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儒家禮學思想之研究
作者:李尚軒
作者(外文):LI, SHANGS-YU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趙中偉
熊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戰國儒家禮學孟荀郭店楚簡Warring States timesConfucianism's RitualritualMencius HsuntzuGuodian Chu slip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本文以戰國時期儒家之思想為主要研究範圍,茲述各章節內容概要如次:
第壹章 緒論
本章首論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研究態度與研究回顧。
第貳章 禮之起源與流變
禮之起源甚古,然而至周末戰國之際,禮之意義已屢次變革,而涵攝範圍亦愈擴張。故本章首要探索禮之起源與、流變及其基本意義,欲使立論無所失據,以期論文架構之完備,進而開展研討後續章節主論內容。
第參章 戰國禮學思想之背景
大抵欲論述戰國儒家禮學,必須先通曉當時政治經濟與學術背景,始能探求其思想之變革。本章節所用研究方法,主要為「時代研究法」與「宗派研究法」,另附加戰國諸子與周道禮樂之關係,希冀能對戰國學術發展與演變具概括性通解。
第肆章 戰國前期儒家之禮論
本章節首先闡釋儒家之名稱與定義,然後援引郭店楚簡之出土文獻,整理論述楚簡關於儒學思想之綱要,進而探討戰國前期儒家之禮論。
第伍章 戰國中期儒家之禮學
漢趙歧曾言孟子:「通五經,尤長於詩書」,且孟子善言心性,故其禮學思想較未受後世學者關注。然則今統計其本書與禮相關之文字,凡七十餘次;而其出處進退亦莫不皆準諸於禮。本章節以孟子思想為主論,從而探討戰國中期儒家禮學。
第陸章 戰國後期儒家之禮學
戰國後期荀卿以禮學著稱。因荀卿視禮為權衡規矩,故其禮學所涵攝範圍至為廣大。本章節旨於研議荀子思想與戰國後期儒家禮學發展之相互關係。
第柒章 戰國儒家禮學之承襲與變革
本章綜述前文各章節綱領,研議戰國儒家禮學之承襲與變革,進而推演論述戰國後期學術思想由禮至法之轉折與歸衍。
第捌章 結論
本章總揭全文要旨,並說明整體研究成果,及補敘未來尚可研究探索之新方向。
This article is to state the Ceremonial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from the later Chou dynasty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s main research extent, the content summary of each chapter as follow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motivation of research is talking about at first, and then the target, the extent, the method, the attitude and the review likewise.
Chapter II: The Original of Ceremony and its Change
Original of Ceremony has been changed several times, and its meaning was expanding. This chapter was researched original and changed of Ceremony and its basic meaning. As for to make arguments without any loss and the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nd then begin to discuss the main theory content of follow-up chapter continuously.
Chapter III: The background of Ceremonial Thought in Warring States times
Any one probably want to discuss the Confucian Ceremony, he firstly has to know politic, economic,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at once, so can deepen into its change of thought. This chapter use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o-called "period study"and "sectarian research method" mainly, additional the philosophers of Warring States and the ceremony and music of Zhou Road, hope to make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Warring States have a general solution.
Chapter IV: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at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chapter first explains the name and definition of Confucianism,and citing unearthed documents of guodian chu slips(郭店楚簡) ,sort out and discourse guodian chu slips about outline of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and then discuss the Ritual theory of Confucianism during Warring States period .
Chapter V: The Ritual theory of Confucianism at the Warring States middle period
Han Zhao Qi ever said to Mencius(孟子) "good at five classics ,especially at poetry and literature", and Mencius is good at talking about mind ,so his thought of Ceremony was less concerned by later scholars. However, the states of his this book and words about ceremony , that more than 70 times; and its source advance and retreat also not accurate princes at ceremony. This chapter is mainly for thought of Mencius, so as to explore the Confucianism in the Warring States middle period.
Chapter VI : The Confucian Ritual Studies at the Later Warring States period
At The later Warring States period ,Hsun-tzu(荀子) is known as courtesy. Because Hsun-tzu regard courtesy as the balance of the rules, so the range of its rituals cover broad masses. The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sun-tzu 's though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rituals at the later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Chapter VII: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fucian Ritual Studie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chapters of the program,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Ritual inheritance and change at Warring States times , and then deduce academic thought from the rites to the law of the turning and homing at the later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apter VIII:Conclusion
This chapter exposes the general thrust of the study, and explains the overall research results, as well as new directions that can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
參考書目

古籍 (按原典時代排序)

周.左丘明:《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周.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年。
漢.王 符:《潛夫論》,台北:中華書局,1958年。
漢.王 逸:《楚辭章句》,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漢.王 肅:《孔子家語》,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漢.毛 亨:《毛詩注疏》,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漢.孔安國:《尚書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七畧出版社,1991年。
漢.許 慎:《說文解字》,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漢.揚 雄:《法言》,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
漢.班 固:《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漢.班 固:《白虎通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漢.桓 寬:《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荀 悅:《申鑒》,台北:中華書局,2012年。
漢.趙 岐:《孟子注》,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趙 曄:《吳越春秋》,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
漢.鄭 玄:《周禮正義》,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漢.鄭 玄:《儀禮注》,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漢.鄭 玄:《禮記正義》,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漢.鄭 樵:《禮經奧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年。
漢.韓 嬰:《韓詩外傳》,四川:巴蜀書社,1996年。
漢.劉 向:《列女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漢.劉 安:《淮南子》,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漢.戴 德:《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應 劭:《風俗通義》,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晉.王 弼:《老子注》,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
晉.范 甯:《榖梁傳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晉.陳 壽:《三國志》,台北:商務印書館,2010年。
晉.韓康伯:《周易繫辭傳》,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
北魏.許 謙:《讀四書叢說》,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朝宋.范 曄:《後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唐.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new window
唐.吳 兢:《貞觀政要》,上海:中華書局,1963年。
唐.林 寶:《元和姓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張九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韓 愈:《韓昌黎全集》,上海:廣益書局,1936年。
唐.魏 徵:《隋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南唐.徐 鍇:《說文解字繫傳》,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朱 熹:《四書集註》,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宋.朱 熹:《儀禮經傳通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朱 熹:《朱子語類》,四川: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宋.朱 熹:《朱子家禮》,東京:明德出版社,2014年。
宋.朱 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吳 澄:《禮記纂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洪 邁:《容齋隨筆》,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陳 澔:《禮記集說》,北京:中國書店,1994年。
宋.陸象山:《象山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62年。
宋.葉 時:《禮經會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鄭 樵:《通志》,台北:世界書局,2012年。
宋.聶崇義:《三禮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蘇 軾:《蘇東坡全集》,台北:新興書局,1955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店,2011年。
明.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明.許 浩:《兩湖麈談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1972年。
清.王夫之:《周易外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王先愼:《韓非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清.江 永:《禮書綱目》,台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4年。
清.江 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江 瑔:《讀子卮言》,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清.朱師轍:《商君書解詁定本》,台北:世界書局,1956年。
清.阮 元:《積古齋鐘鼎款識》,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李 顒:《四書反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光地:《朱子禮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紀 昀:《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邵懿辰:《禮經通論》,清光緒江陰南菁書院刊本,1888年。
清.林春傅:《戰國紀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姚 鼐:《惜抱軒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清.俞 樾:《群經平議》,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66年。
清.胡 掄:《禮樂通考》,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徐 灝:《說文解字注箋》,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孫星衍:《孫淵如先生文補遺》,台北:藝文出版社,1938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張考夫:《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清.凌廷堪:《禮經釋例》,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崔 述:《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納蘭性德:《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1972年。
清.畢 沅:《續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2010年。
清.陳 澧:《東塾讀書錄》,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清.曹穀蓀:《禮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曹穀蓀:《禮經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 翼:《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2009年。
清.趙 翼:《廿二史劄記》,四川:巴蜀書社,2010年。
清.康有為:《孟子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清.黃式三:《周紀略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章學誠:《校讎通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2年。
清.章炳麟:《文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清.賀長齡:《清代經世文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清.焦 循:《孟子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56年。
清.萬斯同:《羣書疑辨》,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清.趙爾巽:《清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清.戴 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戴 望:《管子校正》,台北:世界書局,1956年。
清.魏 源:《默觚》,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54年。
清.魏 源:《皇朝經世文編》,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閻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清.應撝謙:《禮學彙編》,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
清.簡朝亮:《孝經集注述疏》,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簡朝亮:《論語集注補正述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清.嚴可均:《全宋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

近人論著(以下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皆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桐齡:《中國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王國維:《古本竹書記年輯校》,台北:世界書局,1977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到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牟宗三:《歷史與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吳 康:《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 增:《老子道之哲學》,台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年。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李新霖:《從左傳論春秋時代政治倫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台北:洙泗出版社,1985年。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書局,1979年。new window
杜正勝:《中國文化史》,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呂思勉:《經子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周 何:《禮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周 何:《說禮》,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8年。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1948年。
柳詒徵:《經學纂要》,台北:正中書局,1948年。
柳詒徵:《國史要義》,台北:中華書局,1952年。
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四川:巴蜀書社,1996年。
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1年。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梁 濤:《郭店楚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梁 濤:《出土文獻與君子慎獨》,桂林:灕江出版社,2011年。
梁啟超:《諸子考釋》,台北:中華書局,1957年。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new window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梁啟超:《儒家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朔雪寒:《孫子兵法論正》,台北:策略研究所,2013年。
高 明:《孔學管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
高 明:《禮學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
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51年。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張心澂:《偽書通考》,台北:明倫出版社,1999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勘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研院,1997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台北:中研院,2001年。
張其昀:《孔學今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張造群:《禮治之道-漢代名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章太炎:《章氏叢書》,台北:世界書局,1958年。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國家文物局古代文獻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陳 柱:《子二十六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 麗:《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寅格:《陳寅格先生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鍾凡:《諸子通誼》,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陳大齊:《孔子思想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3年。
陳大齊:《陳百年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new window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飛龍:《孔孟荀禮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陳其泰:《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
陳戌國:《中國禮制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建華:《先秦諸子禮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陶鴻慶:《讀諸子札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黃湘陽:《孔孟荀心性天人理論析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傅武光:《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台北:東吳大學,1993年。new window
傅武光:《論語著述考》,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傅武光:《四書總義著述考》,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河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彭 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嵇 哲:《先秦諸子學》,台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程發任:《六十年來之國學》,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曾春海:《中國哲學精神發展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年。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new window
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台北:里仁出版社,2008年。
楊 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楊筠如:《尋子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信芳:《簡帛五行解詁》,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new window
劉 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鄔昆如:《理則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3年。
鄔昆如:《形上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蒙文通:《古地甄微》,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
蒙文通:《經學擇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熊 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研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熊公哲:《孔學發微》,台北:正中書局,1965年。
熊公哲:《果庭讀書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熊十力:《讀六經》,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台北:華正書局,1982年。
蔡尚思:《中國思想研究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
蔣伯潛:《諸子通考》,台北:正中書局,1953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賾》,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薩孟武:《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體系與演變》,台北:東大圖書,1985年。
顧頡剛:《古史辨》,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顧頡剛:《古史辨》,台北:藍燈文化,1993年。
羅 根:《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羅 焌:《諸子學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嚴靈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魏啟鵬:《簡帛〈五行〉箋釋》,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學位論文

孔炳奭:《孔子禮學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呂欣怡:《孟子禮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狄君宏:《饗禮、食禮、燕禮比較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正治:《春秋戰國禮樂思索的正反諸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林麗娥:《先秦齊學考》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7年。new window
周聰俊:《饗禮考辨》台灣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2年。new window
柯金虎:《魏晉南北朝禮學書考佚》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閆隆庭:《大小戴記與荀子關係之探索》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涂艷秋:《孟子禮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0年。
焦培民:《先秦人口研究》鄭州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7年
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東海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趙中偉:《周易乾卦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4年。
劉瑞箏:《左傳禮意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熊 琬:《荀子所謂禮與韓非所謂法之研討》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5年。
蕭淑芳:《孔孟荀禮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期刊論文

王夢鷗:〈小戴禮記考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期。
王夢鷗:〈禮記思想體系試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期。
王金凌:〈論禮記大學各章的訓詁關係及其大義〉,《輔仁國文學報》增刊期。new window
王金凌:〈論禮記中庸各章的訓詁關係及其大義〉,《輔仁國文學報》第24期。new window
王關仕:〈西漢禮學之考察〉,《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new window
李 杜:〈禮記言禮及其與人生政治的關係〉,香港《人生》半月刊。
李學勤:〈周禮與秦律〉,《溫州師範大學學報》增刊期。
李向平:〈西周春秋時期庶人宗法組織研究〉,《歷史研究》第198期。
沈文倬:〈略論禮典的實行與儀禮書本的作者〉,《文史》第15輯。
吳清淋:〈荀子禮分思想之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21號。
林慶彰:〈幾種經學史中的禮學論述〉,《中正漢學研究》第23期。new window
邱衍文:〈禮學述聞〉,《台北師專學報》第3期。
周林根:〈孔子與禮教〉,《孔孟學報》第13期。new window
卓秀巖:〈子路禮學〉,《成大學報》第17期。
卓秀巖:〈子游禮學〉,《成大學報》第24期。
卓秀巖:〈子夏禮學〉,《成大學報》第28期。
胡正之:〈儒家聖人觀念在戰國之發展》,《輔大國文學報》第22期。new window
胡正之:〈人之命在天與先秦儒家天命觀辨析》,《輔大國文學報》第26期。new window
莊雅州:〈荀子禮學初探〉,《孔孟月刊》第9卷第1期。
莊雅州:〈孟子禮論初探〉,《孔孟月刊》第10卷第1期。new window
莊雅州:〈文化視野中的禮學〉,《中正漢學研究》第23期。new window
陸建華:〈荀子禮法關係論〉,《孔孟月刊》第41卷第10期。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四川大學學報》,第4期。
高榮鴻:〈上博五.君子為禮文字考釋及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第29期。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之三禮學復興暨清初禮學名家〉,《經學研究集刊》第6期。new window
張才興:〈論荀子與群經及其在儒學史上的定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new window
梁 穎:〈西周春秋時代宗法制度成因試探〉,《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
陳 來:〈說說儒-古今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原道》第2輯。
陳采勤:〈試論《周禮》的荒政制度〉,《學術月刊》第2期。
陳飛龍:〈淺談孔子禮教〉,《孔孟月刊》第15卷第11期。new window
陳飛龍:〈孔孟荀三家禮之比較〉,《孔孟月刊》第42期。new window
陳逢源:〈漢代經師禮學詮釋的特色與其文化課題〉,《中研院秦漢經學研討會》。
曾錦坤:〈禮樂與禮樂教化〉,《孔孟月刊》第28卷第2期。
葉國良:〈古禮書中禮典與儀節研究方法舉例〉,《中正漢學研究》第23期。new window
楊連生:〈荀子禮論之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17號。
楊天宇:〈關於周官禮書名、發現及其在漢代的流傳〉,《史學月刊》第4期。
楊天宇:〈略述周禮的成書時代與真偽〉,《鄭州大學學報》第4期。
楊一峯:〈孔子言禮教淺測〉,《孔孟學報》第4期。
楊儒賓:〈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第21期。new window
劉志琴:〈禮-中國文化傳統模式探析〉,《天津社會科學》第6期。
劉家和:〈宗法辨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
劉家和:〈先秦儒家仁禮學說新探〉,《孔子研究》第17期。
鮑國順:〈荀子評價的歷史觀察〉,《先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屆。
蔡尚思:〈孔子的禮學體系〉,《孔子研究》第15期。
饒 彬:〈荀子禮學之淵源〉,《師大國文學報》創刊號。
葛志毅:〈周代凶禮管窺〉,《中華文化論壇》第2期。
潘重規:〈儒家禮學之精義〉,香港《人生》半月刊。
饒 彬:〈荀子禮學之淵源〉,《國文學報》第1期。
饒 彬:〈荀子對於禮學的重要建設〉,《師大學報》第19期。
羅聯絡:〈孔門之禮樂精神〉,《孔孟月刊》第2卷第1期。new window
羅宗濤:〈談禮〉,《孔孟月刊》第13卷第2期。new window
田崎仁義:〈禮の原始的意義と其三段の變化〉,《國家學會雜誌》第34卷。
池田秀三:〈祭祀から禮へ-祀天儀禮の禮學化〉,《中研院秦漢經學研討會》。
高村孝治:〈東周禮樂餘談〉,《史淵》第44輯。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