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后妃頭飾的淵源與流變
作者:陳慧霞
作者(外文):CHEN, HUI-HSIA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鴻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清代服飾宮廷滿族鈿子兩把頭Qing period apparelcourtManchuheaddressbanner hairstylehairp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由於清代皇家的銳意經營,使清代宮廷文化藝術達到中國歷史發展上的一個高峰期。本論文的目的在透過對宮廷后妃頭飾的整理與分析,探討工藝的源流、發展與工藝製作,發掘其背後的社會思維與文化意涵,藉以呈現清代宮廷文化的特色。
后妃頭飾是宮廷生活中的一小部份,也因為它的微小似不足道,反而得以順應時勢發展,更能真實反映皇家內在本質的面貌與轉變。清代,作為一個由東北人口相對少數的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漢族社會;同時統治蒙古、西藏與新疆――一個多民族、宗教與文化並存的廣大區域;十九世紀又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力衝擊,這些豐富多元的力量相互交織,在后妃頭飾的發展上留下深刻的痕跡。
承接清代皇家主要遺物的兩大博物館,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北京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典藏宮廷后妃相關的冠帽、簪飾,這些實物的一部份保留了宮廷時代的黃籤記錄,是無可取代的一手史料,一方面因為其與實物直接連結,再現清代人對各項物質名詞的用語,有助於我們對文獻的理解,另一方面記錄上的時間資訊,提供對實物風格分期的重要參考,更甚者,透過與清代內務府檔案的比對,可掌握物件背後隱藏的歷史人物與事件,重新審視歷史的另一個面相。
本論文分為三大部份,第一部份以清代后妃特有冠帽的形制為中心,探討滿族傳統冠帽的樣式及其來源,第二部份以后妃日常髮式為主,分析鈿子和二把頭的演變以及簪飾風格流變的脈絡,第三部份以工藝製作為中心,針對倍受清代皇家重視的珍珠,檢視其在簪飾中扮演角色的變化;並經由造辦處的外僱工匠與買辦,闡釋宮廷內外工藝技術的互動。
經由以上考察,歸納出三點結論,第一清代頭飾中滿族傳統的形成,實際上有可能追溯到金代女真時期與宋、遼的濡染,並吸收元代以來蒙古族的習俗,也就是說滿族文化的內涵與轉化,不宜單純以「漢化」如此簡化的概念來理解。第二,帝王或掌權者對簪飾風格的發展雖然具有主導性的力量,在個人喜好的主導下,引進新題材與新材質;而使用者后妃,雖然沒有物品的產權卻擁有選擇權,經由簪飾的組合變化,以決定其自我曼妙的面貌。第三,宮廷內外的互動一直存在,十八世紀當皇權高漲時,宮廷的品味與嚴謹的技術要求,影響民間的工藝水平;十九世紀以後,民間工匠廣泛吸收外來的審美觀與作法,以活潑的創意表達傳統題材,回過頭來因應宮廷的需求,豐富頭飾的變化。透過清代后妃頭飾的發展與變化,再一次證實歷史的高峰來自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無分別的態度,在理性的消化與吸收之後,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文化本體的包容力與吸收力正決定了藝術文化所能成就的高度。
The imperial art and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has reached a high pinnacle under the supervision and support of the emperor. By analyzing the headdresses of Qing court aristocratic ladies, this thesis aims to trace the origins, developments and techniques of artifacts to understand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the Qing dynasty.
Headdress is a trivial part of court life, but it is precisely its trivial nature that allows it to evolve with trends at the time and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mperial culture and customs. The Qing dynasty is ruled by the Manchu people, a semi-nomadic tribe from northeast China who entered central China to rule the country. Its heterogeneous society includes the Han people, Mongolians, Tibetans, and Uighurs. Its vast territory houses different religions, tribes, and customs. Along with western influenc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 of China leaves its mark on Qing court headdresses of aristocratic ladies.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Taipei and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are two museums that house the collection of the Qing imperial family and preserve headdresses and hairpins of court ladies. These objects are first-hand materials that reflect court life and help us understand written documentations of objects. These objects retain the yellow name tags that indicate their appellations and ingredient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making them significant source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Their different documentation dates offer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style evolution. Furthermore, when compared to the Qing Official Documents of Internal Affairs, these object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historical figures and event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hats of Qing court aristocratic ladies, analyzing traditional styles and origins of Manchu headdresses.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hairstyles of aristocratic ladies, analyzing their headdresses, hairstyles, and hairpins.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artifact production, analyzing the changing roles of the pearl decoration on hairpins, as the emperor highly value pearls; it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mperial workshops and hired artisans and the exchange between official and local artisanship.
Three conclusions arise from these analyses. First, the formation of Manchu headdresses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Jin dynasty with subsequent influence from the Song and Liao dynasties as well as Mongolian customs of the Yuan dynasty. In other words, Manchu culture and its transfer to Chinese society is a complex process and cannot be simply understood as “sinnicization.” Secondly, although the emperor could dominate the style and production of hairpins, the court ladies determine the combination in which they use the hairpins and decide their effect as decorations. Third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fficial and local artisanship has always existe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mperial taste and technique affect local artifact produc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cal artisans incorporate new techniques and motifs from abroad to add to the stylistic change of imperial headd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Qing court headdresses manifests the receptive attitudes towards different culture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embodies the inclus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Qing imperial connoisseurship.
一、古籍檔案
(元)成廷珪,《居竹軒詩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6,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元)托克托等修,《宋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82,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86。
(元)脫脫等撰,《金史》台北:鼎文書局,1985。
(元)程端學,《積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2,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宋)宇文懋昭撰,(清)紀昀等重訂,《欽定重訂大金國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83,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宋)聶崇義,《三禮圖集注》卷二,頁4,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9,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宋)龐元英,《文昌雜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明)俞汝楫編,《禮部志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597,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86。
(明)蕭大亨,《夷俗記》,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東漢)劉熙,《釋名》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1,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南宋)周必大,《文忠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47,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南宋)袁燮,《絜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57,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同治大婚典禮紅檔》卷四,中國歷史檔案館藏。
清高宗敕修,《國朝宮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57,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允祹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19,台北:商務,1983
(清)允祿等奉敕撰,《皇朝禮器圖式》,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56,台北:商務,1983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二十回,據光緒六年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796-179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姚明輝,《蒙古志》,據清光緒三十三(1907)年刊抄本景印,臺北:學生書局,1969。
(清)昭槤,《嘯亭續錄》,據天津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冊117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夏仁虎,《舊京瑣記》,北京古籍,1986。
(清)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三編第九冊,台北:新興書局,1985。
(清)福格,《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
佚名,《當譜集》,清乾隆二十四年春刻增補抄本,收入國家圖3-書館分館編彙,《中國古代當鋪鑒定秘籍(清鈔本)》,(北京:全國圖3-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年7月。
金恩暉、梁志忠著譯,《吉林省地方地考論、校釋與匯輯》,(長春:中國地方史志協會、吉林省圖書館學會,1981。
趙爾巽等編纂,《清史稿》,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
潘頤福等纂修,《十二朝東華錄》十二冊,台南:大東書局,1968。

二、專書
中國織繡服飾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織繡服飾全集.歷代服飾卷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仇泰格,《明代金銀首飾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14年碩士論文
毛立平,《清代嫁妝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王光堯,《明代宮廷陶瓷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王雲英,《清代滿族服飾》,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85)。
包頭市文物管理處張海斌主編,《美岱召壁畫與彩繪》,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后妃首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向斯主編,《中國文化雜說2•宮廷文化卷》,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稻畑耕一郎,《紫禁城の女性たち:中國宮廷文化展》,日本福岡市:西日本新聞社,1999。
朱誠如主編,《清史通典》第10冊•咸豐同治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何傳馨,《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new window
吳淑瑛,《展覽中的中國:1961年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展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李真瑜,《明代宮廷戲劇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周功鑫,《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 : 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
周汛、高春明,《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台北:南天,1998。new window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new window
孟凡真,《明代宮廷建築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岡田英弘,《モンゴル帝國の興亡》,東京:筑摩書房,2001。
岡田英弘著,陳心慧、羅吉盛譯,《從蒙古到大清:遊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新北市:臺灣商務,2016。new window
金維諾總主編、羅世平主編,《中國美術全集.墓室壁畫》第二冊,北京: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2010。
金衛東主編,《明清風俗畫》,《故宮博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冊20,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
侯皓之,《傳統與創新:盛清時期在華西洋工藝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故宮博物院,《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12。
故宮博物院、柏林馬普學會科學史所編,《宮廷與地方―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技術交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故宮博物院編,《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約翰.湯姆遜,《晚清碎影:湯姆遜眼中的中國》,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9年,一版。
香港歷史博物館編,《國采朝章:清代宮廷服飾》,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2013。
孫彥貞,《清代女性服飾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徐啟憲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化珍品全集.宮廷珍寶》,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殷安妮編,《清宮后妃氅衣圖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4。
馬雅貞,《刻畫戰勳: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高彥頤,《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台北:左岸文化,2007。new window
曼素恩,《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5。
張瓊,《清代宮廷服飾》,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張瓊主編,《清代宮廷服飾》,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清代宮史學術討論會,《清代宮史論叢》,北京市: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清代宮史學術討論會編,《清代宮史探微:第一屆清代宮史學術討論會》,北京市: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
清代宮廷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研究探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
清室善後委員會,《物品點查報告》,北京:線裝書局,2004。
清室善後委員會,《物品點查報告》(北京:線裝書局,2004)
陳韻如,《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台北:故宮博物院,2016年10月。
凱瑟琳.卡爾著,晏方譯,《禁苑黃昏:一個美國女畫師眼中的西太后》,百家出版社,2001。
勞斯基 (Rawski, Evelyn S.),周衛平,《最後的皇族:滿洲統治者視角下的清宮廷》,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社,2017。
彭勇、潘岳,《明代宮廷女性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5。
揚之水,《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馮明珠主編,《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
馮明珠主編,《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
趙中男,《明代宮廷典制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趙評春、遲本毅,《金代服飾-金齊國王墓出土服飾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劉小萌,《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德齡公主著、秦傳安譯,《紫禁城的黃昏:德齡公主回憶錄》,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9月一版,2010年4月二版。
蔡玫芬主編,《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台北:故宮博物院,2012。
鄭天挺,《清史》,台北:昭明書局,1999。
賴惠敏,《天潢貴胄: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
賴惠敏,《乾隆皇帝的荷包》,(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new window
賴惠敏,《清皇室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1。new window
羅友枝著,周衛平譯,《清代宮廷社會史》,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9。
嚴勇、房宏進,《天朝衣冠: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服飾精品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龔斌,《宮廷文化》,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Craig Clunas, Screen of kings :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 London : Reaktion Books, 2013.
Ededenebat & A. Saruul, Secret History of Mongol Costumes , Ulaanbaatr: Academy of National Research, 2015,
Evelyn Rawski and Jessica Rawson, eds.,China: The Three Emperors,1662-1795, London: Royal Academy of Arts, 2005.
Hermann Goetz, “The History of Persian Costume,” in Arthur Upham Pope editor & Ackerman Phyllis assistant editor, A Survey of Persian Art: from prehistoric time to the present, Vol. V, Ashiya, Japan: SOPA, 1981Hugh Tait ed., Jewelry 7000 Years: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Illustrated Survey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British Museum,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86.
Jan Stuart, Worshipping the ancestors : Chinese commemorative portraits ,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Norbert Elias,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The Court Society,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三、期刊
王正華,〈呈現中國: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中的大清國〉收入: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王正華,〈走向「公開化」:慈禧肖像的風格形式、政治運作與形象〉《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2期(2012年3月),頁239-316。
王鍾翰,〈關於滿族形成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1期,頁129-136。
何天明,〈試探元代女真與蒙古的關係〉《黑河學刊》1991年4期,頁104-108。趙展,〈探尋滿族文化的發展軌迹〉《滿語研究》2004年2期,頁17-26。
吳焯,〈來華耶穌會士與清廷內務府造辦處〉,《九州學林》2卷2期(2004年夏),頁65-102。
宋峴,〈回回石頭與阿拉伯寶石學的東傳〉《回族研究》1998年第3期。
李寅,〈清宮主位遺物的分類處理和焚化革新〉,收入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析》,紫禁城出版社,2007。
邱澎生,〈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辯證〉《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1-14。new window
施靜菲,〈十八世紀東西交流的見證:清宮畫琺瑯製作在康熙朝的建立〉,《故宮學術季刊》,第二十四卷第3期(2007年春季號),頁45-95。new window
施靜菲,〈也是舶來品:清宮中的花式鏇床〉,《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2期(2012年3月),頁171-238。new window
施靜菲,〈象牙球所見之工藝技術交流:廣東、清宮與神聖羅馬帝國〉,《故宮學術季刊》,第二十五卷第2期(2008年冬季號),頁87-138。new window
孫機,〈玉屏風與玉逍遙〉,《文物》2006年10期,頁86-92。
徐文躍,〈明代的鳳冠到底什麼樣〉《紫禁城》217期﹙2013年2月﹚,頁62-85。
徐文躍,〈明代的鳳冠到底什麼樣〉《紫禁城》217期﹙2013年2月﹚,頁62-85。
徐凱,〈宮廷、制度與文化—關於明清宮廷史研究的幾點想法〉,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頁19-32。
馬雅貞,〈二十年(1990-2009)來臺灣關於中國宮廷圖繪的研究〉,《藝術學研究》,第8期(2011年5月),頁205-242new window
馬雅貞,〈中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盛世滋生圖》的雙重性格〉,《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4期(2008年3月),頁259-322;new window
馬雅貞,〈皇苑圖繪的新典範: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的製作及其意義〉,《故宮學術季刊》32卷第2期(2014冬季號),頁39-80。new window
馬雅貞,〈清代宮廷畫馬語彙的轉換與意義:從郎世寧的《百駿圖》談起〉,《故宮學術季刊》,第27卷第3期(2010春季號),頁103-138。new window
高彥頤,〈走出文本、轉向品物:談一個婦女性別史研究的新方向〉《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8期,(2006年12月),頁 i-vi。new window
莊吉發,〈慈禧的服飾〉《故宮文物月刊》2(10)(1985年1月),頁78-83new window
陳國棟,〈內務府官員的外派、外任-與乾隆宮廷文物供給之間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3期(2012年9月),頁225-269。new window
陳連營、張楠,〈國朝宮史的編纂與乾隆年間的宮廷學〉,《故宮博物院院刊》177期(2015年第1期)頁92-101。
陳慧霞,〈瑩白放光-十八世紀清代宮廷的鑲鑽飾件〉《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年8月,頁66-75。new window
嵇若昕,〈乾隆時期的如意館〉,《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3期(2006年春季號),頁127-152。new window
彭盈真,〈慈禧太后(1835-1908)之大雅齋瓷器研究〉,「物品.圖像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12月17日。
揚啟樵,〈雍正帝的御用作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總197期,(2001年1月),頁148-154。
童文娥,〈清院本《親蠶圖》的研究〉《故宮文物月刊》278期(2006年5月),頁71-78。new window
馮爾康,〈從好奇到認知—宮廷史研究淺談〉,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頁11-17。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阿城巨源金代齊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10期
楊伯達,「十八世紀清內庭廣匠史料紀略」,《中國文化研究學報》(香港:中文大學),1987年第18期,頁119-136。
趙聰月,〈嬛嬛后宮御用佳瓷--清代后妃御用堂名款瓷器〉《紫禁城》216期(2013年3月),頁66-75。
賴毓芝,〈清宮對歐洲自然史圖像的再製:以乾隆朝《獸譜》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0期(2013年6月),頁1-75。new window
賴毓芝,〈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期(2012年3月),頁1-76。new window
羅文華,〈乾隆九年尼泊爾工匠進京考〉,《故宮學術季刊》(2001年12期),頁136-148。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