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現代詩的政治書寫
作者:陳文成
作者(外文):Chen wen chen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鵬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書寫政治詩世代文學傳播writingpolitical poemgeneration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
文學與政治無法割離,那些將文學自外於政治現實的說法,其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態度。本文以政治書寫為著眼點,以世代做區隔,以台灣詩人為取樣對象,考掘探究其文本表現上的文字實踐及其場域。本研究認為:在政治書寫領域之中,文本有其主體性之追求,文學不能自外於社會環境,而平面媒體等發表場域亦無法脫離意識型態與社會大環境的直、間接影響。純粹的為藝術而藝術之文本體現,只是一廂情願的自我蒙蔽,文本與其社會有著相對的關連性。
權力關係呈現出書寫者關注的議題所在,大至國家機器的操弄,小至身體自主的喚醒,皆為政治書寫文本思考的參照。
 本論文發現:台灣現代詩的政治書寫,有四項特質最為顯明,分別為:
1.文本的在野抵抗;2.語言的敘事傾向;3.諷喻的意象特徵;4. 積極的浪漫精神。為人生而藝術的政治書寫策略之中,文字經世濟民的導向功能,透過現代詩人語言的經營與敘事上的努力,十足呈現出當代思潮的意象風景。我們也發現詩人在書寫的同時,亦不忘在技巧上多有謀略,致令詩語不淪為情緒呼喊,成為文藝美學可供鑑賞的客體。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are indispensable, and to argue that literature is non-engage With political realities is itself a political stance. Political ecriture (poetry) is the main concern(s) of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takes literary generation/ era as its distinctive divisions and several Taiwanese poets as sample target to dissect their political stance as embedded in their texts. This research asserts that in the domain of political ecriture, the texts examined are embodiments of the poets’s quest for subjectivity and literature cannot exempt itself from its social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literary arena cannot likewise detach itself from the direct/ indirect influences of ideology and the overall social environment. The so-called pure quest for and implementation of art for art’s sake is just self-deception of unilateral wishful thinking. The text is highly inter-woven with its society.
The power relationship often discloses the issues/ subject matter concerned. This can either be as huge as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state machine or as invisible as the awakening of the body/ subject, all of which are indexes for consideration in political writ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four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lying underneath most modern Taiwanese political poetry, namely 1) texts of resistance by the opposition, 2) the narrative tendency in most political poems, 3) satire in the use of imagery, and 4) positiveness in romantic spirit. Implicit under the writing strategy of adopting art for life’s sake, and also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there emerge the modern poets’ management of language and narration. And these techniques in turn reveal the trendy concerns and mapping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thinking. We also discover that the poets while writing never forget to forge/ trim and upgrade their skills/ efforts to the realm of artistic objects and aesthetics for appreciation.
〈參考書目〉

編目說明:
本參考書目分為「一、詩文創作集」、「二、評論專書」、「三、專書論文」、「四、研討會論文」、「五、報紙、期刊」、「六、學位論文」、「七、翻譯及西文專著」、「八、網路及其他」八部分,皆依編著者筆畫順序排列,歐美學者著作則依編著者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一)‧詩文創作集:
1.新詩集
吉也(1986)。《獵鹿遺事》。台北:作者自印。
向陽(1984)。《十行集》。台北:九歌。
向陽(1985)。《康莊有待》。台北:東大。
向陽(1985)。《康莊有待》。台北:東大。
向陽(1985a)。《土地的歌》。台北:自立晚報社。
向陽(2005)。《亂》。台北:印刻。
余光中(1979)。《與永恆拔河》。台北:洪範書店。
李敏勇(1990)。《戒嚴風景》。台中:笠詩社。
李敏勇(1993)。《傾斜的島》。台北:圓神。
李敏勇(2008)。《島嶼奏鳴曲》。台北:玉山社。
李勤岸(1987)。《一等國民三字經》。台北:前衛。
林亨泰(1993)。《見者之言》。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宏田(1994)。《過去事》。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林豐明(1986)。《地平線》。台北:笠詩刊社。
林豐明(1990)。《黑盒子》。台北:笠詩刊社。
林豐明(1995)。《怨偶》。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苦苓(1986)。《每一句不滿都是愛》。台北:前衛。
苦苓(1991)。《苦苓的政治詩》。台北:書林。
夏宇(1988)。《備忘錄》。台北:作者自印。
張芳慈(1999)。《紅色漩渦》。台北:女書文化。
張信吉(1997)。《我的近代史──台灣詩錄》。台北:書林。
張信吉(2003)。《家的鑲嵌畫》。高雄:春暉。
莫渝(1990)。《浮雲集》。台北:笠詩刊社。
焦桐(2003)。《青春標本》。台北:二魚。
馮青(1989)。《雪原奔火》。台北:漢光文化。
馮青(1990)。《快樂或不快樂的魚》。台北:尚書文化。
黃恒秋(1981)。《葫蘆的心事》。台北:笠詩社。
黃恒秋(1989)。《寂寞的密度》。台北:愛華。
黃恒秋(1990)。《擔竿人生》。台北:愛華。
黃恒秋(1994)。《我是鸚鵡》。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黃恒秋(1998)。《見笑花》。台北:客家台灣社。
黃恒秋(2002)。《客家詩篇》。台北:愛華。
黃恒秋編(1992)。《七彩的時間》。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瘂弦(1982)。《瘂弦詩集》。台北:洪範。
葉紅(1995)。《藏明之歌》。台北:鴻泰圖書公司。  
葉紅(1998)。《廊下鋪著沉睡的夜》。台北:河童出版社。
葉紅(2000)。《瀕臨崩潰的字眼感覺有風》。台北:河童出版社。
鄭愁予(1979)。《鄭愁予詩集I》。台北:洪範。
鴻鴻(1990) 。《黑暗中的音樂》。台北:曼陀羅創意工作室。
鴻鴻(1993) 。《黑暗中的音樂》。台北:現代詩季刊社。
鴻鴻(1996) 。《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台北:作者自印。
鴻鴻(2001) 。《與我無關的東西》。台北:作者自印。
鴻鴻(2006)。《土製炸彈》。台北:黑眼睛文化。
羅浪(2002)。《羅浪詩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2.文集:
余光中(2000)。《逍遙遊》。台北:九歌。

苦苓(1985)。《禁與愛》。台北:林白。

楊牧(1997)。《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 。


(二)‧評論專書:
丁旭輝(2000)。《台灣現代詩圖像技巧研究》。高雄:春暉。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台北:三民。
王浩威(1996.)。《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
王國維(1968)。《宋元戲曲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王耀輝(2005)。《文學文本解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古添洪(1976)。《比較文學 現代詩》。台北:國家書店。new window
白靈(1994)。《煙火與噴泉》。台北:三民。
吉林人民大學主編(2001)。《政治學辭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向陽(1993)。《迎向眾聲──八○年代台灣文化情境觀察》。台北:三民。
向陽(1996)。《暄譁、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台北:駱駝。
向陽(2001)。《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
朱光潛(1984)。《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new window
朱國華(2006)。《文學與權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雙一(2002)。《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
余光中(1960)。《掌上雨》。台北:藍星詩社。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何寄澎、林明德等編(1987)。《中國新詩賞析(一)》。台北:長安。
吳潛誠(1988)。《詩人不撒謊》。台北:圓神。
吳潛誠(1999)。《靠岸航行》。台北:立緒。
呂正惠(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李癸雲(2002)。《朦朧流動與清明──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
李瑞騰(1994)。《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
李魁賢(1987)。《台灣詩人作品論》。台北:名流出版社。
李魁賢(1992)。《詩的反抗》。台北:新地出版社。
李攀龍選‧森大來注(1975)。《唐詩選評釋》。台北:河洛出版社。
周文柏(1988)。《文藝心理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周慶華(2003)。《閱讀社會學》。台北,揚智。
孟樊(199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
孟樊(2003)。《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new window
孟樊(2006)。《台灣出版文化讀本》。台北:唐山。
林于弘(2004)。《台灣新詩分類學》。台北:鷹漢。new window
林亨泰(1994)。《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淇瀁(2001)。《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
林耀德(1988)。《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
柯順隆等合著(1986)。《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new window
洛夫(1979)。《詩的探險》。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孫隆基(198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壹山出版社。
袁行霈(1999)。《中國詩歌藝術》。台北:五南。
尉天驄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
張詩源(1953)。《出版法理論與實用》。台北:警察雜誌社 。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new window
張錯編(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
莫渝(2000)。《台灣新詩筆紀》。台北:桂冠。
黃文成(2008)。《關不住的繆思──臺灣監獄文學縱橫論》。台北:秀威資訊。
陳玉玲(2000)。《台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台北:博揚。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
陳國恩(2001)。《浪漫主義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陳義芝編(1999)。《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
陳慧樺(1976)。《文學創作與神思》。台北:國家書店。
陳鵬翔 (2001)。《主題學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
彭瑞金(1995)。《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
焦桐(1997)。《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
黃維樑(1986)。《中國詩學縱橫論》。台北:洪範。
黃維樑編(1994)。《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1979-1993)》。台北:九歌。
楊碧川(1997)。《台灣歷史詞典》。台北:前衛。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解昆樺(2004)。《台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台北:鷹漢。
解昆樺(2007)。《青春構詩:七0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廖炳惠編(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趙滋蕃(1976)。《文學原理》。台北:志文。
劉小楓(1991)。《拯救與逍遙》。台北:久大文化。
慕容華(2001)。《慕容絮語》。台北:河童出版社。
鄭烱明編(1998)。《台灣精神的掘起》。高雄:文學界雜誌。
蕭蕭(2004)。《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
鍾玲(1989)。《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
簡政珍(1991)。《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
簡政珍(1999)。《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
簡政珍(2004)。《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
顏元叔(1978)。《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
顏元叔(1984)。《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店。
羅青(1988)。《詩人之燈》。台北:光復。
龔萬灶、黃恆秋編選(1995)。《客家台語詩選》。台北:客家台灣。

(三)‧專書論文

古添洪(1998)。<論恒夫的「泛」政治詩>。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頁293-336。台北:正中。new window

白靈(1986)。〈為未來繪圖的詩人〉。收錄於柯順隆等著《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頁199-205。台北:文鏡。

向陽(1997) 。〈八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收錄於《第三屆現代詩學會議論文集》,頁57-67。彰化:彰化師大。

李元貞(1999)。〈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顯影‧附錄〉。收錄於《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7-177。。台北:學生。

李魁賢(1985)。收錄於《一九八四台灣詩選》,頁5-10。台北:前衛。

李魁賢(2002)。〈釣者不朽〉。收錄於莫渝編《羅浪詩文集》頁6~8。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李豐楙(1992)。〈民國六十年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收錄於陳鵬翔、張靜二合編《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頁39-63。台北:書林。

阮美慧(2007)。〈詩的力學──七o年代《笠》的詩作精神及語言表現〉。收錄於東海中文系編,《苦悶與蛻變-六o七o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頁244-250。台北:文津。

孟樊(1990)。〈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踐〉,收錄於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頁67-84。台北:時報。new window

林亨泰(1981)。〈詩的精神與詩的視野〉。收錄於《葫蘆的心事》頁24-25。台北:笠詩社。

林盛彬(2004)。〈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訪談題綱〉。收錄於陳文成撰《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頁137-139。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燿德(1985)。〈陽光的無限軌跡〉。收錄於文訊月刊第十九期抽印本《作家綜論 向陽》頁34-43。台北:文訊月刊。

林燿德(1994)。〈試管魔鬼──論赫胥氏的詩〉。收錄於林宏田詩集《過去事》頁113-135。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芝華(2002)。〈羅浪三首詩欣賞〉。收錄於莫渝編《羅浪詩文集》,頁321~323。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莊金國(2002)。〈釣者羅浪〉。收錄於莫渝編《羅浪詩文集》頁278~282。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莫渝(2002)。〈鐵樹的怒放〉。收錄於莫渝編《羅浪詩文集》,頁340~341。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陳明台(2008)。〈抒情與批評的風景──李敏勇作品論〉。收錄於《島嶼奏鳴曲》頁200-202。台北:玉山社。

陳芳明(1998)。〈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轉引自廖炳蕙,〈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收錄於林水福主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0-111。台北:輔仁大學。new window

陳義芝(2000)。〈臺灣後現代詩學的建構〉。收錄於《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85。台北:萬卷樓。

陳慧樺(1992)。〈校園文學、小刊物、文壇——以《星座》和《大地》為例〉。收錄於陳鵬翔、張靜二合編《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頁65-82。台北:書林。

游喚(1994)。〈八0年代台灣政治詩調查報告〉。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頁391-401。台北:時報。

覃子豪(1969)。〈中國現代詩的分析〉。收錄於洛夫編《中國現代詩論選》,頁74-76。高雄:大業。

須文蔚(1997)。〈X世代的現代詩人與現代詩〉。「青年文學會議」會議論文。中央日刊《文訊》別冊主辦。

須文蔚(2003)。〈台灣數位文學守門人角色與理念初探〉。「兩岸現代詩學研討會」會議論文。佛光大學文學所主辦。new window

瘂弦(1996)。〈誰的夢小評〉《八十四年詩選》頁12-14。台北:現代詩社。

葉石濤(1989)。〈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第2卷第5期,1977年5月。收錄於胡民祥,《台灣文學入門選》,頁28-29。台北:前衛。

葉紅(2004)。〈迷惑的百合-葉紅自述〉。收錄於《紅蝴蝶》紀念手冊頁24-25。台北:耕莘青年寫作會。

鄭明娳(1994)。〈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收錄於《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頁213-225。台北:時報。

鄭樹森編、岑溢成譯(1991)。〈文學批評與現象學〉。收錄於《現象學與文學批評》頁210-215。台北:東大。new window

應鳳凰(2005)。〈張道藩《文藝創作》與五0年代台灣文壇〉。收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頁523-546。台中:東海大學。

鍾玲(1993)。〈台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思想,1986-1992〉。收錄於鄭明娳
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頁110-185。台北:時報文化。

簡政珍(2005)。〈基於人生的修辭〉。收錄於伍季詩集《與鐵對話》,頁4-11。台中:印書小舖。

顏元叔(1978)。〈唐文標事件〉。收錄於趙知悌編著《現代文學的考察》,頁119-124。台北:遠景。new window

羅思容(2002)。〈從吊橋走過的垂釣者〉。收錄於莫渝編《羅浪詩文集》,頁283~287。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四)‧研討會論文:
丁威仁(2005)。〈五、六0年代社群詩論的啟航點—「現代派論戰」重探〉。「文學社團發展與社會」會議論文。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

顧蕙倩(2007)。〈浪漫主義的對立與昇華──評葉紅詩集《瀕臨崩潰的字眼感覺有風》〉。「葉紅作品暨1950世代女詩人」會議論文。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new window

陳去非(1997)。〈台灣新世代詩人意象語言之分析〉。「面向21世紀97華文詩歌學術研討會集」會議論文。《葡萄園》詩刊社主辦。

孟樊(2008)。〈利玉芳的政治詩〉。收錄於《2008兩岸女性詩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1-45。台北:耕莘文教基金會。

(五)‧報紙、期刊:
王拓(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仙人掌》雜誌第 2期:頁53-73。

吉也(1985)。〈三月之目〉。《草原》詩刊冬季號,3月31日。

吉也(1985)。〈有贈〉。《草原》詩刊第二卷7、8期。

朱西甯(1977)。〈回歸何處?如何回歸?〉。《仙人掌》雜誌第9期,頁151-171。

余光中(1973)。〈現代詩怎麼變〉。《龍族詩刊》第9期,頁10-13。

余光中(1977)。〈狼來了〉。《聯合報》,8月20日,聯合副刊。

李國偉(1973)。〈文學的新生代〉。《中外文學》1 卷12 期,頁61-69。new window

李敏勇(1982)。〈教養與教訓〉。《笠》第108期,頁1。

李敏勇(1987)。〈當溪流都成了死水〉。《笠》詩刊第141期,頁1。

李敏勇(1981)。〈人類在轉捩點上〉。《笠》第102期,頁1

李敏勇(1981)。〈人間之詩〉。《笠》第103期,頁1。

李敏勇(1987)。〈廣場〉。《笠》詩刊第141期,頁35-36。

李敏勇(2004)。〈春天〉。3月21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李瑞騰(1997)。〈前言:寫在「詩社詩選檢驗」專輯之前〉。《台灣詩學季刊》第20期,頁8。

李瑞騰(2000)。〈迎向新世紀——「新世紀詩人大展」前言〉。《臺灣詩學季刊》第30期,頁10。

林澗(1973)。〈現代詩裡的時代社會意識〉。《大地》詩刊第5期,頁137-139。

孟樊(1990)。〈詩人、招貼和害蟲-中空的台灣後現代詩人〉。《現代詩季刊》復刊第15期,頁9。

洪淑苓(1998)。〈零亂的青春――葉紅《廊下的沉睡》〉。《文訊》154期。

苦苓(1987)。〈編者有話說〉。《兩岸》詩叢刊第3集,頁1。

苦苓(1987a)。〈總統不要殺我〉。《兩岸》詩叢刊第3集,頁54。

候吉諒(1985)。〈寫在前面-如果你們不光只是「繼承」,為什麼不乾脆另創一個詩刊〉。《創世紀》67期,頁7。

張芳慈(2005)。〈如果不寫詩〉。《笠》詩刊253期,頁1。

張信吉(2004)。〈紅鳩〉。《笠》詩刊204期,頁22。

張默(1954)。〈創世紀的路向——代發刊詞〉。《創世紀》詩刊第一期,頁2-3。

笠詩社(1989a)。〈臺灣孤立的哀愁—兼論桓夫先生「見解」一詩〉。《笠》第150期,頁9。

麥穗(1993)。〈一首惹禍的詩〉。《台灣詩學》第5期,頁173-174。

陳千武(1986)。〈談笠的創刊〉。《台灣文藝》102期,頁68。

陳芳明(1999)。〈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78期,頁171。

陳萬益(1999)。〈主體性與歷史視野〉。《笠》詩刊211 期.,頁13。

陳謙(1990)。〈戀我土地、歌我生命〉。《民眾日報》, 5月9號。

陳謙(1996)。〈浮木與玫瑰〉。《笠》詩刊191期,頁118。

陳謙(2007)。〈小眾喧嘩的年代〉。《文訊月刊》266期,12月號,頁61-63。

須文蔚(1998)。〈網路詩的破與立〉。《創世紀》詩雜誌,第117期,頁80-95。

黃粱(1997)。〈語言意識與詩人意識──我對新世代文本的過度期待?〉。《創世紀》詩雜誌112期,頁94。

黃靖雅(1989)。〈秋風辭〉。《曼陀羅》詩刊第6期,頁41。

黃維樑(1992)。〈重新發現中國古代文化的作用-用《文心雕龍》「六觀」法析評白先勇的〈骨灰〉〉。《中外文學》21卷6期,頁11。new window

黃維樑(2006a)。〈鄉土詩人余光中〉。《當代詩學》第2期,9月1日,頁31-47。new window

楊宗翰(2005)。〈與余光中拔河〉。《創世紀》第142期,3月1日,頁137-151。

廖炳惠(1993)。〈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256 期,頁10。new window

銀正雄(1977)。〈墳地裡哪來的鐘聲?:從王拓的一篇小說談起,兼為「鄉土文學」把脈〉。《仙人掌》雜誌 第2期,頁131-140。

劉正偉(2008)。〈《鄭愁予詩集I》之山嶽詩析論〉。《育達學院學報》第16期,頁1─20。

劉克襄(1996)。〈台灣的自然寫作初論〉。《聯合報》,1月4-5日,聯合副刊。

劉郁青(2006)。〈鴻鴻土製炸彈 誠品拒賣〉。《民生報》,9月18日,文化版。

許正平(2008)。〈詩人要為邊緣和弱勢發聲〉。《聯合報》,11月18日,聯合副刊。

劉紀蕙(1989)。〈女性的複製,男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18卷1期,頁116-136。new window

盧建榮(2003)。李貞瑩文字整理。〈傷痕民族誌──陳鴻森現代詩作品座談會記錄〉。《笠》詩刊237期,頁19-23。

曾琮琇(2005)。〈黃昏裡掛起一盞燈〉。《聯合報》,6月20日,聯合副刊。

(六)‧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阮美慧(2001)。〈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許文榮(2002)。〈馬華文學的政治抵抗詩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

解昆樺(2008)。〈臺灣七○年代新興詩社研究—以其重估傳統、再造國族、進
入公眾之特質為觀察核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顧蕙倩(2009)。〈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2.碩士論文
李祖琛(1986)。〈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析論〉。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瑩玲(2008)。〈詩與政治的對話:解嚴前後台灣政治詩研究(一九七七──一九九六)〉。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美慧(1997)。〈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立強(2008)。〈台灣八○年代政治詩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成(2004)。〈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成(2002)。〈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志宏(2003)。〈邊緣敘事與島嶼書寫──陳黎詩新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寶珠(1995)。〈笠詩社詩人作品研究──以詩社集團性為中心的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忠政(2004)。〈場域與書寫——新世代詩人書寫走向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七)‧翻譯及西文專著:

Chamders ,A.,蔡宜容譯(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
Giddens , Anthony,趙旭東等譯(2007)。《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Aristotle,姚一葦譯註(1992)。《詩學箋註》。台北:台灣中華。new window
Arthur ,Ganz(1975)。Literary Terms: A Dictionary。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Baudelaire,Charles,戴望舒譯(1998)。《惡之華》。台北:洪範。
Bourdieu¸P(1997),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Bourdieu¸P(2001),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arker ,Chris(2004),羅世宏等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Coulter, Mary K.(1998)。Strategic Management in Action。Englewood Cliffs,UJ : Prentice Hall.
Said Edward W.,單德興譯(2004)。《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
Edward, Alright,石光生譯(1986)。《現代劇場藝術》。台北:書林。
Foucault ,Michel(1990)。The History of Sexuality:An Introduction. Vol.1。New York:Vintage.
Lukacs ,George,陳文昌譯(1988)。《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
Heidegger ,Mantin,郜元寶譯(2002)。《人,詩意地安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Richards ,Ivor Armstrong,章祖德譯(1988)。《新批評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Miller J. Hillis,申丹譯(2002)。《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Hutcheon, Linda,劉自荃譯(1996)。《後現代主義的政治學》。板橋:駱駝。
Payne ,Michael,李奭學譯(1996)。《閱讀理論》。台北:書林。
Toril ,Moi(1992),林建法、趙拓、李黎譯。《性與文本的政治--女權主義文學理論》(Sexual Textual Politics :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長春:時代文藝。
Palmer, Richard E.(1992),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
Benedict, R(1976),黃道琳譯。《文化模式》。台北:巨流。
Williams, Raymond(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 Oxford UP.
Escarpit ,Robert,葉淑燕譯(1990)。《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
Roland, Barthes,李幼蒸譯(1991)。《寫作的零度》。台北:久大、桂冠。
Barthes, Roland,王耀近等譯(1991)。《戀人絮語》。台北:桂冠。
Saussure , Ferdinand de (1996) 。 Course in General Ling uistics。 Aen Yor k:McGraw-Hill.

Best, Steven&Douglas Kellner,朱元鴻、馬彥彬等譯(2002)。《後現代理論──批判與質疑》。台北:巨流。
Wellek, Rene&Austin ,Warren,王夢鷗、許國衡譯(1976)。《文學論》。台北:志文。
Williams,Raymond(2005),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北京:三聯書店。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2001)。《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


(八)‧網路及其他
孟樊(1999)。〈瀕臨死亡的現代詩壇〉,8 月23日。收錄於 http://www4.cca.gov.tw/poem/theory.。

孟樊(2002)。〈羅門的後現代論〉,8 月23日。收錄於http://www.fgu.edu.tw/~literary/poetry/theoryofpoem9.htm

楊渡(2004)。〈文學﹐不是這樣談論的──對邱貴玲專欄的一點回應〉。《人間網》10月11日。
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429


林秋芳(2008)。〈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的美感建構〉,8 月23日。http://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1&jnlptype=1&jnltype=1&jnliid=4476&issueiid=78542&atliid=1471896。new window

黃維樑(2006)。〈眺不到長安:余光中的離散懷鄉〔逍遙遊〕〉。未發表講義紙本。

陳宛茜(2008)。〈亂! 2008台灣代表字〉。《聯合報》, 12月17號。http://dnajsn.blogspot.com/2008/12/2008_18.html



陳鵬翔(2007)。〈時空意識寫入新詩\臺灣現代詩的發展與政治〉。《佛光電子報》
第3期,12月21日。http://www.fgu.edu.tw/newpage/fguwebs/webs/fguepaper/index.php?pd_id=816&typenum=119&readonly=1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