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竹市南寮地區聚落變遷及變遷過程所顯現之人地關係意涵
書刊名:人文及管理學報
作者:張智欽 引用關係韋煙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ih-chinWei, Yen-tsao
出版日期:2005
卷期:2
頁次:頁1-43
主題關鍵詞:傳統聚落宗族南寮地區人地關係Traditional settlementLineageNanliao areaMan-land inter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4
  • 點閱點閱:94
本文以臺灣西部沿海地區具有特殊的生態環境背景及發展軌跡,作為論述的基礎,以新竹市南寮地區作為研究的個案區域,探討百年來新竹市南寮地區之聚落變遷及變遷過程所顯現之人地關係意涵。西臨潟湖、東靠平原、沿海浮復地持續陸化的生態環境特質,形塑南寮地區強烈而獨特的人地互動關係。傳統聚落的空間結構深受自然環境影響,傳統聚落的血緣性及地緣性特徵顯著。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settlements, migr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families, and man-land relationships at Nanliao, Hsinchu City in the last century. References are made to the spe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developmental progression traits unique to the western coastal line in Taiwan. Nanliao is bordered by lagoons to the west and a plain to the east. The continuing disappearance of wetlands has helped to form a special kind of man-land relationships that are uniquely Nanliao. We found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s greatly nfluenc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kindred relationship.
期刊論文
1.韋煙灶(1998)。新竹平原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變遷與居民維生方式的轉變。地理研究報告,29,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再添(1979)。臺灣西南部嘉南洲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地理研究報告,5,1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夢輝(1997)。防風林對北部沿海農作物的重要性。桃園區農業專訊,21,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曲昌(1998)。塹港富美宮之祭祀圈演變探討。臺灣人文,2,175-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煙灶(20030700)。臺灣西部沿海區域發展模式之探討--新竹市油車港地區的個案研究。社會科教育學報,6,29-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美容(19870300)。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臺灣風物,37(1),53-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登風(19920600)。本市早期傳統的魚撈作業--「牽罟」。臺南文化,33,1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奇烈(1954)。新竹市文獻採訪錄。新竹縣文獻會通訊,17,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添福(19891200)。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 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33-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盛清沂(1980120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臺灣文獻,31(4),154-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智欽(2003)。宜蘭自然環境特徵與人地關係。宜蘭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宜蘭:宜蘭社區大學。133-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智欽。宜蘭縣蘭陽博物館預定地烏石礁公園及週邊區域研究調查報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惠滿(1998)。北投聚落景觀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觀點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智欽(1995)。宜蘭地區地下水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幸雪(1995)。漢人血綠聚落的分化與整合:以彰化縣溪湖鎮湖仔內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朝陽(1994)。臺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淑娟(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韋煙灶(2002)。鄉土教學與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世慶(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沿革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鵬雲、曾逢辰(1968)。新竹縣志初稿。臺北市:國防研究院暨中華學術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iller, G.、Tyler, J. R.(2001)。Enviornmental Science。  new window
5.張谷誠、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新竹叢誌。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省水利局(1991)。海岸水文氣象年報。臺中:水利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新亞(1983)。苗栗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清波(1995)。滄岑楊氏族譜。新竹:楊清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培桂(1968)。淡水廳志。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聲淼(1996)。臺灣省新竹農田水利會誌。新竹:新竹農田水利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鍾瑄(1968)。諸羅縣志。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朝龍(1968)。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國防研究院暨中華學術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氏族譜編修委員會(1965)。彭氏族譜。新竹:彭氏祖祠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董忠司、城淑賢、張屏生、張光宇(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國川(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勤(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水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旺成、郭輝(1976)。新竹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郁永河(1996)。裨海紀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金田(1990)。臺灣私法。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彭氏族譜編修委員會(1965)。彭氏祖譜。新竹:彭氏祖祠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郭魁士(1997)。土壤學。臺北:中國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淡新檔案校註出出版編輯委員會(1995)。淡新檔案(一),第一篇(民政類)。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極燉(1990)。臺灣語概論。臺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學明(19860000)。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一八三四-一八九五。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光宇(19960000)。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研究主題。地理研究報告。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春泉(1977)。新竹、苗栗縣土壤調查報告。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報告。臺中:臺灣省農業試驗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劭曾(1966)。臺灣海埔地之地形變遷。臺灣之海埔經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美容(2000)。一姓村、主姓村和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添福(1993)。臺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