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借鑑於台灣幼兒教育的省思—組織文化分析的觀點
作者:林佳儒
作者(外文):Chia-Ju Lin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盧美貴
楊淑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組織文化教育借鑑幼兒教育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Organizational CultureEducational Borrowi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8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四:(一)闡述教育借鑑在比較教育中的意涵。(二)闡述組織文化分析在教育借鑑中的重要性。(三)分析比較美國Gardner的MI理論形塑的組織文化以及台灣幼稚園的組織文化。(四)提出美國MI理論應用於台灣幼兒教育時的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論文以文獻回顧法進行研究,得到以下六項結論:(一)教育借鑑研究、比較教育研究與本土化教育研究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不同,但是同樣都使用比較的分析方法,應避免誤用。(二)組織文化的觀點可以豐富教育借鑑的研究進入微觀的層面。(三)MI理論形塑的幼稚園組織文化在教學與評量的層面是理解取向,具有個人化與脈絡化的特色。(四)台灣公立幼稚園的組織文化在教學與評量的層面是目標取向,具有全面化的特色。(五)台灣私立幼稚園的組織文化在教學與評量的層面是升學取向,具有偏重智育的特色。(六)MI理論應用於台灣幼兒教育時,最重要的是確定MI理論主張的理解取向的教學與評量文化是否為台灣幼兒教育想要的教學與評量文化。
並提出施行的建議與後續研究的建議。有關MI理論在幼兒教育中實行的建議包括:(一)建議MI理論在現行幼兒教育中實行時考慮從教育假定漸漸形成共識的作法。(二)建議考慮施行MI理論教學模式的個別幼稚園採用本論文建構之組織文化觀點的教育借鑑步驟評估可行性。後續研究的建議包括:(一)根據本論文建構的教育借鑑四步驟,繼續進行MI理論概念的操作化,將MI理論實際於台灣幼稚園施行。(二)嘗試以俗民誌研究法、觀察法與調查法等其他研究方法進行MI理論與台灣幼稚園組織文化的比較分析。(三)MI理論在台灣幼稚園應用時所考量的組織文化層面不僅侷限於本論文所做的教學與評量層面,建議增加人事與經費等其他層面的幼稚園組織文化研究。
The purpos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borrowing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alysis in educational borrowing, to 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kindergartens in Taiwan, and to make suggestion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MI Theory in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aiwan.
For the purpo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literature review. After all, this dissertation comes to six conclusions:
1. The analysis ways of educational borrow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indigenous education are comparative study, but the study object of them are different. To misuse is not allowed.
2. The viewpoin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an exte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borrowing into the micro-level perspectives.
3.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s of kindergartens applying MI Theory is understands orien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 is personalization and contextualize.
4.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s of public kindergartens in Taiwan is goal orien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 is comprehensive.
5.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s of private kindergartens in Taiwan is higher education pursuing-orien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 is intellectual education.
6.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rn about applying MI Theory to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aiwan is to make sure that their objectives are the same.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丁雪茵(2001)。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I)。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NSC 89-2413-H-134-016。
丁雪茵(2004)。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III)。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NSC 91-2413-H-134-014-。
丁雪茵(2008)。組織文化與幼兒教育—未來研究方向之思考。當代教育研究,16(1),1-39。new window
于宗先(1994年5月3日)。我的治學觀。聯合報,37版。
小林哲也(2000)。國際化教育:日本教育國際化考。東京都:放送大教育振興。
方永泉(1999)。文化研究與比較教育研究。比較教育,46,83-103。new window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方彤、湛啟標(2000)。試論多元文化下的教育借鑑。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新世紀:比較教育理論與實際(頁1-16),台北市:台灣書店。
王文科(2008)。教育研究法(增訂十二版)。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以仁(2007年1月8日)。教改不能直接抄國外。聯合報,A15版。
王秀槐(2003)。我的研究探索歷程:儒家華人社會之教育觀研究。於教育研究國際化與本土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王孟倫(2006年12月5日)。2018年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自由電子報。檢索於2006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dec/5/today-e12.htm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2)。台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一年級教學銜接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台北市九十三年度幼稚園評鑑報告。台北市:著者。
全國幼教資訊網(2008a)。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總說明。2008年8月11日,取自:http://www.ece.moe.edu.tw/childcarelaw.html
全國幼教資訊網(2008b)。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劃。2008年8月11日,取自:http://www.ece.moe.edu.tw/childcarelaw.html
成中英講、蔡詩萍整理(1984)。方法概念與本體詮釋學:一個方法論的新建構。中國論壇,217,49-54。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市:正中。
朱瑞玲(1993)。學術自主性:心理學本土化的展望。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21-22)。台北市:遠流。
何秀煌(1997)。傳統.現代與記號學:語言.文化和理論的移植。台北市:東大。
何金針、唐璽惠(2006)。少子化趨勢對幼稚園經營之衝擊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43,242-252。
余民寧(2003)。多元智力理論教學評量的省思。教育研究月刊,110,57-67。new window
余德慧(1997)。本土心理學的現代處境。於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編),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研討會論文集。台東: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new window
吳文侃、楊漢清(主編)(1992)。比較教育學。台北:五南。
吳明清(1997)。發展本土化教育特色的概念架構。北縣教育,17,58-62。new window
吳姈娟(1999)。金恩的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台北市:揚智。new window
吳建國(1998)。社會科學研究對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借鑑與移植。北方論叢,148,5-7。
吳庶深(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李現平(2005)。比較教育身份危機之研究。北京:教育科學。
杜祖貽(1994)。香港借用與改進外國理論以利教育實踐—1990年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RA)年會論文。比較教育研究,5,42-44。
杜祖貽、May, M. J., Trevor, J. L., and Marks, H. M.(1993)。西方社會及行為科學理論的科學性及可移植性:Piaget, Skinner, Kohlberg三家學說分析研究。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106-201)。台北市:遠流。
沈姍姍(1997)。自「借取」與「依賴」觀點探討台灣教育發展的外來影響。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6-2417-H-134-001。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市:正中。
沈青松(1993)。理論移植與語言獲取。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41-42)。台北市:遠流。
周谷平(2005)。蔡元培與法國教育管理模式的移植及其啟示。高等教育研究,26(2),87-92。
周祝瑛、張稚美(2001)。多元智能理論在台灣中小學之實驗。全球教育展望,12,23-30。
周淑惠(1997)。幼兒教師之教學行為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23-45。new window
周業謙等譯(2005)。社會學辭典。台北市 : 貓頭鷹。
林天佑等(2004)。敎育新辭書。台北市 :高等敎育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林伯修(2003)。美日台職棒球團屬地權經營之跨文化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567006。new window
林秀珍(1999)。教育理論本土化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2,1-15。new window
林佳儒(2005年3月)。幼兒多元智能課程模式本土化研究初探。論文發表於台灣幼兒教保課程模式在地畫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縣。
林淑玲(1993)。學前教育成效之探討—美國與臺灣地區的實證研究結果。嘉義師院學報,7,147-184。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工作小組(2003)。全國法規資料庫—幼稚教育法。2008年6月1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07
金耀基(199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市:時報。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市:揚智。new window
洪雯柔(2001)。比較教育學者康德爾。比較教育,50,37-54。new window
洪雯柔(2002)。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new window
洪蘭(2002年5月)。多元智慧。論文發表於國際學前教育研討會,香港。
夏黎明(1995)。鄉土的範圍、內容與教育意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3-9。台北市:漢文書店。
孫揚明(2007年4月16日)。劉源俊:大學推甄 為富人「開後門」。聯合報,A7版。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袁鳳琴(2006)。教育理論本土化的新視野。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1,108-111。
張秀敏(1993)。國小一年級優良教師班規和例行活動程序的建立—個案觀察研究。未出版,嘉義師院。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英鵬(2001年12月)。多元智慧教學模式經營身心障礙資源班之實作—以屏師實小為例。論文發表於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研討會,屏東縣。new window
張英鵬(2003)。多元智慧理論本土化的發展與實證研究分析。屏師特殊教育,5,26-33。new window
張稚美(2001)。談無所不在的「心智習性」。文教新潮,6(2),1-6。
張維安(2001)。社會鑲嵌與本土化研究—以關係網絡與經濟活動研究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2,67-90。new window
張維安、楊凱成(1998)。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爭議—文化比較、社會邊界與社會實體。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57-80。new window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2008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ece.moe.edu.tw/under5plan.html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市:學富。
許烺光(1988)。中國人與美國人。台北市:巨流。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盧美貴(1991)。開放的教育。台北市:五南。
陳淑琴(2005)。幼兒外語學習的相關因素。幼兒美語學習在幼稚園的定位研討會匯整報告書。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陳雲愷(2005)。多元智能、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當代教育科學,17,33。
陳衛旗(1999)。社會科學研究的國際化和本土化—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和應用方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2),40-45。
陳薈(2004)。移植、超越、創新—美國高等教育本土化歷程及啟示。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第1期,41-43。
陳瀅巧(2006)。圖解文化研究。台北市:易博士文化。
陳麗華(1996)。開創根深花香的本土文化。康橋教研學會雜誌,21,48-54。
陳麗華(2003)。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
傅佩榮(1993)。從哲學看社會科學的移植問題。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27-28)。台北市:遠流。
傅佩榮(2003)。哲學與人生。台北市:天下遠見。new window
華愛華(2002年5月)。幼兒園環境與幼兒的發展。論文發表於國際學前教育研討會,香港。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市:風雲時代。
項賢明(2000)。比較教育學的文化邏輯。哈爾濱:黑龍江教育。
馮增俊(1996)。比較教育學。南京:江蘇教育。
黃光國(1993)。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移植到東方所造成的相關問題及其對策。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33-35)。台北市:遠流。
黃奕光(2003)。Asian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黃素惠、賴廷彰(2005)。中等教育階段學校文化內涵之解析—以Schein觀點建構。玄焋社會科學學報,3,27-52。new window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1,122-183。new window
楊洲松(2004)。當代文化與教育:文化研究學派與批判教學論的取向。台北市:洪葉文化。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new window
楊國樞、文崇一(198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楊國賜(1992)。比較教育方法論。台北市 : 正中。
楊國賜等(2002)。全國幼兒教育普查計畫。國立嘉義大學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楊深坑(1999)。教育知識的國際化或本土化?兼論台灣近年來的教育研究。教育學報,26(2),361-381。new window
楊翠琴(2006)。比較教育中的本土化問題探討。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41,231-232。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
葉啟政(1993)。社會學科論述的移植與本土化的根本問題。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19-20)。台北市:遠流。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new window
葉雪梅(1990)。理論分析法。於蔡保田(編),教育研究法(頁297-307)。高雄市:復文。
賈馥茗與楊深坑(主編)(1993)。教育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
廖鴻裕(2001)。中英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NU0578003。
維基百科—王永慶(2008)。2008年7月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6%B0%B8%E6%85%B6
維基百科--資本論(2008)。。2008年7月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3%87%E6%9C%AC%E8%AB%96&variant=zh-tw
趙中建與顧建民(1994)。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國外比較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
劉家訪(2006)。我國課程理論本土化的問題及未來走向。教育研究與實驗,5,33-37。
樊秀慧(1998)。比較教育中實證主義的論爭。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書店。
鄭明長(2001年12月)。多元智能的幼稚園統整課程設計。論文發表於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研討會,屏東縣。
鄭博真等(2004年11月)。運用圖畫書評量幼兒多元智能發展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多元托育服務學術研討會,屏東縣。
鄭富森(2001)。教學評量: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台灣教育,604,2-14。
鄧運林(1997)。台北縣教育本土化的現況與展望。北縣教育,20,7-11。
盧美貴(2005)。幼兒教育概論。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盧美貴(2006)。多元智能課程本土化發展與建構。吳鳳學報,14,1-19。
霍力岩(2002)。比較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戴文青(2004)。Bronfenbrenner「發展過程生態學」在台灣幼教相關研究之評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6,157-184。new window
戴華、錢永祥(1993)。關於西方政治理論移植中國的一些問題:兩個研究建議。於杜祖貽(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頁29-31)。台北市:遠流。
薛曉華(2004)。少子化的教育生態轉變是危機或轉機?兩種價值觀的檢視--兼論因應少子化時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政策。台灣教育,630,21-30。
謝世忠(1996)。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山海文化,13,85-101。new window
謝佳珍(2008年5月29日)。劉揆明報告施政方針提五大施政重點。中央社,政治新聞版。
謝斐敦(2000)。F. Schneider的比較教育思想。比較教育,48,12-32。new window
簡茂發、郭碧唫(1993)。兒童為主導的自由遊戲在臺灣幼稚園之運用。教育部幼稚教育專案硏究計劃硏究報告。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簡楚瑛、林麗卿(1997)。從課程轉型過程看影響教育改革落實在幼稚園學校系統層面之相關因素。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NSC85-2745-H-134-0008;NSC86-2421-H-001-F6。
顏惠玲(1993)。組織文化與績效。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魏美惠(2005)。近代幼兒教育思潮。第二版。台北市:心理。new window
譚潔芝(1990)。組織文化對組織運作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8NTU02227012。
蘇啟楨(2002)。學前教育與多元智能:我所關心的幾個問題。於國際學前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晶晶教育出版社。
蘇啟禎(2002年5月)。學前教育與多元智能:我所關心的幾個問題。論文發表於國際學前教育研討會,香港。
顧瑜君(2002年5月)。從教師專業發展歷程談本土教育方法的可行性。論文發表於本土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英文部分
Argyris, C. & Schon, D. A.(1996).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Barker, Chris(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譯)。台北市:五南。(原作品出版於2000)。
Bronfenbrenner, U. (Eds.)(2005).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 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uman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Bronfenbrenner, U.(1992).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In Vasta, R.(Eds.), 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pp.220-258). Great Britai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td.
Chen, J.-Q.(2004).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s it a scientific theor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6(1), 17-23.
Chen, Jie-Qi et al.(2002)。因材施教:多元智慧之光譜計劃的經驗(葉嘉青,譯)。台北市:心理。(原作品出版於1998)
Chen, Jie-Qi, Isberg, E., Krechevsky, M.(2001)。光譜計劃:幼小階段學習活動(朱瑛,譯)。台北市:心理。(原作品出版於1998)
Cooper, H. M.(1989). Integrating research: a guide for literature reviews. London: Sage.
Cuban, L.(2004). Assessing the 20-year impact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on school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6(1), 140-146.
Deal, T. E., & Kennedy, A. A. (1982). Corporate cultures: The rites and rituals of corporate lif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Deal, T.E., & Peterson, K. D. (1999). Shaping School Culture: The Heart of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uring, S.(eds.)(1993).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Eisner, E. W.(200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ts tensions and possibilitie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6(1), 31-39.
Enriquez, V. G.(1989).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Gardner, H. & Seana Moran(2006). The scienc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 response to Lynn Waterhous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4), 227-232.
Gardner, H.(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2004). Audiences for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6(1), 212-220.
Gardner, H.(2006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2006b).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mind: the selected works of Howard Gardn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ardner, Howard(1997)。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陳瓊森,譯)。台北市:信誼。(原作品出版於1993)
Gardner, Howard(1998)。7種IQ(莊安祺,譯)。台北市:時報。(原作品出版於1983)
Gardner, Howard(2000)。再建多元智慧(李心瑩,譯)。台北市:遠流。(原作品出版於1999)
Gardner, Howard(2008)。多元智能(李乙明、李淑貞,譯)。台北市:五南。(原作品出版於2006)
Gareau, Frederick H.(1988). Another type of third world dependency: the soci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3(2), 171-178.
Gioia, D. A., & Pitre, E. (1990). Multiparadigm Perspectives on Theory Build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5, . 584-602.
Giroux, H., et al.(1996). Counternarratives-cultural studies and critical pedagogies in postmodern spaces. N. Y.: Routledge.
Gramsci, A.(1968). Prison notebooks.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Grenfell, M. and Kelly, M.(eds.)(2001). Pierre Bourdieu: language,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ory in practice. Oxford, New York: P. Lang.
Hall, S.(1981). 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gms. In Bennett, G. M., Mercer, C. and Woollacott, J., 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pp.19-37),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ll, S.(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Hall, S. (Ed.), Representations: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6-15),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lls, W. D.(1973).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culturalist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studies, in Edwards, R. et al.(Ed.), Relevant method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pp.120-132), ?: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Halls, W. D.(1994)。文化與教育:比較研究的文化主義方法(顧建民,譯),(原作品出版於1973)。於趙中建與顧建民(選編)。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國外比較教育文選(頁217-229)。北京:人民教育。
Hans, N. (1994)。比較教育的歷史法(董小燕,譯),(原作品出版於1959)。於趙中建與顧建民(選編)。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國外比較教育文選(頁140-149)。北京:人民教育。
Hans, N.(1967). Comparative education : a study of educational factors and traditions. London : Routledge & K. Paul.
Hart, Chris(1998). Doing a literature review: releasing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Harvard College(2006). Project Spectrum. Retrieved December 01, 2006, Web site: http://pzweb.harvard.edu/Research/Spectrum.htm
Hawking, S.(eds.) (2005)。站在巨人肩上(張卜天、戈革、王克迪、范岱年、許良英,譯)。台北市:大塊。(原作品出版於2004)
Headland, T. N., Pike, K. L. & Harris, M. ed.(1990). Emics and etics : the insider/outsider debate.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Hofstede, G.(1986).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0, 13-45.
Hoggart, R.(1957). The uses of literacy. Harmondsworth: Penguin.
Hoy, W. K. & Miskel, C. G.(1987).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 Random House.
Hu, W. & Grove, C.(1999). Encountering the Chinese: A guide for Americans(2nd ed.). Yarmouth, Maine: Intercultural Press.
Jenks, C.(1995).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Jenks, Chris(1998)。文化(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原作品出版於1993)
Jones, P. H.(1971). Comparative Education—purpose and method. New York: Crane, Russak & Company.
Kandel, I. L.(1994)。比較教育方法論(顧建民,譯),(原作品出版於1959)。於趙中建與顧建民(選編)。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國外比較教育文選(頁130-139)。北京:人民教育。
Koch, S.(1959).Toward an Indigenous Methodology.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tlantic City, N. J..
Kornhaber, M. L.(200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rom the Ivory tower to the dusty classroom—But wh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6(1), 67-76.
Krechevsky, Mara(2001)。光譜計畫:幼兒教育評量手冊(梁雲霞,譯)。臺北市:心理。(原作品出版於1998)
Kreitner, R. & Kinicki, Angelo(200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th ed.) . Boston : Mc-Graw Hill Companies.
Kroeber, A. L. and Kluckhohn, C.(1952). Culture :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Lanier, A. R.(1996). Living in the U.S.A.(C. W. Gay, Revised)(5th ed.). Yarmouth, Maine: Intercultural Press.
Levy, M.(1970).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 Qing(1995). Face, Guanxi, Houmen(r) & elastic rules: insight into the Chinese cult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NAFSA: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 Washington, DC, USA.
Mallinson, V.(197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4th ed.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Maxwell, J. A.(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erton, R. K.(1973).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ehlman, A. H.(1969)。比較教育制度(房漢佳,譯)。台北市:台灣中華。(原作品出版於1963)
Morrow, R. A.(1994).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Vol. 3. London: SAGE.
Murdock, G.(1997).Cultural studies at the crossroads, in A. McRobbie(ed.). Back to Reality( pp.58-73).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wmann, F. M., & associates. (1996). Authentic achievement : restructuring schools for intellectual qual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oah, H. and Eckstein, M.(1969). Toward a scienc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London: Macmillan.
Ott, J.S. (1989).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 CA: Brooks /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wens, R. G. & Steinhoff, C. R. (1989). Towards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7(3), 6-16.
Pettigrew, A. M. (1979). 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4), 570-581.
Qian, N.(2002). Chinese students encounter Americ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Reynolds, A. J.(1990). Sources of fading effects on prekindergarten experi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5 241)
Roberts, K. H. & Hunt, D. M.(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PWS-KENT Pub. Co..
Sadler, M. E.(1994)。我們從對外國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學到多少有實際價值的東西(開振南,譯),(原作品出版於1964)。於趙中建與顧建民(選編)。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國外比較教育文選(頁110-122)。北京:人民教育。
Sardar, Ziauddin(1998)。文化研究(陳貽寶,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原作品出版於1997)
Sathe, V.(1985). Culture and related corporate realities.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Schaler, J. A.(eds.)(2006). Howard Gardner under fire: the rebel psychologist faces his critics. Chicago and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Schein, E. H.(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earer, B.(200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fter 20 year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6(1), 2-16.
Smircich, L., & Calas, M. B.(1987).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critical assessment. In F. M. Jablin, L. L. Putnam, K. H. Roberts, & L. W. Porter(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pp.228-263). Newbury Park, CA: Sage.
Storti, C.(1994). Cross-cultural dialogues. Yarmouth, Maine: Intercultural Press.
Streisand Biography(2008). Retrieved July 1, 2008, from http://www.barbrastreisand.com/index.php?page=bio
Taylor, E. B.(1889). Primitive culture :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New York : H. Holt and Co..
Thompson, E. P.(1968).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Harmondsworth: Penguin.
Tobin, J. J., Wu, D. Y. H., and Davidson, D. H.(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王家通、周祝瑛、姜麗娟、楊景堯與蔡清華,譯)。高雄市:麗文。(原作品出版於1989)。Altbach, P. & Kelly G.(1986). Introduction: perspectives 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P. Altbach & G. Kelly(Eds.), New approache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pp.15-33).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lch, A. R.(1988). New times, hard times: re-read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an age of discont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10th World Congres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Capetown, South Africa.
Williams, R.(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Williams, R.(1961).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Longm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