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倫理學研究—以多瑪斯倫理學為線索
作者:藍啟文
作者(外文):Lan, Ci-W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潘小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莊子多瑪斯幸福理智意志ZhuangziThomas AquinashappynissTaovirtueqijingshenreasonwil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莊子》開宗明義就寫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由大魚,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這則寓言,意象表達一種追求「以遊无窮者」道德境界之永恆幸福。「化」,則是工夫修養所到達的道德境界,這就是《莊子》「幸福倫理」之道德境界的工夫修養論。因此,《莊子》倫理學,就從「工夫修養」的理論基礎「人學」開始,揭示人道德生命之意義,在於最後目的之完成。而最後目的之完成,必須藉由工夫修養,經過「幸福倫理」、「神學倫理」和「哲學倫理」之道德境界過程,方能達致。
《莊子》工夫修養,是透過道德主體「氣」、「精」、「神」工夫修養之變化,而通達天道「氣」、「精」、「神」之「統一」歷程。《莊子》工夫修養道德主體之道德境界,蘊涵多瑪斯倫理實踐德行主體之機能成就。即「氣」蘊涵靈魂「理智」,「神」蘊涵靈魂「意志」,「本生於精」之「形」的「惡情」和「好情」蘊涵靈魂非理性部分之「憤情」和「欲情」。
《莊子》的工夫修養主要表現在「德」論思想方面,「生」萬物者「道」,「畜」萬物者「德」。可是,「道不可致,德不可至」,揆諸歷史,鑽研《莊子》文本,無論「以《儒》解《莊》」、「以《佛》解《莊》」、「以《道》解《莊》」或「以《莊》解《莊》」,作為一種探究《莊子》道德理論的路徑,都是一件困難的事。
事實上,對於《莊子》文本呈顯一種「艱深晦澀」,「詰屈聱牙」,「深奧難懂」的現象這個問題依舊存在,這是嚴重阻撓《莊子》思想研究工作進步和發展的主要原因。
莊子哲學思想中「德」字極重要,在文本中,總共出現206次之多。可是,莊子之「德」研究起來,並不是顯明的問題,而是極其繁瑣的學問。學界有人說莊子「德」字,具有「天然個別殊異性」意涵。也有人說莊子「德」論思想「既體現了其自身特點,又展現了其多樣化色彩」。先秦以降,文、哲、史學界看法皆同,即「莊子之文,瓌瑋洸洋,弘辟深肆,自古以來,號稱難讀」。莊子自己也說「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涯之辭」,且稱「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為此,研究《莊子》之「德」,遵循「繼承歷史傳統經驗」的研究路徑再往前走下去,只會再發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之慨嘆而已。
本文研究《莊子》德行,嘗試取法西方倫理學理論作為研究莊子倫理學之線索,就是企圖利用新的工具,找到新的詮釋《莊子》思想的途徑,挖掘到《莊子》思想裡新的東西。
被譽為「士林哲學巨擘與導師」的多瑪斯(Thomas Aquinas)著作極多。而《神學大全》則是他最主要的「代表鉅作」,西元2008年由中華道明會與碧岳學社聯合出版的《神學大全》「中文版本」更有十七冊之多。這部哲學鉅作,完整表現多瑪斯全部的倫理學思想,即在本書第二集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中文版第四冊至十二冊),論述幸福倫理、神學倫理、哲學倫理,以及德行基本理論等內容;而在第一集後半部(中文版第三冊),論述多瑪斯的人學理論―關於人是靈魂與肉身的複合體、人是神的肖像,以及人的位格等內容,則是多瑪斯倫理的人學基礎。
筆者將從《神學大全》上述內容著手,以系統的脈絡作為線索,詮釋《莊子》文本道德思想涵義,並且,提出《莊子》道德基本理論模式,建構《莊子》倫理學體系。
At the beginning of Zhuangzi, there is a segment clearly stating that “In the northern ocean, there is a fish, called the kun. From a big fish, this kun changes into a bird, called the peng. When the ocean moves, this bird moves to the southern ocean.” This allegory expresses a kind of eternal happiness in the pursuit of the moral realm of “roaming through infinitely.” Hua (transformation) is the moral realm reached through cultivation with gongfu (time and effort). This cultivation is in the moral realm of “ethics of happiness” in Zhuangzi. Therefore, the ethics of Zhuangzi starts from the “study of human” to reveal that the meaning of human moral life lies in the completion of the final goal, which must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moral realms of “happiness ethics,” “theological ethics,”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using the cultivation with gongfu.
This cultivation in Zhuangzi is the “unifying” process of reaching the qi, jing, and shen in the heave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qi, jing, and shen of the moral subject of the cultivation through gongfu. The moral realm in Zhuangzi, which is in the moral subject of the cultivation through gongfu, contains the functional achievements of the moral subject of Thomas’s ethics practice. In other words, qi contains the “reasoning” and shen the “will” of the soul, and the “bad feelings” and “good feelings” of xing (form), which is “born in jing,” contain the “anger” and “lust” in the irrational part of the soul.
The cultivation with gongfu in Zhuangzi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theory of virtue. Tao “gives birth to” everything, and virtue “sustains” everything. However, “Tao cannot be obtained through words, and De cannot be reached through behavioral thinking.” When analyzing the history and delving into the text of Zhuangzi, it is a difficult task to “interpret Zhuang through Confucianism,” “Zhuang through Buddha,” “Zhuang through Tao,” or “Zhuang through Zhuang” as a way to explore the moral theory of Zhuangzi.
In fact, the phenomena of the text of Zhuangzi being “difficult and obscure,” “convoluted and hard to read,” and “profound and incomprehensible” still exist.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seriously hinder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the ideology in Zhuangzi.
The word virtue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text, it appears as many as 206 times. However, the study of Zhuangzi’s virtue is not an obvious problem, but an extremely complex wisdom. In academia, some say that Zhuangzi’s virtue has the connotation of “natural, individual specialty.” Others say that Zhuangzi’s virtue theory “not only expresse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shows its diversified colors.” Since the pre-Qin period, the literary, philosophy, and history fields have shared the same view—“Zhuangzi’s texts are beautifully written, wide, and deep, and have been very difficult to interpret since ancient times.” Zhuangzi himself expressed “absurdly virtual theories, wide and abrupt speeches, and wild remarks.” He also said, “although his books are magnificent, it is indirect and does not hurt the major theme; although the remarks are versatile, it induces people to watch.” Therefore, studying the virtue in Zhuangzi and to follow the research path of “inheriting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experiences” will only result in lamenting “only because in this mountain, there are too many clouds that I don’t know where I a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virtues of Zhuangzi and attempts to take Western ethics theories as a clue to study Zhuangzi’s ethics just to use new tools to find new ways to interpret the ideas in Zhuangzi, and to explore new things in those ideas.
Thomas Aquinas, known as the giant and mentor of scholasticism, has written many books. Thus, Summa Theologiae is his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masterpiece. In 2008, the Summa Theologiae (Chinese Edition) jointly published by the Dominican Order of China and the Studium S. Pius X had 17 volumes. This philosophical masterpiece completely expresses all the ethical ideas of Thomas.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of the second volume of this book (Volumes 4 to 12 of the Chinese edition), the ethics of happiness,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and the basic theories of virtue are discussed; however, the second half of the first volume (the third volume of the Chinese edition) discusses Thomas’s theory of the study of human (about a human being) as a complex of soul and flesh, human beings are the portraits of God, and human hypostasis, and so forth. These are the basis of Thomas’s ethics of the study of human.
The author will start from the above content of Summa Theologiae, using the systematic context as clue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virtue in the text of Zhuangzi. Further, the basic virtue theory model of Zhuangzi will be proposed to construct its ethics system.
參考書目

一、《莊子》原典與注疏(依作者年代和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晉.郭象,《南華真經注》,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唐.成玄英,《南華真經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王元澤,《南華真經新傳》,《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宋.呂惠卿,《莊子義》,《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宋.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周啟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方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8。
明.方以智,《藥地炮莊校注》,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校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明.朱得之,《莊子通義》,《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吳伯與,《南華經因然》,《四庫未收書輯刊.叁輯.貳拾柒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沈一貫,《莊子通》,《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沈一貫,《莊子通》,《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九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焦竑,《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63。
明.楊起元,《南華經品節》,《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十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黃洪憲,《莊子南華文髓》,《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十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郭良翰,《南華經薈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十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明.陸西星,《莊子副墨》,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
明.陳懿典,《南華經精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十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陳治安,《南華真經本義》,《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二十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憨山大師,《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明.陳深,《莊子品節》,《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十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明.藏雲山房主人,《南華大義解懸參註》,《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十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明.韓敬,《莊子狐白》,《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二十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明.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李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6。
明.釋性????,《南華發覆》,《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于鬯,《莊子校書》,《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4。
清.王夫之,《莊子解》,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王闓運,《莊子內篇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三十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王念孫,《莊子》,於《讀書雜志.讀書雜志餘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方潜,《南華經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三十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朱桂曜,《莊子內篇證補》,《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二十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周金然,《南華經傳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清.林雲銘,《莊子因》,張京華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1。
清.林紓,《莊子淺說》,《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二十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宣穎,《南華經解》,曹礎基校點,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清.武延緒,《莊子札記》,《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俞樾,《莊子平議》,於《諸子平議》,北京:中華書局,1954。
清.馬其昶,《莊子故言》,馬茂元編次,合肥:黃山書社,2014。
清.馬敘倫,《莊子研究論集.莊子天下篇述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清.馬敘倫:《莊子義證.附錄―莊子年表》,臺北:弘道文化,1970。
清.奚侗,《莊子補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孫毓修,《南華真經.莊子札記》,於《四部叢刊初篇書錄(子)》,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清.曹受坤,《莊子內篇解說》,《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三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胡文英,《莊子獨見》,李花蕾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清.梁啟超,《《莊子.天下篇》釋義》,於《梁啟超全集.第十六卷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清.章炳麟,《莊子解故》,《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阮毓崧,《莊子集註》,臺北:廣文書局,1972。
清.楊文會,《南華經發隱》,《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二十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2。
清.潘慶基,《南華經集註》,《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十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劉鳳苞,《南華雪心編》,方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劉文典,《莊子補正》,趙鋒、諸偉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5。
清.劉師培,《莊子斠補》,於《劉申叔遺書》南京:鳳凰出版社,1997。
清.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淸.陳柱,《闡莊》,《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清.陸樹芝,《莊子雪》,張京華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二,多瑪斯原典著作(依出版年度排列)

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聖多默的神學》,謝扶雅編譯,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8再版。
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亞里斯多德形上學註》,孫振青譯,臺北:明文書局,1991。
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多瑪斯論生成和變動》劉仲容譯注,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
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阿奎那政治著作選》,馬清槐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上帝沒有激情:多馬斯.阿奎那論宗教與人生》,劉清平編譯,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聖多瑪斯.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原著:《神學大全》,周克勤總編輯,劉俊餘、陳家華、高旭東、周克勤、胡安德、王守身等譯,臺南:碧岳學社;高雄:中華道明會(聯合出版),2008。
聖多瑪斯.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論真原》,呂穆迪譯述,高凌霞審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聖多瑪斯.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論萬物》,呂穆迪譯述,高凌霞審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聖多瑪斯.阿奎納(St.Thomas Aquinas),《論萬事》呂穆廸譯述,高凌霞審校,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聖多瑪斯.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論奧理》,呂穆迪譯述,高凌霞審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聖多瑪斯.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宇宙間的靈智實體問題》,呂穆迪譯述,高凌霞審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三、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福寧,《多瑪斯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2007。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冰,《黃帝內經素問》,新北:旋風出版社,1974。
王先謙,《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叔岷,《莊學管窺》,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叔岷,《莊子校詮.序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六,1988。
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
王臣瑞,《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2013。
王德有,《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凱,《逍遙遊—莊子美學的現代闡釋》,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博,《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心靈世界》,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王濤,《托馬斯.阿奎那倫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方勇,《莊子學史(第三冊).第七編民國莊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方勇,《子藏.道家部.莊子卷》11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方光,《莊子天下篇釋》,上海:泰東圖書局,1924。
白虹,《阿奎那人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中國人的德行》,朱建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休謨(David Hume),《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譯、陳光金譯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包利民,《生命與邏各斯―希臘倫理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池田知久,《《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黃華珍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卡西爾(Ernst Cassirer),《人論》,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卡斯培(Walter Kasper),《現代語境中的上帝觀念―耶穌基督的上帝》,羅選民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布魯格編著,《西洋哲學辭典》,項退結編譯,臺北:華香園出版社,2004。
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Hall),《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何金俐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吉爾松(Étienne Gilson),《中世紀哲學精神》,沈清松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任大援、劉豐,《孟子譯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區,200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李善,《文選》,臺北:華正書局,2000。
李錦全、曹智頻,《莊子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李震,《人與上帝》,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
李大華,《莊子與自由: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李大華,《莊子的智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利奇蒙德(James Richmond),《神學與形而上學》,朱代強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
周克勤:《道德觀要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周江,《有序與渾沌:美的光輝―柏拉圖與莊子美學思想比轍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周紹賢,《莊子要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15。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出版社,1991。
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全集.物理學》,苗力田主編、徐開來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全集.形而上學》,苗力田主編、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全集.論靈魂》,苗力田主編,秦典華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全集.範疇論》,苗力田主編,秦典華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高思謙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新北:讀冊文化,2003。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肯尼(Anthony Kenny),《神學巨匠多瑪斯.阿奎納》,顧毓民譯,新北:時報文化,1984。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任立、孟慶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單晏一,《莊子天下篇薈釋》,新北: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7。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
俞世傳、白燕,《規範.德性.德行―動態倫理道德體系的實踐性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柯普斯登(Frederick Copleston),《西洋哲學史.卷一》〈希臘與羅馬〉,傅佩榮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柯普斯登(Frederick Copleston),《西洋哲學史.卷二》〈中世紀哲學〉,莊雅棠譯,傅佩榮校訂,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柯布登(F. C. Copleston),《多瑪斯思想簡介》,胡安德譯,臺南:碧岳學社文化事業,2014。
南希(Jean-Luc Nancy)著,《解構的共同體》,夏可君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洛克(John Locke),《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王愛菊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宮高德,《神學大全導讀手冊》,臺南:碧岳學社;高雄:中華道明會(聯合出版),
2008。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
洪漢鼎,《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編者引言:何謂詮釋學﹖》,洪漢鼎主編,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柏拉圖,《柏拉圖全集.卷二.國家篇第六卷》,王曉朝譯,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69。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
馬雷(A. Malet),《聖多瑪斯論三位一體》,李貴良譯,臺北:華明書局,1961。
馬里旦(Jacques Maritain),《西洋道德哲學》,李增譯, 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明文書局,1992。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柴熙,《認識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孫振青,《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臺北:臺灣書局,1996。
泰勒(A.E.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謝隨知、苗力田、徐鵬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
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
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張耿光,《莊子.雜篇》,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
張春申,《多瑪斯論文集》〈多瑪斯的自然神學〉,曾仰如主編,新北:先知出版社,1975。
張成秋,《莊子篇目考》,臺北:中華書局,2015。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莊子四講》,宋剛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
黃慶明,《倫理學講義》,臺北:洪葉文化,2000。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焦循,《孟子正義》,沈文卓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新編(一)》,臺北:三民書局,200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2007。
項退結,《海德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項退結,《七十浮跡:生活體驗與思考》,臺北:三民書局,1994。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傅佩榮,《莊子解讀》,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傅樂安,《托瑪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安平秋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安平秋、張傳璽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三國志.曹爽傳附何晏傳》,許嘉璐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晉書.列傳第二十.庾敳郭象庾純》,許嘉璐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新唐書.藝文志(三)》,曾棗莊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宋史.藝文志(四)》,倪其心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明史.藝文志(三)》,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涂又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曾仰如,《多瑪斯論文集》〈多瑪斯對學術的卓越成就〉,曾仰如主編,新北:先知出版社,1975。
曾仰如,《多瑪斯論文集》〈多瑪斯的倫理思想〉,曾仰如主編,新北:先知出版社,1975。
曾仰如,《形上學》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奧古斯丁(St. Aurelius Augustine),《天主之城》,吳宗文譯,高凌霞審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滑壽,《難經本義》,新竹:國興出版社,1983。
楊日出,《《莊子‧天下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楊儒賓,《莊周風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庄,2006。
莊福齡、樓宇烈、馬紹孟等,《荀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莊萬壽:《莊子史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張海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愛蓮心(Robert E. Allinson),《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周熾成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趙爾巽等,《清史稿‧藝文(三)》,北京:中華書局,1977。
郎擎宵,《莊子學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翟志宏,《阿奎那自然神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福永光司,《古代中國存在主義―莊子》,李君奭譯,臺北:專心企業有限公司,1978。
聞一多,《莊子編》,於《聞一多全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葉國慶,《莊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葉海煙,《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
潘小慧,《德行與倫理―多瑪斯的德行倫理學》,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3。
潘小慧,《四德行論─以多瑪斯哲學與儒家哲學為對比的探究》,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7。
潘小慧,《多瑪斯倫理學的當代性》,臺北:至潔有限公司,2018。
潘小慧,《臺灣新士林哲學倫理學發展》,臺北:至潔有限公司,2020。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劉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劉劍梅,《莊子的現代命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劉書剛,《在物之間﹕莊子的倫理意識與語言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蔣錫昌,《莊子哲學》,上海:上海書局,1992。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錢基博,《讀莊子天下篇疏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霍布斯,(Thomas Hobbes),《法律要義:自然法與民約法》,張書友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駱玉明,《長得逍遙自在心》,廈門:海峽出版發行集團,2017。
陸永品,《莊子通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陳鼓應,《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莊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7。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三聯書店,2005。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
錢穆:《惠施卒年考》,於《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
陳福濱,《中國哲學史講義》,臺北:至潔有限公司,2014。
謝幼偉,《倫理學大綱》,臺北:正中書局,1941。
賽廸琅琪,(A. -D. Sertillanges),《聖多瑪斯形上學》,李貴良譯,臺北:三民書局,1966。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嚴靈峰,《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2008。
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嚴靈峰編輯,第五十五冊、第五十六冊,臺北:文成出版社,1983。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
鄔昆如,《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於《羅光全書》冊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羅念生、水建馥,《古希臘語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1。
關永中,《知識論(一)―古典思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顧實,《莊子天下篇講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

四、期刊、會議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尤煌傑,〈引頸企盼的思維者:關於人的意義的考察〉,《應用心理研究》,第9期,2001,頁87-114。
尤淑如,〈多瑪斯對倫理行為之分析〉,《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2003年8
月,頁59-78。
王小滕,〈莊子「一」之哲理論析〉,《東華人文學報》,第14期,2009年1月,頁1-37。
王邦雄,〈〈莊子系列(五)〉德充符〉,《鵝湖月刊》,第18卷第10期,1993年1月,頁28-37。
王敏光,〈莊子「德」論釋解〉,《倫理學研究》,第6期(總第104期),2019,頁21-27。
王躍平,〈試析語義蘊涵的基本特徵〉,《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5期,2005年9月,頁42-46。
王鷹,〈基督教的「愛」與老子的「善下」—「三位一體」的哲學建構與《老子》四十二章的「錯簡」〉,《宗教哲學》,季刊第90期,2019年12月,頁159-172。

伍至學,〈吾喪我與天籟〉,《鵝湖月刊》第35卷第1期(總期409期),2009年7月,頁10-17。
江毓奇,〈「以莊解莊」論在《莊子》詮釋傳統中的反思與承變〉,《輔仁國文學報》,
第47期,2018年10月,頁1-50。
牟世晶,〈對柏拉圖善理念的探尋〉,《成都紡織高級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1期(總第91期),2009年1月。頁15-18
田書峰,〈亞里斯多德論第一推動者與神的關係〉,《哲學與文化》,第45卷第6期,2018年6月,頁177-193。
李震,〈多瑪斯哲學中「存在」的意義和重要性〉,《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期,
2004年3月,頁17-34。
李德材,〈《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哲學義蘊新探―以鍾泰《莊子發微》為核心的詮釋〉,《應用倫理評論》,第65期,2018年10月,頁207-232。
李蕙如,〈試論莊子學說中的「無無」思想〉,《明新學報》,第35卷第1期,2009,頁135-143。
吳瑞珠,〈多瑪斯「意志」觀析論―以哲學提綱二十四論題「第二十一條」為例〉,
《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8期,2003年8月,頁79-93。
吳秉勳,〈從「氣」概念論《左傳》與《國語》 之思想史意義〉,《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52卷,2011年7月,頁243-264。
吳肇嘉,〈論莊子外王思想中的「道」、「命」關係〉,《政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12年12月,頁138-168。
吳肇嘉,〈〈人間世〉的自處處人之道〉,《北市大語文學報》,第11期,2013年12月,頁47-64。
吳玓瑾,〈《莊子》揭示於『德』的人文規劃〉,《華岡哲學學報》,第4期,2012年6月,頁85-108。
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下)〉,《鵝湖月刊》,第59期,1980,頁7-13。
何儒育,〈論《莊子.德充符》之創傷療癒〉,《清華學報》,第46卷第1期,2016年3月,頁1-40。
何佳瑞,〈存有者之美與萬物之美:多瑪斯哲學與莊子哲學之比較與會通〉,《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4期,2011年4月,頁119-138。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6期,1987,頁13-23。
沈清松,〈多瑪斯自然法與老子天道的比較與會通〉,《哲學與文化》,第38卷
第4期,2011年4月,頁85-105。
林明照,〈《莊子》「兩行」的思維模式及倫理意涵〉,《文與哲》,第28期,2016年6月,頁269-292。
宮高德,〈書評:多瑪斯.阿奎那《神學大全》(中文版)〉,《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4期,2008,頁153-156。
宮高德,〈四樞德的宗教信仰意涵〉,《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3期,2009年3月,頁81-100。
侯艶芳,〈宗教之天與老莊之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95-98。
高思謙,〈聖多瑪斯對哲學的貢獻〉,《哲學論集》,第4期,1974,頁11-44。
徐學庸,〈古希臘倫理思想的特色―評包利民《生命與邏各斯-希臘倫理思想史論》一書〉,《華梵人文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27-248。
徐陶,〈論探究概念在杜威哲學中的重要地位〉,《學術探索》,第1期,2009年2月,頁9-13。
唐代興,〈倫理學踐行哲學的基本路向〉,《陰山學刊》,第29卷第1期,2016年2月,頁5-15。
馬耘,〈莊子哲學「天」、「造物者」觀念辨析〉,《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9期,2009年9月。頁79-96
張傳,〈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與現代德性倫理學的建構〉,《社會科學》,第7期,2009,頁115-119。
張傳有,〈托馬斯﹕德性倫理學向規範倫理學轉化的中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5,頁18-23。
張淼,〈彰顯生命的本真—對莊子「吾喪我」生命哲學的解讀〉,《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0年3月,頁22-27。
張遠山,〈《德符充》奧義―因循內德的莊學「葆德」論〉,《社會科學論壇》,2007年7月(上),頁5-33。
張榮、李喜英,〈托馬斯論實踐理性的超驗原理―兼論中世紀哲學的合法性限度〉,《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2014,頁109-117。
曾仰如,〈自立體與依附體之研究(上)〉,《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10期,1990年10月,頁866-876。
曾仰如,〈自立體與依附體之研究(下)〉,《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11期,1990年11月,頁968-980。
曾慶導,〈聖多瑪斯論基督降生成人救世奧蹟〉,《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3期,2009,頁117-127。
覃明德,〈《莊子》論「惡」與「痛苦」〉,《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25。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9月,頁1-39。
楊政達,〈聖多瑪斯論原罪與原始正義〉,《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1期,2012,頁41-63。
葛慕藺(Michael G. Keymolen),〈多瑪斯類比說的發展〉,《哲學論集》,第7期,1976年6月,頁133-154。
愛克斯坦(Hans-Joachim Eckstein);石素英譯,〈新約史料對耶穌基督復活的見證〉,《臺灣神學論刊》,第24期,2002年3月,頁61-76。
趙明媛,〈《莊子.德充符》析論〉,《勤益學報》,第13期,1996年2月,頁10-11。
趙琦,〈阿奎那友誼理論的新解讀―以仁愛為根基的友誼模式〉,《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5年12月,頁77-86。
潘小慧,〈「仁愛」與倫理:以多瑪斯的「仁愛」思想為據〉,《哲學與文化》,第22卷第6期,1995年6月,頁522-531。
潘小慧,〈論友誼(愛)―以亞里斯多德及多瑪斯的思想為據〉,《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1期,1996年1月,頁1191-1200。
潘小慧,〈邁向整全的人﹕儒家的人觀〉,《應用心理研究》,第9期,2001,頁115-135。
潘小慧,〈《荀子》中的「智德」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2003
年8月,頁95-114。
潘小慧,〈導言:德行倫理學專題〉,《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2003年8月,頁1-4。
潘小慧,〈中西「智德」思想比較研究:以先秦孔、孟、荀儒家與多瑪斯哲學為據〉,《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2003年8月,頁115-137。
潘小慧,〈多瑪斯論習慣之本性〉,《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2006年7
月,頁103-117。
潘小慧,〈多瑪斯論『勇德』之意義與價值〉,《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9期,2004年9月,頁150-170。
潘小慧,〈多瑪斯的幸福觀作為輔仁學派的人生最終目的的芻議〉,《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79-95。
潘小慧,〈輔仁學派的天理/自然道德律―以儒家的天理與多瑪斯的自然道德律思想為主的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3期,2006,頁5-20。
潘小慧,〈德行倫理學中的人文主義精神―從Virtue Ethics的適當譯名談起〉,《哲
學與文化》,第33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7-30。
潘小慧,〈士林哲學的集大成者:聖師多瑪斯及其代表作《神學大全》〉,《歷史月刊》,第230期,2007年3月,頁122-127。
潘小慧,〈多瑪斯神哲學中作為「上帝肖像」的人之理解〉,《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9期,2009,頁23-39。
潘小慧,〈多瑪斯德行倫理學系統建構中的自然法〉,《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4期,2011,頁25-43。
潘永達,〈多瑪斯的三位一體神觀〉,《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3期,2009年3月,頁3-22。
鄭志明,〈莊子的鬼神觀〉,《鵝湖月刊》,第233期,1994年11月,頁15-27。
鄭維亮,〈《神學大全》:天主聖化人類歷程〉,《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4期,
2010年4月。頁159-177
黎惟東,〈從「保形存神」詮釋莊子的人生哲學〉,《鵝湖學誌》,第53期,2014年12月,頁1-25。
陳開華,〈論聖多瑪斯「性體―位格合一」基督論〉,《輔仁宗教研究》,第29期,
2014年9月,頁71-124。
陳德和,〈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月刊》第27期,2000年6月,頁41-72。
嚴北溟,〈從道家思想演變看莊子哲學〉,《社會科學戰線(哲學)》,第1期,1981,頁11-18。
鍾振宇,〈莊子的形氣主體與無用的共通體―由楊儒賓的思考出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儒門內的莊子》評論專輯,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頁55-69。
簡光明,〈莊學詮疏「回歸原典」的方法及其檢討〉,《屏東教育大學―人文社會
類》,第32期,2009年3月,頁1-28。
蕭裕民,〈論《莊子》的「德」字意涵―個別殊異性〉,《高雄師大學報》,第18期,2005,頁149-161。
蕭裕民,〈論《莊子》的「德」字意涵―個別殊異性〉,《高雄師大學報》,第18期,2005,頁149-161。
蕭裕民,〈論《莊子》所論之「物」包含「人」―兼論「形而上」的兩個層次〉,《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4期,2007年7月,頁175-209。
關永中,〈死亡的一剎那―一個超驗法的探索〉,《輔仁大學哲學論集》,第30卷,1997年6月,頁163-244。
羅光,〈聖多瑪斯哲學的特點〉,《哲學論集》,第4期,1974,頁1-10。
羅光,〈論「一」的根基〉,《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7期,1991年7月,頁578-583。
羅惠齡,〈論《莊子.齊物論》中「可行已信」所帶出的生命真宰〉,《衍學集》,第5輯,2012年7月,頁75-87。
羅彥民,〈「以《莊》解《莊》」原論〉,《廣西社會科學》,第210期,2012年12月。
龔培,〈孔子「仁」學宇宙論的「人」學解釋〉,《貴州社會科學》,總242期,第2期,2010年2月,頁19-23。
王祥齡,〈論荀子禮法之法理思想〉,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0月,頁227-238。
李懿純,〈發覆道真、釐定老莊―釋性????《南華發覆》解莊立場析論〉,《東亞漢學研究學會第四屆國際學術會議暨首屆新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廈門:廈門大學,2013年9月,頁63-72。
李懿純,〈沈一貫《莊子通》「以儒解莊」思想探論〉,《東亞漢學研究學會第三屆國際學術會議會議論文》,臺北:真理大學,2012年4月,頁183-195。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林修德,《透過冥契主義重構《莊子》體道工夫的研究向度》,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金德三,《《莊子》外雜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博士論文,2002。
高深,《《莊子》與《聖經》比較研究》,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6。
徐姒倩,《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許明珠,《莊子倫理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吳肇嘉,《莊子應世思想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鄭鈞瑋,《《莊子》知識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哲學系博士論文,2012。
潘小慧,《論人類道德實踐的基本結構—析論先秦儒家與多瑪斯哲學》,輔仁大
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陳靜美,《莊子「氣」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藍啟文,《老子哲學中「德」概念之分析》,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六、外文文獻(依作者姓氏排列)

Aristotle. Aristotelis Ethica Nicomachea. Edited by Ingram Bywat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1890.
Aristotle.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estotle.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 Vol. 2. Edited by Jonatean Barn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2.
St.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ca, Trans. By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New York: Benziger Brothers, 1946.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ranslation revised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By, London ; New York : Continuum, 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