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愛玲小說〈金鎖記〉中的倫理文化批判
書刊名: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作者:張炳陽
作者(外文):Chang, Bing-ya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4
頁次:頁209-238
主題關鍵詞:張愛玲文化批判自由疾病死亡Eileen ChangCultural criticismFreedomSicknessDeat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8
  • 點閱點閱:68
張愛玲的〈金鎖記〉是她最傑出的小說之一,過去通常會從心理分析和變態心理學角度來探討曹七巧這個角色。我們可以將張愛玲的絕大部分的小說視爲病歷表,有人說文藝是「苦悶的象徵」,在此我認爲張愛玲的小說是「疾病的象徵」。 從文化批判的角度看,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是一種揭露在某種文化系統下所可能存在,而且事實上已經存在對人性的扭曲、殘害,乃至朝向癲狂導致死亡的事件。張愛玲在她的小說〈金鎖記〉中已經意識到傳統中國社會給個人的是一種禁錮,她渴望自由。張愛玲本身就是一個與傳統文化疏離的人,雖然她是在這個文化傳統中成長。她的家庭也是遭受傳統文化的割裂,她的家庭四分五裂,因此她認爲團圓是不可能的。因爲在人性中如果沒有自由,那麼就不可能存在甚麼完滿的東西。張愛玲用小說揭露並描述了這個真相。 本文嘗試以〈金鎖記〉為核心來探討張愛玲對傳統中國倫理文化的批判,《傳奇》可以視為直接或間接對中國倫理生活的批判,而〈金鎖記〉卻是一個突出而聚集所有批判能量的高潮。〈金鎖記〉不只在文學創作藝術上有著輝煌成就,在批判倫理思想的傳達上更是卓越傑出。 從文化批判的角度看,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是一種揭露在某種文化系統下所可能存在,而且事實上已經存在對人性的扭曲、殘害,乃至朝向癲狂導致死亡的事件。張愛玲在她的小說〈金鎖記〉中已經意識到傳統中國社會給個人的是一種禁錮,她渴望自由。張愛玲本身就是一個與傳統文化疏離的人,雖然她是在這個文化傳統中成長。她的家庭也是遭受傳統文化的割裂,她的家庭四分五裂,因此她認爲團圓是不可能的。因爲在人性中如果沒有自由,那麼就不可能存在甚麼完滿的東西。張愛玲用小說揭露並描述了這個真相。 本文嘗試以〈金鎖記〉爲核心來探討張愛玲對傳統中國倫理文化的批判,《傳奇》可以視爲直接或間接對中國倫理生活的批判,而〈金鎖記〉卻是一個突出而聚集所有批判能量的高潮。〈金鎖記〉不只在文學創作藝術上有著輝煌成就,在批判倫理思想的傳達上更是卓越傑出。
As stated pessimistic by researchers and wildness by Eileen Chang herself, I try 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 of cultural criticism implied in the Short Stories, especially Golden Lock Notes, of Eileen Chang. Each of the Short Stories of Eileen Chang may show the symptoms of illness and madness in the psychological or cultural life of modern Chinese people impressed by Chinese patriarchy. The Chinese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powerful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which put Chinese people in painful bondage. Eileen Chang like a pathological doctor, in the mean while a patient, makes a self-analysis and self-criticism through his fictions. She herself cannot leap ou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she really cannot set herself free but create some abnormal characters in her fictions for the sake of solving and transferring her sadness and unhappiness.
會議論文
1.楊澤(1999)。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台北:城邦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愛玲(1991)。第一爐香。臺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1936)。歷史哲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brams, Meyer Howard(1990)。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子靜(1996)。我的姐姐張愛玲。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1976)。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Oxford。  new window
6.魯迅(1989)。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Aristotle。詩學。詩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水晶(20000000)。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廣明(1993)。宗法中國。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斌(1997)。張愛玲傳。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淡文(1992)。紅樓夢論源。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健(1984)。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4)。「傳奇」集評茶會記。張愛玲資料大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樹森(1989)。Chang Ai-ling te shih-chieh。Chang Ai-ling te shih-chieh。Taipei。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