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國治理與村庄社會秩序:以清代彰化縣的訴訟糾紛為例(1723- 1786)
作者:李朝凱
作者(外文):Chao-Kai Li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許雪姬
林偉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帝國治理村庄社會訴訟糾紛社會秩序聚落型態Empire governanceVillage societyLitigationDisputesSocial orderSettlement patte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
本文透過清前期彰化縣的訴訟糾紛為主體,試圖解析清帝國的治理策略、審判制度與衙門組織的運作實態,以及村庄社會內部秩序構成等課題,由此呈現清前期村庄社會秩序的整體樣態。
彰化縣村庄社會的建立與生成過程,緣起於十七世紀的荷治時期與鄭氏時期。依據村庄社會形成的方式約可分為原有庄、墾庄與府官庄等類型。清前期的聚落擴散過程與方志所述有所差異,空間型態具有細化與集村等特徵。其次,探索帝國的治安政策轉變,綠營塘汛兵額與沿山地帶民間武力徵用間的互動關係。從鄉壯守寨到隘番制,是清帝國運用漢番武力應對沿山地帶族群衝突的變遷脈絡,徵調沿山民間武力的治理策略,也有益於彰化縣的整體會秩序。
再次,闡明荷治時期至鄭氏時期的訴訟治理基礎後,探究清前期帝國審判 制度的內容特徵與變遷歷程,以及州縣以下的訴訟審理實態。並亦說明衙門吏 役組織與鄉約保甲組織的實際運作機制,及其與村庄社會秩序的聯繫。最後闡 釋村庄內部秩序構成以業戶管事、庄眾與公親人為核心。
最後,藉由訴訟案件與小民生活間的交互審視,呈現底層小民的日常生活 百態與時間節奏,由此反向觀察訴訟案件的生成原因與訴訟觀感。
This study through the litigation and disputes of Changhua Count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examines the governance strategy of the Qing empire. Different from existing research, showing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order in village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illage society in Changhua County originated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According to the village forme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riginal village, Official villiage and other typ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of the pre -Qing period,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empire of the military policy changes. The Qing empire to use local folk force to cope with the conflict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ition, the collection of folk forces along the mountain governance strategy, but also beneficial to the social order of Changhua County.
Thirdly, clarifying the basis of litigation governance in the period of Dutch period and Zheng period, it explores the contents and vicissitudes of the imperial trial system in the pre-Qing period, and the litigation trial in the county and county. And also explains the actual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Yamen organiz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village social order.
Finally,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tigation case and the common people 's life, it shows the daily life and the rhythm of the daily life of the folk.
一、史料
(一)奏摺、檔案、題本、實錄、律例及會典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乾隆三十一年-六十年》,微縮卷號:130-0650。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乾隆三十一年-六十年》,微縮卷號:135-1716。
「明清史料」,登錄號:075989-001 ,乾隆19 年6 月26 日。
「淡新檔案」,典藏於國灣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五樓特藏室。
中央研究院〈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典藏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人社中心圖書館及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微捲編號自MC04652 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書序號:0011153、0072355、0032422、0049349、0054313、0058427、0032421、0032424、0049349、011805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戊編no.1》,北京:中華,198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天地會(v.1) 、(v.2)、 (v.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v.64》,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v.6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 v.7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 v.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 v.8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52)》,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10)》,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1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15)》,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19)》,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0)》,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
(v.2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4)》,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6)》,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3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35)》,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36)》,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38)》,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40)》,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4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42)》,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47)》,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47)》,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60)》,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6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8)》,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9)》,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十二)》,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v.7》,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文孚纂修,《欽定六部處分則例》,臺北:文海出版社印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32 輯。
伊桑阿等纂修,《大清會典•康熙朝》,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康 熙二十九年序刊本。
托津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92。
沈之奇註,懷效鋒、李俊點校,《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松筠纂,《欽定臺規》,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道光七年官刻本。
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摺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017499。
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摺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044382。
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摺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046298。
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摺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010889。
洪安全總編輯,沈景鴻等編輯,《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故宮文獻委員會,1994-1995。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v.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 v.21》,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 v.63》,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 v.2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 v. 52》,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10)》,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1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19)》,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3)》,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6)》,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7)》,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8)》,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崑岡等修,《欽定大清會典》,上海:上海古籍,199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1966,臺灣文 獻叢刊 226 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省例》,臺北:臺灣銀行,1964,臺灣文獻叢刊199 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趙爾巽等編,《清史稿》,新京:大同,1937。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發行,1959。
薛允升著述,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織田萬,《清國行政法汎論》,東京: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1909。中譯本:織田萬,李秀清、王沛點校,《清國行政法汎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社,2003。
覺羅勒德洪等修纂,《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臺北:華文,1964。

(二)方志
《福建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285-288 冊,乾隆2年刊本。
尹士俍,《臺灣志略》,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
方崇鼎、何應松等纂修,《休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嘉慶20年刊本。
方鼎、朱升元等纂修,《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乾隆30年刊本。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13 種,1961。
王琛等修,《重纂邵武府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光緒26年刊本。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1962。
王壘、謝昌霖等修,《長汀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光緒5年刊本。
朱畯、馮煦等纂,《溧陽縣續志》,南京:鳯凰出版社,2008,光緒25年刊本。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1962。
呂燕昭、姚鼐等纂修,《重刊江寧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光緒6年重刊嘉慶16年本。
李永錫、徐觀海等纂修,《將樂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乾隆30年刻本。
沈定均修,《漳州府志》,北京:中華書局,2011,光緒3年刻本。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凱,《廈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1961。
周璽,《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林焜熿,《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0種,1960。
林溥總輯,《即墨縣志》,臺北:臺北市即墨同鄉會印行,1971,同治11年刊 本。
林謙光,《臺灣府紀畧》(華鄂堂集本),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冊,臺南:莊嚴,1996,康熙二十九年序刊本。
林謙光,《臺灣紀略》,收於杜臻,《澎湖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new window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1961。
胡啟植、葉和侃等纂修,《仙遊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同治12年重刊乾隆 36 年本。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1961。
孫爾準等修、陳壽祺纂,《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
叢第 84 種,1960。
翁天祜、翁昭泰等纂修,《續修浦城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光緒26年刊本。
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康熙三十五年原刊、康熙五十一年增刻。
張天如等纂修;魏式曾增修,《永順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同 治12年刻本。
張同聲、李圖等纂修,《重修膠州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道光25年刊本。
張嗣昌、尹士俍,李祖基點校,《巡臺錄.臺灣志略》,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
許瑤光、吳仰賢等纂修,《嘉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光緒5年刊本。
許應鑅修;謝煌纂,《撫州府志》,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45 冊,光緒2年刊本。
郭晋修、管粵秀等纂修,《太谷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 5,乾隆60年刊本。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1,臺灣文獻叢刊103種。
陳汝咸、林登虎纂修,《漳浦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民國17年續纂本。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1963。
陳朝宗修,《大田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民國20年鉛印本。
陳朝羲、許春暉纂修,《長汀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乾隆47年刻本。
傅爾泰、陶元藻等纂修,《延平府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同治12年重刊乾隆30年本。
曾曰瑛、李紱等纂修,《汀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同治6年重刊乾隆17年本。
童範儼修;陳慶齡等纂,《臨川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同治9年刻本。
黃家鼎輯,《馬巷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光緒19年補刊本。
楊宜崙修,《(嘉慶)高郵州志》,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9種,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1960。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1961。
蔡振豐,《苑裏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8種,1959。
蔣毓英纂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康熙25年稿成。
蔣繼沫等修;李樹藩等纂,《廣信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收於「中
國方誌叢書」第106號,同治12年刻本。
冀蘭泰、陸耀遹等纂修,《韓城縣續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嘉慶23年刻本。
盧興邦修;洪清芳纂,《尤溪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收於「中國方誌叢書」第230號,民國16年刊本。
錢紹文等修,《桂陽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同治 6年刻本。
薛凝度、吳文林等纂修,《雲霄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民國24年鉛字重印嘉慶21年本。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1962。
謝錫伯、汪廷霖等纂修,《貴池縣志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2,乾隆10年刻本。
蘇履吉、曾誠等纂修,《敦煌縣志》,臺北:學生書局,1967,道光11年刊本。
(三)官箴書、文集、日記、小說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1957。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1961。
王先謙撰,《東華續錄(乾隆朝)》,光緒十年長沙王氏刻本。
田文鏡、李衞撰,《州縣事宜》,合肥:黃山書社,1997,道光八年刊本。
朱景英,《海東札記》(1772),臺北:臺灣銀行,1958,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
佚名,《臺灣文獻匯刊第二輯第四冊:閩頌匯編(四)》,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李庚乾輯,《佐雜譜》收於《官箴書集成》第九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據 光緒十九年刊本。
李慈铭,《越縵堂日記•庚集》第二冊,揚州:廣陵書社,2004。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東京:平凡社,1971。
汪輝祖,《佐治藥言》,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1937,據乾隆五十一年本。
汪輝祖,《學治臆說》,二卷,收於《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同治十年愼間堂刻汪龍莊先生遺書本。
季麒光,《東寧政事集》,收於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第4輯第2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季麒光,《蓉洲詩文稿全集‧東寧政事集》,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6。
施世綸等撰,《南堂詩鈔(二)》「臺灣文獻匯刊」第二輯第十三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1959,民國方豪合校本。
徐珂輯,《清稗類鈔》第十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據民國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影印。
徐棟,《牧令書》,合肥:黃山書社,1997,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張廷驤編,《入幕須知五種》,文海出版社印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27輯,據光緒壬辰十八年浙江書局刻本影印。
張嗣昌,《巡臺錄》,收於趙申喬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881冊,上海:上海古籍,1997。
張嗣昌,李祖基標校,《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乾隆元年序 刊本。
張鑑瀛輯,《宦鄉要則》收於《官箴書集成》第九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 據光緒十六年刊本。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黃六鴻,《福惠全書》,收於《官箴書集成》第三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 康熙三十八年金陵濂溪書屋刊本。
黃六鴻撰;小畑行簡訓詁;山根幸夫解題,《福惠全書》,臺北:九思出版,197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1957,乾隆元年刊本。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平臺紀事本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6種,1958。
劉兆麒,《總制浙閩文檄》,收於《官箴書集成》第二冊,合肥:黃山書社,1997,據康熙十一年本。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種,1957。
鄭運經,《耽羅聞見錄》,收於「三韓叢書」,雍正十年刊。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1958。
(四)民間文獻(古文書、族譜、碑碣)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編,《民間遺存臺灣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王世慶主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美國亞洲學會臺灣研究小組,1977。
未著撰者,《劉氏族譜》,彰化:自印本,2004,無頁碼。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臺中縣市‧花蓮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補遺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v.2)》,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
胡家瑜,《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1999。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2。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0。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整理,臺灣大學人類系所藏古文書,編號T347。
楊惠仙編,《神岡:筱雲呂玉慶堂典藏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楊憲勳醫師典藏,發表於彰化縣文化局主辦,「跨越288年時空:和美阮家的古契字重見天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17年1月8日。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1966。
劉枝萬,《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4。
劉澤民,《平埔百社古文書專輯》,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劉澤民,《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五)輿圖
林天人編撰,《皇輿搜覽: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臺北:中央研究院 數位文化中心,2013。
林天人編撰;謝國興主編,《方輿搜覽:大英圖書館所藏中文歷史地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5。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5。new window
洪英聖,《畫說乾隆臺灣輿圖》,臺北:聯經,2002。
洪英聖,《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臺北:聯經,2002。
乾隆二十九至四十一年(1764-1776)「臺灣軍備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原件於收日本國天理大學圖書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雍正朝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
馮明珠、林天人主編,《筆畫千里──院藏古輿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六)圖像資料
「番社采風圖•守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姚文瀚等繪製,《平定臺灣得勝圖》,合肥:安徽美術出版,2002。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美麗與吉祥:中國傳統刺繡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蔣元樞,《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

(七)調查報告書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1963。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南天書局,1998。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1。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Ahern, Emily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Allee,Mark A. 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中譯本:艾馬 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 律與地域社會》,臺北:播種者文化,2003。
Davis, Natalie Zemon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Harrell, Stevan Ploughshare Village: Culture and Context in Taiwa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2.
Hsiao, Kung-chuan(蕭公權), Rural China: L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ery.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中譯本:蕭公權著;張皓、張升譯,《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臺北:聯經出版,2014。
Reed, Bradly W. Talons and Teeth :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Skinner, G.W. 著,史建雲、徐秀麗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中島樂章著,郭萬平、高飛譯,《明代鄉村糾紛與秩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臺制度硏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一七〇 二-一九八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9。new window
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必麒麟(W. A. Pickering)著,陳逸君譯述,《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 化,1999。
白井新太郎,《臺灣清時ノ司法制度》,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法務部,1917。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中譯本:《臺灣文化志》上 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new window
何炳棣,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2013。
吳佩林,《清代縣域民事糾紛與法律秩序考察》,北京:中華書局,2013。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1937原版。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new window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李典蓉,《清朝京控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李尚仁,《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2008。new window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 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那思陸,《中國審判制度史》,臺北:正典,2004。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1992。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17 世紀中國の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2000。new window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new window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上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new window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new window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2009。
唐文基,《福建古代經濟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孫家紅,《清代的死刑監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國家圖書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
張晉藩,《清朝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1993。new window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1993。new window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new window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郭成偉、關志國,《清代官箴理念對州縣司法的影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new window
富田芳郎,《北部臺灣に於ける自衛的農村聚落の一例》,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5。
富田芳郎,《臺灣に於ける合成聚落としての麻豆及び佳里》,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5。
富田芳郎,《臺灣本島人の姓氏の分佈と居住型》,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5。
富田芳郎著;許世珍等譯,《臺灣鄉鎮地理學的研究》,臺北:臺灣風物雜誌 社,1955。new window
曾紀蔚,《清代之監察制度論》,上海:上海書局,1996。
曾慶國,《吳郡山租館:吳氏家族結社成村的故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6。
湯熙勇,《清代臺灣文官的任用方法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 義研究所,中研院三研所專題選刊80,1988。
黃宗智,《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華書局,1986。
黃富三,《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黃豐隆,《情義年代:犁頭店黃家開發史探源》,臺中:祭祀公業義際季,2004。
溫振華等,《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葛瑞里•克拉克(Gregory Clark),《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臺北:財信出版社,2008。
劉澤民,《臺灣古文書常見字詞集》,南投:臺灣古文書學會,2007。
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05。new window
賴志彰,《彰化縣市街的歷史變遷》,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賴惠敏,《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臺北:五南出版,2007。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1979。new window
戴炎輝,《臺灣省通志稿.政事志.司法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
謝英從,《臺南吳郡山家族發展史:以彰化平原的開發為中心》,南投: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2010。new window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四卷,上海:漢语大詞典出版社,,2001。
蘇志鴻,《西螺鎮志(上)》,雲林:西螺鎮公所,2000。

(二)學位論文
David Buxbaum,Some Aspects of Substantive Family 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Taiwan (1896-1967), with a Case Study of a Northern Taiwan Village. Ph.D. disserta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8.
王秀玲,〈清代臺灣盜案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王雲洲,〈清代地方文官制度研究──以臺灣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王雲洲,〈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 史所碩士論文,2004。
安城秀,〈基督教傳播與臺灣港市的韓人移民:以基隆韓國教會為中心〉,基 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何孟興,〈清代巡臺御史制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9。
吳奇浩,〈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 194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李其原,〈18世紀中國常民身高研究〉,花蓮: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碩士論 文,2011。
卓惠芬,〈清乾隆時期閩粵地區犯姦案件之探討(1736-1790)〉,臺中:東海大學 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林文凱,〈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 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邱純惠,〈十九世紀臺灣北部的犯罪現象──以淡新檔案刑事類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0。
邵雅玲,〈由淡新檔案看晚清北臺女性的訟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1。
洪郁青,〈清代彰化平原之漢人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馬雅貞,〈戰爭圖像與乾隆朝(1736-95)對帝國武功之建構──以《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家榮,〈清代北投社社史研究-──以社址、社域變遷為中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張舜華,〈臺灣官制中「道」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
張耀焜,〈岸裡大社と臺中平野の開拓〉,臺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卒業論 文,1939。
陳中禹,〈從清乾隆朝岸裡社訟案看番漢糾紛的型態(1758∼1792)〉,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慧先,〈「丈量臺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08。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6)〉,新竹:國立清華 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黃昭仁,〈清代臺灣知府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new window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9。
蔡承豪,〈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蔣任遠,〈清代彰化楊家八卦臺地兩側移墾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
謝美娥,〈清中期臺灣糧價變動及其因素試析(1738-185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謝銘育,〈清代臺灣中部的市街與商業網絡〉,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顧雅文,〈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三)一般論文
G., Knapp, R. “Marketing and Social Patterns in Rural Taiwa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No.43, 1971, pp.226-249.
Kenneth Pomeranz,陳巨擘譯,〈奢侈消費和資本主義的興起〉,《大分流:中 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臺北:巨流圖書,2004,頁159-234。
Kenneth Pomeranz,陳巨擘譯,〈導論:歐洲經濟發展的比較、關聯和敘述〉,《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臺北:巨流圖書,2004,頁1-37。
Reed, Bradly, W. “Money and Justice: Clerks, Runners, and the Magistrate's Court in Late Imperial Sichuan”, Modern China 21:3, July 1995, pp. 345-382.
W., Crissman, L. “Marketing on the Changhua Plain, Taiwan.”in Willmott W.E. e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中譯本:夏黎明、隋麗雲譯,〈彰化平原的交易活動〉,《地理教 育》10(1984.6),頁 107-129)。
Wang , Sung-Hsing “Pa Pao Chun : An 18th Century Irrigation System in Central Taiwan”,《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1972.3),頁165-176。
夫馬進,〈中国訴訟社会史概論〉,《中國訴訟社会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 術出版社,2011,頁 3-123。
夫馬進,〈明清時代的訟師與訴訟制度〉,收於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頁392-394。
尹章義(1981),〈新莊巡檢之設置及其職權功能〉,收於氏著,《臺灣開發史》,臺北:聯經,1989,頁173-278。
文崇一,〈報恩與復仇:交換行為的分析〉,收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頁 270-301。new window
王世慶,〈貓霧捒藍興庄拓墾史料二則〉,《史聯雜誌》23(1993.11),頁16-22。
王志強,〈清代條例中的地區性特別法〉,收入氏著,《法律多元視角下的清代國家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頁50-67。
王泰升、堯嘉寧、陳韻如,〈戴炎輝的「鄉村臺灣」研究與淡新檔案〉,《法制史 研究》5(2004),頁 255-325。
王業鍵,〈明清經濟發展並論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頁 23-24。
王業鍵,〈清代經濟芻論〉,《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臺北:稻鄉,2003,頁1-16。
王獻軍,〈黎族歷史上的“生黎”與“熟黎”〉,《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 年1期,頁 1-6。
左平,〈從檔案看清代州縣巡檢及其衙門〉,《四川檔案》2010:4(2010),頁 15- 16。
安德列‧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著,劉北成譯,〈第二章:全球貿易的旋轉木馬(1400 年-1800 年)〉,《白銀資本》,北京:中央編譯局,2001。
寺田浩明,〈明清時期法秩序中“約”的性質〉,收於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頁178-180。
寺田浩明著;張登凱譯,〈自理與解審之間──清代州縣層級中的命案處理實 況〉,《法制史研究》26(2014.12),頁 71-110。new window
寺田浩明著;陳宛妤譯,〈清代州縣檔案中的命案處理實態──從「巴縣檔案(同治)」命案部分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2(2009.12),頁 247- 269。new window
江燦騰,〈日本帝國在臺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的確立〉,《中華佛學 學報》14(2001.9),頁 91-134。new window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臺灣史研究》(2005.12),頁 35-74。new window
杉原薰,〈東亞經濟發展之路——個長期視角〉,收於喬萬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濱下武志等編;馬援譯,《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 50年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頁100-106。
李文良,〈三層埔的土地拓殖過程與業主權取得──一個隘墾區的拓殖史研究〉,《臺灣開發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7,頁217-262。
李文良,〈民田與請墾制度: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收於詹素娟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頁27-56。new window
李文良,〈清代臺灣岸裡社的地權主張:以大甲溪南墾地為例〉,收於王泰升、劉恆妏編,《以臺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臺北:元照出版社,2007,頁135-162。new window
李文良,〈隘口與望樓:清乾隆年間南臺灣的邊防整備與社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等主辦,「紫線番界圖與 十八世紀臺灣邊區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2014年11月28日,頁1-18。new window
李伯重,〈附錄「過密型增長」理論不適用於明清江南農村經濟史研究〉,《理論、方法、發展趨勢中國:經濟史研究新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頁81-91。
李朝凱,〈形塑秩序與地方治理──以乾隆年間貓霧捒巡檢處理盜賊事件為例〉,《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屆》,臺中:逢甲大學出版社,2011,頁311-352。
李朝凱,〈訴訟文書與臺灣移墾社會:以乾隆年間「刑科題本婚姻姦情專題」的初探〉,發表於「第三屆民間歷史文獻論壇」,廈門: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 獻研究中心,2011年12月10-11日。
李朝凱、吳升元、吳憶雯合著,〈臺灣古文書的研究回顧與展望〉,收錄於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主編,《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中:逢甲大學出版社,2007,頁 294-299。
那思陸,〈清代臺灣案件的司法審判程序〉,《政大法學評論》60(1998.12),頁29-83。new window
那思陸,〈清代臺灣案件的司法審判機關〉,《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1998.5),頁185-208。new window
孟祥瀚,〈清代藍張興庄與臺中盆地的拓墾〉,《興大歷史學報》17(2006.6), 頁395-430。
岡本真希子,〈岡松參太郎と臺灣: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との關係から〉,收於淺古弘,《岡松參太郎の學問と政策提言に関する研究》,東京:文部科学 省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2003,頁 31-37。
林文凱,〈地方治理與土地訴訟──清代竹塹金山面控案之社會史分析〉,《新史學》18:4(2007.12),頁 125-187。new window
林文凱,〈清代刑事審判文化──以臺灣命盜案件審判為個案之分析〉,《法制史研究》25(2014.6),頁 95-130。new window
林文龍,〈淡水廳林占梅被控傳說與新史料〉,《臺北文獻》直字105(1993.9),頁 83-95。
林玉茹,〈1945年以來臺灣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論(1945-2000)〉,《臺灣史料研究》21(2003.9),頁 2-33。new window
林玉茹,〈清末北臺灣漁村社會的搶船習慣:以《淡新檔案》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20:2(2009.6),頁 115-165。new window
林玉茹、畏冬,〈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2012.9),頁 47-94。new window
邱婉容,〈明清臺灣行政檔案全文建檔及標注計畫〉,收於「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HelpDocs/DatabaseIntroduction/MingQingDocsIntr oduction.pdf(2010年7月14日擷取)。
邱澎生,〈刑案匯編中的法律推理〉,收於氏著,《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 商業法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頁135-176。
邱澎生,〈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收入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頁135-198。
邱澎生,〈訟師與幕友對法律秩序的衝擊〉,《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第三章,臺北:五南,2008,頁95-133。
金耀基,〈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收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頁60-81。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籌備處,2001,頁 33-112。
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庄」:萃豐庄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1989.12),頁 33-69。new window
春山明哲,〈臺灣舊慣調查と立法構想──岡松參太郎による調查と立案を中心 に〉,《近代日本と臺灣》,東京:藤原書店,2008,頁 252-293。
柯志明,〈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臺灣史研究》22:2(2015.6),頁 45-110。new window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臺灣文獻》43:3(1992.9),頁 165-259。new window
科大衛,〈告別華南研究〉,收於華南研究會編,《華南研究會論文集》,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2004,頁9-30。
計文德,〈清代拓墾大肚臺地以西埔園之土地取得問題初探〉,收入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頁 86-186。
唐啟翠,〈族群利益與邊界政治──海南“熟黎”研究〉,《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5期,頁6-12。
唐澤靖彥,〈清代における訴狀とその作成者〉,《中国—社會と文化》13(東京,1998),頁 306-330。
唐澤靖彥著;尤陳俊譯,〈從口供到成文記錄:以清代案件為例〉,收於黃宗 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9,頁80-107。
宮崎市定,〈清代の胥吏と幕友——特に雍正朝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16:4(1958),頁 1-28。(中譯本:宮崎市定,〈清代的胥吏與幕友〉,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六》,北京:中華書局,1993, 頁508-539。
張研,〈對清代州縣佐貳、典史與巡檢轄屬之地的考察〉,《安徽史學》2009:2(2009),頁4、15、17。
張素玢,〈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臺 灣文獻》57:2(2006.6),頁 45-87。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東海歷史學報》4(1981.2), 頁 49-76。new window
張菼,〈臺灣藤牌兵討俄研究及天地會僧兵征藏傳說的比較〉,《臺灣文獻》17:3(1966.9),頁 26-49。
張寧,〈十八世紀的「漢奸」認定與「隱形」的法律文獻〉,《法制史研究》(2012.6),頁 163-190。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史蹟雜誌》36(2000.6),頁 3-31。
莊金德,〈巡臺御史的設立與廢止〉,《臺灣文獻》16:1(1965.3),頁 53-77。
許雪姬,〈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研究:試論其生平、交友及著述〉,《臺北文獻》44(1978.6),頁 123-131。
許雪姬,〈清代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制度史為例〉,《思與言》23:1(1985.5),頁 25-36。new window
陳志豪,〈清代臺灣的番屯制度與墾庄建構:以竹塹地區的九芎林庄為例〉,《臺灣史研究》20:2(2013.6),頁 1-30。new window
陳叔倬、李其原,〈由清刑科題本本檔案研究18世紀中國常民的身高與經濟發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286期,網址: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100/286/a-2.pdf。
陳宗仁,〈十八世紀清朝臺灣邊防政策的演變:以隘制的形成為例〉,《臺灣史研究》22:2(2015.6),頁 1-44。new window
陳炎正,〈岸裡社史話〉,《臺灣風物》31:1(1981.3),頁 55-61。new window
陳炎正,〈清代臺灣墾務糾紛之初探:以岸裡社會為例(上)、(下)〉,《臺灣源流》2、3(1996.6、1996.9),頁 61-72、22-32。
陳哲三,〈古文書在臺灣史研究的重要性──以「竹腳寮」、「阿拔泉」之地望的研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000.11),頁 135-151。new window
陳捷先,〈禪濟布巡臺事蹟考〉,《臺北文獻》61/62(1983.3),頁105-134。
陳惠馨,〈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法制史研究》5(2004.6),頁123-187。
陳祺助,〈清代臺灣縣丞與巡檢設置研究〉,《高市文獻》8:1(1995.9),頁 1-98。
陳韻竹,〈從制度層面對清代臺灣總兵官的再析論〉,《臺灣文獻》57:3(2006.9),頁 163-194。new window
富田芳郎,〈臺灣街の研究〉,《東亞學》第六輯(東京,1942.8),頁 33-72。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一續)〉,《臺灣風物》5:1(1955.1),頁 23-45。new window
富田芳郎,〈臺灣聚落の研究〉,《臺灣文化論叢》第一輯,臺北:清水書店,1943,頁149-221。
森田明,〈清代臺灣中部の水利開發──八堡圳を中心として〉、〈臺灣における水利組織の歷史考察〉,收錄於氏著,《清代水利史研究》,東京:亞紀書 房,1974,頁 498-522、523-562。
湯熙勇,〈清乾隆十六年臺灣彰化之番殺兵民事件〉,收於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 頁 35-71。
湯熙勇,〈漂流民與跨界移動:以清代臺灣的琉球、日本及朝鮮之漂流人為中心〉,發表於中研院人社中心主辦,「近世東亞海域史的多視角研究:以各 國史料為中心的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2011年11月 3-4日,頁 5-6。
滋賀秀三著,王亞新譯,〈中國法文化的考察——以訴訟的形態為素材〉,收於王亞 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 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頁1-18。
滋賀秀三著;王亞新譯,〈清代訴訟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收於王亞 新、梁治平編,《明清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頁19-96。
黃光國,〈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收入於氏著,《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頁 1-39。new window
黃宗智,〈中國法律制度的經濟史、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第2期(1999),頁 97-115。
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16:2(1998.12),頁 61-78。new window
黃富三,〈林文明「正法」案真相試析〉,《臺灣風物》39:4(1989.12),頁1-32。
楊國樞等,〈報的觀念與行為〉,收於余德慧策劃,《中國人的世間遊戲──人情與世故》,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0,頁1-48。
楊聯陞;梁庚堯譯,〈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收入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1983,頁61-89。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宋光宇編,《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1994,頁 225-269。
溫振華,〈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1(1983.6),頁 43-95。
經君健,〈清代的等級結構──代緒論〉,《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初版,2009,頁 1-37。
葉軍,〈日本“中國明清史研究“新特點:地域社會論與年鑑學派〉,《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2002),頁 73-74。
詹素娟,〈從地域社會出發的華南研究──與臺灣區域史研究的比較〉,發表於中研院臺史所主辦「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
趙世瑜,〈清:吏與幕僚共天下〉,《吏與中國傳統社會》第八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劉序楓演講,〈從「商標」、「廣告」看清代輸日商品的市場流通〉,「中西檔案讀 書會」第一次讀書會紀要,2013 年1月18日。
蔡志展,〈清治前期臺灣行政系統之建置與變革(1684-1874)〉,《中師社會科教育研究》5(2000.12),頁25-49。
賴惠敏、徐思泠,〈情慾與刑罰:清前期犯奸案件的歷史解讀(1644-17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1998.8),頁 31-73。
魏凱立(Kelly Olds),〈身高與臺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 1854-1910〉,《經濟論文 叢刊》28:1(2000.3),頁 25-42。new window
關口隆正,〈臺中地方移住史〉,《臺灣慣習記事(一)上》(1901)。(中譯本為陳壬癸譯,《臺灣慣習記事(一)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頁175-183)
蘇亦工,〈清律「光棍例」之由來及其立法瑕疵〉,《法制史研究》(2009.12), 頁 195-243。new window
顧瑜君,〈內外有別,豈可不分──「自己人」和「外人」的人際運作〉,收於余德慧策劃,《中國人的面具性格》,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87。

三、網際網路資料
「美國國會圖書館」:http://lccn.loc.gov/gm71005078。
「國立臺灣博物館」:http://www.ntm.gov.tw/tw/index.aspx。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index.html。
「數位方輿」:http://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
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http://www.ncdrisc.org/height-ranking-mean.html(2016/11/22瀏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藏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c/mctkm2o?2:956802359:10:/LVM/hom e2/tts/mctkm2/ttscgi/ttsweb.ini:::@SPAWN。
戶部(乾隆50年 11月20日)。《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7/af/c0.html(2016/04/07瀏覽)。
文選司(乾隆14年2月12日)。[題名:文選司為供事期滿註冊銓選事]。登錄 號:154984-00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國家圖書館整理,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about_tm.hpg〉,藏品編號 2591950。
潘英海(年代不詳)。[清謝遂職貢圖:彰化縣大肚等社熟番]。《數位典藏與數位 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08/56.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