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合理性之研究
作者:紀佳琪
作者(外文):Chi,Chia-Chi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指導教授:楊振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合理化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policy makingration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合理性,首先依相關文獻了解並探討教育政策之理論基礎,以作為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合理性研究之學理依據;其次再以德懷術及結構訪談方式,檢視大學多元學政策制定之合理性內涵、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過程與影響因素及大學多元入學政策目標達成情形等。
經由相關之文獻分析,建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並據此編制「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合理性」之德懷術問卷,以15位教育界之學者專家為研究對象,經三回合問卷調查取得一致性及相關資料,再將問卷資料以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整理。另外,就德懷術問卷相關內容再編製訪談大綱,向6位大學教授、教育部前次長、司長及高中校長等人,進行結構性訪談。最後,綜合德懷術問卷調查統計分析資料及訪談資料,歸納整理出以下結論:
一、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內涵
(一)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可減低城鄉差距。
(二)大學多元入學政策有強調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
(三)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引導高中課程教學。
(四)大學多元入學政策仍有市場導向色彩。
(五)大學多元入學政策相信透過個人天賦及努力,可公平競爭獲得期望目標觀念是存在且具有其價值的。
二、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之過程與影響因素
(一)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為多元選才原則。
(二) 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為逐步漸進,制定程序為周延合理,且具協商色彩。
(三)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為法制化過程,且具有法源基礎。
(四)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為充分討論且達社會共識才實施。
(五)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受到行政、立法、學術參照及利益團體等影響。
(六)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受到媒體影響。
(七)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受政黨政策影響。
三、大學多元入學政策目標達成情形
(一)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未能確實紓解高中生升學壓力。
(二)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高中教師未能完全多元化評量及教學。
(三)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高中端未能積極發展各種活動及競賽。
(四)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與學生主動學習動機較無相關。
(五)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高中端更可讓學生了解並就讀適合科系。
(六)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對傳統明星高中價值無多大影響。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教師方面、家長及學生及未來研究者等四方面做為參考。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rationality of policy-making for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First, related documents would be fully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basic theories for educational policies, which would be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this research. Next, the methodology of Delphi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 would be applied to inspect the content and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of policy-making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research structure are built up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documents, which is also used to design the Delphi questionnaires for the research. Fifteen scholars and experts in education were surveyed. Three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to get the consistent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which then was analyzed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 In addition, an interview summary which was edited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Delphi questionnaires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ix university professors, the former deputy of Education Bureau and se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In the e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 of the Delphi questioners and the interview was summarized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y-making for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I) The policy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woul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ies.
(II) The policy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III) The policy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is used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IV) The policy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is still market-oriented.
(V) The belief of the policy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is that each individual could have a fair chance to compete for his/her goals, which is present and is valuable.
II. The process of effects of the policy-making for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I) It is the principle of multiple selections of students.
(II) It should be implemented gradually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is policy should be well-rounded and negotiable.
(III) It should be made based on laws.
(IV) Before it is implemented, it should be fully discussed to reach public agreement.
(V) It is influenced by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academic and interest-related groups.
(VI)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media.
(VII)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policies of different parties.
III.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of the policy of college multiple entrance
(I)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didn’t really relieve the academic pressur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I)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didn’t fully apply multiple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III)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senior high schools didn’t actively develop a variety of actives and competitions.
(IV)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was not so related to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tudents.
(V)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more about future majors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departments.
(VI)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star senior high schools were not much affected.
In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suggestion proposed by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s,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stud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could make some references to it.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8)。83-87學年度大學試辦推薦甄選入學招生方案檢討報告。臺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03)。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1日。網址:http://www.jbcrc.tw/
文成偉譯(2010),Feenberg, A.著(2005),海德格與馬爾庫塞。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宏(2014)。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六版)。臺北:五南。new window
王秀槐、黃金俊(2010)。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從自我決定理論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生的科系選擇與學習成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27。new window
王俊權(1989)。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家通(2005)。我國與日本、韓國之大學入學制度比較研究。教育學刊,94(24),1-21。new window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
田芳華、傅祖壇(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9-233。new window
任拓書(1999)。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選才通訊,59期。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30日。網址:http://www.ceec.edu.tw/CeecMag/search.aspx
朱志宏(2000)。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朱志宏(2004)。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余秋芬(2005)。高中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與大學入學後學科學習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中華電視公司教學部主編。
吳清山、林天祐(2001)。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2,127。
吳清山、林天祐(2008)。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
吳清基(1992)。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臺北:文景。
李大偉、李建興、胡茹萍、黃嘉莉(2012)。我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之評估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鍾元(2000)。簡介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4),24-3。
杜貴欉、王垠、劉玲瑛、鄭曜忠、夏敏、陳淑君(2003)。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後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行動研究――以國立彰化高中為例。收錄於九十二年度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教師從事行動研究方案成果報告,彰化: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周育仁(1997)。認識政治。臺北:台灣書店。
周燦德(1994)。變遷社會對我國教育決策的衝擊及其因應策略。台灣教育,520。
蘇德祥(2001)。高中多元入學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
林天祐等(1996)。教育政策形成及制定過程之分析。初等教育學刊,5,1-40。
林水波(1981)。政策執行之理論探討。思與言,18(6),459-504。new window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閔政(1996)。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鍾沂(1995)。美國官僚制度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如何爭取政治支持。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
邱思瀛(2009)。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探究。銘傳教育電子期刊(創刊號),83-93。
邱愛鈴 (2013)。十二年國教變革下高中課程與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關係之研究。課程研究,8(2),23-52。
邱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臺北:高等。
柯三吉(1988)。先進國家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模式。中國論壇,305。
柯三吉(1991)。公共政策與政治經濟論叢。臺北:時英。
洪泰雄(2004)。我國大學甄選入學制度及其學生學習成就之探討—以臺灣大學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秦夢群(200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59-84。new window
秦夢群(200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翁志強、孫瑞霙和廖玲珠(2010)。大學多元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分析:以某私立大學會計系學生為例。經營管理論叢,6(2),69-92。new window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臺北:五南。
袁振國(2010)。教育政策學。臺北:高等。
高強華(1999)。教育與社會變遷。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315-334)。臺北:師大書苑。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發表於私立銘傳大學主辦之「展望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頁69-88)。臺北:銘傳大學。new window
張建成(1999)。教育政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臺北: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學富。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新堂(2002)。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挑戰及因應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47,126-132。new window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鈿富、吳慧子與吳舒靜等(2010)。PISA科學表現與科學態度之關聯:儒家文化影響之分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1-24。new window
教育部(2003)。「大學多元入學之問題與檢討」專案報告內容。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7日。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30b.htm#2-1
教育部(2016)。入學方案架構圖─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架構圖,2016 年5月22日取自教育部,網址:http://nsdua.moe.edu.tw/index.php/flowchart
曹雷雨,姜麗,張跣譯(2000),Gramsci Antonio著,獄中札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陳奎憙主編(1999)。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海雄(1999)。政策內容與政策執行力間的關係。研考雙月刊,23(4),25-33。
傅麗英(1995)。公共參與之理論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彭瑋瑤(2012)。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之評估。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仁易(1992)。我國體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以國民體育法第二次修訂過程為分析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昆輝(1992)。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2001)。大學教育改革。臺北:師大書苑。
黃嘉莉(2011)。美國八年研究經驗對我國大學入學制度革新之啟示。教育,56(2),1-26。new window
楊日青(譯)(1999)。Anderw Heywood原著。政治學新論。臺北:韋伯文化。
楊桂杰。(1999)。我國教育政策立法歷程及其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楊深坑(1999)。意識型態的批判與教育學研究。載於陳伯璋(主編),意識型態與教育(頁9-63)。臺北:師大書苑。
葉孟昕(1999)。中英大學入學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南投。
廖述茂、朱崑中(2000)。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對高中生涯輔導的影響及因應之道。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輔導通訊,63,13-19。
蔡宜芳(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會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示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鄭秋霞(2002)。從教育改革談台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嘉義。
鄭勝耀(1999)。學校效能的新規準-均等、效率、選擇、卓越。國教新知,45(2),59-67。
蕭芳華、何卓飛(2004)。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策略中國家政策角色之初探----以中華民國1990 年代高教政策為例。載於教育整合與競爭力(頁85-127)。高雄:復文。
薛曉華(2003)。全球化國際組織之高等教育政策的價值分析:均等、卓越、效率、選擇的辯證與反省。「全球化、教育競爭力與高等教育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韓楷檉、王世英、陳啟東和楊銀興(2010)。高中生參與大學入學方案一年兩試成績差異之分析 。教育資料集刊,46,27-53。new window
簡茂發、洪冬桂(2009)。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回顧與前瞻。臺灣教育,頁2-7。
簡茂發等人(2010),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檢討與改進研究計畫結案報告(摘要),2014 年 8 月 8 日取自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址:http://www.ceec.edu.tw/Research/ResearchList.htm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顏國樑(2002)。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影響因素及其啟示。新竹師院學報,15(15),2-35。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new window

二、英文部分
Clotfelter, C. T. , & Vigdor, J. L. (2003). Retaking the SAT.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38(1), 1-33.
Cooper, T. L. (1983).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D. Lynch (ED.),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anagement (pp.13-45). New York: Marcel dekker.
Dahl, R. A., & Lindblom, C. E.(1953). Politics,economics ,and welfar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Dye, T. R.(1987).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hs,NJ:Prentice-Hall.
Easton, D.(1953).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Knopf.
Eckstein, M. A. (1993). Secondary school examin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police and practice. New Haven ,MA: Yale University.
Etzioni-Halevy,Eva. (1985).Bureaucracy and democracy : a political. dilemm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orester, J.(1989).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ragence, M.(1977).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Habermas , J.(1981).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MA : Beacon Press.
Habermas, J.(1975).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student protest, science, & political. Boston, MA: Beacon Press.
Hoy, W.K.& Miskel C.G.(199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th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Kweit, R.W.& Kweit, M.G.(1987)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ureaucratic societ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Liou,M, & Liu, C.-Q. (2000). Progress in Taiwan’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 & Practice, 19(1), 33-35.
Mackinnon, D. & Statham, J. (1995). Education in UK: Facts & figures.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Odden, A.(1991).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lssen, M., Codd , J. and O'Neill, A-M (2004) Education Policy: Globalisation, Citizenship, Democracy, London: Sage
Owens, R.G.(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6th ed.).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Parkin, F.(1982).Max Weber. Sussex: Ellix Horwood Ltd..
Rourke, Francis E.(1976).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Shimahara, N. K. (1978). Socialization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in Japan.Comparative Education, 14(3), 253-266.
Simon, H.A.(1976).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aylor,S.,Rizvi,F.,Lingard,B., & Henry, M. (1997).Educational police and the plitics of chan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homas, J., Burligame, M., Coombs, P., Paul, W.(1992).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3rd ed.). London: RKP.
Truman,D.B.(1971).The governmental process.New York:Alfred A.Knopf.
World Bank and UNESCO(2000).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Peril and Promise.Retrieved March 10,2004, http://www.tfhe.ne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