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的美感建構
書刊名:中國現代文學
作者:林秋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iu-fa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4
頁次:頁85-99
主題關鍵詞: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美感現實China TimesNarrative poetryLiterature awardAestheticsRe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4
  • 點閱點閱:40
圖書
1.Merchant, Paul、蔡進松(1986)。論史詩。臺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一葦(1993)。藝術的奧秘。台北:台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友工(2004)。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心皇(1981)。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第十冊)。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第十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默(1989)。詩卷序。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詩卷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詹宏志(1982)。紙上風雲第一人─高信疆的副刊傳奇。飛揚的一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遐秋、呂正惠(2002)。復歸左翼文學傳統的鄉土文學思潮。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洛夫(2008)。論余光中的天狼星。余光中詩說五十年。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國維(1997)。文學小言。王國維文集(1)。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適(2001)。故事詩起來。白話文學史。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國清(1993)。詩與敘事。詩情與詩論:旅美臺灣著名詩人杜國清自選集。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燿德(1990)。渡也論。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上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光中(2003)。天狼仍嚎光年外─《天狼星》詩集後記。余光中集(1)。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世驤(1988)。中國的抒情傳統。陳世驤文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1)。敘事詩。敘事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簡恩定(1991)。敘事詩概說。敘事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路南孚(1987)。前言。中國歷代敘事詩歌。山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漢良(1981)。論詩的意象。現代詩論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洛夫(1981)。現代詩二十問。孤寂中的迴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慧如(1996)。從敘事詩看七十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79)。中國時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鼎文(1980)。可作小學讀本的詩作─〈小耕入學〉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德亮(1982)。國四英雄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2)。《國四英雄傳》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文山(1980)。漂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0)。《漂鳥》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啟疆(1981)。染血的天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1)。《染血的天空》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清玄(1980)。源於中國的心靈─訪敘事詩首獎得主白靈談他的得獎作品《黑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成蕪(1980)。走向更深層次─訪楊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0)。用詩寫當代的小說─〈蔗田間的旅程〉一詩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2)。《浮遊地獄篇》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鄭愁予(1980)。在無窮意象的空間裡─對敘事詩首獎《黑洞》的評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0)。具古典繁美的語言─《到眾神之路》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70)。《最後的王木七》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80)。龐大的向度─訪《蔗田間的旅程》作者楊澤,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大春(1980)。李豐楙的大地之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侯吉諒(1983)。風塵中的俠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齊邦媛(1980)。《刺客吟》決審意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錯(1982)。浮遊地獄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杜南發(1982)。燃亮龍族的歷史--高信疆談副刊主編的理想和責任。風過群山--當代名家對話錄。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上秦(1973)。探索與回顧--寫在「龍族評論專號」前面。中國現代詩評論。台北:林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