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跨越時代的小說中看女性角色的轉變
書刊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作者:陳兆珍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3
卷期:8
頁次:頁157-177
主題關鍵詞:跨越時代女性角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7
  • 點閱點閱:65
臺灣人口除原住民外,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閩、粵沿海,中國傳統以男性為主的社會,也植入臺灣本島,以三從四德要求女子,以無才無學為品評女性的標準,故使大多數的女子因無知無學而愚昧傭弱、難以自立。甲午之戰,使臺灣淪入日人之手,日本式的「大男人主義」更深深影響了臺灣男子的觀念,致使臺灣女子長時期遭受重重壓迫與束縛,地位、形象較諸以往更為卑下,生活、命運也就更加悲慘。 本文共分四章,旨在探討日據時代前後的小說中,女性角色的轉變,從而指出時代的進步,使臺灣女性更勇於向父權挑戰,重塑女性自我,更進而轉為較為積極、進取、堅強、獨立的現代女性。
期刊論文
1.楊千鶴(194207)。花開時節。臺灣文學,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適(1919)。終身大事。新青年,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瑛宗(1941)。午前?崖。臺灣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於梨華(1964)。等。現代文學,20,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齊邦媛(1985)。閨怨之外─以實力論臺灣女作家。聯合文學,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游鑑明(1987)。日據時代臺灣的女子教育(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柯青華(198106)。隱地看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石濤(1996)。臺灣文學史綱。臺北: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繼堂(1996)。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龍瑛宗(1991)。不知道的幸福。龍瑛宗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中山(1965)。同盟會革命方略之軍政府宣言。國父全集(第一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慶。納妾風波。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逵(1991)。模範村。臺灣作家全集‧楊逵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虛谷(1991)。無處申冤。臺灣作家全集─陳虛谷、張慶堂、林越峰合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冰瑩(1985)。女兵自傳─打破戀愛夢。女兵自傳─打破戀愛夢。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錦發(1993)。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關係。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江玲(1976)。無調之歌─〈盪在鞦韆架上的女孩〉。無調之歌─〈盪在鞦韆架上的女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娟(1993)。失落的影子。臺灣作家全集─黃娟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瑞明(1995)。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和反抗。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