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
書刊名:東亞研究
作者:邱坤玄(Chiu, Kun-shua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0:2
頁次:頁2-28
主題關鍵詞:臺灣國關理論中共外交結構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Taiwa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Chinese foreign policyStructural realism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8
  • 點閱點閱:82
本文主要的目的在回顧台灣學界研究中共外交時,應用理論的現況,檢視其優缺點,並嘗試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初步結果發現,台灣學界致力於透過理論進行中共外交研究的努力,在整體大陸研究學界並未形成主流,比較多的是政策研究,以及持續沿用較為廣義的現實主義(國家利益)架構。多年來,雖有學者陸續引進嚴謹的結構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建構主義與批判性(反思性)國關理論,但此類案例文獻仍為數不多,學界透過國關理論的選擇與中共外交研究對話的深入性探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本文建議將來的議題可包括結合中國特色與國際比較、全球化下的地方對外行為、經濟互賴與衝突之間的關係、國際規範的遵循、能源與對外行為。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review and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theory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aiwan. In addition, it has provided som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y in this field. A broad survey of most work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IR theory in Taiwan suggests that policy oriented studies and basic national interest approach rather than serious theoretical discourse have dominated the study of this field. Despite some scholar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aiwan have attempted to apply structural realism,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reflectivism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ehaviors, the quantities remain limited. Future study should involve issues where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wi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uld benefit both.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future directions for study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IR theory could include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R theory, local government’s external relations under globaliz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conflict, energy and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期刊論文
1.于有慧(19980600)。國際因素對當前中共外交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41(6),7-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定士(2007)。中共十七犬前後中俄在中亞地區的戰略競合。東亞研究,38(1),23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之瑜(20010300)。鑿開霸權:普世主義與相對主義之外關於「民主」的知識。中國大陸研究,44(3),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明(2007)。十七犬前後推動中共東北亞政策的軟權力。東亞研究,38(1),227-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坤玄(20000700)。霸權穩定論與中(共)美權カ關係。東亞季刊,31(3),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殷天爵(1999)。中國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祈。共黨問題研究,25(3),8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登及(1979)。1979年中共懲越戰爭的歴史結構分析一武力使用的解釋。東亞季刊,31(1),91-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登及(20010100)。中共建政後歷屆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渉外言論的内容分析ー國 際政治觀的定位與變遷。東亞季刊,32(1),53-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登及(20011000)。爭論中的中共「大國外交」政策:對大陸學者訪談的綜合報告。東亞季刊,32(4),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雅君(2005)。中日關係的安全困境:國際體系與雙邊利益層面的分析。遠景季刊,6(4),139-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志吉(20051000)。國際建制理論與中共對聯合國維和行動之政策。展望與探索,3(10),2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志嘉(2006)。中共對台嚇阻戰略:理論與實踐。全球政治評論,15,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東杰(20031200)。美國霸權變遷與兩岸關係發展。政治學報,36,83-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榮祥(20070600)。一觸即發或虛張聲勢 : 論一九九五、一九九六臺海危機。臺灣政治學刊,11(1),201-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石之瑜(20001200)。回應中國:「反國家」論述對「東方主義」的欲迎還拒--以周恩來為例。共黨問題研究,26(12),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登及(19980900)。毛澤東涉外言論與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4(9),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子中(20070100)。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共外交戰略之轉變。展望與探索,5(1),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柯玉枝(19980600)。從國際體系變遷看後冷戦時期中共與日本之外交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1(6),19-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登及(20011100)。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西方的中共外交研究:一個概觀。中國大陸研究,44(11),15-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石之瑜(20001200)。解讀「大國外交」:論兩岸的差異。政治科學論叢,13,147-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廖年仲(20050400)。從1995-96年臺海危機論冷戰後中共的安全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6(2),185-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奕嵐(20040300)。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國家行為者的策略反應。東吳政治學報,18,111-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董立文(19981200)。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2)=15,6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牧民(20061200)。當和平崛起遇上臺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49(4),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斯儉(20000400)。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4),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于有慧(19990300)。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2(3),45-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重成、唐欣偉(20051000)。中國大陸崛起對當前國際體系的衝擊。遠景基金會季刊,6(4),101-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施子中(19990700)。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1(3),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一新(20000100)。台海飛彈危機柯林頓政府決策分析。遠景季刊,1(1),8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邱坤玄(19990700)。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30(3),2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邱坤玄(20040700)。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35(2),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蔡瑋、趙春山(20000200)。中共的「大國外交」戰略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6(2),66-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高朗(20060400)。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7(2),5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崑義(20070900)。中國的「和諧外交」與對南太平洋的擴展。臺灣國際研究季刊,3(3),63-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蔡東杰(20070100)。關於當前中國「大戰略」討論的辯證問題。全球政治評論,17,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袁易(20040500)。中國與導彈建制:國際規範之挑戰與遵循。問題與研究,43(3),97-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文程(20060500)。中共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投票行為分析(1971-2005年)。問題與研究,45(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吳玲君(20010500)。中共APEC策略與角色的轉變:新現實主義的解析。問題與研究,40(3),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袁易(19960600)。多邊主義與安全困境下之合作:國際關係理論與美「中」關係。問題與研究,35(6),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吳德美、曾聖文(20050500)。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對東協經濟發展影響。問題與研究,44(3),57-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吳玲君(20050900)。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44(5),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登及(20080600)。地緣因素與新現實主義--以冷戰後美中地緣競逐為例。政治學報,45,95-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鄭端耀(20030300)。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42(2),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登及(2008)。軟權力概念在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發展試祈:以冷戰後的中國爲案例。發表於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第一屆年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主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登及(2008)。中國外交政策的典範轉移? ー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國政治學會2008年年會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主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海社科院編(2006)。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田弘茂(1996)。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煦(1993)。冷戰時期亞太地區之和平安定。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華倫(1975)。中共史論。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尹慶耀(1973)。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尹慶耀(1984)。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志嘉(2000)。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證分析。台北:水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起(1992)。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包宗和(1993)。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袁易(2004)。中國遵循國際導彈建制的解析:一個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登及(20030000)。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石之瑜(19950000)。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臺灣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石之瑜(19940000)。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洪財隆(20090400)。兩岸之間的貿易與和平,nttp://www.ctasc.org.tw/05subject/s 20 1.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汀陽(2005)。天下體系:帝國與世界制度。沒有世界的世界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