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研究法之新選項:詮釋循環訪談法
書刊名:花蓮教育大學學報
作者:饒見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Rau, Jian-we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5
頁次:頁1-28
主題關鍵詞:研究方法質性研究詮釋循環訪談法Research methodQualitative researchHermeneutic-circular intervie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0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饒見維(19910700)。人文研究派典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49-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ruffee, K. A.(1982)。Liberal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justification of belief。Liberal Education,68(2),95-114。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高敬文(1987)。教學研究環境之檢討與展望。台灣區省市立師範學院七十六學年度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饒見維(2006)。探析「教學基本能力」的內涵。『第一屆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論壇--教學基本能力』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06/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饒見維、楊基銓、王筱篁、王玲珍(1994)。國小教師資格檢定項目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秋木、劉錫麒、饒見維、謝文豪、林美珠、陳添球(1991)。國民小學道德教育的內涵、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之研究(第一年)。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秋木、饒見維、蕭昭君、紀惠英、潘純芳、楊慶誠、梅媛媛(1993)。國民小學道德教育的內涵、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之研究(第三年)。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饒見維、吳家瑩、王立行、謝文豪、蘇國榮、陳添球、紀惠英(1992)。師範學院教育實習之理論模式與實施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饒見維、劉秋木、呂正雄、謝文豪、陳添球、紀惠英、潘純芳、楊慶誠、梅媛媛(1992)。國民小學道德教育的內涵、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之研究(第二年)。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饒見維、劉錫麒、吳家瑩、紀惠英、吳靜秋、周水珍(1994)。師範學院基礎教育專業科目的課程內容規畫與教學方法改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饒見維、蕭昭君、紀惠英、劉唯玉(1993)。師範學院教育專業科目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任立誠(1997)。花蓮縣推動國小教師在職教育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倪士峰(2001)。國民小學團隊學習之個案研究--以花師實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嘉倫(2001)。國民中小學實施統整課程的難題與解決對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佩昇(1996)。我國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型態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梓群(2005)。國民小學校長情緒領導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子琳(2006)。從教師觀點探討國小教師與學童生氣情緒調適(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為慧(2006)。國民小學半年制實習教師情緒困擾與情緒調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美玲(1999)。國小英語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毓媛(2006)。國民小學兼行政教師工作情境中負面情緒來源及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婉萍(1999)。新實習輔導制度下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與實習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au, J.(1990)。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ers through a codevelopment group process(博士論文)。Indiana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Reason, Peter、Rowan, John(1981)。Human Inquiry: A Sourcebook of New Paradigm Research。John Wiley and Sons。  new window
2.饒見維(2004)。情緒涵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heckland, Peter B.(1981)。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John Wiley & Sons。  new window
4.Kuhn, Thomas S.(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5.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incoln, Yvonna S.、Guba, Egon G.(1989)。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7.Lincoln, Yvonna S.、Guba, Egon 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Sage。  new window
8.楊國樞、文崇一(19820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瑞榮(1993)。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教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政傑(1987)。教育研究亟須擺脫量化的支配。教育研究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奎熹(1987)。教學研究法論的探討。教育研究法論。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