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春秋戰國時代「客」與「客卿」成就與影響
作者:王中宜
作者(外文):Wang, Jong-Y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羅獨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春秋戰國客卿the Spring and AutumnWarring States PeriodsPerson from one Feudal 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春秋戰國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都開始出現許多轉變,而且教育也不再被貴族所獨占,遂造成貴族與平民之間的距離被拉近許多,這些因素使得許多平民開始尋找自己的出路,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這些士人若無法在自己的國家找到發展的機會,開始向其它的國家尋求機會,然而到了其它國家自己就成為了「客」;若是有在其它國家做官的機會,就成為了「客卿」。
「客」與「客卿」為了想要得到國君的重用,遂提出了許多想法,並且把這些想法化為理論。使得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不但讓春秋戰國時代成為中國歷史上學術思想最蓬勃發展的時代,同時這些學術思想對於之後的中國歷史發展也有很深的影響。「客」與「客卿」在學術思想上的貢獻及成就相當值得我們注意的。
本文將針對「客」與「客卿」的形成原因、影響,以及他們在各方面的表現加以討論,以期更加認識「客」與「客卿」的背景及對時代所帶來的衝擊及影響。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time in aspects and so o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ll starts to appear many transformations, moreover educates no longer is also monopolized by the aristocrat, then creates between the aristocrat and common people's distance is pulled closer many, these factors cause many common people to start to seek own outlet, realizes own ideal and the aspiration.If these gentleman person is unable in own country to find the development the opportunity, starts to seek the opportunity to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arrived other country to become “the guest”; If has the opportunity which serves as an official in other countries, has become “the non-native official invited to serve at court”.
“Guest” and “non-native official invited to serve at court” in order to want to obtain monarch's entrusting with heavy responsibility, then proposed many ideas, and changes into these ideas the theory.Caus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time to appear many different academic thought.Not only these academic thought enabl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time to becom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academic thought most vigorous development time, simultaneously these academic thought also have the very deep influence regarding after China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guest” and “the non-native official invited to serve at court” quite is worth us in the academic thought contribution and the achievement paying attention.
This article will aim at “the guest” and “the non-native official invited to serve at court” the formation reason, the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y will discuss in various aspects performance, by the time even more knew “guest” and “non-native official invited to serve at court” the background and the impact and the influence which will bring to the time.
一、文獻:〈以時代先後為序〉
1.《毛詩正義》,二十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2.《詩經》(朱熹集傳本),《詩經集傳》,六卷序一卷篇目一卷,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11月5版。
3.《周禮》,《周禮注疏》,四十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4.《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三十七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5.《左傳》﹙竹添光鴻會箋本﹚,《左傳會箋》,三十卷,台北,鳳凰出版社,1977年9月三版。
6.晉‧杜預撰,《春秋釋例》,十五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3月。
7.《國語》﹙點校本﹚,韋昭注,二十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
8.《國語》,二十一卷,台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9月。
9.《論語》,《四書集傳》,十卷,台北,漢京文化,民72年11月初版。
10.清‧劉寶楠、劉恭冕撰,《論語正義》,(新編諸子集成本),二十卷,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5月。
11.《孟子》(朱熹集傳本),《四書集傳》,十四卷,台北,漢京文化,民72年11月初版。
12.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十四卷,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5月。
13.宋‧朱熹註,《四書集註》,二十八卷,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6月。
14.清‧孫詒讓閒詁本,《定本墨子閒詁》,十五卷,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 8月,四版。
15.(魏)王弼 著:樓宇烈 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73頁。
16.傅紹傑 註釋,《吳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書局,1985年。
17.嚴萬里校,《商君書箋正》,二十六卷,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4月。
18.石磊譯註,《商君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181頁。
19.蔣鴻禮撰,《商君書錐指》,(新編諸子集成本),二十六卷,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5月。
20.(清)郭慶藩 輯;王孝魚 點校,《莊子集釋》,三十三卷,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21.(清)王先謙 撰,《荀子集解》,三十二卷,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22.王利器疏,《呂氏春秋注疏》,二十卷,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第一版。
23.漢‧高琇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新校正》,二十六卷,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5月。
24.《呂氏春秋》〈張雙棣 注,《呂氏春秋譯註》〉,二十六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25.許维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二十六卷,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5月。
26.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五十五卷,台北:華正書局,1977年4月。
27.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二十卷,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5月。
28.張覺校 注,《吳越春秋校注》,十卷,湖南:岳麓書社,2006年4月。
29.俞紀東 注解,《越絕書》十五卷,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30.張清常,王延棟箋注,《戰國策箋注》,三十三卷,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1版2刷。
31.漢‧賈誼,《賈誼新書》,十卷,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11月。
32.漢‧劉 向,《說苑》(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十七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33.漢‧劉 向,《新序》〈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月。
34.漢‧王充,《論衡》,三十卷,台北: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
35.何寧撰,《淮南子集釋》,二十一卷,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5月。
36.漢‧司馬遷,《史記》〈楊家駱 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一百三十卷,台北:鼎文書局,1999年6月。
37.徐南村,《鹽鐵論集釋》,十卷,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4月。
38.東漢‧班 固,《漢書》〈唐‧顏師古注〉,一百卷,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
39.(漢)荀悅,(晉)袁宏,《兩漢紀》,六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1日。
40.晉‧陳壽,《三國志》(宋.裴松之注),六十五卷,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2月。
41.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元刊胡刻本﹚,二百九十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7月一版七刷。
42.宋‧洪 邁,《容齋隨筆》,十六卷,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
43.(明)戚繼光 撰,范中義 校釋,《紀效新書:十四卷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
44.(明)戚繼光 撰,呂穎慧、曹文明 校釋,《紀效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1日。
45.清‧顧炎武,《日知錄》,三十二卷,台北:台灣明倫書局,1978年。
46.清‧洪亮吉,《更生齋集》,十八卷,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47.清‧黃式三,《周季編略》,五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二、考古資料:
1.吳九龍 釋,《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246頁。
2.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北京:台物出版社,1976年12月,201頁。
3.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


三、專書:〈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1.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957頁。
2.王貴民、楊志清,《春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763頁。
3.王蘧常,《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310頁。
4.方朝暉,《春秋左傳人物譜》〈上、下冊〉,濟南市:齊魯書社,2001年,1114頁。
5.方崇一,《楚文化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242頁。
6.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北京:三聯書局,1996年4月,210頁。
7.朱紹侯,《軍功爵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289頁。
8.宋 杰,《先秦戰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222頁。
9.李 山,《先秦文化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393頁。
10.李甲孚,《中國法制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416頁。
11.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12月,295頁。
12.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407頁。
13.余也非,《中國古代經濟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893頁。
14.呂文郁,《秦秋戰國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374頁。
15.呂思勉,《先秦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75年1月,472頁。
16.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9月初版,844頁。
17.巫寶三,《先秦經濟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8月,657頁。
18.周自強 編,《中國經濟通史‧先秦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9月,1706頁。
19.邵 鴻,《張家山漢簡《闔廬》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86頁。
20.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043頁。
21.唐慶增,《中國經濟思想史》,台北:三人行出版社,1975年3月,488頁。
22.唐嘉弘,《先秦史新探》,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103頁。
23.孫 翟,《春秋時代之世族》,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192頁。
24.郭仁成,《楚國經濟史新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14頁。
25.張正明,《楚文化史》,台北:南天書局,1980年,310頁。
26.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392頁。
27.張雙棣 注,《呂氏春秋譯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982頁。
28.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640頁。new window
29.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499頁。
30.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1038頁。
31.陶希聖,《辯士與游俠》,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1月,103頁。
32.陳啓天,《商鞅評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153頁。
33.黃中業,《戰國變法運動》,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344頁。
34.黃俊傑,《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9月,211頁。
33.齊思和,《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553頁。
34.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347頁。
35..童書業,《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284頁。
36.童書業,《春秋史料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51頁。
37.傅樂成,《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80年,793頁。
38.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436頁。
39.郭仁成,《楚國經濟史新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14頁。
40.戚 文,《先秦人物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7月,369頁。
41.葉志衡,《戰國學術文化編年》,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400頁。
42.董楚平,《吳越文化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367頁。
43.楊 寬,《戰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10月初版,280頁。
44.楊 寬,《西周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初版,870頁。
45.楊 寬,《戰國史料編輯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1195頁。
4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元月,1736頁。
47.翦伯贊,《先秦史》,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12月,435頁。
48.劉仲平,《司馬法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11月,133頁。
49.劉仲平,《尉繚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3月,290頁。
50.劉澤華,《先秦士人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239頁。
51.蔡 鋒,《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生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4月,297頁。
52.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修訂十七版,914頁。
53.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二版二刷,693頁。
54.繆文遠,《戰國史系年輯証》,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1月,277頁。
55.繆文遠,《戰國制度通考》,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9月,293頁。
56.羅獨修,《先秦勢治思想探微》,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2002年1月,210頁。
57.羅獨修,《先秦兵家思想探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2002年1月,387頁。
58.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1560頁。new window
59.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65頁。
60.嚴毅沉,《周代氏族制度》,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61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一百三十卷,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1523頁。


四、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1.王玉喜,《春秋客卿制度述論》,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4月。
2.林思綺,《春秋末年的吳楚關係》,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
3.姚海燕,《《左傳》中春秋晉國卿族群體研究》,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字碩士論文,2009年4月。
4.高上雯,《論春秋齊國稱霸的經濟基礎》,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5.高上雯,《論戰國七雄立國的經濟基礎》,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4.徐國峰,《春秋時期齊秦關係》,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7月。
6.張 雲,《春秋時代的吳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6月。
7.張豔華,《春秋「出奔」探微》,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8.傅美蓉,《春秋時代晉國政情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7月。
9.褚彥坡,《論秦國的外交戰略思想》,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10.潘文杰,《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研究》,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11.謝正華,《春秋君臣遇合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7月。
12.繆曉敏,《春秋戰國之際的士人》,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3月。
13.蕭采妮,《春秋時代的變法》,中國文化文學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14.羅大維,《春秋時期秦晉軍事名臣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五、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1.王 磊,〈得人才者得天下—先秦士人流向分析〉,《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126~128。
2.王 勇,〈論春秋戰國時期謀士階層的獨立人格〉,《浙江學刊(雙月刊)》1993年第2期,頁105~108。
3.王長華,〈春秋戰國山東和秦國士人的政治取向〉,《二十一世紀》42期,1997年8月,頁109-115。new window
4.王改凌,〈戰國時期貴士現象解讀〉,《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10年2月,頁115~118。
5.王保國,〈論戰國客卿〉,《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年第1期,頁76~80。
6.王倩影,〈淺析戰國四君子養士與秦之用人〉,《今日南國》,2008年12月,頁172~176。
7.王澤民,〈論春秋時代的賢人群體〉,《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
8. 白自東、孔憲風,〈論春秋戰國時期士階層的形成及其歷史作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43~49。
9. 江廣新,〈試論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流動〉,《學術論壇》1994年第1期,頁84~88。
10.向一尊,〈楚國滅亡探因〉《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1期,頁62~64。
11.向德富,〈秦國客卿制度漫議〉,《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7年8月,頁122~123。
12.朱紹侯,〈商鞅變法與秦國早期軍功爵制〉,《零陵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頁68~72。
13.朱冠軍,〈淺析春秋戰國之際士階層的演變〉,《安徽文學》2010年第2期,頁147。
14.吳雁南,〈春秋戰國社會思潮概論〉,《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20~26。
15.吳恩培,〈吳越國家關係與分界的演變及對後世影響〉,《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2期,頁88~128。
16.李向平,〈西周春秋時期士階層宗法制度研究〉,《歷史研究〈雙月刊〉》第五期,1986年,頁154~167。
17.李宗侗,〈春秋時代社會的變動〉,《文史哲學報》第22期,1973年6月,頁263~303。new window
18.李沛明,〈法家政治與秦的興亡〉,《安徽史學》1994年第4期,頁79~80。
19.李福泉,〈秦國客卿議〉,《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報》1980年第1期,頁44~48。
20.李玉潔,〈春秋時晉國尊賢尚功與世卿世祿制度探析〉,《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期,頁138~140。
21.車新亭,〈《戰國縱橫家書》與蘇秦史料辦正〉,《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三期,頁94~101。
22.呂文郁,〈春秋時期的士〉,《史學集刊》1984年第3期,頁11~16。
23.岳玉璽,〈孫武、孫臏戰爭觀之比較〉,《東岳論叢》1991年5期,頁66~69。
24.武玉林,〈秦帝國勃興忽亡的用人審視〉,《領導科學》2011年2月,頁52~54。
25.林國良,〈春秋時期士的意義〉,《吳鳳學報》2期,1994年5月,頁14-26。
26.周文軍、劉師應,〈不重秦人重客卿的啓示〉,《政工學刊》2011年6月,頁26~27。
27.孟繁峰,〈論客卿〉,《史學集刊》1987年第3期,頁28~36。
28.胡 剛,〈從「楚材晉用」看楚國人才外流〉,《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頁63~66。
29.胡孝林,〈秦國客卿述論〉,《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9卷第4期,2010年6月,頁26~27。
30.姜惠發,〈戰國合縱抗秦失敗的原因〉,《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頁29~33。
31.高上雯,〈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專權現象之探討〉,《淡江史學》,2003年12月,頁231~254。new window
32.荀德麟,〈淺論先秦「客」的政治作用〉,《蘇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頁134~136。
33.袁禮華,〈秦客卿制述論〉,《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2000年第4期,頁107~112。
34.徐士友,〈吳起變法別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00年9月,頁76~79。
35.秦國利,〈春秋時期貴族出奔考論〉,《史學月刊》2009年第6期,頁46~52。
36.孫 赫,〈論異國人才對秦崛起及統一的貢獻〉,《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6期,2004年12月,頁74~77。
37.孫開泰,〈吳起在魏、楚變失敗及其原因評析〉,《運城高專學報》1993年第1期,頁47~51。
38.張彥修,〈戰國士人素質簡論〉,《人文雜誌》1999年第3期,頁104~108。
39.張衞東,〈論秦國的用人制度及用人特點〉,《宿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2004年6月,頁41~43。
40.郭麗萍,〈論春秋時期晉國政治文化的超前現象〉,《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2期,頁37~41。
41.崔向東、賈義杰,〈論趙國歷史上的改革〉,《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75~79。
42.崔雪如,〈《論語》中「士」的思想探微〉,《船山學刊》2008年第四期,頁123~125。
43.陳 旭,〈試論戰國末年的人才流動〉,《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2006年第1期,頁34~38。
44.陳永祥,〈「士」的崛起與春秋戰國時代文化的轉型〉,《歷史文化》,2007年,頁14~15。
45.陳懷建,〈秦用客與客奔秦述論〉,《學海》,2000年1月,頁131~135。
46.張夏婷,〈秦始皇與鄭國渠〉,《科教文化》,2008年,頁200。
47.張衛東,〈論秦國的用人制度及用人特點〉,《宿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2004年6月。頁41~43。
48.彭安玉,〈商鞅變法得失新析〉,《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4年6月,頁7~11。
49.許禾鋼,〈中原客卿與秦王朝的統一〉,《史海鈎沉》,2008年,頁17~19。
50.黃 健,〈春秋戰國時期人才市場的繁榮及對社會的影響〉,《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51.楊 寬,〈論秦漢的分封制〉,載朱東潤等主編:《中華文史論叢》(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2.楊建宏,〈戰國食客的特徵及其社會價值〉,《益陽師專學報》第14卷第3期,1993年7月,頁78~80。
53.楊建猛,〈戰國縱橫家的治國學說〉,《安順學院學報》第10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3~15。
54.楊師群,〈春秋士地私有問題的商榷〉,《學術月刊〈滬〉》,1993年3月,頁41~47。
55.楊勝寬,〈關於郭沫若對呂不韋的評價問題〉,《郭沫若學刊》2013年第1期,頁33~40。
56.楊豔香,〈從春秋到戰國:論戰國時代「士」的概念及其轉變〉,《黑龍江史志》,2008年,頁11~12。
57.黃留珠,〈秦客卿制度簡論〉,《史學集刊》1984年第3期,頁17~22。
58.葉文憲,〈論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的轉型〉,《史學月刊》第三期,2001年12月,頁34~40。
59.葉文憲,〈伍子胥散論〉,《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1期,頁118~120。
60.葉達雄,〈春秋戰國時代的知識分子〉,《歷史月刊》99期,1996年4月,頁43~49。
61.臧知非,〈「墨子」、墨家與秦國政治〉,《人文雜誌》2002年第2期,頁126~132。
62.鄭建明,〈天下有才 唯秦用之—略論秦統一天下的關键因素〉,《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3卷第1期,2001年10月,頁61~63。
63.葛明岩,〈商鞅治秦成功的理論分析〉,《人文社科》,2010年,頁480~482。
64.熊劍平、儲道立,〈蘇秦間諜案評述〉,《軍事歷研究》2003年第4期,頁117~123。
65.熊劍平,〈淺析戰國時期縱橫家的間諜活動〉,《軍事歷史研究》2010年第3期,頁69~72。
66.魏 昌,〈秦楚變法成敗原因芻議〉,《荊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頁12~17。
67.齊秀生,〈春秋戰國時期的多元文化與人才〉,《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頁84~98。
68.樊祥恩,〈《吳越春秋》的四大主題〉,《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卷4期,2008年8月,頁8~11。
69.劉 蓉,〈春秋「私徒屬」與戰國「賓客」之比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頁421~426。
70.劉 菁,〈客卿制:秦國由弱變強的關鍵因素〉,《中國歷史教育參考》2004年第12期,頁32。
71.劉 潔,〈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展中的兩種因素〉,《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4卷第3期,2003年5月,頁98~100。
72.劉保昌,〈春秋時期楚國戰術略論〉,《江漢論壇》,1996年9月,頁40~42。
73.劉根良,〈從「合縱連橫」到「遠交近攻」—評戰國中期秦國的軍事與外交〉,《江西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10期,頁35~38。
74.劉德貴,〈戰國養士風尚及其影響〉,《合肥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02年5月,頁44~47。
75.劉緒義,〈先秦諸子的分層及其人文精神轉變〉,《北方論叢》2005年第4期,頁63~66。
76.劉禮堂,〈簡論秦國的人才開發〉,《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116~119。
77.簡宗梧,〈孔孟對春秋政治人物的品評及其現代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91年9月63期,頁61~42。
78.蕭平漢,〈戰國變法運動與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學術交流》2001年3月第2期,頁130~133。
79.譚學書、賈永三,〈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爭奪戰與人才流動〉,《中共成都巿委黨校學報》2001年第5期,頁69~71。
80.羅運環,〈論楚國的客卿制度〉,《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頁73~80。
81.嚴耕望,〈論秦客卿執政之背景〉,《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頁3~7。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