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非本國籍配偶家庭暴力加害人暴力行為成因探討--以雲林縣為例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吳啓安
作者(外文):Wu, Chi-a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38:6=178
頁次:頁133-160
主題關鍵詞:家庭暴力非本國籍配偶暴力成因Domestic violenceNone-native spouseThe cause of viol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65
  • 點閱點閱:44
期刊論文
1.鄭瑞隆(20011200)。家庭暴力被害經驗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犯罪學期刊,8,215-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美枝(19980600)。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明傑(20000600)。美加婚姻暴力犯之治療方案與技術暨其危險評估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0,197-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瑞隆(1999)。家庭暴力成因與防治之道。南區家庭暴力防治相關人員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淑滿(2004)。失去界限的年代:婚姻移民的抗拒與接受。「第二屆民間社會福利研討會--台灣的社會福利發展:全球化vs.在地化」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協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鄭瑞隆、王文中(2002)。家庭暴力加害人特質與處遇評估工具之研究 (計畫編號:MOI-DVP-090-0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啟安(2004)。家庭暴力防治官性別平權意識與工作滿意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淑裕(2004)。非本國婦女婚姻暴力特質與警察處理經驗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煌發(2001)。國中生輟學成因及其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秀津(2003)。婚姻暴力加害人之生態系統分析--以嘉義地區受保護管束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德輝、楊士隆(2002)。青少年暴力行爲: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啓安(2004)。雲林縣警察局95年下半年家庭暴力被害人訪視問卷分析成果報告。雲林:雲林縣警察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月清(1995)。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敬文(1999)。貧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宗國(2000)。質性研究槪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光雄(2000)。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歐用生(1999)。質性研究在社會科學教學評量上的意義。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hearmen, L. W.(1992)。Policing domestic violence : Experiment and dilemmas。NY:Macmillam, Inc。  new window
9.Walker, L. E.(2000)。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10.Bandura, A.(1973)。Aggre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Hall。  new window
11.林明傑、黃志中(2003)。他們怎麼了?家庭暴力加害人的評估與輔導。嘉義市:濤石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士隆(2001)。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幼慧(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查理斯.史密斯、呂翠夏(1994)。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Pagelow, M. D.(1984)。Family Violence。New York:Praeger:Greenwood Press。  new window
17.蔡德輝、楊士隆(2000)。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德輝、楊士隆(2002)。犯罪學。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蔡德輝、楊士隆(1997)。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Babbie, Earl、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Strauss, Anselm Leonard、Corbin, Juliet M.、吳芝儀、廖梅花(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Patton, Michael Quinn、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鄧煌發。從家庭動力與社會學習觀點論少年犯罪,http://www.tosun.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70930)。外配辛酸被當外傭被當賊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Asbury, J.(1993)。Violence in families of color in the United States。Family violence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Newbry Park, CA:Sage。  new window
2.Gelles, R. J.(1983)。An Exchange/Social Control Theory。The dark side of families: Current family violence research。Sa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