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末期(1933-1945)臺灣助產士的歷史研究--以產婆彭錫妹接生記錄簿為研究對象
書刊名:臺灣史學雜誌
作者:鍾淑姬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
頁次:頁92-122
主題關鍵詞:助產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5
  • 點閱點閱:85
期刊論文
1.涂醒哲、蘇喜(1995)。肚皮無罪。醫望,8,6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綺雲(19930700)。臺灣助產士專業的變遷--社會學的解析與省思。國立臺北護專學報,10,269-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雅玲、余玉眉(19941200)。正常分娩的初產婦於待產及生產時主觀經驗之探討。護理研究,2(4),327-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川夫(1943)。民俗台灣。民俗台灣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嘉苓(200007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臺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王美園(1985)。助產士功能的展望與回顧。助產雜誌,2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素琴(1987)。新興的護理趨勢--居家護理與開業護理。助產雜誌,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素珍(20030700)。助產界參與「助產人員法」修法的歷程與展望。助產雜誌,46,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梅(19881200)。臺灣地區護產業務現況及發展。助產雜誌,2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心耕(19911200)。社會變遷與護理專業之發展。護理雜誌,38(4),37-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游鑑明(19930600)。日據時期臺灣的產婆。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9-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嘉苓(20010200)。空間、規訓與生產政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9,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翁玲玲(19990800)。漢人社會女性血餘論述初探:從不潔與禁忌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107-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弘能、葉林(1995)。剖腹產的原罪。醫望,8,7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嘉苓(1998)。產科學遇上『迷信』婦女。第三屆『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嘉苓(1998)。復興助產士、鼓勵自然產:健保幾婦制度。全民健保V.S.婦女健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淑卿(1999)。專業、權力與教育:從助產教育停辦談起。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大為(2001)。台灣近代(男性)婦產科的興起及其性/別政治。國科會台灣史專題研究計劃成果發表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聿琳(1998)。一個以助產士為主的產科健康模式之探討。全民健保V.S.婦女健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衛生署(1950)。衛生統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月枝(19901224)。我國護理教育的提升與長期規劃。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Wu, Chia-ling(1997)。Women, Medicine, and Powe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ldbirth in Taiwan(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new window
2.范燕秋(2001)。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文華(1997)。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台灣家庭計畫:醫療政策與女性史面向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oscucci, Ornella(1990)。The Science of Women: Gynaecology and Gender in England, 1800-1929。Cambridge。  new window
2.莊淑旃、許雪姬(200111)。莊淑旃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佐藤會哲(1932)。臺灣衛生年鑑。臺北:臺衛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鑑明、吳美慧(1994)。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記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安藤畫一(1924)。產婆學。鳳鳴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美華、周雨樺、林淑玲、苗迺芳、劉玉秀、蕭抒伶(1989)。產科護理學。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永明(1998)。臺灣醫療史。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美玲(1998)。我國助產教育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有錫、陳麗新(2002)。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師。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Foster, George M.、Anderson, Barbara Gallatin、陳華、黃新美(1992)。醫學人類學。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鈴木清一郎、馮作民、高賢治(1989)。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苙雲(1998)。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小田俊郎(1995)。臺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順隆。台灣歌仔冊,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淑姬(200312)。助產士黎素美、練杏村、余春梅、楊瑞媛、吳玉珍、陳滿妹、花含笑、胡春蘭、陳麗華訪談記錄及8位產婦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呂素麗(1995)。接生萬名嬰兒的洪孔達醫師。臺大醫院婦產科百年史料輯錄。臺大醫院婦產科同門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敬遠(1995)。台灣婦產科的黎明。臺大醫院婦產科百年史料輯錄。臺大醫院婦產科同門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皙堯(1995)。回顧台大婦產科45年。臺大醫院婦產科百年史料輯錄。臺大醫院婦產科同門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錦秀、宋錦秀、劉安怡(2000)。日治台中婦女的生活。中縣口述歷史。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