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傳統戲曲中的現代女性形象--京劇中的穆桂英
書刊名:臺灣戲專學刊
作者:劉佩雲
出版日期:2000
卷期:2
頁次:頁112-129
主題關鍵詞:京劇穆桂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王安祈(1999)。探母比較探討會。復興劇藝學刊,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坤良(1988)。楊家將的人物與傳說。歷史月刊,62,69-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卓美惠(1994)。明代楊家將小說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國香(1998)。根據三言二拍一型見證傳統女性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文君(1999)。宋元話本中的愛情故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逸之(1996)。戲劇雜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俞大綱(1979)。戲劇縱橫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志豪、凌善清(1993)。戲學全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蘭芳、許姬(1979)。舞臺生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永義(1986)。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秀娟、林明寬、Boss, S. A.(1998)。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騫(1972)。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永義(1980)。說俗文學。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夏志清(1970)。愛情、社會、小說。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asow, S. A.、劉秀娟、林明寬(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秋雨(1987)。中國戲劇文化史述。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齊如山(1979)。齊如山全集。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淑香(1980)。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臺北:長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永義(19970000)。論說戲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田士林(1984)。怎樣懂中國戲:中國戲曲的理解與欣賞。怎樣懂中國戲:中國戲曲的理解與欣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施叔青(1981)。西方人看中國戲劇。西方人看中國戲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皎眉(1997)。兩性關係。兩性關係。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78)。戰爭小說─中國演義小說之一種。戰爭小說─中國演義小說之一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莊慧秋(1990)。中國人的面具性格 : 人情與面子。臺北: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國樞(1990)。中國人的世間遊戲─人情與世故。中國人的世間遊戲─人情與世故。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家駱(1978)。中國俗文學。中國俗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家駱(1978)。中國學術類編─宋史。中國學術類編─宋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Gray。親愛的,為什麼我不懂你。親愛的,為什麼我不懂你。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伯瑾(1971)。國劇大成。國劇大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鄭亦秋(1991)。穆桂英掛帥。梅蘭芳藝術評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李漁(1980)。笠翁劇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