,第12期,
民國89年12月。
邱淑美,<兩岸關係與歐盟經驗(下)>,《新世紀智庫論壇季刊》,第13期,
民國90年3月。
金家鎮,<從四個戰爭看東南亞戰略價值>,《問題與研究》,第22卷第11期,
1983年8月。
金耀基,<全球化、現代化與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第51期,1999年new window
2月。
洪丁福,<聯邦的運作與成效>,《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
洪丁福,<美、中、台政經與軍事安全的多重性互賴>,《華岡社會科學報》,第
17期,2003年6月。
洪茂雄,<西德政經危機與新政府之展望>,《問題與研究》,第22卷第3期,new window
1982年12月。
洪德欽,<大英國協的合作模式>,《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
胡全威,<「一中兩國」的理論與政治爭議>,國政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民國93年12月。
施君玉,<中國幫助越南打過多少仗>,《大公報》,1979年7月31日。
徐碧華,<兩岸緊張關係,台商登陸未減>,《聯合報》,民國83年4月27日。
孫治本,<世紀末結構的歐洲>,《當代》,第139期,1999年3月。
高長,<加入WTO後兩岸經貿互動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事務》,第new window
2期,2000年10月。
高朗,<德國統一問題的啟示—從和解到統一>,《亞洲與世界文摘》,第12卷
第4期,1980年4月。
高英茂、楊力宇,<中國統一問題探討>,《九十年代》,香港,1988年2月。
高孔廉、鄧岱賢、謝文卿,<2006年兩岸關係—既緊張又緩和>,國政研究報
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民國95年1月。
高孔廉、鄧岱賢、吳銘彥,<「連胡會」、「布胡會」後之美中台三邊關係分析>,
國政研究報告,民國95年5月。
陳世圮、黃豐鑑,<台灣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國家政策研究
基金會,民國95年2月。
陳秀蘭,<登陸投資仍將管制>,《中國時報》,民國86年2月21日。
陳澤豐,<柏林問題之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卷第4期,民國53new window
年1月。
章念馳,<江澤民「三個代表」學說與兩岸關係>,《中國評論》,香港,2001
年9月。
章念馳,<認識中國,瞭解台灣>,《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
郭瑞華,<中共「一國兩制」產生的背景分析>,《共黨問題研究》,1988年9
月。
國安民,<「第二共和憲法」再掀波瀾>,《中共研究》,第41卷第4期,2007
年4月。
翁松燃,<統合模式初探>,《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
曹廷清,<蘇聯對外政策的失誤與蘇聯解體>,《東亞季刊》,第27卷第5期,new window
民國85年夏。
黃智聰,<兩岸經貿關係之發展與挑戰>,發表於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兩岸經
貿互動與兩岸關係發展」座談會,2004年11月5日。
華英惠,<赴大陸投資,經濟部將另訂審查指標>,《聯合報》,民國86年2月
25日。
程超澤,<亞太經濟區域化趨勢>,《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6期,1993年6new window
月。
童大林,<台灣海峽—黃金海峽、希望海峽>,發表於中國時報主辦「變遷中兩
岸經貿關係研討會」,1992年11月18日。
童振源,<兩岸經貿整合與台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
卷第3期,2003年7月。
張五岳,<台灣應該如何回應錢其琛的主要講話>,《中國評論》,第51期,2002
年3月。
張亞中,<兩岸統合之理論與實踐—歐盟經驗的啟示>,《美歐季刊》,第14卷new window
第1期,民國89年春季號。
張亞中,<參考歐洲統合,創造第三主體>,《聯合報》,民國90年1月8日第
15版。
張宗志,<鮑爾:尋求兩岸統一,勿片面扭曲>,《聯合報》,民國93年10月
26日。
張洋培,<浴火重生的鳳凰—歐洲聯盟的和平整合與擴張>,《歷史月刊》,第
144期,民國90年1月。
張洋培,<從阿姆斯特丹條約論歐盟的整合原則—加強合作與求同存義>,《美
歐季刊》,第14卷第2期,民國89年夏季號。
張洋培,<國家主權論與歐洲統合>,《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
月。
彭懷恩,<多體制國家的承認問題>,《台灣日報》,民國70年7月22日。
趙春山,<建構跨世紀的兩岸關係:正視一個分治中國的分裂現實問題>,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中共建政與兩岸分治五十年學術研討會」,1999年9月。new window
趙國材,<從國際法觀點論分裂國家之承認>,《中國國際法與國家事務年報》,
第3卷,(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趙國材,<論「一個中國兩個對等政府」問題>,《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2
期,1989年5月。
蔡政文,<東西德經驗與兩岸的將來>,《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2期,民國new window
84年2月。
劉國深,<和平統一的政治文化省思>,《中國和平統一研討會論文集》,1999
年。
廖文中,<美日安保合作對西太平洋區域安全之影響>,《中共研究》,第31卷
第11期,1997年11月。
蔡宏明,<兩岸加入WTO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的挑戰與調適>,《台海兩岸前
瞻探索》,第225期,2000年7月。
鄭竹園,<大中華共同市場的構想與實踐>,《明報月刊》,1992年8月。
鄭竹園,<兩岸關係的互補與競爭>,《中國時報》,民國85年7月22日。
鄧岱賢,<兩岸關係新思維—和平、發展、繁榮>,國政研究報告,民國95年
8月。
盧瑞鍾,<從並立主權的革命狀態談台灣獨立與中國統一的幾種可能模式>,國
家建設文教基金會,81年11月12日舉辦「一個中國」政策學術研討會發表
論文。
顏建發,<兩岸統合的前景>,《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民國90年10月。new window
蕭朝琴,<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芻議>,《遠景交流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1期,new window
2003年1月。
羅至美,<沒有政治統合意志,經濟統合只是夢想>,《聯合報》,民國90年6
月7日。
魏鏞,<一中模糊,兩國突顯,欲辯無力>,《聯合報》,民國87年2月24日。
魏鏞,<兩岸關係分析與互動架構的展望>,《中國評論》,2000年9月。
魏鏞,<南北韓協議與「多體系國家」>,《歷史月刊》,第152期,民國89年
10月。
魏鏞,<突破分歧,奮力再起>,《中央月刊》,民國90年7月。
魏鏞,<國民黨需要「邦聯」嗎?>,《聯合報》,民國90年6月30日。
蘇宏達,<歐盟經驗與兩岸統合>,《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2期,2001年3
月。
蘇義雄,<柏林協定與歐洲局勢>,《問題與研究》,第11卷第2期,1971年11new window
月。
蘇紫雲,<美國亞太戰略的現況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7期,1995new window
年7月。
龔明鑫,<經貿互動在兩岸關係中之作用與定位>,發表於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
「兩岸經貿互動與兩岸關係發展座談會」,2004年11月5日。
三、英文文獻
Anderson, B.(1991)Imagine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the Spread
of Nationalism , 2nd ed., London :Verse.
Bao, Tzong-ho, ed.(1995) “Divided Nation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4(June ,1995).
Barker, Emest.(1962) 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Bartelson, Jens.(1995)A Genealogy of Sovereig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Berdyave, Nicolas.(1948) The Russian Idea, (New York: Macmillan, 1948).
Bochner, S., ed.(1981) The Mediating Person: Bridges Between Cultures,
(Schenkman Publishing Co., 1981).
Bodin, Jean.(1992) On Sovereignty, trans. by Julian H. Frankl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an, G..(1997)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China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 Issues
& Studies ,vol.33,no.2 ,February 1997.
Chan, G..(2001) ”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aiwan Today :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 Wellington , New Zealand : Asian Studies
Institute ,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
Chao, Linda and R.H. Myers(2000). The Divided China Problems Conflict Avoidance
and Resolution , Stanford , CA: Hoover Institution .
Clinton, Bill(1993). “Fundamentals of Security for a New Pacific Community”,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vol.4, no.29, July 19, 1993.
Cloud, Julius, and William, L. Kolb eds.(1964)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4).
Clough , R.N.(1999) 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 , Lanham ,
Marylan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Inc.
Coffey, J. I.(1971) Strategic Power and National Security, (Lond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71).
Dicey, A. V.(1914)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London:St.
Martins, 1914).
Drysdale, Peter, and David, Vines ed.(1998) Europe, East Asia and APEC: A Shared
Global Agend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Eden, Anthony. The Memories of Anthony Eden: The Reckon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65).
Elazar, Daniel J.(1987) Exploring Federalism, (Tuscaloos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7).
Etaioni, Amiyai.(1965) Political Unifi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waders and
For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65).
Finer, H.(1949)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Government, (New York: Holt,
1949).
Gatzke, Hans W.(1980)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Goodrich, Leland M.(1956) Korea, A Study of U.S. Policy in the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56).
Grabner, Norman A.(1962) Cold War Diplomacy: 1945-1960, (Princeton, N.J.: D.
Van Nostrand, 1962).
Guibernau , M.(1996) Nationalism : 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
Hannum, Hurst.(1990)Autonomy, Socerign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
Accommodation of Conflicting Rights,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0).
Hass, Ernst B.(1958) The Uniting of Europ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1950-1957,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Henderson, Gregory, Richard, N. Lebow, and John, G. Stoessinger.(eds.)Divide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1974).
Herz , J. H.(1975) “ Korea and Germany as Divided Nations : The System Impact “,
Asian Survey , 15, no.2 (February 1975) .
Hill, Chrostopher.(1965)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English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Hillers, Delbert.(1969)Covenant: The History of the Biblical Ide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9).
Hobbes, Thomas.(1958) Leviatha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58).
Holton, R. J.(1998)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Houndmills ,Basingstoke ,
Hampshire : Macmillan Press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Holsti, K. J.(1972)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 Inc., 1972).
Hull, Cordell. The Memories of Cordell Hull, vol.2,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48).
Hurrell, Andrew.(1995) “Regional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Regional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Johnston , R. E.(1982) “ A Heuristive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Multi-System Nations : German ,Korea ,China ,Taiwan “,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 vol.2, no.1 ,Seoul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 ,Spring / Summer ,(1982) .
Karniol, Robert.(2000) “Why Asia Must Search for a Security Formula”, Jan’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vol.11, February 2000.
Kenna, George F.(1951) American Diplomacy: 1900-1950, (Ch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Kindermann , G..(1991)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f Germany “, Issues and
Studies , vol.27,no.3(March ,1991) .
Kuniholm, Bruce Robellet.(1980)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the Near Ea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Lee, Stephen J.(1982) Aspects of European History 1789-1980, (London:
Routledge, 1982).
Lien , Chan.(1996) “A Pragmatic Strategy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
American Asian Review ,14, no.1(Spring 1996) .
Lijphart , A.(1997) Democracy in Plural Societies , New Haven :Yaie University
Press .
Locke, John.(1980)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0).
Mayall , J.(1990)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oore , J.(1981) “Introduction in Multi-System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 “,
Proceeding of Regional Conference at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
Mostov, Julie.(1992)Power, Process and Popular Sovereignty, (Philade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Murray, R. H.(1960)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Reformation, (New York:
Russell and Russell, 1960).
Oliver, Robert T.(1944) Korea, Forgotten Nation, (Washington D.C.: Public Affairs
Press, 1944).
Osgood, Charles E.(1962) “Reciprocal Initiative”, in James Roosevelt, ed., The
Liberal Papers, (New York: Doubleday, 1962).
Phillips, Cabell.(1966) The Truman Presidency: The History of a Triumphant
Success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66).
Polacheky, Solomon William.(1980) “Conflict and Trade “,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4, No.1(March 1980).
Pye, Lucin W.(1968) “Political Culture”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12, (New York: Macmillan, 1968).
Ress, David.(1964) Korea: the Limited War,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1964).
Robert, Adam.(1991) “A New Ag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7, no.3.
Robert, J. M.(1993) History of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P1993)
Robertson, R. and W. R. Garrett ed.(1992) “Globalization and Post Modernization:
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Religion”, in Religion and Global Order,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992).
Rosebaum, Walter A.(1975)Political Culture,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75).
Rousseau, Jean J.(1987) Social Contract, trans. by Donald A. Cress,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7).
Russell, D. E.(1954) “Sovereignty”,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h:
Crowell, 1954).
Shih, Chih-yu.(2000) Civilization Conflict and China ,Taipei :Wu-nan Publisher .
Starke, J. G..(1977)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London: Butterworth, 1977).
Sulzberger, C. L., ed.(1966) The American Heritage Picture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 American Heritage Publishing Co., 1966).
Vogel, Ezra F.(1979) Japan as No.1,(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Walt, Stephen M.(1987) The Origins Allia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Waltz , K. M. (1975)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New York : McGraw Hill /
Addison-Wesley .
Wei , Yung.(1975) “The Division and Unific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
Working paper no.35 ,Comparative Interdisplinary Studies Sec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Pittsburg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 ,
March) .
Wei , Yung.(1997) “From Multi-System Nations to Linkage Communities :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vided Nations “, Issues and
Studies ,vol.33,no.10(Oct.,1997) .
Wei ,Yung. (2000) “Recognition of Divided States “, International Lawyer ,vol.34
,no.3(Fall ,2000) .
Wei ,Yung.(2001) “Searching for New Model for Political Integration “,(Paper
delivered at 2001 Taiwan Issue Conference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South Caroline ,USA ,April ,2001) .
White, L. W., and W. D. Hussey.(1965)Government in Great Britain, The Empire and the
Commonweal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Wu, Hsin-hsing.(1994) Bridging the Strait, Taiwan, China, and the Prospects for
Reunificatio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u, Yu-shan.(2000)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9,no.25(Nov.,2000) .
四、網站資料
人民網http://www.people.cn
大紀元網http://www.epochtimes.com/05/ncnews.htm
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gov.tw/index-c.html
中共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中國台灣網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
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
世界貿易組織(WTO)http://www.wto.org
世界經濟論壇(WEF)http://www.weforum.org
世界競爭力年報(WCY)http://www02.imd.ch/wcy/
台灣安全研究http://www.taiwansecurity.org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美國史汀生中心http://www.stimson.org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http://www.cfr.org
美國尼克森中心http://www.nixoncenter.org
美國白宮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在台協會http://www.ait.org
美國國防部http://www.defenselink.mil
美國國務院http://www.state.gov
美國國會圖書館http://www.thomas.loc.gov
國貿局網站http://www.trade.gov.tw/
國台辦http://www.gwytb.gov.cn
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
遠景交流基金會http://www.pf.org.tw
維基電子百科(英文版)http://en.wikipedia.org
歐洲聯盟http://www.europa.eu.int
歐洲聯盟研究協會http://eusz-taiwan.org/cgibin/association/5/5-03.htm
聯合國http://www.un.or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