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追蹤--入學前後學業表現之比較
書刊名:教育資料集刊
作者:蘇玉龍林志忠 引用關係陳恭
作者(外文):Su, Yuh-longLin, Jyh-jonhChern, Gu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5
頁次:頁29-48
主題關鍵詞:大學入學制度推甄入學學業表現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Personal application and recommendationAcademic achie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6
  • 點閱點閱:12
延續「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之研究(Ⅰ)」之結論,本文之研究擴大抽樣樣本學校數為68所,並比較九十四和九十五學年度經學校推薦和個人申請管道入學學生的學科能力測驗分數之表現,以瞭解大學甄選入學制度在使學生能夠適性就讀大學校系,而大學也能甄選適合專長的學生的成效。另外,本文之研究也進行不同身份入學學生在學學業成績表現之分析,探討是否依適性就讀的學生,其學業成績之表現也較為理想。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甄選制度已發揮讓學生適性就學、大學選擇適合學生的成效,但整體表現已趨緩。另外就不同身份學生學業成績表現上,則呈現的現象較為分歧,尚無法證明經由學校推薦或個人申請之學生,其學業成績表現將較為理想。
Due to the inadequacy of the ol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a new system of college admission (personal applic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instead of examination) has been adopted for sometimes. It is the right time to make a reassessment. This study conducted a research in 68 universities abou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tudents admitted to colle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system. Here, the scores of the Scholastic Attitude Test in the 2005 and 2006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re taken for a comparison. We discover that the efficacy of the new system has been notorious at the beginning, but is slowing down in recent year,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the new system and those admitted by examination in terms of achievement.
期刊論文
1.洪瑞兒、鄧柑謀、林雪貞(1997)。高屛地區公私立高級中學參加大學推薦甄選因應措施之研究。左營高中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錫津、劉正鳴、劉汝平、黃小陶、彭天健、陳清平、林益三、戴麗紅、謝月英(19981200)。建國高中不同入學管道學生(自學生、推甄生、聯招生)之學習與生活狀況比較研究。建中學報,4,165-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聰鑫(20050400)。專科學校採行推薦甄選制對學生來源與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南開技術學院為例。師大學報. 教育類,50(1),139-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俐俐(20000600)。五專推甄生與一般生在學期成績之比較--以臺北商專會統科為例。國立臺北商專學報,54,277-2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一如、李弘斌(19990400)。多元入學方案與學生教育成果之探討。景文技術學院學報,9(2),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劭仁(20020200)。升高中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學生學業表現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10(1),85-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0800)。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2),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康宗虎、劉世勳、梁義介、王淑娟、廖啟良、歐鎮寬、陳鴻遠、張顯盛(19981200)。八十六學年度推薦甄選入學生學習適應與成就追蹤研究。大安高工學報,10,5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任建葳(1996)。八十四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查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福田、林顯輝、黃冬富(1997)。八十五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查研究--國立屛東師範學院。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金河(1997)。八十五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査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清松、江瑞淸、黃能堂(1996)。八十四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查研究--私立中原大學。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玉成(1996)。八十四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査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勁燕(1997)。八十五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査研究--私立逢甲大學。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3)。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與學生家庭背景及城鄕差距對入學機會分配之研究。臺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旭崧(1996)。八十四學年度推薦甄選追蹤調查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清田、黃世欽、林舜天(1999)。甄試入學技優生、學優生與高中生之學習輔導、追 蹤與改進方案研究。臺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硏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次融(1991)。推薦入學方式之研究。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玉龍、林志忠、陳恭(2007)。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之研究第二期。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玉龍、葉連祺、吳京玲、陳恭(2006)。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之研究第一期。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8)。八十三一八十七學年度大學試辦推薦甄選入學招生方案檢討報告。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瑞麟(2004)。考生對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秋霞(2002)。從教育改革談台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孟昕(1999)。中英大學入學制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2)。九十一學年度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招生簡章匯編。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04)。九十四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招生辦法。臺北: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希舜、劉清田、黃世欽、林 舜 天(2000)。高中生入學技職校院學習追蹤輔導之研究。臺北:教育部技職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世欽、林舜天(1998)。台灣科技大學學生來源與學習成就分析統計--八十六學年度。臺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02)。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大會結論暨建議資料彙編。台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臺北: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05)。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九十五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招生辦法,http://www.caac.ccu.edu.tw/caac95/document/recruit95. doc, 2006/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思宇,戴安瑋(20051118)。明年大學推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錦弘(20061111)。大學推甄研議分區保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2)。九十二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各項變革、執行概況及考試招生時程說明,http://140.lll.34.69/EDU_WEB/EDU_MGT/HIGH/ EDU1398001 /importance/911116-1 .htm? search, 2006/1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2003)。九十三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家長手冊文字檔,http://www.edu.tw/imiversity/hightest/index.htm, 2006/1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瓊瑩(1995)。推薦甄選研討會會議資料,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次融,林秀紅,連正雄,姚霞玲(1999)。八十六年度推薦甄試追蹤調查研究報告,http://www,ceec.edu.tw/Research/paper_doc/03224.doc, 2006/0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