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構一種意表機制的政治符號學—以《戰國策‧秦策》為例
作者:何俊賢
作者(外文):HO, CHUN-HSI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閻嘯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戰國策秦策結構主義符號學意表譜系深層結構Zhan Guo CeQin CeStructural SemiologySignifying GenealogyDeep Mea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戰國策》為我國傳統文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經典,不儘為戰國時代史料的重要參考依據,亦是一部相當具有高度水準的文學作品。對於《戰國策》一書,除劉向「因國別者,略以時次之,分別不以序者以相補」外,歷來的讀者或研究者,鮮有認為,該書具有一個明顯的編排架構。本文試圖透過「結構主義符號學」,對《戰國策》一書中的〈秦策〉,進行拆解與重組,並藉此探索該書〈秦策〉的意表譜系(閱讀架構)與深層意涵。
本文以為,《戰國策‧秦策》,逐篇雖不全依時序安排,但若將閱讀範圍稍加擴大,則能略有「時次」之感,一如本文,將數篇〈秦策〉文章合為「某人事件」,而有張儀、甘茂、魏冉、范雎等「事件」,既不更動《戰國策》文本順序,又符於史實的時序發展。其次,透過符號學方法將〈秦策〉文本予以拆解與重組,或可有「保己伐國」作為〈秦策〉深層意涵的發現,並能有諸如破縱、尊秦、謀己、謀國等次級、再次級(三級)、……等結構。同時,亦能藉此描繪出〈秦策〉在「保己伐國」深意上的意表譜系,而得為〈秦策〉的閱讀架構。
“Zhan Guo Ce” (戰國策) is an important classic among our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historic reference for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ut also a high-level literature work. Liu Xiang (劉向) arranged chapters in that book “based on different states, and roughly chronically.” Few readers or researchers think that book has a clear editorial framework.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ismantle and reorganize the ‘Qin Ce’ in “Zhan Guo Ce” through Structural Semiology, and to explore the Signifying Genealogy (reading structure) and it’s deep meaning of ‘Qin Ce.’
Although chapters of ‘Qin Ce’ are not perfectly chronic ordered,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y are chronic at large. As mentioned in this thesis, for Chang I (張儀), Kan Mao (甘茂), Wei Jan (魏冉), Fan Chu (范雎) and other “events” to combine a number of articles, neither change the “Zhan Guo Ce” articles order,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ing. Second, through the Semiology method to dismantle and reorganize the ‘Qin Ce’ text, may let us to find out the deep meaning of “self-preservation and attacking other states.” And it can have such as “to break the horizontal alliance”, “to respect Qin”, “self-preservation” , “to try to occupy other states” and other sub-level, even the sub-level of the sub (thrid-level), ......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be used to depict the reading structure of the ‘Qin Ce.’
中文文獻

[春秋] 孫武《孫子‧謀攻篇》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戰國策書錄〉
[東漢] 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西晉] 陳壽《三國志‧蜀志‧馬謖傳》
[唐] 孫思邈《千金要方》
[唐] 司馬貞《史記索隱》
[唐] 張守節《史記正義》
[後晉] 劉昫《舊唐書‧魏徵傳》
[北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北宋] 曾鞏〈戰國策序〉
[南宋] 呂祖謙《大事記解題》
王日華,2009,〈古代中國的政治霸權論—兼評《〈戰國策〉的霸權思想及啟示》〉,《國際政治科學》,期3(10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12-124。
王守謙,2009,《戰國策》,冊上,臺北市:臺灣書房。
王志弘、劉亞蘭、郭貞伶 譯,2000,《當代五十大師》,譯自 Lechte,1994,臺北市:巨流。
王晨,2008,〈從《戰國策》透視我國古代外交思想〉,《中國包裝科技博覽》,2008年第18期,頁153-153。
王鵬與郭瑩,2009,〈縱橫家的聯盟思想及啟迪-以鬼谷子戰國策為中心〉,《國際政治科學》,期3(10月),頁83-111。
包宗和,1986,〈戰國時期合縱連橫思想之探討〉,《政治學報》期14(12月),臺北市:中國政治學會,頁165~194。new window
司文會,2011,〈符號‧文學‧文化: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思想研究〉,《社會科學》期9(9月),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頁185-192。
---------,2016,《符號‧文學‧文化:羅蘭‧巴爾特符號學思想研究》,北京市:中國書籍桂冠。
甘陽 譯,1990,《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譯自 Cassirer,1944,臺北市:桂冠。
朱本軍,2015,《政治遊說:《戰國策》譯讀》,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何俊賢,2016,〈對立與說服:從《戰國策》說服策略談民主的啟發〉,《國會月刊》,卷44期3(3月),臺北市:國會月刊社,頁37-60。new window
何晉,2001,《《戰國策》硏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穎,2010,〈二十世紀後半期《戰國策》研究綜述〉,東北師范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幼蒸,1996,《人文符號學:人文科學認識論硏究》(初版)(理論符號學導論,卷1),臺北市:唐山。
---------,1998,〈符號學和人文科學――關於符號學方法的認識論思考〉,《哲學雜誌》,期23(2月),臺北縣:業強,頁208-222。
李泓泊,2003,〈讀〈長恨歌〉—羅蘭‧巴特五種文學符碼的方法運用〉,《文學前瞻》,期4(7月),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頁34-56,擷取自:http://libwri.nhu.edu.tw:8081/Ejournal/4022000403.pdf,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2月24日。new window
李意輝、李家驤,1999,〈近十年《戰國策》研究概要〉,《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卷23期4(8月),頁103-105。
李慕如,1990,《戰國策及其謀士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林東泰,2009,〈新聞敘事結構有兩種:話語結構與故事結構〉,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7月6日,新竹市:玄奘大學,擷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1121_1.pdf,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2月25日。
南懷瑾,2012a,《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下冊(共二冊),臺北市:老古文化。
---------,2012b,《孟子與離婁》,臺北市:老古。
---------,2014,《孟子與離婁》,北京市:東方。
柯鎮昌,2010,〈近三十年《戰國策》研究述論〉,《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期18(9月),第95-98頁。
胡如虹,2002,《戰國策硏究》,長沙市:湖南人民。
范祥雍,2011,《戰國策箋證》,共4冊,上海:上海古籍。
孫秀蕙與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新北市:正中。
孫嶺軍,2013,〈《戰國策》的權力政治觀研究〉,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理論碩士論文。
徐崇溫,1988,《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臺北市:谷風。
屠友祥 譯,2004,《S/Z》,譯自 Barthes,1970,臺北縣:桂冠。
張正男,1984,《戰國策初探》,臺灣商務。
張景智 譯,1992,《索緒爾》,譯自 Culler,1984,臺北市:桂冠。
張鳳,2008,《文本分析的符號學視角》,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
張錦華等 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譯自 Fiske,1990,臺北市:遠流。
戚印平、黃衛東 譯,2002,《巴特:文本的愉悦》,譯自 鈴村和成,1996,石家庄市:河北敎育。
梁國真、賴亮郡、劉燕儷、李汾陽 編著,高明士 主編,2007,《中國通史》(初版)臺北市:五南。
連清吉,1988,〈戰國策目錄〉,《書目季刊》,卷22期1(6月),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頁101-108。
郭丹,2004,《左傳國策硏究》,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
陳明珠,2008,〈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卷2期2(6月),臺北市: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頁17-38。new window
陳致宏,2014,《戰國策之語用與說服》,臺北市:里仁。
馮作民,1996,《白話戰國策:說服大人物的藝術》,冊一,臺北市:星光。
黃華新、陳宗明 主編,2004,《符號學導論》,鄭州市:河南人民。
黃煌雄,1975,《論戰國時代的合縱與連橫》,臺北市:唐山。
黃鉦堤,2008,〈巴特的符號學與政策方案的解讀〉,《政治科學論叢》,期35(3月),臺北市: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頁181-204。new window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初版)(Post structuralism),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楊寬,1997,《戰國史:一個異色時代的完整圖像》(初版),臺北市:臺灣商務。new window
楊徵祥,2013,《戰國策語用硏究》,臺北市:萬卷樓。
溫洪隆,2004,《新譯戰國策》,(二版,上、下,共2冊),臺北市:三民。
熊憲光,1998,《縱橫家硏究》,重慶:重慶出版。
---------,2004,《戰國策硏究》,重慶:重慶出版社。
裴登峰,2012,《《戰國策》硏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趙楠,2015,《戰國策勢能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趙毅衡,2012,《符號學》(初版),臺北市:新銳文創。
齊隆壬,2013,《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臺北市:書林。new window
劉述先 譯,2006,《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譯自 Cassirer,1944,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森堯 譯,200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譯自 Barthes,1995,臺北市:桂冠。
--------------,201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譯自 Barthes,1995,臺北市:麥田。
劉豫 譯,1992,《文學結構主義》,譯自 Scholes,1974,臺北市:桂冠。
劉麗 譯,2009,《普通語言學敎程》,譯自 Saussure,196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歐木勇,2006,〈戰國策蘇秦政策論證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秀枝,2003,〈巴特《S/Z》中的轉向與閱讀策略〉,《中外文學》,卷31期9(2月),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33-66。new window
鄭均,1993,《戰國紀事》(初版),臺北市:文史哲。
鄭良樹,1975,《戰國策研究》,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期3(7月),斗六市: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頁132-139。
盧秀菊,1985,〈戰國策的版本〉,《書目季刊》,卷18期4(3月),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頁199-203。
閻嘯平,2008,〈尋找國際關係的結構圖—國際關係符號學芻議I〉,《政治科學論叢》,期38(12月),臺北市: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頁1-33。new window
---------,2010,《硏習電影符號學的策略遊戲I理論篇:破裂的隱喻》(初版),臺北市:伴三。
---------,2011,〈尋找越界行動的場面調度—國際關係符號學芻議II〉,未出版。
---------,2016a,《尋找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符號學芻論I》,新北市:養正堂。
---------,2016c,〈出乎意表的有意思:一種《戰國策》的符號學解讀策略〉(第三章),收錄於:《尋找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詮釋策略:國際關係符號學芻論III》,新北市:養正堂,頁236-282。
閻學通,2009,〈借鑒先秦思想創新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科學》,期3(10月),北京市:清華大學,頁150-165。
閻學通與黃宇興,2008,〈戰國策的霸權思想及啟示〉,《國際政治科學》,期4(12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79-102。
---------------------,2009,〈《戰國策》中的霸權思想〉,收錄於:閻學通、徐進等編,《王霸天下思想及啟迪》(第11章),北京市:世界知識,頁220-241。
羅少卿,1996,《新譯說苑讀本》,(初版),臺北市:三民。
顧念先,1969,《縱橫家硏究》,臺北市:臺灣商務。

英文文獻

Barthes, Roland. 1977. Image, Music, Tex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轉引自:孫秀蕙與陳儀芬,2011。
Calvet, Louis-Jean. 1994. Roland Barthes: a biograph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轉引自:司文會,2016。
Cassirer, Ernst. 1944. 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 London : H.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轉引自:甘陽 譯,1990。
Culler, Jonathan. 1984. Saussure.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Dahl, Robert A. 1957.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Vol. 2(3). pp. 201-215.
Fiske, John.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Lechte, John. 1994. Fifty Key Contemporary Thinkers: From Structuralism to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60.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Scholes, Robert. 1974. 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日文文獻

鈴村和成,1996,《バルト:テクストの快楽》,東京:講談社。

法文文獻

Barthes, Roland. 1970. S/Z.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1995. 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 Paris: Seui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