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單士釐《癸卯旅行記》的女權論述
書刊名:國文天地
作者:劉又瑄
作者(外文):Lui, Yuh-shie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6:2=302
頁次:頁113-128
主題關鍵詞:癸卯旅行記單士釐女性啟蒙女學女權Guimao VoyageShan ShiliThe enlightenment of femalesFemale literatureFemale righ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6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羅秀美(20061200)。流動的風景與凝視的文本--談單士釐(1856-1943)的旅行散文以及她對女性文學的傳播與接受。淡江中文學報,15,4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姚振黎(2003)。單士釐走向世界之經歷-兼論女性創作考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三井(2004)。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彰健(1974)。康有為戊戌真奏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彥頤、苗延威(2007)。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單士釐(1986)。受茲室詩稿。受茲室詩稿。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無量(1973)。中國婦女文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車若水。腳氣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海燕(2004)。近代女性文學研究。近代女性文學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曉虹(2005)。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單士釐(1985)。癸卯旅行記。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文楷(1985)。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鋼、張品興、王相宜(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鮑家麟(1998)。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思想。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邵台新、戴晉新、稽若昕、宋德熹、黃湘陽(1996)。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化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明)李贄。焚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鍾叔河(1985)。第一部女子出國記。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維紅(1993)。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1894-1911)。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單士厘。歸潛記。歸潛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賈申(1988)。中華婦女纏足考。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嚴復(1969)。原強。近代中國史料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一位晚清女報人的際遇--陳擷芬其人其事
2. 科學與醫藥話語下的性重構:評[Howard Chiang (姜學豪)主編] «After Eunuchs: Science, Medicin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x in Moder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3. 《明史.列女傳》的暴力、情緒、痛覺與女性形象的書寫
4. 纏足研究的經濟中心論:評Laurel Bossen and Hill Gates, «Bound Feet, Young Hands: Tracking the Demise of Footbinding in Village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5. 近代中國第一次女子參政運動的緣起與論爭
6. 軍閥政權與身體政治:馮玉祥主政時期的河南省放足運動及其反挫(1927~29)
7. 周瘦鵑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處境探析--以《禮拜六》為探討範圍
8. 評Dorothy Ko,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7)
9. 「婦言」的跨界與移動--以清末民初婦女報刊為觀察重心
10. 女權話語與性別實踐:評介[方祖猷編]《晚清女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11. 在大我與母性之間:三民主義婦女論述的建構
12. 從纏到放:對《黃繡球》中放足議題的再思考
13. 新女性與舊道德:晚清女學與輿論紛爭--以私娼梁亞玲假冒女學生事件為視點
14. 表徵性父權:傳統、女性策略與父權再生產
15. 從兒女之私到男女戀愛:五四時期婦女報刊上的戀愛問題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