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警察公共關係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莊德森
作者(外文):Chang, Te-sen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1:4=134
頁次:頁111-136
主題關鍵詞:警察公共關係全員公關大眾傳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7
  • 點閱點閱:36
     警察公共關係就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尚屬萌芽期,一般人很容易把公共關係定位在吃飯喝酒、攀關係的人際關係層面上,而用傳統的眼光觀察、評估、面對它,誤以為「公關」即是「交際應酬」,且認為公關是少數領導人或特定部門的事,因而置身於度外。事實上,警察公共關係的目的旨在為警察組織爭取公眾的瞭解、接納與支持,減少警察作為的障礙或阻力,並希望藉由大家對警察工作的關心與參與,促使警察任務更容易達成。   本篇主要是在闡述我國警察公共關係的意義、原則及推展警察公關應有的基本觀念,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俾便勝任各種管理功能,包括意見溝通、輿論調查、行銷、廣告、大眾傳播與形象塑造等,同時強調其推展有一定的運作程序。其次列舉警察公關的對象,具體提出建立良好警察公關的途徑,喚醒大家對警察公關的瞭解、重視,期能透過公共關係的運作,一方面把機關或首長的政策、計畫和理念傳達給社會大眾,同時也把社會大眾的反映作適當的處理,以塑造機關形象,建立機關信譽。
期刊論文
1.王洪鈞(19750800)。我國當前大眾傳播功能的觀測。新時代,15(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煥木(19850300)。論警民溝通。警學叢刊,15(3)=59,13-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振茂(19910600)。論警察公共關係。警政學報,19,147-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國誠(19830625)。公權力與公信力:警民關係與法治危機。中國論壇,16(6)=186,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湧清(19850900)。警民關係與犯罪防制。社區發展季刊,31,122-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淑玲(19921100)。教育行政機關推展公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78,12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官政哲(19970800)。警察之社區工作--警察角色之反思。警光,493,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慶翰(19920900)。公共關係的真諦。人事管理,29(8/9)=342/343,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振華(19810600)。警民關係理念的新境。警學叢刊,11(4),114-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在山(19860300)。公共關係行銷。銘傳學報,23,5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Vance, James L.、葉毓蘭(19980100)。警察與媒體的互動--系統化的媒體受訪致勝秘訣。警光,498,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紹堂(1997)。刑事局「預防犯罪網際網路資料庫」歡迎同仁民眾踴躍上網。警光,494,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以仁(19980100)。如何推展警察公共關係。警光,498,5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警政署資訊室(1997)。警政署「警政治安全球資訊網路服務站」簡介。警光,486,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宗仁(19870900)。網際網路與警察公共關係。警光,482,5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湧清(19830900)。中外各國警民關係概述。警學叢刊,14(1)=53,93-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宗仁(1998)。積極結合媒體提升警察形象。警光雜誌,498,6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芸(1988)。警察公關主管的媒體互動、公關執行之研究。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文竹(1998)。警察業務之探討。行政警察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卜正岷(1992)。行政院新聞局八十一年度研究報告彙編:行政院新聞局媒體公共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灣省政府警政廳(1997)。台灣省政府警政廳所屬各警察機關現行「公關體制」調查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灣省政府警政廳(1998)。「公關業務策進作為」專題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刁仁國(1980)。檢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蘭生(1997)。公關的時代來臨。台北:探索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化榛(1992)。警民關係。台北: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富雄(1984)。公共關係管理功能論。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德馨、俞成業(1992)。公共關係。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紀華強(1997)。實用公關基本法。台北:漢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祝振華(1982)。傳播與公共關係。台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覺民(1993)。警察公共關係。台北:書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吳蓓琳(1995)。新公關時代。台北:方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麗卿(1995)。認識廣告。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寒松(1960)。警察與公共關係。高雄:鼎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湄泉(1968)。警察公共關係與實務。台北:中國公共關係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慧玲(1997)。學校公共關係。台北:師大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璧(1996)。警察人的挑戰。台北:警光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禮中(1994)。警民關係。台北: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彭芸(1992)。企業公關手冊:按部就班做公關-公關活動的規劃與控制。台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俊英(1994)。警察人員精神教育教材:民眾導向的為民服務。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乃藩(1984)。公共關係。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Cox, W. R.(1984)。Public relations。New Testament:Longman。  new window
19.Cutlip, S. M.(1985)。Effect public relations。New Jersry:Prentice-Hall。  new window
20.Finn, D.(1960)。Public relation and management。New York:Reinhardt Publishing。  new window
21.Gans, H. J.(1979)。Deciding what's news。New York:Pantheon。  new window
22.Kotler, P.(1982)。Marketing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ew Jersry:Prentice-Hall。  new window
23.Kroes, W. H.(1976)。Society victim-the policeman。Illinois:Charles C. Thomas。  new window
24.Ross, R. D.(1977)。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Analysing and planning external relations。Glasgow:John Wiley and Son。  new window
25.Sehramm, W.(1955)。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Urbana: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new window
26.Souryal, S. S.(1985)。Police o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Houston:Anderson。  new window
27.Wilcox, D. L.(1986)。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tactics。New York:Harper & Row。  new window
28.李瞻(1992)。政府公共關係。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臺北:五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洪鈞(1987)。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臺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廖高江(1998)。「強化府會聯繫溝通,發展良性互動」專題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