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札根於沙的木麻黃:安土敦仁的 後段技職教育與輔導踐行
作者:鄧明宇
作者(外文):DENG, MING-Y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翁開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技職教育生命敘說行動研究大專輔導工作勞動家庭technical and vocation educationlife narrativeaction researchcounseling in collegeslabor famil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本研究是關於一個自我確定的回鄉輔導工作者,在後段技職學校所進行的教育與輔導實踐故事。研究者在技職學校已服務十五年,同時作為專任講師與輔導工作者,看到結構性因素如何影響實務工作的進行,在現實環境下仍企圖進行另類教育和多元輔導的可能。研究者首先將台灣技職教育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放在全球政經的殖民/後殖民脈絡來爬疏,看到台灣教育的發展是全球殖民與後殖民主義的一環,在這樣層層交織的社會結構裡,研究者作為勞動階級的家庭與個人發展同時受到套疊的子系統和母系統所影響。在學校場域行動者的實踐路徑有四個階段:藉用白茅之㝌、困于葛藟之征、莧陸夬夬之逅、繫于苞桑之安,使用易經的四個卦象分別象徵實踐者的四種行動狀態:從第一階段自我確定成為落籍回鄉的教育工作者、到第二階段在受挫回身所採取的另類教育路徑、第三階段面對困境而轉境生成的跨專業教師發展、到第四階段透過輔導觀點所進行安土衍生的社群療癒。在這四個階段裡,研究者皆以社會結構的視框,來理解學校場域內行動者實踐的意義,並透過教育、輔導、個人、家庭等場域的現象經驗,進行深度的分析和討論。最後研究者提出「安土敦仁」的觀點作為後段技職教育/輔導工作的參看模式,認為艱難的教育環境下,行動者應撐出一方可休養生息的靜土,用仁義為基礎,發展出互為主體性的社群療癒關係。
This research is about counseling practitioner come back to the dis-advantage school in home town through self-identify. The researcher worked as both a teacher and a counselor in this school about fifteen years. Knowing the practice effected by the structure factor, the practitioner try to develop alternative education and multiple counseling orientation. First, the researcher put Taiw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 in the global context of colonization and post-colonization. Taiwan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one part of coloni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In the intertextual social hierarchy, we think the family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labor class both effect by the social system and subsystem. The practice of the actor in the school field are four stages. These four stages are metaphor of four divinatory symbols in Zhuyinz (the Book of Changes): by means of white cogongrass symbolize cure, struggling in kudzu vine symbolize dilemma, picking an amaranth on the road symbolize encounter, hanging up on tired mulberry symbolize health.Fir stage is that the actor come to home town becoming a education practitioner after self-identify. Second stage is that the actor change to alternative education path after struggling situation. Third stage is that the actor develop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after difficult position. Four stage is that the actor maintain the curing field of intersubjective group. In these four stages, the research use the view of social structur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actor in the school field and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ounseling, individual and family. Finally, the research think “maintaining the curing field of intersubjective group” can be the useful view for the practitioner in disadvantage school. The actor can set up a peaceful land to take care psychologica health of difficult lives between groups by the Zhuyin philosophy.
Baudrillard, J.(1968). The system of objects.New York: Verso.
Baudrillard, J.(1970). The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Sages.
Baudrillard, J.(1976).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 Sages.
Bruner, J.(1986). Actual mind,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Chang, J.(2008). Bad Samaritans: The Myth of Free Trade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Capitalism, New York, NY: Bloomsbury Press.
Dewey, J.(195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The Macmillan Company.
Flynn, G.(2013.4.15). Avril Lavigne Over the Hedge Interview。取自http://www.girl.com.au/avril-lavigne-over-the-hedge-interview.htm。
Karl E. Scheibe(1986). Self-Narratives and Adventure.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ed. Theodore R. Sarbin. New York: Praeger.
Kenyan, M., Jan-Eric R., Wilhelm M.(1999).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gerontology.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 40.
MABLib(2017.5.22)。權變理論。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權變理論。
Freeman, M.(1984). History, Narrative, and Life-Span Developmental Knowledge. Human Development, 27.
Polkinghonre(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Reichard, S., Peterson, P. C., Lrvson, F.F(1962). Aging and Personality: A Study of Eighty-seven Older Men. New York: Wiley. A report on a study directed by Else Frenkel-Brunswik.
Huntington, S.(1999).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2(78), 35.
丁興祥、張慈宜、張繼元(2013)。說出老年的故事:朝向生命敘事的健康照顧。第四屆人大社會與輔大社會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
大紀元新聞(2012.6.20)。台北基督學院獲准立案招生。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5/12/6/20/n3616909.htm。
工研院(2013.2.13)。工研院簡介。取自http://www.itri.org.tw/chi/about/index.asp?RootNodeId=080&NodeId=0800。
中央廣播電台(2010.3.26)。無殼蝸牛運動。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37063。
內政部(2010.3.25)。99年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統計結果摘要分析。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
尹者江(2003)。冷戰前後台灣的地緣政治。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永泉(譯)(2002)。受壓迫者的教育學(Paulo Freire著)。台北:巨流。
方國權(2006)。技職教育的雙璧-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通識在線,3,9。
王澤瑜(2014)。台南市國民小學推展「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 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網路教學中心(2013.4.25)。認識台灣﹣美援與經濟發展。取自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27/CH27_SEC05.HTM
古增鐽(2012)。日本從第一到崩壞的啟示與契機。彰銀資料,61,7。
台灣的大學通識教育改革:過去、現在、未來台灣省教育廳(198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會彙整﹣職業教育篇。
台灣省諮議會(民106年2月13日)。魏綸洲先生小傳。取自http://www.tpa.gov.tw/opencms/digital/area/past/past01/member0127.html。
台灣醫學大學附設醫院(2013.3.15)。藥品使用指導單。取自http://www.tmch.org.tw/VS/pharmacy/pharmacy02-1.files/PDF/0016-Serquel.pdf。
史旦旦、馬洁虹(2010)。第一次工業革命對職業教育之影響﹣基於技術視角的詮釋。職教時空,6(2),51﹣43。
安後暐(2010)。美援與臺灣的職業教育:1950﹣1965。台北市:國史館。
江大樹(2011.7.22)。台灣大百科全書﹣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22
行政院主計處(2013.4.13)。99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1126163116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3.4.5)。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取自https://www.google.com/url?q=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4/ninews/10111/t1-2.xls&sa=U&ei=dM9fUY27KcTr2wWetIGQCQ&ved=0CAcQFjAA&client=internal-uds-cse&usg=AFQjCNFOTQTNYcB5G5i7JNpXFLy8SKhjNw
行政院主計處(2017)。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取自https://www.stat.gov.tw。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建國百年勞動史。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職業訓練與經濟發展。載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編,建國百年勞動史(頁227﹣267)。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余璱(2004)。基督教門諾會在台傳教歷程(1949﹣2003)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星(1993)。日據時期臺灣的高等教育,《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5期,頁143-157。new window
吳台齡(2012)。尋找流離失所者之所在:一個精神科醫師的批判性實踐。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吳巨盟(1998)。後冷戰時期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政策:大陸、外交、國防、經濟政策的分析。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臻(譯)(2005)。龐克的哲學(O'Hara, C.著)。台北:商周出版社。
吳和豐(2013.3.30)。李國鼎與台灣經濟現代化。取自http://www2.tpes.tp.edu.tw/t0018/word檔/吳和豐---李國鼎與台灣經濟現代化.html。
吳清山(2011)。我國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與未來發展之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四卷第二期,241﹣280頁。new window
吳憶雯(2008)。新竹峨眉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new window
呂佳陵(2009)。林投。取自臺灣大百科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473
呂芳上(1997)。北伐時期英國增兵上海與對華外交的演變。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7,185 - 229。new window
宋文里(譯)(2001)。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Jerome Bruner著)。台北:遠流。new window
李永熾(譯)(1993)。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原作者Francis Fukuyama)。台北:時報出版(原出版年1991)。
李建興(2009)。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幾項教育史實思維。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李敏智、施浚龍、方君文(2013.4.5)。美國雷根總統與中華民國之關係。取自http://www.lib.thu.edu.tw/newsletter/126-201203/page05.2.htmnew window
李選、顏文娟、邱文璽、張婷(2009)。護理人員教考用制度之探討。國家菁英,5(4),57-72。
李茂興(譯)(1995)。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著Gerald Corey)。台北:揚智。
李錦容(2003)。臺灣女英雄陳翠玉。臺北:前衛出版社。
谷家恆、王俊秀(1998)。技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契機與創新:高等技術學院個案探討。通識教育季到,5(2),1-15。
那百川(2013.4.6)。1989年6月台股首次破萬點。取自http://www.mychinabusiness.com/magazine/1006/home/home11.html。
周怡伶(2012)。敘事治療在老人生涯團體的應用。諮商與輔導學報,12,21-25。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心理。new window
周傳姜(2007)。運用歷史的思考看護理的發展。護福,175,2-5。
周談輝(1985)。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嘉義:南華教育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林志峰(2004)。911事件對小布希政府外交政策取向之影響。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
林秀珍(2001)。「教育即生活」抑「生活即教育」?-杜威觀點的詮釋。教育研究集刊,47(7),頁1-16。new window
林香君(2015)。立於實踐—我對自我敘說研究方法的辨識與選擇。應用心理研究,63,189-238。new window
林振中(2006)。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研究-同化教育政策之批判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6,109-128。new window
林從一(2014)。臺灣通識教育發展歷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7(2),191-253。new window
林嘉誠與朱浤源(1992)。政治學辭典。台北市:五南。
林慧屏(2009)。埔里基督教醫院附設護士學校(1958-1970) 之個案研究。長榮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邱秀香(2013)。如何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大學通識課程之探討。實踐博雅學報,20,1-18。new window
邱宜令、周汎澔(2005)。談台灣助產專業及教育之沿革與未來展望。志維護理,5(2),65﹣70。
邱延亮(譯)(2004)。貧窮文化(原著Oscar Lewis)。台北:巨流出版社。
范明煥(2004)。新竹地區客家人的文昌信仰。客家禮俗。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孟祥森(譯)(1976)。異鄉人(原著卡謬)。台北:牧童。
夏林清(1990)。〈社會變動與成人學習─兩種不同理論之比較與討論〉。
夏林清(1992)。〈了解勞工家庭─小外包家庭工廠中的家庭衝突〉。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1987-1992)。台北:張老師。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new window
徐世榮(2013.3.1)。 台灣大百科全書﹣ 耕者有其回的負面評價。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耕者有其田。
莊奕琦(2011)。百年來兩岸經貿關係與台灣經濟發展:回顧與前瞻。2011台灣展望﹣建國百年專文。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莊瑞蘭(2013)。從市場變遷觀點─論戰後北埔茶產業史 (1946-2011)。客家文化學院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頁。new window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19-224頁。new window
翁開誠(2004)。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23,157-200頁。new window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頁。new window
翁開誠(2014)。道在倫常日用之情中:從李澤厚的儒學「情本體」說起。哲學與文化,41(12),97-120頁。new window
馬素珊、韋淑玲(2002)。信實的愛﹣門諾五十年護理生命的印記。花蓮:門諾醫院。
高年億(2001.6.10)。技專職校採購弊案,林騰蛟涉強銷教科書。聯合報,第8版。
康綠島(譯)(1989)。青年路德(Erickson, E.著)。台北:遠流出版社。
張一蕃(2006)。專業型大學的通識教育。載於南台灣2005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主辦單位: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張怡敏(2009.9.24)。台灣大百科全書﹣石油危機。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34
張芙美(2008)。護理學史。台北:華杏。
張淑卿(2010)。美式護理在臺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new window
張瑞昌(2001.4.13)。 教育大掃黑43所私校傳弊案高層決徹查。中國時報,第6版。
張添洲(2014)。職業教育改革與經濟轉型發展-台灣經濟轉型發展與技術技能人才培育。商業職業教育,135,25-31頁。
張漢良(譯)(2006)。薛西弗斯的神話(原著卡謬)。台北:志文出版社。
教育部(2010)。技職教育再造方案。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FE2799050C9A5AF7。
教育部(2011.10.13)。申請就學補助受惠學生人數統計。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609。
教育部(2013.3.24)。大專校院概況表(80﹣101學年度)。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31&Page=5314&Index=4&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2013.4.13)。大專校院概況統計。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17430&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Index=1。
教育部技職司(1999)。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技職司(2011.5)。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取自http://english.moe.gov.tw/public/Attachment/182615181571.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4)。教育統計簡訊第29號。104年4月21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brief/未來16年(104~119學年度)各教育階段學生人數推估結果.pdf。
郭文華(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年代臺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9﹣82。new window
郭雲萍(2009.9.24)。 台灣大百科全書﹣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23&Keyword=美援。
傅元湘(2014)。經濟型發展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台灣職業教育人才培育與經濟轉型發展。商業職業教育,135,35-40頁。
陳正茂(2004)。台灣經濟發展史。台北:文京。
陳玉君(2009)。撐:都市原住民勞動家庭的斷裂與連結。輔仁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玲(2004)。兩位老院長的會面懷念彰基前院長-阮德茂醫師。彰基院訊,21(8),21-24。
陳筱晶(2017)。教育部誰來點醒它,別再當瑣事王了。政府KPI真相。商業周刊,1541,35-38。
陳靜妍(譯)(2010)。馬奎斯的一生(Gerald Martin著)。台北:聯經出版社。
曾佳婕(譯)(2008)。社會批判與文化(Dant, T.著)。台北:韋伯出版社。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頁265~284。new window
曾賢瀚(2003)。台灣技術及職業教育制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甯國興(2009)。當陽光陷落時─同村協力的校園輔導。輔仁大學心理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程海東(2010)。少子化時代大學校院的招生策略。載於少子化時代大學校院的招生策略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頁47﹣70)。主辦單位:淡江大學。
童振源、蔡增家(2007)。從雁行發展到經濟分工:從台日經濟合作看東亞經濟分工模式的轉變。國際關係學報,24,87-114。new window
黃忠天(2013)。《易經》《詩經》動植物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比較研究。文與哲,23,1-40頁。new window
黃俊傑(1996)。分流教育的改革:理論、實務與對策。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美裕(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原作者:Huntington, S. P.)。台北:聯經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黃能堂(2011)。我國技職教育之變革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new window
黃榮洛(2003)。台灣客家人和三官大帝廟。臺灣客家史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315-316。
葉承翰(2016.12.8)。土壤鹽化。取自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中心http://ccsd.ntu.edu.tw/26032306933561122530/28。
董安琪(2012.05.18)。台灣歷史辭典﹣十二項建設。取自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02/cca220003-li-wpkbhisdict000059-0059-u.xml
董安琪(2011.8.13)。全球化下台灣的產業發展與產業政策。取自http://www.econ.sinica.edu.tw/upload/file/1129_1.pdf
廉兮(2012)。從個人到公共-抵抗與轉化的教育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3,21-45頁。new window
廉兮(2014)。庶民視角的教習踐行:邊界文本與抵殖民的家園政治。台灣文學研究,6,81-124頁。new window
楊耐冬(譯)(1984)。百年孤寂(原著馬奎斯)。台北:新潮文庫。
楊朝祥(1985)。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楊朝祥(2007)。台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new window
楊翠華(1978)。非宗教教育與收回教育權運動(一九二二∼一九三○)。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楊翠華(2008)。美援對台灣的衛生計畫與醫療體制之形塑。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2,91﹣139。new window
溫紹炳、葉茂榮(2004)。台灣樟腦產業與客家社會地位提升之研究。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研究報告。台南市: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
維基百科(2013.3.30)。維基百科﹣西頁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貢市。
維基百科(2013.3.30)。維基百科﹣蜑家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蜑家。
維基百科(2013.3.30)。維基百科﹣樂施會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樂施會。
維基百科(2013.3.6)。維基百科﹣五四運動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五四運動。
維基百科(2013.4.12)。維基百科﹣南斯拉夫內戰條目。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南斯拉夫內戰。
維基百科(2013.4.20)。維基百科﹣大英國協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大英國協。
維基百科(2013.4.20)。維基百科﹣非基督教運動。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非基督教運動。
維基百科(2013.4.20)。維基百科﹣福州歷史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福州歷史。
維基百科(2013.4.26)。維期百科﹣緩和政策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緩和政策。
維基百科(2013.4.5)。維基百科﹣十信案。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十信案
維基百科(2013.4.5)。維基百科﹣愛國獎卷條目。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愛國獎卷
維基百科(2013.4.6)。維基百科﹣光州事件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光州事件。
維基百科(2013.4.6)。維基百科﹣李師科案條目。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師科案。
維基百科(2013.4.6)維基百科﹣辛納屈主義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辛納屈主義。
維基百科(2013.4.6)維基百科﹣勃列日涅夫主義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勃列日涅夫主義。
維基百科(2013.4.6)維基百科﹣新自由主義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自由主義。
維基百科(2013.4.6)維基百科﹣雷根條目。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羅納德·里根。
維基百科(2017.5.31)。維基百科-副學士條目。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副學士。
維基百科(民106年4月22日)。氣生根條目。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氣生根。
臺灣教育會(1982)。臺灣教育沿革誌。東京:青史社。
趙豐(2013)。絲綢起源的文化契機— 中國絲綢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載於張豐,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1-27頁)。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鄧明宇(2000)。獻身與沉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輔仁大學應用心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明宇(2005)。從洎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頁。new window
劉北成(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Foucault, M.著)。台北:桂冠出版社。
劉仲冬(2006)。我國的護理發展史。護理雜誌,53(3),5-20。new window
劉素玢(1999.9.24)。台灣大百科﹣劉銘傳條目。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64&Keyword=劉銘傳。
劉鴻德(2008)。在醫療行政與醫學專業之間-邱仕榮及其同時代的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潘稀祺(2009)。帶領馬偕醫院脫離危機的夏禮文醫生。路加雜誌,245,3。
潘慧玲(2004)。高職及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編號197。
蔡幸娥(2001)。護理的信心﹣走過台灣歷史的足跡。台北:華騰。
蔡幸娥(2001)。護理的信心﹣走過台灣歷史的足跡。台北:華勝出版社。
蔡明鋼、文鎧威(譯)(2004)。搖滾樂狂躁的歷史(Palmer, R.著)。台北:商周出版社。
蔡偉銑(1997)。台灣石化工業發展過程的政治經濟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八期,157﹣224頁。new window
蔡淑鳳、吳濟華、陳永興、戴正德(2006)。從護理史探討護理的發展脈絡。台灣醫學人文學刊,791﹣112。
鄭谷苑(譯)(2002)。健康的社會(原作者:Rich Fromm)。台北:志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55)。
黎惟東(譯)(1989)。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原作者Carl Jung)。台北:桂冠。
盧念萱(2012.1.4)。台灣大百科﹣家庭計畫條目。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143。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彼得麥克拉原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蕭淑貞、戎謹如、沈宴姿、楊麗齡、藍忠孚(1995)。我國護理教育體制之課題與展望。護理雜誌,41(2),頁52﹣61。new window
薛曉華(2009.9.24)。台灣大百科﹣教育改革。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51&Keyword=教改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魏美娟、方文慧(2012)。我國大專校院性別教育課程之發展:2001~2010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頁25-32。
關中(2001.12.13)。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批判,國政研究報告。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0/IA-R-090-036.htm。new window
蘇麗智、阮玉梅、林明珍、張叔珍、羅筱芬(2001)。最近護理學導論。台北:華杏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