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證券化之研究
作者:葉張基
作者(外文):Chang-Chi, Yeh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志誠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民間參與促參政府投資PPPBOT不動產證券化金融資產證券化開發型不動產REITsREATs特殊目的信託特殊目的公司Private Participation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Encouragement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Government InvestmentPPPBOT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REITsREATsSpecial Purpose TrustSpecial Purpose Compan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7
摘 要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開放投資開發型不動產之同時,限制公開募集之REITs僅得投資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下稱民參案件)、都市更新與中央機關核定之公共建設,開啟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不動產證券化」兩種制度結合的契機。
因「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不動產證券化」及「金融資產證券化」均有龐大之架構,上開每種制度均有複數契約關係人與權利義務關係存在,在此前提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不動產證券化」與「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結合,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除權利義務關係複雜化、重疊化外,相關風險分配更形重要。
本文第一章緒論提出撰寫本文之問題意識,說明本文之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外,並進行國內外文獻之回顧。
本文第二章進行「民間機構」辦理證券化(包括不動產證券化與金融資產證券化)之可行性分析、第三章則係以「主辦機關」辦理證券化(限於金融資產證券化,不包括不動產證券化)之可行性分析,均就其辦理證券化優劣、必要性及可行性等作整體之分析比較,並對民間機構與主辦機關辦理證券化作詳細比較。
本文第四章除對於證券化契約為定性之分析外,並對於民間參與案件辦理不動產證券化(包括不動產投資信託與不動產資產信託)或金融資產證券化(包括特殊目的信託與特殊目的公司)時,其眾多當事人間各自之法律關係,以釐清期間之權利與義務。
本文第五章則係整理研究外國立法例分析,包括美、日、中等外國資產證券化之立法經驗以及英、美、日、中之外國民參案件之立法經驗,並與我國現行法令作相關比較分析。
本文第六章針對民間機構辦理不動產證券化所生相關法令之限制進行研究,除分析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對民間參與案件(包括開發型)之相關限制與排除外,並對於其他法令(促參法、證交法、信託法、信託業法、國產法、地方政府公產法令、消保法、金保法、土地稅法)之相關限制與排除一一詳細說明,藉以釐清民間機構辦理不動產證券化所可能遭遇到之各種法令限制,以及應如何適用相關法律規定辦理不動產證券化作業。
同樣地,本文第六章針對民間機構或主辦機關辦理金融資產證券化所生相關法令之限制進行研究,除分析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對民間參與案件之相關限制與排除外,並對於其他法令(促參法、證交法、票金法、信託法、信託業法、國產法、地方政府公產法令、消保法、金保法、公司法)之相關限制與排除一一詳細說明,藉以釐清民間參與案件辦理金融資產證券化所可能遭遇到之各種法令限制,以及應如何適用相關法律規定辦理金融資產證券化作業。
本文第八章則在討論民間參與案件辦理不動產或金融資產證券化計畫之審查程序,並針對不動產證券化審查程序與促參法第51條第2項審查程序競合爭議進行分析。
本文第九章乃對於民間參與案件民間機構辦理證券化之風險及預防策略提出分析研究,其中包括:(一)法律風險(包括1.法規變更風險、2.政策變更風險)、(二)道德危險、(三)財務風險(包括1.財務風險、2.對第三人損害賠償之分擔風險、3.破產風險)、(四)提前中斷風險(包括1.受託機構違法經營證券化信託計畫之風險、2.證券化計畫提前終止之風險、3.民參案件投資契約提前終止暨有償機制分配之風險、4.強制接管營運之風險、5.關係人行使介入權之風險)與(五)其他風險(包括1.行政審查程序之風險、2.爭議處理之風險),並分別說明其風險之內容以及預防策略。
最後,本文第十章提出本文之結論與建議。
Abstract
In the wake of the deregulation of the inclusion of real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s under the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Statute, REITs, which are prohibited from public offerings, may be included in public projects for private particip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urban renewal and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is is the time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and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are regulated by a large structure. Each of the aforementioned systems entails multiple parties of stakeholders and a diversity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is precondition, the intermingling of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and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will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ill be complicated and overlapping,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lated risks will be crucial.
In the introduction of Chapter I, the concept of this paper is highlighted, including the methods and scope of the research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Chapter II,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securitiz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including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and financial assets) will be conducted. In Chapter III, a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Entity” in securitization (limited to the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will also be conducted.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ll be done on the quality,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ecuritization. The details of securitiza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Entity will also be compared.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securitization contract will be discussed in Chapter IV.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also covers the securitization of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including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or REITs, and real estate assets trusts or REATs) or the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including special purpose trusts and special purpose companies) and the leg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takeholders, with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further clarified.
In Chapter V, legislation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assets and experience in other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SA, Japan and China, will be considered as examples for our legislation. A study on the legisla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in the UK, USA, Japan, and China will also be conducted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legal rules currently in effect in Taiwan.
In Chapter VI, a study on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by enterpris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under applicable laws will be conducted. The restrictions and exclusions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in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including development projects) will be analyzed. In addition, other applicable laws (The Encouragement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rojects Act,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the Trust Act, the Trust Business Act, the National Properties Act, the Local Governments Public Properties Act, the Consumers Protection Act, the Financial Consumers Protection Act and the Land Tax Act) will be discussed in full detail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ossible barriers under the laws to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rocedure to securitize real estate under the due process of law.
Likewise, Chapter VI in this paper will shed light on the legal barriers to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launched by enterpris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or The Entity. The restrictions and exclusions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in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will be analyzed. In addition, other applicable laws (The Encouragement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rojects Act,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the Trust Act, the Trust Business Act, the National Properties Act, the Local Governments Public Properties Act, the Consumers Protection Act, the Financial Consumers Protection Act and the Company Act) will be discussed in full detail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ossible barriers under the laws to the securitiz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rocedure to securitize financial assets under the due process of law.
In Chapter VIII, the review procedure for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in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or financial assets will be discusse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review procedure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and Article 51-2 of the Encouragement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Projects will be further analyzed.
In Chapter IX, a study on the risks inherent to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and The Entity in securitiz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ill be conducted, including: (I) legal risk (including 1. The risk of legal change, 2. The risk of policy change), (II) moral risk, (III) financial risk (including 1. Financial risk, 2. Th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ies to the damages to third parties, and 3. Bankruptcy risk), (IV) Risk of termination before maturity (including 1. The illegal operation of the trust firm in the securitization trust program, 2. The termination of the securitization program, 3. The termination of the agreement on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and the compensation distribution, 4. Mandatory takeover of operation, 5.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s of the stakeholder in intervention) and (V) Other risks (including 1. Administrative review procedure, 2.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The contents of these risks will be discussed in full detail with the proposal on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Finally, a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will be presented in Chapter X.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中文
(一)書籍
1.王文宇、黃金澤、邱榮輝合著,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2006年8月2版。
2.王守清、柯永建編著,特許經營項目融資,北京清華大學出版,2008年7月。
3.王志誠,金融資產證券化—立法原理與比較法制,五南出版,2005年3月2版。
4.王志誠,信託之基本法理,元照出版,2005年11月初版。
5.王志誠,信託法,五南出版,2006年10月3版。
6.王海峰,我國BOT模式的立法現狀及主要法律障礙,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編,經濟法學、勞動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8 年。
7.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刊,2003年9月。
8.日本社團法人不動產證券化協會編輯發行,吳國禎譯,2004年日本不動產證券化手冊,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2006年10月。
9.朱麗容,從法律觀點談BOT計畫之專案融資,商事法暨財經法論文集—王仁宏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1999年8月。
10.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作者自刊,2005年10月增訂9版。
11.吳秋璇、陳品橋、吳嘉欽、劉宗聖合著,不動產投資信託—全世界最火熱的新金融商品,高寶國際出版,2005年4月。
12.吳英花、楊志遠,銀行資產證券化業務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48期,1999年5月。
13.林文琇、邱淑貞合譯,資產證券化手冊—流動性與資金管理,臺灣金融研訓院,2000年12月。
14.林永汀,解析不動產證券化,永然出版,2005年4月初版。
15.林哲群,金融資產證券化,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09年4月4版。
16.林淑馨,日本型公司協力理論與實務,巨流圖書出版,2010年3月。
17.林繼恆,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法學出版,2012年5月。
18.洪國欽,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逐條釋義,作者自刊,2008年1月初版。
19.張金鶚、白金安合著,不動產證券化,永然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
20.張金鶚、白金安合著,不動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發行,2007年9月2版。
21.張登科,強制執行法,作者自刊,1997年2月修訂版。
22.張澤平,資產證券化法律制度的比較與借鑒,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8月。
23.陳文達、李阿乙、廖咸興合著,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2002年8月。
24.郭鷹,民間資本參與公私合作夥伴關係(PPP)的路徑與策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8月初版。
25.董保城,湛中樂合著,國家責任論—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作者自刊,2005年8月初版。
26.廖義男,國家賠償法,三民書局,民國82年增訂版。
27.臧大年、謝哲勝、吳家桐合著,金融資產證券化理論與法制,臺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叢書(三),作者自刊,2005年5月。
28.鄭冠宇,民法物權,作者自刊,2011年9月2版。
29.儲蓉,金融資產證券化理論與案例分析,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2006年8月增修訂2版。
30.謝哲勝、陳亭蘭合著,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法律與制度運作,作者自刊,2006年5月修訂2版。
31.謝哲勝,信託法總論,元照出版,2003年6月初版。
32.謝哲勝,財產法專題研究(六),作者自刊,臺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出版,2008年11月。
33.謝哲勝編,法律經濟學,五南出版,2007年5月。
34.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BOT三贏策略,商鼎財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
35.Richard A.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蔣兆康譯,五南出版,2010年8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
1.王子安、高慧儀、王憶靜,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實務剖析,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72-83。
2.王文宇,從高鐵興建營運合約論獎參條例的政府收買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2月,頁35-47。
3.王文宇,關於獎參條例與促參法草案的十點修訂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頁35-52。
4.王文宇,資產證券化的意義、基本型態與相關法律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48期,1999年5月,頁22-30。
5.王文宇,資產證券化之組織法則,實用月刊,第325期,2002年1月,頁30-34。
6.王文宇,不動產證券化法制評析,法令月刊,第53卷,第5期,2002年5月,頁28-39。
7.王文宇,從資產證券化論將來債權之讓與—兼評九十年台上字第一四三八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3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34-45。
8.王文宇,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評析與前瞻,月旦法學雜誌,第101期,2003年9月,頁62-71。
9.王文宇,行政判斷與BOT法制—以ETC案及京站案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42期,2007年3月,頁5-36。
10.王文宇、廖咸興,BOT與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月旦法學,2008年1月,第152期,頁64-88。
11.王允中,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修正趨勢,全國律師,2005年11月,頁27-34。
12.王志誠,淺析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實用稅務,第345期,1993年9月,頁23-26。
13.王志誠,資產證券化與信託原理,集保月刊,第47期,1997年10月,頁3-25。
14.王志誠,跨越民事信託與商事信託之法理—以特殊目的信託法制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笫68期,2001年12月,頁43-106。
15.王志誠,不動產受益證券之發行與投資人保護機制—信用評等、信用增強及避險計畫,律師雜誌,第295期,2004年4月,頁54-79。
16.王志誠,金融資產證券化與特殊目的信託之運用,財稅研究,第39卷,第2期,2007年3月,頁38-55。
17.王志誠,李智仁,不動產信託法制之發展現況與前瞻,財經法暨經濟法,第12期,2007年12月,頁1-51。new window
18.王志誠,李智仁,我國營業信託發展之法律障礙與解決途徑,全國律師,2008年8月,頁4-23。
19.王健安,張金鶚,臺灣REITs與REATs發行個案之典型事實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60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169-223。new window
20.王麗玉,介入權之法律性質探討,輔仁法學,第12期,1993年6月,頁155-174。
21.左涵湄、高嘉濃,捷運土地開發資產信託可行性之研究,捷運技術半年刊,第36期,2007年2月,頁187-204。new window
22.左涵湄,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九轉運站用地開發案營運期辦理資產證券化可行性之研究,捷運聯合開發與促進民間參與投資公共建設創新價值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編,2008年12月。
23.江嘉琪,ETC之公、私法性質爭議—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四年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與九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為中心—,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1期,2006年4月,頁112-115。
24.江穎慧,不動產證券化信託資產價值評估之研究—資訊揭露內涵與時效性,土地經濟年刊,第19期,2008年7月,頁67-95。
25.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兼論德國行政契約法制之變革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頁14-28。
26.吳怡蕙、張金鶚、陳明吉,臺灣REITs個人與法人投資需求之研究—過去、現在與未來,臺灣銀行季刊,第59卷,第3期,2008年9月,頁72-94。new window
27.吳德美,英國民間融資方案(PFI)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1期,2009年3月,頁33-68。
28.吳濟華,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制化研究 = A Study on the Legaliz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for Urban Development,公共事務評論,2001年4月,頁1-29。
29.李同龢、鄭治明合著,自供需面探討資產證券化中信用評等與,信用增強角色,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3輯第4期,2002年12月,頁1-14。
30.李成、卓俊雄,資產證券化中反對受益人收買請求權之探討 = Asset Securitization on Beneficiary's Appraisal Right,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5輯,第1期,2004年3月,頁13-34。new window
31.李沃牆、李心琳,臺北大眾捷運聯合開發不動產證券化可行性分析,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6卷,第9期,2010年9月,頁45-66。
32.李建良,環評審查的迴避問題:美麗灣環評案—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55號判決的解析與商榷,台灣法學雜誌,第210期,2012年10月,頁68-86。
33.李建良,環境公民訴訟的訴訟類型與程序要件—美麗灣渡假村環評公民訴訟裁判綜合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211期,2012年11月,頁25-43。
34.李惠宗,行政法院對BOT最優申請人決定程序的審查—兼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ETC)判決—,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頁177-190。
35.李智仁,我國實施不動產證券化之法制問題探析(上)、(下),集保月刊,第124、125期,2004年3、4月。
36.李儀坤,日本不動產證券化,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5卷,第11期,1999年10月,頁1-11。
37.李禮仲,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評析,律師雜誌,2004年4月,第295期,頁24-35。
38.李禮仲,金融商品銷售糾紛與求償案例分析—以連動式債券銷售為中心,全國律師,2009年8月,頁25-44。
39.何文榮、李森介、華應榮,臺灣不動產證券化之探討 = An Analysis of Taiwan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全球管理與經濟,第4卷,第1期,2008年6月,頁49-75。new window
40.何愛文,公共工程採BOT(Built-Operate-Transfer)模式所生法律問題之研究,律師雜誌,第213期,1997年6月,頁54-65。
41.宋欣財、袁輔中,政府獲取長期公共服務之初探,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90-98。
42.谷湘儀、羅至玄,「不動產管理機構」於「不動產投資信託」中角色之探討,全國律師,2005年11月,頁3-15。
43.林三欽,公共設施與政府業務委託民間經營之國家賠償責任,臺北市政府91年度國家賠償實務研討會論文,國家賠償理論與實務,2004年12月。
44.林中君,淺談金融資產證券化下之不動產證券化(上)、(下),資誠通訊,第142、143期,2002年7、8月,頁16-21、2-9。
45.林正平、王琮立,政府於特許公司進度落後行使介入權之對策機制:以高雄捷運為例 = The Strategy of Step-in Right for Delay in BOT Projects: The Case of Kaohsiung MRT Project ,科技管理學刊,第9卷,第2期,1994年6月,頁29-52。new window
46.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事件法律性質之分析,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頁218-225。
47.林育廷,從雷曼事件之處理檢視我國金融消費爭議之解決機制,全國律師,2009年8月,頁45-59。
48.林保宏、黃怡蓁,臺灣不動產證券化對營建開發業影響之初探(上)(下),現代營建,第323、324期,2006年11、12月,頁54-65、55-60。
49.林淑馨,日本型公私協力之析探;以第三部門與PFI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2005年9月,頁1-31。
50.林淑馨,日本公私協力推動經驗之研究:北海道與志木市的個案分析,政大公共行政學報,第32期,2009年9月,頁33-67。
51.林淑馨,日本型PFI的制度與經驗分析,中華技術,第90期,2011年4月,頁104-113。
52.林淑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迷思與現實:日本公立醫院PFI之啟示,政大公共行政學報,第39期,2011年6月,頁1-35。
53.林傑、曾惠斌,新知介紹—英國PFI制度 政府長期購買民間機構公共服務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新模式,土木水利,第38卷,第4期,2011年8月,頁45-54。
54.林發立,融資機構介入權--以重大BOT案例中外國融資機構所可能面臨介入權問題為中心,萬國法律,1998年10月,頁85-93。
55.林偉崇,淺談促參案件之介入權,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84-89。
56.林貴貞,營運績效之評估模式及其對履約管理之重要性,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30-139。
57.林誠二,營業合併時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讓與,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期,2000年4月,頁107-113。
58.林愍茨,PFI與BOT—比較我國與日本的促參推動架構與經驗,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008年10月,頁29-32。
59.林麗香,日本不動產證券化之法律規則,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16期,1992年10月,頁33-47。
60.邱天一,金融資產證券化受託機構之地位與責任,全國律師,2008年8月,頁24-39。
61.侯立洋,我國不動產證券化之立法背景及重要議題探討,律師雜誌,第295期,2004年4月,頁13-23。
62.施光訓,金融海嘯的成因與影響:從次級房貸到全球性金融危機,全國律師,2009年4月,頁24-27。
63.施光訓、李明芳,從民間融資提案制度(PFI)探討財政支出價值(VFM)的關鍵評估研究 = A Study 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f Value for Money Perspective: From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文大商管學報,第17卷,第1期,2012年3月,頁65-81。new window
64.范鮫、黃馥萍,從「獎參條例」看融資機構介入權,月旦法學,第33期,1998年2月,頁55-62。
65.唐櫻芬,促參案財務評估技巧與履約管理財務查核注意要項,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10-119。
66.徐如慧,資產證券化-Ginnie Mae保證機制運作模式淺論,證交資料,第474期,2001年10月,頁1-16。
67.殷章甫,美、日、台之不動產證券化概況(一),現代地政,第23卷9期,2003年9月,頁36-41。
68.殷章甫,美、日、台之不動產證券化概況(二),現代地政,第23卷10期,2003年10月,頁47-51。
69.陳明燦,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法制分析—以「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9期,2001年12月,頁123-154。
70.陳洸岳,非對等契約當事人間之資訊提供義務的確立—以日本「金融商品販賣法」及UNIDROIT「加盟契約開示義務模範法」為中心,律師雜誌,第293期,2004年2月,頁41-50。
71.陳英鈐,行政法院作為行政程序的守護神—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對ETC案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132期,2006年5月,頁150-164。
72.陳英鈐,誰毀了ETC?,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頁17-27。
73.陳清秀,特許合約與公權力之行使,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頁52-60。
74.陳淑芳,公有公共設施之國家賠償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52期,第28頁,頁28-29。
75.陳棠、謝慧鶯,不動產證券化對不動產開發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88期,2002年9月,頁162-169。
76.陳愛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事件中的行為形式與權力劃分—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頁26-45。
77.陳愛娥,法律原則的具體化與權限分配秩序—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頁5-16。
78.張行道、呂文豪、林晉毅,以捷運建設為例探討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效能之初步研析,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42-49。
79.張金鶚、白金安,不動產證券化與市地開發之研究(上),政治大學學報,第64期,1992年3月,頁345-390。
80.張金鶚、白金安,不動產證券化與市地開發之研究(下),政治大學學報,第65期,1992年9月,頁225-249。
81.張金鶚、白金安,不動產證券化於都市更新的應用,月旦法學雜誌,第48期,1999年5月,頁45-53。
82.張金鶚、徐驊彬、廖仲仁、江穎慧,他山之石,可否攻錯?從美國不動產證券化經驗探討國內相關課題,律師雜誌,第295期,2004年4月,頁36-53。
83.張武訓、李侃、李宗銘、周義順,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九用地BOT開發案招商與議約經驗分享,捷運聯合開發與促進民間參與投資公共建設創新價值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編,2008年12月。
84.張承中,特殊目的公司與特殊目的信託,月旦法學,第136期,2006年9月,頁102-127。
85.張倩瑜、王明德合著,促參政策推動目標之評析—以英國經驗為例,臺灣經濟論衡,2005年8月,頁23-42。
86.張倩瑜、周慧瑜、王明德合著,我國現行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制度納入PFI模式之必要性探討,營建管理季刊,2007年度冬季號,頁78-93。new window
87.張倩瑜,英國促參經驗 融資新模式—PFI到臺灣 行得通嗎?,營建知訊,2008年11月,頁56-67。
88.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25-53。
89.張華平,資產證券化—日本經驗之啟示,證券市場發展,2000年7月,頁117-140。
90.張華平,日本資產證券化經驗對臺灣之建議,全國律師,2002年11月,頁47-53。
91.許宗力,論行政任務之民營化,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02年7月,頁581-610。
92.許秀美,不動產證券化交易安全機制之研究,現代地政,第321期,2008年3月,頁24-32。
93.許登科,「民間參與」之法制解析-以評論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字第569號、最高行政法院94年度判字第1177號裁判中心 = Analysi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Comments to the 94 Nien Du No.1177 Judgment of the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and 92 Nien Du No.569 Judge,法學叢刊,第51卷4期,2006年10月,頁127-145。
94.許登科,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制中民間機構之法律地位—以解析最高法院99年度臺上字第4920號刑事判決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3期,2011年4月,頁79-143。
95.程明修,「根據私法契約羅致之私人」之國家賠償責任?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0期,2003年9月,頁152-156。
96.程明修,公私協力行為對建構「行政合作法」之影響—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ETC案為契機,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頁5-13。
97.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相對人之選任爭議—以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ETC案)之若干爭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頁28-37。
98.黃玉霖,從高捷採購爭議檢討公共建設民營化制度,經濟前瞻期刊,第108期,2006年11月,頁28-38。
99.黃正中,鳳山淨水場ROT案推動歷程與實務,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40-149。
100.黃明聖,英國與日本PFI制度比較之研究,臺灣經濟論衡,第8卷,第12期,2010年12月,頁33-51。
101.黃茂榮,BOT契約,植根雜誌,第14卷,第7期,1998年7月,頁1-50。
102.黃茂榮,不動產證券化及其所得稅,植根雜誌,第20卷10期,2004年10月,頁1-3。
103.黃淑華,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發展及其監理,金融監理與風險管理選輯,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編輯,2006年3月,頁65-100。
104.游啟璋,不動產證券化法制解析,月旦法學,第88期,2002年9月,頁151-161。
105.游啟璋,不動產證券化法制架構與適用,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1卷第7期,2003年10月,頁23-41。
106.曾品傑,開發型不動產與 BOT/論信託關係下使用權轉讓契約審閱期間之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42期,2007年2月,頁50-66。
107.曾界雄,我國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業務之展望,全國律師,2005年11月,頁35-44。
108.曾紋如、塗能謀,資產證券化及基本法制問題 = Securitization and Concerning Legal Issues,經社法制論叢,第20期,1997年7月,頁123-143。
109.曾勝珍,不動產證券化條例關於資產信託之研究 = A Study of Asset Trusts under the Draft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Act,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1期,2003年4月,頁221-272。
110.曾勝珍、賴忠明,我國不動產條例中受託機構之權限(一)~(三),現代地政人與地,2003年10月至12月,頁52-57、78-83、61-66。
111.曾勝珍、許秀美,從美、日不動產證券化發展經驗探討我國現況 =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US & Japan to Discuss ROC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華岡法粹,第41期,2008年7月,頁195-228。new window
112.曾勝珍、許秀美,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立法沿革與內涵之探討,致理法學,第4期,2008年10月,頁33-67。new window
113.彭松江,最高限額抵押權實務研析,律師雜誌,2008年2月,頁22-40。
114.傅微真,不動產證券風險管理之探討 = Study on Real Estate Securities Risk Management,創新研發學刊,第4卷,第2期,2009年4月,頁117-126。
115.楊博翔,臺灣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之探討—論不動產條例修正草案,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7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6-14。
116.楊勢如,中國推行資產證券化之法律環境—兼論「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集保月刊,第196期,2011年6月,頁9-26。
117.詹育蒨、黃崇哲,英國與德國促參推動經驗與啟示,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0卷,第9期,2007年9月,頁20-26。new window
118.詹儒樺,重建信用評等機構管理制度之研究,全國律師,2009年8月,頁60-69。
119.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頁8-29。
120.詹鎮榮,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現實與理論—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之ETC相關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頁46-67。
121.詹鎮榮,競爭者「無歧視程序形成請求權」之保障—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頁38-54。
122.詹鎮榮,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家賠償責任,收錄於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政治思潮與國家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10年1月,頁669-692。
123.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頁8-29。
124.葉張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國家賠償責任之解構,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4期,2008年5月,頁161-206。
125.葉張基,論民間參與案件政府投資公共建設一部之法律適用,玄奘法律學報,第12期,2009年12月,頁1-48。
126.葉張基,不動產投資信託投資開發型民間參與案件之法令限制與排除,中正財經法學,第三期,2010年7月,頁87-149。
127.熊秉元,法律的經濟分析:方法論上的幾點考慮 = Law and Economics: Some Methodological Thoughts,臺大法學論叢,第29卷第1期,1999年10月,頁215-238。
128.鄒筱涵,論不動產信託與證券化,證券公會季刊,第5卷,第3期,2006年10月,頁3-8。
129.廖咸興、梅原一哲,日本、澳洲不動產投資信託之發展 = The Development of REITs in Japan and Australia,全國律師,2005年11月,頁45-63。
130.廖英智、許杏宜、鍾薰嫺,我國不動產開發之募資管道—都市更新條例與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淺析與比較,全國律師,2005年11月,頁16-26。
131.劉其昌,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修正案之分析,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6卷,第4期,2010年4月,頁23-46。
132.劉政明、張淑玲,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風險分析之研究 = Risk Analysis of REITs Investments,核保學報,第15期,2007年3月,頁289-313。
133.劉厚連、游千慧,「不動產證券化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評析,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8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00-108。new window
134.劉紹樑,論「BOT基本法」,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2月,頁33-35。
135.劉紹樑、呂姝靜,論資產證券化的立法趨勢,月旦法學,第48期,1999年5月,頁31-44。
136.劉淑範,公司夥伴關係(PPP)於歐盟法制下發展之初探:兼論德國公私合營事業(組織型之公私夥伴關係)適用政府採購法之爭議,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2期,2011年6月,頁505-568。
137.蔡明誠,預告登記之意義及效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4期,2002年5月,頁127-132。
138.蔡明誠,最高限額抵押權的意義及效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4期,2000年9月,頁97-101。
139.蔡茂寅,淺論BOT的幾個相關公法問題,萬國法律,第102期,1998年12月,頁14-28。
140.蔡朝安、林沛君,從實務及法律探討資產證券化,全國律師,2001年9月,頁4-28。
141.鄭淑賢,中國大陸BOT方式立法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PRC's Legislation on BOT,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95-119。
142.鄭惠如,REITs清算可能性評估,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85期,2010年9月,頁131-144。
143.鄭華倩、洪崇恩、賴芸汶,臺灣不動產證券化之現況與主要國家之比較 =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wan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Major Countrie,證交資料,第571期,2009年11月。
144.鄭錫鍇,法制化與公、私協力的管理—以BOT為例--以BOT為例 = Legal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anagement: An Example on BOT,競爭力評論,第11期,2008年1月,頁28-46。
145.潘欣榮,BOT建設下融資機構介入權/主辦機關強制接管法律性質之研究--兼論以土地信託方式解決BOT建設下主辦機關強制接管程序可行性之研究,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67期,2011年1月,頁3-39。
146.潘欣榮,從在建工程所有權移轉(真實讓售原則)之觀點看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之可行性問題,法令月刊,第63卷,第5期,2012年5月,頁94-120。
147.潘欣榮,BOT、有償BTO還是BT?—從民間參與台南永康污水下水道與馬祖南竿海水淡化廠談起,兼論有償BTO及BT建設下主辦機關建設費用給付與預算編列義務(上)、(下),全國律師,2012年5、6月,頁92-101、71-90。
148.謝在全,最高限額抵押權變更之研究—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5期,2000年10月,頁41-53。
149.謝欣怡,美國聯邦採購規範體系與臺灣地區、大陸地區政府採購體系之比較研究(上)、(下),全國律師,2009年3、4月,頁116-131、89-112。
150.謝哲勝,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7卷1期,1997年10月,頁265-322。
151.謝哲勝,信託運用於BOT契約的法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142期,2007年3月,頁37-49。
152.謝哲勝、李福隆,臺灣推動不動產證券化的相關配套措施 = Concerning Devices to Implement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in Taiwan,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3卷2期,1992年6月,頁1-22。new window
153.顏玉明,我國促參法BOT契約法律性質初探,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頁166-176。
154.魏家傑,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招商作業階段導入PMBOK® Guide之研析,中華技術,第80期, 2008年10月,頁100-109。
155.蕭孟玫,民參招商不可忽視之程序及議題,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20-129。
156.蕭長瑞,結構型金融商品之管理及行銷不當之法律爭議問題,全國律師,2009年8月。
157.蕭明峰,我國REITs發行現況及投資風險分析,金融監理與風險管理選輯,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編輯,2006年3月,頁4-24。
158.羅文貞,新型態國際觀光飯店開發模式—淡水漁人碼頭觀光飯店BOT案履約經驗分享,中華技術,第90期,2011年4月,頁140-147。
159.蘇南、陳昆成,BOT專案之證券化法制研究,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1期,2009年12月,頁91-146。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1.王俊人,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2.李岳洋,論不動產證券化制度在我國之建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3.宋昭賢,公共建設民間投資契約性質之比較分析—從公司協力觀點看司法判決,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論文,2009年10月。
4.林君豪,臺灣不動產證券化商品之分析—來自REIT與REAT商品的比較,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5.林定潔,設定地上權之不動產參與不動產投資信託之研究-以中崙大樓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6年。
6.周湧盛,日本金融證券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7.凃秀蕊,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制度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8.胥博懷,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1月。
9.陳尹章,金融資產證券化法制架構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0.陳元祿,不動產證券化應用於縣有土地管理之可行性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11.陳永亨,不動產證券化對臺灣營建市場影響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2.陳百庭,我國工業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12月。
13.陳亭蘭,不動產證券化法制之研究-兼評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草案,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14.陳虹村,中國不動產證券化之發展與展望,銘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15.陳紘章,公共工程契約風險配置之研究—以BOT權利移轉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8月。
16.陳廣武,不動產證券化運作模式之研究—探討不動產開發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17.梁世馨,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研究-以投資人保護為中心,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18.梁客川,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以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草案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碩士論文,2003年7月。
19.許君薇,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實施後之立法因應,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5年8月。
20.許秀美,不動產證券化投資人保障之探討,嶺東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21.莊如茵,資產證券化法制之研究-以不動產抵押債權為中心,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22.張淑玲,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風險分析之研究,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23.張凱棻,臺灣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制度決策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24.辜文鶴,不動產證券化之應用:資產信託開發老人住宅之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5月。
25.黃守良,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兼論不動產證券化交易市場法制與建置之探討,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26.黃健銘,臺灣地區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富邦REITs 1號個案探討,銘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27.許登科,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司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啟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12月。
28.楊忠霖,私人參與行政任務及所生損害賠償之救濟途徑-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為中心,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9.楊慶芳,外國不動產證券化制度對臺灣之啟示—以美國、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為例,淡江大學商學院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30.葉秀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家擔保責任與強制接管,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1月。
31.葉張基,信託法與民法之調和,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32.潘欣榮,獎勵民間興辦公共設施法制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33.廖俊喆,BOT證券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2010年6月。
34.鄭秋洪,國家賠償責任之實證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國家賠償案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35.賴忠明,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草案)中受託機構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6月。
36.翁偉翔,不動產證券化可行性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8月。
37.謝文倩,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臺灣大學財金研究所EMBA碩士論文,2003年12月。
38.蕭淑芬,大陸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法律問題探析,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39.顏世杰,臺灣不動產證券化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40.藍孟真,從美日經驗論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法制之發展方向,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41.羅凱,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在BOT案發展之研析,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42.羅詩欽,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國家賠償責任,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3.嚴君琳,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府接管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論文,2009年10月。
(四)研究報告及其他
1.日本運用民營企業活力加速興建特定公共設施臨時措施法暨立法說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出版,79年1月。
2.王健安、江穎慧,「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暨不動產資產信託之信託財產評審原則及淨資產價值計算標準」條文修正研究報告,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研究,2010/4~2010/9。
3.引進民間投資國建交通建設法律問題配合之研究,交通部高速鐵路籌備處委託研究計畫,1994年。
4.谷湘儀,「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合併之研究」研究報告,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2009年11月。
5.谷湘儀、莊國偉,「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之研究—以香港、新加坡及美國之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為例」研究報告,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2012年8月。
6.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各類型民參案件執行成效之調查與分析, 2003年。
7.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國際案例分析,2004年。
8.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民參案件權利金設定方式之探討」研析報告,2007年。
9.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環宇法律事務所研究報告,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議題改進之研究-政府如何獲取長期公共服務-, 2006年。
10.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建業法律事務所研究報告,BOT招商文件及投資契約,「民參案件招商文件及投資契約」, 2008年。
1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中森財務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融資風險之相關研究,1993年10月。
12.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建業法律事務所研究報告,日本PFI法、基本方針及標準契約(日譯)專業服務案結案報告,2012年7月。
13.交通部高速鐵路籌備處,高鐵參與區段徵收後分回可建地如何實施土地證券化, 1996年。
14.財政部金融局研究報告,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研究,1992年。
15.張金鶚,日本不動產證券化之實務經驗與其對不動產市場影響探討,國科會補助國外短期研究成果報告,2004年。
16.張永河、田景仁,民間資金導入公共建設機制之探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國考察報告,2010年3月。
17.曾欲朋、王志誠,林志吉,日本金融資產證券化,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1999年。
18.德勤有限公司出版,中國房地產投資手冊 聚焦細節 獨樹一幟,2012年版。
二、日文書籍與論文
(一)書籍
1.久保田勇夫編著,展望日本の不動產証券化—不動產証券化への多面的アプローチ,大成出版社,2000年11月。
2.丸山秀平,債権流動化とSPC法・ヅュリスト第1145號,1998年。
3.三国仁司,資產債権流動化の實務必攜—債権から不動產まで,社團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1999年4月。
4.三国仁司,不動產の証券化と方法,東洋經濟新報社,1998年7月。
5.三国仁司等合著,實務不動產証券化,商事法務,2003年2月。
6.日本債券信用銀行金融開発部編著,証券化商品入門,シグマべイスキャピタル株式会社,1999年6月。
7.平野嘉秋,不動產証券化の法務と稅務,稅務經理協會出版,2000年9月。
8.片山さつき,SPC法とは何か?—資產の証券化と流動化に向けて,日經BP社,1998年9月。
9.庄菊博、安井礼二編著,新しい金融不動產証券化,勁草書房,1991年11月。
10.庄菊博,抵当証券制度の課題,勁草書房,1992年。
11.佐藤一雄,不動產証券化の実践—使いやすいノウハウと豊富な事例分析,ダイャモンド社,2002年3月。
12.岡內幸策,証券化入門,日本經濟新聞社,1999年7月。
13.岡內幸策,不動產流動化入門,東洋經濟新聞社,2004年9月改訂版。
14.法務省民事局內法務研究会編・抵当証券事務の解說,テイハン,1992年。
15.東京弁護士会弁護士研修運營委員会編,不動產の証券化,社團法人商事法務研究会,2002年2月。
16.青木浩子,新バーゼル合意と資產証券化,有斐閣,2003年6月。
17.通商產業省產業政策局取引信用室編,特定債権法の解說—特定債権等に係る事業の規制に関する法律—,財團法人通商產業調查会出版部・1995年8月。
18.湯野勉,金融の証券化—市場仲介と資產流動化がもたらすもの—,1999年11月。
19.黑崎浩、根本忠宣、波田野桂,SPC法—新法解說と活用法,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1999年。
20.渡辺治等合著,檢証・日本版PFI,建設政策研究所編,2002年12月。
21.監查法人卜―マツ編,Q&A債權の流動化—仕組みと会計處理,清文社,1999年12月。
22.鴻常夫編,商事信託法制,有斐閣,1998年。
(二)期刊論文
1.大海徹,資產の流動化・証券化におけゐ信託の役割,信託法研究第18号,1994年6月,頁75-102。
2.小野傑,金融の証券化に伴う法律問題と消費者投資家保護,自由と正義,第48卷,第9号,1997年9月,頁107-115。
3.小野傑,わが國仁おける不動產証券化の狀況,自由と正義,第51卷,第11号,2000年11月,頁98-111。
4.三国仁司,特定目的会社を不動產開発に利用できゐ枠組みが必要(上),金融財政事情,第49卷,第23号,1998年6月,頁22-27。
5.片山さつき,SPC法および資產的流動化について,信託第195号,1998年8月,頁15-26。
6.神作裕之,資產流動化と信託,ジュリスト第1164号,1999年10月,頁64-69。
7.黑川弘務、坂田吉郎,債権管理回收業に関すゐ特別措置法(いわゆゐサービサー法)の概要,金融法務事情,第46卷,第30号,頁6-11。
三、英文
(I)Books
1.TONY M. EDWARDS & DARA F. BERNSTEIN, REITS IMPROVED (2005).
2.J. FOX & N. TOTT, PUBLIC WORKS CONCESSIONS: THE PFI HANDBOOK (1999).
3.MICHAEL G. FRANKEL & THAYNE T. NEEDLE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A GUIDE TO THEIR HISTORY, FORMATION AND TAXATION, TAX LAW AND ESTATE PLANNING COURSE HANDBOOK SERIES (2000).
4.RICHARD T. GARRIGAN & JOHN F. C. PARSON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STRUCTURE, ANALYSIS, AND STRATEGY (1997).
5.IPF RESEARCH PROGRAMM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THE U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UK (2009).
6.CLYDE MITCHELL- WEAVER & BRENDA MANN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A CONCEPTUAL OVERVIEW (1991).
7.MICHAEL C. I. NWOGUGU, RISK IN THE GLOBAL REAL ESTATE MARKET: INTERNATIONAL RISK REGULATION, MECHANISM DESIGN, FORECLOSURES, TITLE SYSTEMS, AND REITS (2011).
8.KEITH POTTS,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LEARNING FROM CASE STUDIES (2008).
9.DAVID A. SNEIDER, RECENT DEVELOPMENT IN JAPAN'S SECURITIES MARKETS (1993).
10.UNCITRAL, UNCITRAL LEGISLATIVE GUILD ON PRIVATELY FINANCE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2001).
11.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 UNIDO BOT GUIDELINES (1996).
12.MICHAEL WILKINSON, MEGA PROJECT CONSTRUCTION CONTRACT: A CONTRACTOR’S PERSPECTIVE, CHAPTER 21A (2009).
(II)Periodicals
1.R. Akbiyikli, S. U. Dikmen & D. Eaton,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PFI) for Road Projects in UK: Current Practice with a Case Study, 23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215 (2001).
2.Chadwick M. Cornell, REITs and UPREITs: Pushing the Corporate Law Envelope, 145 U. Pa. L. 1565 ( 1997).
3.Nicole Chu, Bowie Bonds: A Key to Unlocking, the Wealth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21 Hanstings Comm. & Ent. L.J. 469 (1999).
4.Patrick D. Dolan, Lender’s Guide to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Mortgage Loans, 115 Banking L.J. 597 (1998).
5.Frank J. Fabozzi, Brenda Anthony Sanders, David Yuen & Chuck Ramsey, Nonagency CMOS, in THE HANDBOOK OF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268 (5th ed., 2001).
6.Yu-Lin Huang, Project and Policy Analysis of Build-Operate-Transfer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Graduate Divi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95).
7.Hideki Kanda, Developments in Japanese Securities Regulation: An Overview, 29 Int’l Lawyer 599 (Fall, 1995).
8.Michael T. Kawachi, The New Law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Japan, 17 U. Puget Sound L. Rev. 587 (1994).
9.V. Kouwenhove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1993).
10.Peter J. Lahny IV, Asset Securitiz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nkruptcy Attack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Next Potential Attack,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9 Am. Bankr. Inst. L. Rev. 815 (2001).
11.Jack H. McCall, A Primer on Real Estate Trusts: The Legal Basics of REITs, 2 Transaction Tenn. J. Bus. L. 12 (2001).
12.Georgette Chapman Phillips, The Paradox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bt, 42 Cornell Int’l L.J. 335 (Fall, 2009).
13.Michael H. Schill, The Impact of the Capital Markets on Real Estate Law and Practice, 32 Marshall L. Rev. 269 (1999).
14.Cari Ehrich Waters, Nevada’s Failure to Secure its Future: An Analysis of the Omission of U.C.C. §9-318(a) and Its Effect on Asset Securitization, 3 Nevada L.J. 115 (Fall, 2002).
15.Charles E. Wern Ⅲ, The Stapled REIT on Ice: Congress’ 1998 Freeze of the Grandfather Exception for Stapled REITs, 28 Cap. U. L. Rev. 717 (1999-2000).
16.Yishuang Xu & Chung Yim Edward Yiu, The Effects of Tax Reforms on REITs: An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Study , (PRRES (2010) Annual Conference, Wellington New Zealand, January (2010).
(III)News
1.Bonnie Sinnock, S&P Gives First Credit Rating to Japanese REIT, 2/25/02 Nat'l Mortgage News 12.
(IV)Decisions
1.Chicago Title & Trust Co. v. Mercantile Trust and Sav. Bank, 300 Ill. App. 329, 20 N.E.2d 992 (1939).
2.In re Kingston Square Assocs., 214 B.R. Banker. S.D.N.Y. (1997).
3.Morrissey v. Commissioner of Internal Revenue, 296 U.S. 344 (1935).
(V)Web Articles
1. National Policy Bulletin, Favorable Technical Correction to the REIT Improvement Act Are Enacted (2005), http://www.reit.com/~/media/Portals/0/Files/Nareit/htdocs/members/secureDocuments/Natl%20Policy%20Bulletin%20121905Updated.ashx (last visited July. 10, 2013).
2. National Policy Bulletin, REIT Improvement Act Officially Unveiled (2003). http://www.reit.com/~/media/Portals/0/Files/Nareit/htdocs/members/policy/government/NPBulletin50203.ashx (last visited July. 10, 2013).
3. The Mayer Brown Practices, Italian Conference: Expect more deals, Asset Securitization Report-Source Media, 2001 http://www.securitization.net/software/article.asp?id=283&aid=1453)(last visited Apr. 12, 2013).
四、網路資料
1.美國聯邦採購法「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FAR」:https://www.acquisition.gov/far/。
2.NAREIT網頁:http://www.reit.com。
3.證券化網頁:http://www.securitization.net。
4.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http://www.sifma.org。
5.世界銀行PFI網頁:http://ppi.worldbank.org/index.aspx 。
6.標準普爾公司:http://www.standardandpoors.com。
7.英國財政部:http://www.hm-treasury.gov.uk。
8.日本內閣府:http://www.cao.go.jp。
9.日本內閣府PFI推進委員會:http://www8.cao.go.jp。
10.日本金融廳:http://www.fsa.go.jp。
11.日本法務省:http://www..moj.go.jp。
12.日本国土交通省:http://www.mlit.go.jp。
13.日本財務省:http://www.mof.go.jp。
14.国立国会図書館サーチ:http://iss.ndl.go.jp 。
15.日本法庫:http://www .houko.com。
16.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日本PFI˙PPP協會:http://www.pfikyokai.or.jp。
17.社團法人不動產証券化協會:http://www.ares.or.jp。
18.社團法人投資信託協會:http://www.toushin.or.jp。
19.日本証券業協會:http://www.jsda.or.jp。
20.日本NBF公司:http://www.nbf-m.com 。
21.東京證券交易所http://www.tse.or.jp。
22.大阪證券交易所:http://www.ose.or.jp。
2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
24.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http://www.pcc.gov.tw。
25.司法院:www.judicial.gov.tw。
26.財政部推動促參司:http://ppp.mof.gov.tw/ppp.website/Default.aspx。
27.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www.fsc.gov.tw。
28.交通部臺灣省國道高速公路局:http://www.freeway.gov.tw。
29.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30.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http://www.foi.org.tw/default.aspx。
31.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http://dss.ardf.org.tw。
32.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33.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http://www.trust.org.tw。
34.富邦建築經理公司:http://www.fubonrem.com.tw。
35.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
36.中國信託業協會:http://www.xtxh.net。
37.中國資產證券化網:http://www.chinasecuritization.cn。
38.新加坡交易所公司:http://rulebook.sgx.com。
39.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ttp://www.hkex.com.hk。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