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犯調研究─以《新編南詞定律》商調為中心
作者:高嘉穗
作者(外文):Kao, Chia-Sue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
指導教授:羅基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南曲過曲犯調商調《新編南詞定律》NanquGuoquFandiaoShang DiaoNanci Dingl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在漢族傳統音樂史中,「犯」一直被用來闡述音樂變化的現象與手法;「犯」的討論必須與「正」的本體互為表裡。本文所論之「犯調」,即為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南曲曲牌藉以變化內部、擴張或縮減曲牌音樂文學結構與內容的重要創作手法。
本論文以南曲的「犯調」為音樂研究對象,選擇南曲的曲譜史中,最早在曲詞旁附有工尺譜的《新編南詞定律》為分析曲譜,其中再以「商調」,及與商調有彼此互犯關係的四個宮調,共計五個宮調,作為犯調音樂分析的模組。根據《南詞定律》對各宮調中所列「過曲」與「犯調」之編輯次第,比較從「過曲」之本體型態,到「犯調」形成的音樂與文學結構變化,並探討犯調音樂創作的音樂思考歷程。
本文的分析,係由過曲的音樂分析出發,並同時與過曲發展出的「犯調」音樂作品互相比對。音樂分析的範圍包括:曲牌音樂曲調與曲詞格律的互動關係;過曲之間互可連結、形成的音樂「曲組」關係;犯調選用不同樂句結合,彼此間的音樂材料關係;犯調內部的音樂銜接手法,最後,討論犯調音樂風格的形成,以及犯調開展出的新的音樂文學結構形式等。
由於《南詞定律》為首調系統的曲譜,因此,該曲譜所見的犯調手法重點,並非不同曲牌樂段間的調式轉換,而是以前、後曲牌不同樂段的曲調銜接、以改變原曲牌的曲調,為音樂變化的主要手法。其曲調銜接的技術重點有三:其一,以曲牌樂句音樂材料間具有相似性者,前後互相替代形成類似於變奏的音樂形式;其二,前後曲牌樂句音樂材料雖不同,但藉由曲牌音樂上的「度曲」技巧,略改二曲調銜接處的音型,使前後曲調得以銜接順暢;其三,因應曲詞情緒,刻意直接將音樂切割為兩段不同的曲調。無論何種手法,犯調均為為度曲技術的高度展現:作曲者需可充分掌握各式曲牌的音樂文學形式,方能在犯調中,設計為合理可用的新音樂結構。此外,犯調的音樂目的,為對原曲牌結構的改變,因此在組合新曲牌的同時,原曲牌的結構也隨之放大或縮減,犯調結構的曲牌組合設計,可見多種傳統曲式的運用,甚至可見曲牌「聯套」形式的縮影。
藉由犯調選擇曲牌的分析概念,可見表面上,在文學形式分屬不同宮調的曲牌,實際上卻可能具有高度的音樂相似性,而犯調的作曲者掌握到曲牌間相似的音樂特徵,藉此串連、改變或呈現為不同的音樂結構內容,此手法至今仍流傳於漢族的民間音樂結構手法中。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Han Chinese music, “fan” (犯) has been used to elaborate on the phenomena and techniques of music change. The discussion of “fan” and the “zhēng” (正) issue are two sides of a coin. “Fandiao” (犯調)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is an important creative technique of “Nanqu Qupai” (南曲曲牌) from the mid-17th century to the 18th century, through which intrinsic changes can be made and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qupai” (曲牌) music literature can be expanded or reduced.
In this paper,“fandiao”in nanqu was adopted as the music research object,
and Nanci Dinglü (《新編南詞定律》) , the earliest in the history of nanqu musical composition to have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工尺譜) next to the written lyrics, was the chosen material for analyzing musical composition. In particular, the Shang Diao (商調) and the four other “gongdiao” (宮調) which have “fan” relatedness with Shang Diao , five “gongdiao” in total, serve as the module for “fandiao” mus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edit sequence of“guoqu”(過曲) and “fandiao” listed for the respective “gongdiao” in Nanci Dinglü, the subject pattern of “guoqu” and the change in music and literature structure formed by “fandiao” were compared, while the music contemplation process of “fandiao” music creation was explored.
With “guoqu” music analys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e “fandiao” music pieces developed from “guoqu” were simultaneously compared. The scope of the music analysis includ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qupai” tunes and lyrics writing rules, the interlinking of “guoqu” to form the composition of a musical “sui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elected musical materials and their combination involved in “fandiao”, the intrinsic music connection technique of “fandiao”, and fina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fandiao” musical style, as well as new music-literature structure forms unfolded from “fandiao”.
Since Nanci Dinglü refers to musical compositions in the moveable do system, the focus of the “fandiao” technique seen in such musical compositions does not lie in the conversion of “gongdiao” between different sections but in connecting the tunes of sections of a preceding and succeeding “qupai” in order to change the tune of the original “qupai”, which is the primary technique in music change. There are three technical focuses of tune connection: First, the musical materials of “qupai” secionts can be alternately replaced in a preceding and succeeding “qupai” through their similarities to each other,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form of “variation”; secondly, the sections of the preceding and succeeding “qupai” may vary in musical material, but through the “duo-qu” (度曲) technique in “qupai” music, the musical type at the connecting point of two tunes can be slightly changed, thereby facilitating a smooth connection between a preceding tune and a succeeding tune; thirdly, by responsing to the sentiments expressed in lyrics, the preceding and succeeding “qupai” may be deliberately and directly segmented into two tunes. Regardless of the technique, “fandiao” demonstrates highly skilled music composition. A composer must be able to fully grasp the musical literature form of various types of qupai to be able to design a reasonable and usable new music structure in “fandiao”. In addition, the musical purpose of “fandiao” is to make changes of the original “qupai” structure. Hence, when incorporating new “qupai”,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qupai” will also be enlarged or reduced accordingly. From the incorporated “qupai” design of “fandiao”, the multiple use of traditional tune styles is evident, and even the epitome of the “qupai series” (曲牌聯套) form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qupai” selection by “fandiao”, it is obvious on the surface, that the “qupai” subordinate to different “gongdia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form may actually possess a high degree of musical similarity. “Fandiao” composers grasped similar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qupai”, through which different music structure contents were connected, changed, or presented. This technique is still circulating among the Han traditional music structural techniques nowadays.
一、史書

〔宋〕陳暘。《樂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二、詞曲譜

(一)詞譜/ 詞集

姜夔。《白石詩詞集》。臺北︰華正書局,1974。

〔清〕謝元淮。《碎金詞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

〔清〕萬樹。《詞律》。《四部備要》第483-484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二)曲牌格律譜/ 韻書

〔清〕王正祥 著、劉世珩 編。《十二律崑腔譜》。臺北:鼎文書局影印出版暖紅室本, 1972。

〔清〕王奕清等。《御定曲譜》。《文淵閣四庫全書》14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王正祥。《十二律京腔譜》。《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明〕朱權。《太和正音譜》。《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臺北:學海出版社影印出版,1991。

〔明〕沈自晉。《南詞新譜》。《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明〕沈璟。《增定南九宮》。《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清〕李玉。《北詞廣正譜》。《善本戲曲叢刊》第六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明]周之標 編。《吳歈萃雅》。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臺北︰學生書局,1984。

〔元〕周德清輯,《明刻本中原音韻》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

吳梅。《南北詞簡譜》。臺北:學海出版社影印出版,1997。

[明]范善臻。《中州全韻》。《續修四庫全書》第17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明〕徐于室、鈕少雅。《九宮正始》。《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明〕馮夢龍《太霞新奏》。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明〕張彝宣。《寒山曲譜》。《續修四庫全書》第17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______。《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攝南曲譜》。《續修四庫全書》第17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蔣孝。《舊編南九宮譜》。《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鄭騫。《北曲新譜》。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三、樂譜

(一)工尺譜

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蓬瀛曲集 輯。《蓬瀛曲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王季烈、劉富樑。《集成曲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臺北:進學書局影印出版,1969。

王季烈 輯。《與眾曲譜》。天津:合笙曲社,1940。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1977。

______ 輯。《正俗曲譜》。上海:錦章書局,1947。

〔清〕王錫純 輯。李秀雲 拍正。《遏雲閣曲譜》。上海:著易堂書局鉛印本,1920;臺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影印出版,1965。

江蘇省崑劇硏究會 編。《崑劇傳世演出珍本全編》。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

〔清〕呂士雄等 輯。《新編南詞定律》。《續修四庫全書》第1751-17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呂錘寬。《泉州南音(弦管)集成》第十二、三十、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019。

周秦 主編。王正來、毛偉志 研校。《寸心書屋曲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

〔清〕周祥鈺等 輯。《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續修四庫全書》第1753-175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六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清〕怡庵主人 編。《六也曲譜初集》。蘇州:振新書社,清光緒34年(1908)刊行;上海:掃葉山房,1920再版。

_______。《崑曲大全》。波多野太郎 編:《中國語文資料彙刊》第一篇第二卷。東京:不二出版,1991。

俞振飛。《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

______ 輯。《粟廬曲譜》。臺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重印本,1991、1996;南京:南京大學崑曲社重印本,2007。

殷溎深 原稿、張餘蓀 校正。《增輯六也曲譜》。上海:朝記書莊,1922;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影印出版,1977。

崑山國樂保存會 編。《崑曲粹存初集》。波多野太郎 編。《中國文學語學資料集成》第五篇第1卷。東京:不二出版,1990。

〔清〕葉堂。《納書楹曲譜》。《善本戲曲叢刊》第六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清〕馮起鳳。《吟香堂曲譜》。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等藏。

焦承允 輯。《炎薌曲譜》。臺北: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1971。

褚民誼 輯。《崑曲集淨》。1944年於日本印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 藏。

劉世珩 鑑定、吳梅 正律、劉富樑 正譜評注。《雙忽雷閣彙訂還魂記曲譜》。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1921年鈔本。

______鑒定、劉富樑校訂。《納書楹南柯記曲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藏,1924年鈔本。

劉崇德 主編。《中國古代曲譜大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


(二)譯譜

〔清〕葉堂。周雪華 譯譜。《崑曲湯顯祖「臨川四夢」全集—納書楹曲譜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清〕葉堂。張世彬譯譜。《納書楹西廂記全譜》。《沈遠北西廂絃索譜簡譜》附錄。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

劉崇德 校譯。《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校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四、劇本

(一)總集

〔明〕毛晉 編。《六十種曲》。北京:開明書店,1935排印出版,北京:中華書局,1958新1版、1996第4刷;中国都市芸能研究会網站:
https://wagang.econ.hc.keio.ac.jp/~chengyan/index.php?cmd=read&page=%E5%85%AD%E5%8D%81%E7%A8%AE%E6%9B%B2&word=%E5%85%AD%E5%8D%81%E7%A8%AE%E6%9B%B2 (accessed. March 6, 2017)

《古本戲曲叢刊》編刊委員會 編。《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

______。《古本戲曲叢刊》二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5。

______。《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______。《古本戲曲叢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社,1986。

______。《古本戲曲叢刊》九集,北京:中華書局,1964。

朱傳譽 主編。《全明傳奇續編》。臺北:天一出版社,1996。

林侑蒔 編。《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1983。

謝伯陽、凌景埏 編。《全清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85初版、2006增補版。

(二)別集與選本

王秋桂 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二、四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1987。

〔清〕李玉。陳古虞、陳多、馬聖貴 點校。《李玉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明〕徐文昭 編。孫崇濤、黃仕忠 箋校。《風月錦囊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

〔明〕郭勛 編。《雍熙樂府》。臺北:西南書局影印出版,1981。

〔清〕錢德蒼編撰。汪協如點校。《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1940、1955、2005。


五、曲論

[明]王世貞。《曲藻》。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 編。《中國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新華書店,1959年。

王季烈。《螾廬曲談》。臺北:古亭書屋,1969。

王德暉、徐沅徵。《顧誤錄》。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 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北京︰中國戲劇出 版社,1959。

〔明〕王驥德。《曲律》。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 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古兆申、余丹 研究及注譯。《魏良輔《曲律》》。《崑曲演唱與理論叢書》。北京︰三聯書店,2016。

¬¬______。《王驥德《方諸館曲律》》。《崑曲演唱與理論叢書》。北京︰三聯書店,2016。

______。《沈寵綏《度曲須知》》。《崑曲演唱與理論叢書》。北京︰三聯書店,2016。

______。《徐大椿《樂府傳聲》》。《崑曲演唱與理論叢書》。北京︰三聯書店,2016。

芝庵。《唱論》。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 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159。

〔明〕何良俊。《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

〔清〕李漁。《閒情偶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清〕沈乘麐著、歐陽啟名 編。《韻學驪珠》。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 社,1959。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______。《弦索辨訛》。《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清〕徐大椿。《樂府傳聲》。《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 社,1959。

〔明〕徐渭。《南詞敘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清〕梁廷柟。《曲話》。《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清〕焦循。《劇說》。《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魏良輔。《曲律》。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______。錢南揚 校註。〈魏良輔《南詞引正》校註〉,收入錢南揚。《漢上宦文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六、犯調相關近代研究

(一)專書著作

王守泰。《崑曲曲牌集套數範例集‧南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______。《崑曲格律》。揚州: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王昆吾、任半塘。《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上)(下)》。成都市:巴蜀書社,1990。

石海青 編著。《崑曲中州韻教材》。台北︰里仁書局,2007。

任半塘。《唐聲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任納。《中原音韻作詞十法疏證》。臺北:西南書局,1972。

朱昆槐。《崑曲清唱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

李吉提。《中國音樂結構分析概論》。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______。《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李佳蓮。《清初蘇州崑腔曲律研究―以《寒》《廣》二譜與傳奇作品為範疇》。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2。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92。

李殿魁等。《「戲曲曲譜檢索系統建置計畫」結案報告》。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
呂錘寬。《泉州弦管(南管)指譜叢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7。

______。《泉州南音(弦管)集成》第十二、三十、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019。

______。《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汪志勇。《明傳奇聯套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

汪經昌。《曲學例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2。

汪詩珮。《乾嘉時期崑劇藝人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

林照蘭。《《全明散曲》中的南曲體製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9。

林佳儀。《《納書楹曲譜研究─以《四夢全譜》訂譜作法為核心》》。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2。

______。《曲譜編纂與牌套變遷》。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里仁書局,2003。

周維培。《曲譜研究》。江蘇:將蘇古籍出版社,1997。

吳志武。《《新訂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7。

吳梅。《霜崖三劇及歌譜》。收於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 曲學彙刊之一」。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

_____。《顧曲塵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_____。王衛民輯校。《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_____。王衞民編。《吳梅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吳新雷。《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吳曉萍。《中國工尺譜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武俊達。《昆曲唱腔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洛地。《詞樂曲唱》。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俞為民。《曲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______。《中國古代文學曲體格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洪惟助。《崑曲宮調與曲牌》。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

施德玉。《板腔體與曲牌體【增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17。

許之衡。《曲律易知》。飲流齋本。臺北:郁氏印講會重印本,1979。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陳寧。《明清曲韻書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______。《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

______。《從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張敬。《清徽學術論文集》。臺北:華正書局,1993。

黃思超。《集曲研究—以萬曆至康熙年間曲譜的集曲為論述範疇》(上)、(下)。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

楊曉芹。《《曲譜大成》稿本三種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1985。

______、陰法魯。《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北京︰音樂出版社,1957。

路應昆。《高腔與川劇音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葉棟。《唐樂古譜譯讀》。上海市: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鄭西村。《崑曲音樂與填詞》。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

鄭騫。《北曲套式彙錄詳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蕭友梅、王光祈。《中國古代古代樂器考‧論中國古典歌劇》。廖輔如、金經言譯。民國學術叢刊。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0。

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臺北:高談文化,1999。


(二)期刊論文

王正來。〈關於崑曲音樂的曲腔關係問題〉。《戲曲研究通訊》NO.2(2004)︰26-51;《藝術百家》NO. 3(2004)︰50-63。

石海青(いしるのぞむ)。〈崑曲の勻孔笛の音階のはたらきを論ず〉。浅野 ひとみ、石海青え共編。《純心科研論文集》第一號。長崎:長崎純心大學,2012:211-229。

林佳儀。〈《玉茗堂四夢》抄本之收錄齣目與音樂書寫〉。《戲劇學刊》NO.26(2017):121-156。

林佳儀。〈《納書楹曲譜》之集曲作法初探〉。《臺灣音樂研究》NO.6(2008)︰95-130。

林珀姬。〈南管音樂中的集曲〉。《關渡音樂學刊》NO.11(2009):47-78。

李惠綿。〈從音韻學角度論明代度曲論之形成與建構〉,《中國文史哲研究期刊》NO.31(2007):75-119。

______。〈從音韻學角度論清代度曲論的傳承與開展〉,《漢學研究》26,NO.22(2008):185-218。

李佳蓮。〈「剩水殘山」視域下的尋親實踐—論李玉《萬里圓》中的黍離之悲〉。《東海中文學報》NO.31(2016):77-112。

李俊勇、楊海帆。〈《南詞定律》版本考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NO.232(2015):71-81。

______。〈“宮譜”新考〉。《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NO.232(2015):71-81。

杜亞雄。〈“旋宮”、“犯調”之我見〉。《中國音樂學》NO.3(2003)︰133-137。

周來達。〈試論昆曲字腔〉,《中國音樂學》NO.2(2018):46-64。

______。〈昆曲曲牌唱調由何而來〉,《中國音樂學》NO.4(2016):70-126。

洛地。〈犯〉。《中國音樂》,NO.4(2005)︰17-22。

____。〈魏良輔‧湯顯祖‧姜白石—曲唱與曲牌的關係〉。《民俗曲藝》NO.140(2003)︰5-31。

范揚坤。〈捨離與完成:集曲歷史的現象詮釋〉,《臺灣音樂研究》NO.21(2015):1-27。

______。〈「度曲論」:曲牌音樂的存有與實踐〉,《雙溪樂刊》NO.4(2016):57-67。

高嘉穗。〈南曲集曲結構探微—以《新訂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的【商調】集曲為例〉。《臺灣音樂研究》NO.6(2008)︰131-166。

______。〈曲牌的結構、解構與重構-以《南詞定律》商調【二郎神】曲牌群為例〉。《臺灣音樂研究》NO.21(2015)︰29-69。

袁行云。〈清乾隆間揚州官修戲曲考〉。《戲曲研究》第二十八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225-244。

陳正生。〈“七平均律”瑣談—兼及舊式均孔笛製作與轉調〉。《星海音樂學院學報》NO.2(2001)︰26-28。

陳洛嘉。〈國家圖書館所藏辛卯本《雍熙樂府》考〉,《國家圖書館館刊》101年NO.1(2012):135-163。

許莉莉。〈論明清時期文人曲詞對南北曲曲牌定腔的影響〉。《齊魯學刊》NO.1(2007)︰70-74。

______。〈明清曲論中的“本調”考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NO.1(2008)︰95-100。

張小燕。〈試論集句詩與集曲〉。《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4,NO.3(2008)︰109-111。

張玄。〈昆曲集曲三題─南與北、集與犯、文與樂〉。《中國戲曲學院學報》,NO.4
(2012):99-102。

張紅梅。〈姜白石《淒涼犯》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1(2007):11-18。

張窈慈,〈從《仁智要錄》箏譜論唐代大 曲之摘遍和樂譜—以〈涼州辭〉、〈劍器渾脫〉、〈還京樂〉、〈泛龍舟〉、〈蘇莫遮〉為例〉,《藝術評論》NO.20(2010):29-64。

黃思超。〈集曲入套初探〉。收於洪惟助 主編。《千里風雲會:2010兩岸八校崑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店,2014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歌樂之關係」〉。《戲劇研究》NO.13(2014):1-60。

曾賓林。〈南音“譜”的傳統集曲方式及其傳統編曲規律〉。《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NO.3(2012)︰119-123。

傅雪漪。〈明清戲曲腔調尋蹤〉。《戲曲研究》第十五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95-111。

楊明輝。〈集曲特徵之辨析〉。《民族音樂》NO.3(2013):25-27。

路應昆。〈文、樂關係與詞曲音樂演進〉。《中國音樂學》NO.13(2005):70-80。

______。 〈中國牌調音樂背景中的崑腔曲牌〉。發表於「崑曲與非實務文化傳承國際研討會」,2007。

劉明瀾。〈論詞調的變化〉。《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NO.2(1994):11-22。

顧兆琳。〈崑曲曲調的展開手法〉。姜智 主編。《戲曲藝術二十年紀念文集‧戲曲導演、音樂、舞台美術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281-309。


(三)學位論文

卜致立。〈北曲【貨郎兒】音樂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6。

毋丹。〈清代至近代戲曲工尺譜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16。

王里。〈“交替調式”與“調式交替”之勘誤以及相關轉調概念之研究〉。武漢:武漢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7。

李健。〈《長生殿》曲譜研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8。

洪楠。〈明清曲譜之集曲研究〉。浙江: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8。

范揚坤。〈別裁與正宗—曲牌音樂的現象存有與歷史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陳旭。〈論中國民間音樂中樂段的結構特徵〉。天津:天津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陳美如,〈元人帶過曲音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5。

陳翔羚。〈明傳奇尾聲現象研究—以《六十種曲》為範例〉。臺北:私立東吳大學博士論文,2013。

陳薇新。〈集曲【榴花泣】之研究〉。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9。

張小燕。〈中國傳統音樂結構學導言─以特殊體詩歌與音樂結構引入〉。四川: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黃于真。〈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史寫作脈絡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

張剛。〈一曲多用─從現象到本質〉。中國: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2003。

葉姵岑。〈六十種曲中的合頭現象〉。臺北: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6。

蒯衛華。〈昆曲商調曲牌曲腔關係研究〉。中國: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2008。

魏洪洲。〈明清戲曲格律譜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博士論文,2015。

鐘雪寧。〈王驥德與李漁細曲論著之比較初探〉。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16。


七、工具書/ 工具網站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戲曲史資料叢刊。中國古典戲曲總錄之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韻典網」https://ytenx.org/ (accessed. May 20, 2018)

「清華大學曲譜查詢系統」(未公開)。(accessed. March 5, 2018)

吳新雷、俞為民、顧聆森編。《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網路版,網址:http://gongjushu.oversea.cnki.net/fanti/R200611080.html (accessed. April 15, 2017)


八、影音資料

《大師說戲》工作室 製作。《崑曲百種 大師說戲》DVD (共110講)。湖南: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20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