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充「自生」概念對裴頠與郭象「自生」概念影響之探究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葉淑茵
作者(外文):Yeh, Shu-y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6:6=421
頁次:頁155-174
主題關鍵詞:王充自生裴頠郭象老子莊子恆先Wang ChungGenerate by itselfPei WeiGuo ShiangLao TzuChuang TzuChapter of Heng ShianC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2
  • 點閱點閱:242
學位論文
1.葉淑茵(2007)。王充對魏晉思想影響之研究─王充在玄學史的地位之再審定,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壽(1974)。三國志。臺北:樂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璉璋(200203)。玄理、玄智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充、袁華忠、方家常(1993)。論衡全譯。貴州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季旭昇、陳惠玲、連德榮、李綉玲(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房玄齡(1976)。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桂鈿(1996)。虛實之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曹峰(200612)。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湯錫予(19840120)。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老聃、河上公、王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春海(2001)。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83)。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湯一介(1988)。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復觀(1979)。增訂兩漢思想史。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湯一介(1999)。郭象。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余敦康(2004)。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葆玹(1996)。玄學通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抗生(19920000)。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弼、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抗生、李中華、陳戰國、那薇(1989)。魏晉玄學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鼓應(2004)。老子今注今譯。老子今注今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南朝宋)劉義慶(1998)。世說新語,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晉)郭象(1987)。郭象注莊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齊勇(2004)。〈恆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四新(2004)。楚簡〈恆先〉章句釋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名春(2004)。上博藏楚竹書〈恆先〉簡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銳(2006)。「氣是自生」:〈恆先〉獨特的宇宙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麗桂(2004)。上博(三):〈恆先〉的義理與結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