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鄉愁路上的一次頓挫--試論「桃花源詩并記」中神話情節所透顯的意涵
書刊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作者:張谷良
作者(外文):Chang, Cuu-lia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
頁次:頁89-100
主題關鍵詞:鄉愁桃花源詩并記神話情節陶淵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419
期刊論文
1.齊益壽(19851100)。「桃花源記并詩」管窺。臺大中文學報,1,285-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齊益壽(19841200)。論「桃花源記」的現實背景。文季文學雙月刊,2(4),3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法(19890100)。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璞。陶詩本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孔穎達。禮記正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飛舟(1994)。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陶淵明、逯欽立(1985)。陶淵明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喬瑟夫‧坎伯、莫比爾、Flowers, Betty Sue、朱侃如(1995)。神話。台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齊益壽(19680000)。陶淵明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想。臺北:臺大文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崔顥。黃鶴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永。安公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淵明(408)。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淵明(411)。移居二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牧。清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游。遊山西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淵明。形影神三首之影答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陶淵明。神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陶淵明。怨詩楚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陶淵明。連雨獨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賈島。尋隱者不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軾。題西林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慕谿。普光寺寄讀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商隱。錦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寅恪(1977)。桃花源記旁證。陳寅恪先生全集。台北:九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藝增。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感虛。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自然。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須頌。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寅恪(1978)。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孝廉(1986)。試論中國仙鄉傳說的一些問題。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孝廉(198611)。仙鄉何處--蓬萊、崑裔、后羿神話軸甫島、劉阮、王質傳說以及其他。花與花神。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帝篇。列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孟實(1978)。陶淵明。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祖桑(1989)。陶淵明的生活及其作品。談詩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惠王章句上。孟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豐楙(1988)。六朝道教洞天說與遊歷仙境小說。小說戲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炳惠(1985)。嚮往、放逐、匱缺--「桃花源詩并記」的美感結構。解構批評論集。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