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尋覓良伴:近代中國徵婚廣告(1912~1949)-
作者:陳湘涵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國史館
集叢:民國史學叢書;28
ISBN:9789860287158
主題關鍵詞:擇偶婚姻廣告心理學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許慧琦(20050500)。過新生活、做新女性: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對時代女性形象的塑造。臺大文史哲學報,62,277-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月之(2003)。晚清上海:女權主義實踐與理論。學術月刊,414,4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奇生(19930600)。民國初年的女性犯罪(1914--1936)。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5-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龍(1991)。清末民初婚姻生活中的新潮。近代史研究,63,168-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朋園(19940600)。梁啟超的兩性觀:論傳統對知識分子的約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慧琦(20041200)。《婦女雜誌》所反映的自由離婚思想及其實踐--從性別差異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69-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姃湲(20041200)。《婦女雜誌》(1915-1931)十七年簡史--《婦女雜誌》何以名為婦女。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Yen, Hsiao-pei(2005)。Body Politics, Modernity and National Salvation: The Modem Girl and the New Life Movement。Asian Studies Review,29(2),165-186。  new window
9.徐輝琪(20000400)。論辛亥革命時期先進婦女家庭婚姻觀的變化。近代中國,136,23-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Jagger, Elizabeth(2001)。Marketing Molly and Melville: Dating in a Postmodern, Consumer Society。Sociology,35(1),39-57。  new window
11.呂芳上(20010800)。法理與私情 : 五四時期羅素、勃拉克相偕來華引發婚姻問題的討論 (1920-1921)。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31-33+3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麗月(19950800)。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喜美(20020800)。近代中國廢婚主義的討論(一八九0∼一九二0)。近代中國,150,6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柏容(2005)。黃心勉:三十年代女編輯出版家。出版史料,2005(3),98-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柏容(2005)。姚名達與女子書店、《女子月刊》。中國編輯,2005(4),8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錢銘怡、王易平、章曉云、朱松(2003)。十五年來中國女性擇偶標準的變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5),121-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松、董葳、錢銘怡、王易平、劉興華(2004)。十五年來中國男性擇偶標準的變化。心理與行為研究,2(4),614-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呂芳上(19950800)。另一種「偽組織」:抗戰時期婚姻與家庭問題初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97-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愛松(1995)。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題材小說之比較。文學評論,19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躍生(2006)。民國時期婚姻行為的研究--以“五普”長表數據庫為基礎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任雅潔、陳曉健(2006)。五四時期的女子剪髮運動。黨史博采(理論版),20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安秀玲(2002)。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觀念的變化。歷史教學問題,20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池昌海(2003)。二十年來徵婚啟事語體特徵變化分析。修辭學習,20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何黎萍(2006)。20世紀40年代初關於「婦女回家」問題的論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沈建中(1999)。章太炎與其夫人湯國黎。文史精華,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辛汝忠(1997)。徵婚世界大觀。人民文學,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文玖(2005)。從梁啟超到白壽彝--中國史學史學科發展的學術系譜。回族研究,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述而作(1994)。馮玉祥徵婚記。炎黃春秋,199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唐利平、黃希庭(2005)。擇偶觀的進化論取向述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夏蓉(2004)。20世紀30年代中期關於「婦女回家」與「賢妻良母」的論爭。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馬敏、陸漢文(2005)。民國時期政府統計工作與統計資料述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高萬全、宋紅梅(1995)。徵婚與徵婚廣告趣談。中州今古,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伯存(2004)。徵婚廣告:由私人話語到公共敘事。當代作家評論,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軍(2004)。中國婚姻媒介的演變與弊端。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章念馳(1996)。文史資料整理出版必須堅持存真求實。史林,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章念馳(2002)。從對章太炎的評價看文壇。書屋,200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彤旭(2002)。論30年代上海報紙廣告的多元價值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散木(2004)。一位傳奇的史學家衛聚賢。文史月刊,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閔傑(1991)。近代中國最早的徵婚廣告與新式婚禮。百年潮,19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歐陽和霞(2003)。回顧中國現代歷史上「婦女回家」的四次爭論。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蔡虹(2006)。晚清各階層婦女的社會地位與生活狀況:以《申報》尋人廣告為例的考察。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歡鏡聽(1999)。丁乃鈞和第一則徵婚啟事。海內和海外,19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龔世俊、李寧(2008)。媒妁文化的社會功能與其嬗變。學術界,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Cocks, Harry G.(2002)。'Sporty' girls and 'Artistic' boys: Friendship, illicit sex, and the British 'companionship' advertisement, 1913-1928。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11(3)。  new window
45.Edwards, Louise(2000)。Policing the Modern Women in Republican China。Modern China,26(2),115-147。  new window
46.Jagger, Elizabeth(2005)。Is Thirty the New Sixty? Dating, Age and Gender in a Postmodern, Consumer Society。Sociology,39(1)。  new window
47.Jagger, Elizabeth(1998)。Marketing the self, buying an other: Dating in a post modem, consumer society。Sociology,32(4)。  new window
48.Jones, Jennifer M.(2002)。Personals and Politics: Courting la "citoyenne" in "Le courier de l'hymen"。Yale French Studies,101,171-181。  new window
49.Majumdar, Rochona(2004)。Looking for Brides and Grooms: Ghataks, Matrimonials, and the Marriage Market in Colonial Calcutta, circa 1875-1940。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3(4),911-935。  new window
50.王樹槐(19940600)。康有為對女性及婚姻的態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27-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史書美(19940500)。一九三九年的上海女性--從後殖民論述的角度看中國現代女性之「現代性」。聯合文學,10(7)=115,139-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呂芳上(19940600)。抗戰時期的女權論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81-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國祁(19970800)。譚嗣同的兩性認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5,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梁景和(19990600)。五四時期的「廢婚主義」。二十一世紀,53,56-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游鑑明(19991200)。近代華東地區的女球員(1927-1937):以報刊雜誌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57-59+61-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游鑑明(20010800)。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121-123+125-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游鑑明(20051200)。是補充歷史抑或改寫歷史?近廿五年來臺灣地區的近代中國與臺灣婦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65-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黃克武(19881200)。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1912-19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下),141-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顧德曼、沈銳(20061200)。向公眾呼籲:1920年代中國報紙對情感的展示和評判。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179-2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Dal Lago, Francesca(2000)。Crossed Legs in 1930s Shanghai: How 'Modern' the Modern Woman?。East Asian History,19,103-144。  new window
61.許慧琦(20020700)。一九三○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東華人文學報,4,99-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夏蓉(2004)。新生活運動與取締婦女奇裝異服。社會科學研究,2004(6),114-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喜美(19990000)。五四前後婦女時尚的轉變:以剪髮為例的探討。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79-3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祥銀(2007)。近代上海醫療衛生史的另類考察—以醫療衛生廣告為中心的分析(1927-1937年)。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品鳳(2007)。從徵婚廣告論抗戰前的婚姻問題。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教育部統計室(1936)。全國高等教育統計(二十三年度)。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孔令芝(2006)。從《玲瓏》雜誌看1930年代上海現代女性形象的塑造(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怡文(1998)。中國「月份牌」美女海報圖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淑綺(2000)。中國「月份牌」美女海報(1896-1945)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ien, Ling-ling(2001)。Searching for the "New Womanhood": Career Women in Shanghai, 1912-1945(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ew window
5.張三郎(1986)。五四時期的女權運動(1915-1923)(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房蕾(2005)。英文徵友廣告的文體分析(碩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慧聰(1983)。臺北報紙廣告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分類廣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雷家瓊(2005)。艱難的抗爭:20世紀二三十年代女性逃婚現象研究(碩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良坤(2006)。近代中國徵婚廣告探析--以《大公報》為例(1900-1937)(碩士論文)。四川大學,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翠雲(2004)。中美徵婚廣告對比研究(碩士論文)。浙江師範大學,金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魯志榮(2003)。徵婚啟事語言特色、價值取向及社會心理考察(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radley, Andrea(2005)。Wanted: Advertising in British literature, 1700-1830(博士論文)。Vanderbilt University。  new window
13.藍承菊(1993)。五四新思潮衝擊下的婚姻觀(1915-1923)(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英時(1999)。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曉豔(2004)。往昔玲瓏。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廷燮(1998)。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箴一(1937)。中國婦女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41)。婦女月刊。重慶:婦女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15)。婦女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昶超(1957)。中國報業小史。臺北:新聞天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友鸞、吳範寰、賀逸文、陳雲閣(1982)。世界日報興衰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29)。婦女共鳴。婦女共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默(2000)。百年家庭變遷(1900-2000)。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世儒(1998)。蔡元培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櫻寧(1987)。章太炎年譜摭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壽裳(2004)。章太炎傳。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由國慶(2004)。再見老廣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金一、李又寧(2003)。女界鐘。紐約:天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閔傑、劉志琴(1998)。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33)。女子月刊。女子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上海圖書館(1986)。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Bruthiaux, Paul(1996)。The discourse of classified advertising: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simplic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0.李歐梵、毛尖(2006)。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安琪、葉文振(2002)。中國婚姻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杜雲之(19780400)。中國電影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孫常煒(1986)。蔡元培先生年譜傳記。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學稼(1970)。中共興亡史。台北:中華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費孝通(1999)。生育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麥惠庭(1990)。中國家庭改造問題。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秦孝儀(1978)。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慧英(2004)。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國女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玉慧(1992)。徵婚啟事:我與四十二個男人。台北:大眾讀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又寧、張玉法(1975)。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姚純安(2006)。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1895-191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馬嘶(2003)。百年冷暖: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生活狀況。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曾虛白(1966)。中國新聞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李國修、陳玉慧(1994)。徵婚啟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華興(1997)。民國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潘光旦(1990)。中國之家庭問題。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弢子(1962)。民法親屬編闡釋。台北:明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白塵、董健(1989)。中國現代戲劇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老舍、馬小彌(1980)。鼓書藝人。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忻平(1996)。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兵(1998)。章太炎傳。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文海、夏明芳、黃興濤(2005)。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底邊社會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文海、夏明芳、黃興濤(2005)。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婚姻家庭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1)。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丁編)。臺北:宗青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廣仁、王習耕、史振明(1994)。前所未聞的民國趣事:馮玉祥與南北群雄。臺北:普全文化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南懷瑾(2007)。南懷瑾講演錄:二〇〇四--〇六。臺北:老古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張泉(1998)。尋找梅娘。加拿大:明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曹啟文、陳惠芳(1994)。馮玉祥傳奇故事。臺北:林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存仁(2008)。閱世品人錄:章太炎家書及其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聶紺弩(1999)。蛇與塔。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羅久蓉、游鑑明、瞿海源(2004)。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1905)。女子世界。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25)。生活。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1949)。家庭。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1936)。婦人畫報。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1938)。婦女新運。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1935)。創作月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1926)。福爾摩斯。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下川耿矢(2004)。明治大正家庭史年表。東京:河出書局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中國電影圖史編輯委員會(2006)。中國電影圖史(1905-2005)。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2005)。中國影片大典(故事片戲曲片)(1930-1949.9)。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石井研堂(2004)。増訂明治事物起原。東京都:クレ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呂振海(2001)。珍聞集錦。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林升棟(2005)。中國近現代經典廣告創意評析--《申報》七十七年。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侯楊方、葛劍雄(2001)。中國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徐遲(1941)。上海眾生相。上海:新中國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1996)。中國影片大典(故事片戲曲片)(1905-1930)。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章秋谷(1923)。婦女騙局全書。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許俊基(2006)。中國廣告史。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陳雨、谷虹(2006)。報紙分類廣告經營管理。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喬素玲(2005)。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婦女覺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菲利浦.阿利埃斯、喬治.杜比、宋薇薇、劉琳(2008)。私人生活史V:現代社會中的身份之謎。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黃升民、丁俊杰、劉英華(2006)。中國廣告圖史。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福珂斯、孫小寧(2003)。情愛的放縱:資產階級時代。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福珂斯、孫小寧(2003)。情愛的崇拜:君主專制時代。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劉達臨(2000)。20世紀中國性文化。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蕭愛樹(2005)。20世紀中國婚姻制度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蘇青(1999)。結婚十年正續。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Laing, Ellen Johnston(2004)。Selling Happiness: Calendars Posters and Visual Culture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in Shanghai。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s Press。  new window
80.Schaefer, Laura J.(2005)。Man with farm seeks woman with tractor: the best and worst personal ads of all time。New York:Thunder's Mouth Press。  new window
81.戈公振(1976)。中國報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李孝悌(2002)。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臺北:一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夏曉虹(2001)。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夏曉虹(2004)。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希坡(2004)。中國婚姻立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許慧琦(20030000)。「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許慧琦(20080000)。故都新貌 : 遷都後到抗戰前的北平城市消費 (1928~193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陳三井(20000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楊雅彬(2001)。近代中國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潘君祥(1998)。近代中國國貨運動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蔣俊、李興芝(1991)。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山東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Glosser, Susan L.(2003)。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 1915-1953。Berkeley, 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93.陶英惠(1976)。蔡元培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胡曉真(20030000)。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馮玉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馮玉祥日記。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高平叔(1996)。蔡元培年譜長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焦潤明、蘇曉軒(2002)。晚清生活掠影。瀋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鄭培為、劉桂清、中國電影資料館(1996)。中國無聲電影劇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嚴景耀、吳楨(1986)。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係。中國大陸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連玲玲(20041200)。四十年來家國:評介Susan L. Glosser, «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 1915-1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人物簡介:朱石麟,http://hk.cnmdb.com/name/1052/bio。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理達。李德全與馮玉祥的姻緣,http://www.ycwb.com/big5/ycwb/2008-02/14/content_1789180.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玉法(1992)。新文化運動時期對中國家庭問題的討論,1915-1923。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露、苗延威(2007)。有所需求:一九二〇年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女性。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臧健(2007)。「婦女回家」:一個關於中國婦女解放的話題。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左玉河(2001)。“文明結婚”到“集團婚禮”。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勇振(20030000)。男性與自我的扮相:胡適的愛情、軀體與隱私觀。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文浩(2001)。潘光旦對家庭問題的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芳上(2003)。192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有關情愛的抉擇與討論。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銀河(2006)。當代中國人的擇偶準。中國家庭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敘琪(2005)。民國初年新舊衝突下的婚姻難題--以東南大學鄭振塤教授的離婚事件為分析實例。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郁沁(2005)。30年代北平的大眾文化與媒體炒作--關於劉景桂情殺案。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鼎新(2001)。國貨廣告與消費文化。上海百年風華。臺北:躍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時安卿(1987)。初婚年齡試析。中國婚姻家庭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嶋航(2007)。1920年代的徵婚廣告。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哲嘉(2007)。《婦女雜誌》中的藥品廣告形象。形象中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瑾(20050000)。發現生活--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重慶城市社會變遷。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梅嘉樂(2007)。挑戰/定義現在性:上海早期新聞媒體中的女性(1872-1915)。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永福、呂美頤(2002)。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評述。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Barlow, Tani E.(2005)。Buying in: Advertising and the Sexy Modern Girl Icon in Shanghai in the 1920s and 1930s。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植民地的近代とモダンガール中間報告書。東京:お茶の水女子大学ジェンダー研究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Nair, Rukmini Bhaya(1992)。Gender, genre, and generative grammar: Deconstructing the matrimonial column。Language, text, and context: essays in stylistics。Routledge。  new window
20.周敘琪(20040000)。民國初年社交、婚姻文化中的男性。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游鑑明(20030000)。近代中國女子健美的論述 (1920-1940 年代)。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 (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克武(20000000)。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中國公私觀念的重整。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梁惠錦(20030000)。婚姻自由權的爭取及其問題(1920-1930)。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政、高彥頤、劉禾(2005)。從女界鐘到男界鐘:男性主體、國族主義與現代性(代序)。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