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利益囡仔: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兒童教育與家庭教養(1865–1936)
作者:黃子寧
作者(外文):Tzu-Ning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雪姬
古偉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長老教會兒童教育家庭教養小學主日學囡仔(gin–ná/gin–á)兒童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論文是以1865–1936年間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的囡仔為研究主體,整理白話字教會報紙的內容,作為論述脈絡的主要文獻,輔以「賴永祥長老史料庫」,作為信徒童年記憶的來源,探討長老教會信徒特有的兒童觀「利益囡仔」的生成、演變、實踐和影響。所謂的利益囡仔,是指在符合信仰的前提下,有利於孩子,給孩子利益。選擇以「囡仔」來指稱,在於以白話字書寫的教會出版品中,教會人士最常使用的就是「囡仔」(gin–ná/gin–á)這個詞彙。「囡仔」的意思極廣,包含生理年齡上的兒童、孩童或青少年,親屬身分上的孩子,以及童年時期,較能完整表達論文想要研究探討的對象意涵。在利益教會內的孩子為目標的兒童觀之下,教會當局和信徒兩者,都有應盡的本分責任,設計安排他們認為有益的運作模式,包含教會的兒童教育模式以及信徒的家庭教養模式,本文即要看這兩種模式的發展與特點,以及囡仔在這兩種模式中的養成與形塑。論文的架構,以貫徹本文的長老教會兒童宣言—1889年的〈利益囡仔的論〉為本,分為前後兩半,前半部以「囡仔受教示」提綱,研究教會當局提供的學校式的兒童教育—小學和主日學,後半部則以「父母盡本分」挈領,研究為人父母的信徒養育孩子的方式和教養孩子的形式。
This research aims at study the children of Presbyterian in Taiwan from 1865 to 1936. By using the church newspaper and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to explore the generation, evolution,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ology of “Beneficial to Children” in Presbyterian . The children in this dissertation have a boarder sense of meanings, it can be referred to their age, adolescents, children from the extended family members, or childhood. Under the view of “Beneficial to Children”, both Presbyterian management and Presbyterian are responsible for parenting children beneficially, including the education in the church and their family upbringing at home. This research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haping of the children under these two scenarios. The first part is an outline o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cluding elementary school and Sunday school which supported by Presbyterian Church. The second part focus on the roles of parents and how they raised their children under this context.
一、史料

《臺灣府城教會報》(光緒11年6月至光緒17年12月)
《臺南府城教會報》(光緒19年1月至1905年12月)
《臺南教會報》(1906年1月至1913年6月)
《臺灣教會報》(1913年7月至1932年4月)
《臺灣教會公報》(1932年5月迄今)
《芥菜子》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古偉瀛編,〈天主公教青年會規則〉,收入於氏編《臺灣天主教史料彙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灣人兒童》,1921。

二、日記、回憶錄和口述訪談

許雪姬、王美雪記錄,〈林垂凱先生訪問紀錄〉,收錄於許雪姬編著,《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第六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註,《黃旺成先生日記》第十五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5。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2000。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2004。

三、專書

Fr.Pablo Fernandez O.P.著,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臺北:光啟,1991。
大衛‧蘭西著,陳信宏譯,《童年人類學(下)》,臺北:貓頭鷹,2017。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1990。
艾格勒‧貝奇、多米尼克‧朱利亞主編,卞曉平、申華明譯,《西方兒童史(下卷:自18世紀迄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著,林楸燕、黃書儀譯,《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解救現代直升機父母的親子關係人類學》,臺北:大雁,2018。
甘為霖著、阮宗興校註、林弘宣等譯,《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臺灣筆記》,臺北:前衛,2009。
李嘉嵩著、李弘祺編,《一百年來—事奉與服務的人生》,新竹:李弘祺發行,2009。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2003。
胡文池,《憶往事看神能:布農族宣教先鋒胡文池牧師回憶錄》,臺南:人光,1洪郁如著,吳佩蓁、吳亦昕譯,《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高昭義編,《臺南高長家族族譜》,未出版。
連瑪玉著,鄭慧姃譯,《蘭醫生媽的老臺灣故事》,臺北:前衛,2017。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焦大衛(David K.Jordan)著,丁仁傑譯,《神.鬼.祖先:一個臺灣鄉村的民間信仰》,臺北:聯經,2012。
張妙娟,《開啟心眼:「臺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臺南:人光,2005。
張隆志等編著,《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8。
張孟珠,《清代底層社會「一妻多夫」現象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3。
楊士養編著、林信堅修訂,《信仰偉人列傳》,臺南:人光,1995。
鄭連德著,林恩朋編,《人生二十:臺灣生命線之父鄭連德牧師蒙恩的一生》,臺北:前衛,2012。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2000。
蘇志鴻纂修,《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2000。
蘇銅鐘、蘇謝守等著,蘇文安編,《至於我和我家—銅鐘與謝守的生命故事》,臺北:天恩,2013。


四、學位論文

王政文,〈天路歷程:臺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王昭文,〈日治時期臺灣基督徒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1920–1930年代)〉,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9。
毛姿閑,〈斗六斗山吟社及雲峰吟社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李沂安,〈崙背基督長老教會壹佰零叁年教會史〉,臺南神學院神學系所道學碩士論文,2004。
李采蓉,〈西螺菼社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李佩瑄,〈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岫珊,〈日治時期臺灣近代育嬰觀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吳文益,〈吳添友家族與南崁教會〉,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2004。
林素霞,〈基督長老教會與高長〉,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柯小菁,〈塑造新母親:近代中國育兒知識的建構(1903–1937)〉,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郭書蓁,〈兩個時代的北部長老教會女性—從晚清到日治時期〉,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慕真,〈臺灣白話字書寫中ê文明觀─以臺灣府城教會公報(1885–1942)為中心〉,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慕真,〈白話字的起源與在臺灣的發展〉,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陳雅苓,〈日治時期臺灣公醫制度的在地化〉,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黃佩萱,〈從臺南劉家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家族與地方社會的關聯(1849–1970)〉,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董婉芬,〈愛倫凱兒童中心教育觀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詹雅筑,〈醫學教育與殖民社會:由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的出現談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鄧慧恩,〈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對於「世界主義」的實踐—以基督教的受容為中心〉,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五、論文

王政文,〈改宗所引起的家庭與人際衝突:以十九世紀臺灣基督徒為例〉,《臺灣文獻》第63卷第4期,2012。
王乃雯,〈基督教信仰與「國家」的遭逢—以川黔滇交境「苗族」為例〉,收錄於黃宣衛主編《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臺北:唐山,2016。
吳學明,〈日治時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林治平主編,《臺灣基督教史—史料與研究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98。
吳學明,〈終戰前臺南「長老教中學」的歷史觀察〉,《南師學報》第38卷第1期,臺南:臺南師範學院,2004。
林維紅,〈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1894–1911)〉,《臺大歷史學報》第16期, 1991。
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新史學》16卷3期,2005。
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4。
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8期,2010。
苗延威,〈未知的誘惑:纏足史研究的典範轉移〉,《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4期, 2006年。
苗延威,〈晚清寓華「洋貴婦」的社會參與—以上海天足會(1895–1906)為中心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2本第1分,2011年。
苗延威,〈從「天然足會」到「解纏會」—日治初期臺灣的女體政治(1900–1915)〉,《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1期,2013。
金湘斌,〈日治初期(1895–1906年)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摸索與建立〉,《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2011。
胡衛清,〈晚清基督教中等學校課程研究〉,收錄於尹文涓編,《基督教與中國近代中等教育》,上海:上海人民,2007。
祝若穎,〈兒童中心學說的傳入與展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1928–1941)〉,《教育研究集刊》第56輯第2期,2010。
康豹,〈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0期,1991。
陳涵郁,〈戰時臺灣兒童的時局認識(1937~1944年初):以學校教育、玩具及紙芝居為中心的探討〉,《歷史臺灣》,2011。
陳龍廷,〈纏足.辮子:日治時代臺灣人身體的知識與監視〉,《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第2期,2013。
陳玉箴,〈營養論述與殖民統治:日治時期臺灣的乳品生產與消費〉,《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54期,2015。
張妙娟,〈《臺灣府城教會報》女學教育史料選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1期,2003。
張妙娟,〈日治前期臺灣南部長老教會的主日學教育(1895–1926)〉,《興大歷史學報》第22期,2010。
黃德銘,〈臺灣南部基督教長老教會組織發展之研究─以南部大會為中心(1896–1930)〉,《南大學報》第39卷第1期,臺南:臺南大學,2005。
黃德銘,〈長老教中學的發展與本土教育(1885–1934)〉,收錄於侯坤宏、林蘭芳編,《社會經濟史的傳承與創新:王樹槐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稻鄉,2009。
黃子寧,〈林獻堂與基督教(1927–1945)〉,收錄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8。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產婆〉,《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期,1993。
葉高華,〈當纏足遇上天然足:族群融合與社會壓力〉,《民俗曲藝》第197期,2017。
廖瑞銘,〈從《出死線》論臺語文學的宗教向度〉,《臺語研究》第3卷第1期,2011。
鄭玉卿,〈Ellen Key〈兒童的教育〉一文內容述要〉,《國教新知》第55卷第3期,2008。
鄭縈、陳雅雯,〈臺灣閩南語子義詞「囝」、「囡」、「仔」、「兒」的比較〉,《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第6期,2005。
蔡錦堂,〈《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與《公學校用國民讀本》〉,收錄於吳文星等編,《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2003。
鄧慧恩,〈芥菜子的香氣:再探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新人運動」〉,《臺灣文獻》第63卷第4期,2012。
盧啟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婚姻條規之制定與實踐(1865–1945)〉,收錄於王成勉主編,《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臺北:遠流,2014。
蘇淑芬,〈日治時代臺灣醫生廖煥章在上海的焦慮書寫─以詩詞為例〉,《東吳中文學報》第28期,2014。
賴永祥,〈臺灣教會史─史料研究回顧與展望〉,收錄於林治平主編《臺灣基督教史─史料與研究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98。
藍佩嘉,〈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臺灣社會學》第27期,2014。
簡秀珍,〈觀看、演練與實踐—臺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新式兒童戲劇〉,《戲劇學刊》第15期,2012。

六、網路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網址:mhdb.mh.sinica.edu.tw/mhpeople/index.php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網址: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中研院閩客語典藏,網址:
minhakka.ling.sinica.edu.tw/bkg/choan-bun-kiam-sek.php?gi_gian=hoa
新使者雜誌,網址:newmsgr.pct.org.tw/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網址:www.laijohn.com/index.htm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網址:www2.cch.org.tw/history/
閩南語文獻館:漳泉聖會報(漢化版),網址: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055704050_1_1.html
臺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網址:ip194097.ntcu.edu.tw/nmtl/dadwt/pbk.asp
臺語文記憶,網址:thepoj.com/memory/TGB/mowt.asp
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臺灣白話字文獻館,網址:pojbh.lib.ntnu.edu.tw/script/artical-dtap3.htm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網址:ds3.th.gov.tw/ds3/app007/index.php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網址:terms.naer.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