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新世代詩人的語言癖好
書刊名:臺灣詩學季刊
作者:周慶華
出版日期:2000
卷期:33
頁次:頁61-75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世代詩人詩作語言詩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153
期刊論文
1.鄭慧如(20000900)。隱藏與揭露--論臺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臺灣詩學季刊,32,7-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須文蔚(20000900)。新世代詩人的活動場域--從商業傳播市場轉向公共傳播環境的變貌。臺灣詩學季刊,32,68-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須文蔚(19981200)。網路詩創作的破與立。創世紀詩雜誌,117,8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瑞騰(2000)。臺灣新世代詩人及其詩觀。臺灣詩學季刊,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國治(1989)。跨向一九九○年─觀測詩壇新生代趨勢現象的沈思。新陸現代詩誌,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國治(1990)。從文化生態看臺灣現代詩的發展。新陸現代詩誌,7,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燿德、簡政珍、游喚、鄭明娳(1990)。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odorov, Tzvetan(1990)。批評的批評:教育小說。批評的批評:教育小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路況(1993)。虛無主義書簡-歷史終結的遊牧思考。虛無主義書簡-歷史終結的遊牧思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慶華(1996)。臺灣當代文學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柏拉圖、侯健(1989)。柏拉圖理想國。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原倫(1994)。歷史描述與邏輯演繹--文學批評文體論。昆明:雲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永熾(1993)。世紀末的思想與社會。臺北:萬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源煌(1998)。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慶華(1999)。新時代的宗教。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賀伯特•曼紐什、古城里(1992)。懷疑論美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孟樊(19980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芳明、陳義芝(19981200)。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岳川(1993)。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滕守堯(19950000)。對話理論。臺北:揚智。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炳惠(1985)。解構批評論集。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rthes, Roland(1992)。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向陽(1996)。八○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孟樊(1997)。後現代學術與理論。後現代學術與理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法爾布(1990)。語言遊戲。語言遊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燿德(1993)。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第2冊)。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第2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凡(1989)。新世代小說大系。新世代小說大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Wittgenstein, Ludwig(1990)。哲學探討。哲學探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蔡詩萍(1997)。八○年代後都市散文的新世代性格─林燿德的一種嘗試。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悼念一顆耀眼的文學之星的殞落。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閻鴻亞(1990)。黑暗的音樂。黑暗的音樂。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孫小玉(1991)。解鈴?繫鈴?─羅蘭巴特。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須文蔚(1997)。台灣新世代詩人的處境。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耀德(1996)。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靈(1996)。詩怎麼傳?。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喚(1990)。幽人意識與自然懷鄉--論臺灣新世代詩人的詩。世紀末的偏航:八〇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