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史記》「當代史意識」之研究
作者:許愷容
作者(外文):Kai-Jung Hs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偉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司馬遷當代史意識歷史書寫十表成一家之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司馬遷承續父親司馬談所賦予的重任,以史官身份下的撰作;進而闡發繼《春秋》,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司馬遷身處天人感應盛行的背景,其以人統事、以事牽連為主體的紀傳體通史的格局,業已體現其意在撰史的選擇。當時學術普遍與政事結合,以經世致用為歸趨,司馬遷自不例外。反映在撰史格局,尤重於孔子作《春秋》富微言大義,褒貶當世的精神;而在融攝屈騷發憤著書的思想時,亦汲取風興當世的力量。因之,從記載比重、詳略布局、主題呈現,及於微婉修辭、隱約之筆的運用。俱體現司馬遷不僅具有史學史意識,其關懷更往往以當代史為著眼。
根源於此,筆者首先從司馬遷所身處的時代、秉受的家學、遭遇的巨變,乃至於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矛盾,將撰史背景與目的確立。鎔鑄思想、體例、結構、敘事、書法等面向於闡述脈絡。依歷史建構與闡釋的進路,從所見證的漢武帝朝(見證歷史)、所身處的漢朝(當代史),進而連繫先秦史、秦史,綜合論證《史記》通史體裁之中,所寓託的「當代史意識」。
章節制定上,本文特別提揭前人較為忽略的「表」體,強調其作用於五體的意義;行文之際,亦通過對《史記》義例的考求,掘發出司馬遷撰史的書法,亦可目為《史記》文本闡釋的方法,包含「互見」法、「敘議互補」法、「于序事中寓論斷」法。結合文獻評述的成果,量身訂做欲深入研討的議題。最後,從二十五史的接受,縱剖面的脈絡,連繫前此的點、面整理,藉由比較、叩問、追問、反思,與既有文獻、研究、學案的對話,以構成本文的論述。
Shiji, the original name as The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was the publication Si Ma Qian undertook this official responsibility handed down by his father and written on behalf of a historiographer. Si Ma Qian, inspired by Chun Qiu, further interpreted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e and humanity, looking through the changes taken place from before to now, and the one forms a philosophy of his own.’. Under the prevalent background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e and mankind, the overall historical structure of Shiji,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human beings and incidents themselves as a series of biographies style, represented the inclination of Si Ma Qian’s choices. During the time of combining political affairs writing style and practical statecraft ideology in academia, Si Ma Qian also followed suit. This style reflected on his writing structure, which he emphasized more on the profound truth contained in subtle words and critical spirit as like Confucius had written Chun Qiu. While integrating the idea of determined resolution of writing from Qu Yuan, Si Ma Qian also absorbed the power from folktales and association. From the applications of recording proportion, overall layout, topic presentation, subtle speech, and connotation, Shiji specifically showed the history awareness of historiography, which its awareness paid more attention on contemporary history.
Considering the above background, the researcher started from the century when Si Ma Qian was, his clan school, giant misfortune,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ime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aspects of his writing background, purpose, idea, style, structure, narration, and calligraphy.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es of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from Han Wu Dynasty (witness history) to whole Western Han Dynasty (contemporary history), the researcher further connected history of early Qin Dynasty with Qin Dynasty, and comprehensively demonstrated ‘contemporary history awareness’ within the general historical style of Shiji.
On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chapter, the researcher especially revealed the style of chronology, which was quite neglected before, and stressed on its function in the meaning of five styles. Through the textual analysis of Shiji, the researcher also dug out Si Ma Qian’s writing calligraphy as one of the methods to interpret the text; the rest methodology such as “Hujian”, the skills of “Narrative and Argumentative Complement”, and “Judgement in Sequence”. Then, the researcher combined literature review to be tailor-made for deeper discussion issue. Finally, from the acceptance of Twenty-Five Dynastic Histories, the researcher connected the previous collections with comparison, enquiry, question, reflection, and the dialogues amo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guidance books to form the statements of this thesis.
(一)專書論著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增修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
年。
文 會、汪澎、李本剛主編:《當代新詞語大辭典》,河北:大連出版
社,1992 年。
王叔岷:《史記斠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影印《史語所專刊》
之七十八1983 年初版本。
王明通:《漢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 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冊二,北京:中華書局,1961 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4 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 年
古國順:《《史記》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年。
白壽彝:《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 年。
朱東潤:《史記考索(外二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年。
朱枝富:《司馬遷政治思想通論》,江蘇: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 年。
池昌海:《先秦儒家修辭要論》,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2010
年。
余嘉錫:《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 年。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上)》,北京:中華書局,2017 年。
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
吳闓生:《左傳微》,臺北:中華書局,1970 年。
呂世浩:《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以〈平準〉、〈三王〉、
〈今上〉為主》,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08 年。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2009 年。
呂思勉:《燕石札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年。
呂思勉:《秦漢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 年。
李師偉泰:《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
學文學院,1976 年,原: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
屈萬里先生。
李師偉泰:《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述論稿》,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
年。
李師偉泰等:《史記選讀(增訂一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年。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
三聯書店,2000 年。
李開元:《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
年。
李隆獻:《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17
年。
李隆獻:《晉文公復國定霸考》,臺北:臺大文學院,1988 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2012 年。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年。
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臺北:華世出版
社,1980 年。
沈起煒編著:《中國歷史大事年表》(現代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
版社,2001 年。
邢義田:《奉天承運——皇帝制度》,臺北:聯經書局,1983 年。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69 年。
周一平:《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9 年。
周文玖:《中國史學史學科的產生與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社,2002 年。
林時民:《中國傳統史學的批評主義——劉知幾與章學誠》,臺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3 年。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
年。
林劍鳴:《新編秦漢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 年。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 年。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2003 年。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
館,2009 年。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
出版中心,2013 年。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年。
施 丁、廉敏主編:《史記研究(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
社,2009 年,瞿林東主編:《20 世紀二十四史研究》。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09 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年。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 年。
徐朔方:《史漢論稿》,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三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年
徐興海等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
袁仲一等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三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
社,1996 年。
高明士編:《中國史研究指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年。
張大可、俞樟華:《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
張大可:《史記論贊輯釋》,西安:人民出版社,1986 年。
張大可注:《史記全本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年。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 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年。
張師高評編:《史記研究粹編(二)》,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2 年。
張師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年。
張師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 年。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
年。
張國光點校:《金聖嘆批才子古文》,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曹秀明、岳慶平主編;江蘇省項羽文化研究會編:《項羽文化》第一輯,
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年。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1974 年。
梁德華:《荀悅《漢紀》新探》,沙田:香港中文大學,2011 年。
許愷容:《《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之研究——以秦漢以來史事為
例》,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4 年。
陳 直:《史記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陳桐生:《史記與詩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年。
陳桐生:《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明文書局,1988 年。
傅修延:《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年。
勞 榦:《秦漢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 年。
程金造:《史記管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 年。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
司,2007 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香港:三聯書店,2000 年。
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1966 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圖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
楊 寬:《戰國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年。
楊憲益、戴乃迭譯:《史記選》,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年。
楊燕起等:《史記集評》,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 年,原名《歷代名
家評史記》。
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年。
過常寶:《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年。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劉 節:《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潘定武:《《漢書》文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年。
蔡辰男發行:《當代國語大辭典》,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4 年。
鄭良樹:《戰國策研究》,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82 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及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年。
魯 迅:《漢文學史綱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年。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 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7 年。
錢 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
錢 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年。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6 年。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年。
繆文遠:《戰國策考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韓兆琦:《史記箋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年。
韓復智等:《秦漢史》,臺北:里仁書局,2007 年。
蘇德昌:《《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79 年。
饒宗頤著,沈建華編:《新出土文獻論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顧立三:《司馬遷撰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 年。
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何佑森
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 年。
明文書局編:《中國史學史辭典》,臺北:明文書局,1986 年。
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等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西安:陜西人民出
版社,1995 年。
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
社,2008 年。
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9 輯,西安:陝西人
民出版社,2011 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戰國從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6 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占》釋文》,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序〉,《續修四庫全書》本。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委會編:《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臺北:
史博館,2009 年。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
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編:《戰爭與中國社會之變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出版,1991 年。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帛書》,長沙:岳麓書社,2013 年。
[日]內藤虎次郎:《支那文學史》,東京:弘文堂書房,1950 年。
[日]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 年。
[日]西嶋定生:《中囯古代囯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
出版會,1983 年。
[日]富谷至:《文書行政の漢帝国——木簡˙竹簡の時代》,名古屋:
名古屋大學出版会,2010 年。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
學》,北京:三聯書店,2007 年。
[英]柯靈烏(R.G. Colling Wood)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臺
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年。
[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英]魯惟一(Michael Loewe)編,
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秦漢史》[公元前221-公元220],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1996 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
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年。
[美]格勞巴德(Stephen R. Granbard)、[德]基爾柏特(Felix Gilbert)
編,李豐斌譯:《當代史學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2 年。
[美]羅伯特•馬格廖拉(Robert R. Magliola)著,周正泰譯:《現象學
與文學批評》,臺北:結構群文化出版社,1989 年出版。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羅曉譯:《張門才女》,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2015 年,原名: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義]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History as
the Story of Liberty,New York,Harcourt, Brance and Co.),1941
年。
[德]伽達瑪(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眞理與方法:哲
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

(二)學位論文
林珊湘:《《史記》「太史公曰」之義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指導教授:張高評先生。
張啟雄:《秦一統天下的政略(西元前三六一~西元前二二〇年)》,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年,指導教授:楊樹
藩先生。
張添丁:《司馬遷春秋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5 年,指導教授:周何先生。
梁文璿:《史記義例探微》,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5 年,
指導教授:梁榮茂先生。
郭瓊瑜:《史記的褒貶義法》,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指導教授:田博元先生。
陳肖梅:《司馬遷之儒學觀及其在政治思想上的展現》,國立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 年,指導教授:劉醇鑫先生。
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9 年,指導教授:邢義田先生。
楊 青:《《史記》的政治史性質與司馬遷的政治思想》,江蘇:蘇州
大學碩士論文,2006 年,指導教授:喬耀章先生。
劉正浩:《太史公左氏春秋義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1961 年,指導教授:程發軔先生。
魏聰祺:《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1 年,指導教授:賴明德先生。
[美]余其濬(Trever McKay):《《史記》與公羊學》,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指導教授:李偉泰先生。

(三)期刊論文
田餘慶:〈説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歷史研究》
第2 期,1989 年。
白壽彝:《說成一家之言》,《歷史研究》第1 期,1984 年。
何旭光:〈司馬遷的樸素辯證法思想〉,《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1 期,1986 年。
何寄澎:〈《漢書》對李陵書寫的深層意涵〉,《文學遺產》第1 期,
2010 年。
余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
1997 年5 月。
吳忠匡:〈司馬遷成一家之言說〉,《人文雜志》第4 期,1984 年。
吳曉叢、薛凱、譚平:〈漢陽陵大遺址保護與利用項目定位研究〉,《文
博》第3 期,2001 年。
李少雍:〈中國古代的文史關係——史傳文學概論〉,《文學遺產》第
2 期,1996 年。
李師偉泰:〈《史記》論贊的互補〉,收入《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
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1 年。
李師偉泰:〈《史》、《漢》論贊比較十三則〉,《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64 期,2006 年5 月。
李師偉泰:〈《史》、《漢》論贊比較十四則〉,《臺大中文學報》第
24 期,2006 年6 月。
李師偉泰:〈《史》、《漢》論贊比較八則〉,收入國家圖書館等編:
《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年6 月。
李景文、宋立:〈《史記》亡缺研究述評〉,《圖書情報工作》第53 卷
第19 期,2009 年10 月。
李隆獻:〈《左傳》「仲尼曰」敘事芻論〉,《臺大中文學報》第33 期,
2010 年12 月。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學報》第6 期,1979 年12 月。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臺大歷史學報》第23 期,1999
年6 月。
易 平:〈論司馬遷寫當代史成一家之言〉,《史學理論研究》第2 期,
1997 年。
林聰舜:〈齊國的視角——楚漢之際至漢初幾個重要階段的天下變局之
詮釋〉,《清華學報》新47 卷第3 期,2017 年9 月。
俞樟華、張新科:〈多年來《史記》文學成就研究概述〉,《天籟》,
2010 年2 月21。
施 丁:〈司馬遷寫當代史〉,《歷史研究》第7 期,1979 年。
高振鐸:〈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新解〉,《貴州社會科學》第5 期,
1985 年。
張 強:〈漢興百年與司馬遷對當代史的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2006 年。
張大可 :〈試論司馬遷的一家之言〉,《西北師院學報》第3 期,1983
年。
張大可:〈從司馬遷寫當代史看他的政治觀〉,《西北民族學院學報》
第1 期,1984 年。
張大可:〈論《史記》十表之結構與功用〉,《青海社會科學》第6 期,
1985 年。
張政烺:〈關于「張楚」問題的一封信〉,《文史哲》1979 年第6 期。
張師高評:〈從屬辭比事論《公羊傳》弒君之書法——《春秋》書法之
修辭觀〉,《東華漢學》第18 期,2013 年12 月。
張師高評:〈比事屬辭與章學誠《春秋》教:史學、敘事、古文辭與《春
秋》書法〉,《中山人文學報》第36 期,2014 年1 月。
張師高評:〈《春秋》曲筆書滅與《左傳》屬辭比事——以史傳經與《春
秋》書法〉,《成大中文學報》第45 期,2014 年6 月。
張師高評:〈因文取義與《春秋》筆削——方苞義法「言有序」之修辭
詮釋〉,《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學報》第48 卷第2 期,2014 年
10 月。
張師高評:〈書法、史學、敘事、古文與比事屬辭:中國傳統敘事學之
理論基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 期,2017 年1 月。
張祥光:〈司馬遷寫夜郎當代史〉,《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6 期,2004 年。
張新科:〈關於《史記》的缺補問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 期,
2008 年9 月。
張煥宗:〈司馬遷政治思想研究綜述〉,《歷史教學》第4 期,1996 年。
張煥宗:〈司馬遷政治思想淵源研究綜述〉,《高校社科信息》,第2
期,1996 年。
莊宇清:〈《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的「楚」〉,《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6 期,2004 年7 月。
許愷容:〈從〈循吏列傳〉等關聯傳記管窺司馬遷的治政〉,收入張大可等編:《史記論叢》13,重慶巴渝文化與《史記》學術研討
會暨中國史記研究會第十五屆年會,2016 年。
許愷容:〈和親乎?征伐乎?——再探司馬遷漢匈戰爭的立場與論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第32 期,2017 年10 月。
陳其泰:〈《史記》「世家」歷史編纂成就析論——「應另換一副眼光讀之」〉,《文史哲》第6 期,2015 年。
陳倩倩:〈論司馬遷的治道觀及其淵源〉,《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11 年。
陳桐生:〈百年《史記》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文學遺產》,2001 年
第1 期。
陳啟雲:〈封建與大一統之間——關於中國傳統政體的理論和史實〉,
《社會科學戰線》第2 期,2007 年。
陳麗桂:〈融合道、法兼採陰陽的漢儒——陸賈〉,《中國學術年刊》,
1996 年3 月。
陳麗桂:〈戰國秦漢時期黃帝傳說與黃帝學說的流傳、性質與支系〉,
《國文學報》,1989 年6 月。
勞 榦:〈論漢代的游俠〉,《文史哲學報》第1 期,1950 年6 月。
單周堯:〈讀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五情說小識〉,《燕京學報》第
2 期,1996 年8 月。
單周堯:〈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五情說補識〉,《中國文哲研究通
訊》第20 卷第4 期,2010 年12 月。
焦南峰:〈漢陽陵從葬坑初探〉,《文物》第7 期,2006 年。
程金造:〈釋太史公自成一家之言〉,《人文雜志》第3 期,1983 年。
黃啟書:〈《漢書˙五行志》之創制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
第40 期,2013 年3 月。
楊燕起:〈《史記》的「表」〉,《社會科學》,1985 年第6 期。
董乃斌:〈論中國文學史抒情和敘事兩大傳統〉,《社會科學》第3 期,
2010 年。
劉乃和:〈帛書所記「張楚」國號與西漢法家政治〉,《文物》,1975
年第5 期。
劉家和:〈論斷代史《漢書》中的通史精神〉,《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3 期(總231 期),2012 年。
閻鴻中:〈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論考〉,《臺大歷史學報》第23 期,1999
年6 月。
鮑善淳:〈「張楚」非國號辨〉,《文史哲》1979 年第5 期。
戴晉新:〈司馬遷的史學史論述與史學史意識〉,《輔仁歷史學報》,第23 期,2009 年6 月。
薄樹人:〈試論司馬遷的天文學思想〉,《史學史研究》1982 年第3 期。
韓兆琦:〈《史記》十表總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6 期,2006 年。
羅文博:〈論史記的成一家之言〉,《阜陽師院學報》第4 期,1983 期。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漢陵考古隊:〈漢景帝陽陵南區從葬坑發掘第一號簡
報〉,《文物》第4 期,1992 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漢陵考古隊:〈漢景帝陽陵南區從葬坑發掘第二號簡
報〉,《文物》第6 期,1994 年。
[日]中村嘉弘:〈《史記.平準書》の考察─司馬遷の武帝時代に對
する批判について〉,《漢文學會會報》第21 期,1962 年。
[日]池田英雄著,張新科、朱曉琳譯:〈從著作看日本的《史記》研
究——古今傳承1300 年間的變遷〉,收錄於陝西省司馬遷研究
會秘書處編:《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通訊》第二期,1993 年9
月出版。
[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Jr)〈西方百年《史記》研究〉,
《亞洲文化》(Asian Culture)第1 期,1996 年。

(四)其 他
李師偉泰:〈〈十二諸侯年表〉十四資料〉,臺灣大學「史記研究」授
課講義(未刊),2013 年2 月。
阮芝生編:《史記十表史文出處》(未刊稿),氏著科技部計畫「《史
記˙十表》新研究」,計畫編號:NSC87-2411-H-002-017,執
行時間:1997.8.1-1998 年7 月31 日。
阮芝生:《史記十表新研究(報告綱要)》,臺大歷史學系第三次講論
會,臺大文學院會議室,1998 年12 月17 日,15:00~17:00。
柳維本、趙忠文:〈對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探索〉,《光明日報》,1991
年7 月31 日。
高 平、安勝藍:〈歷經近2000 年 班固所撰《燕然山銘》摩崖石刻找
到了——專家講述此次重大考古發現的過程及意義〉,《光明
日報》第8 版,2017 年8 月16 日。
[日]谷口洋:〈神話、小說、著述:『史記』故事世界的三個極性〉,
宣讀於輔仁大學主辦:「第十四屆先秦兩漢學術研討會」,2017
年11 月18 日,輔仁大學野聲樓谷欣廳。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