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
作者:趙慶華
作者(外文):Ching-hwaCha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游勝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外省第一代女性自傳敘事認同離散曾寶蓀蘇雪林毛彥文謝冰瑩羅蘭蕭曼青齊邦媛聶華苓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ainlanderfemale autobiographynarrative identitydiasporaTseng Pao-sunSu Xue-linMao YanwenXie Bing-yingLuo LanXiao ManqingQi BangyuanHualing Nieh Eng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3
有別於過去社會學、政治學乃至文學領域對「外省人」的研究多半從其與黨國體制的依附關係、位居社會金字塔頂端的「既得利益者」等角度切入,本文選擇1949年前後、由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八位知識女性:曾寶蓀、蘇雪林、毛彥文、謝冰瑩、羅蘭、蕭曼青、齊邦媛和聶華苓的自傳或回憶錄為討論對象,嘗試穿越這些女性真實而深刻的生命經驗,體察其自我言說的詮釋方式與策略選擇,傾聽她們如何分享共有的情感結構與集體意識。
作為「個人性」與「社會性」兼具的特殊文類,「自傳」不僅能呈現作者對主體的建構,亦含藏著與公眾對話的動機,其中所裝填的,既是傳主個人所經歷的與時代交錯互動的痕跡,同時亦是與其有著相近位置、相同身分者的共同經歷,此所以自傳被視為肩負承載乃至競逐作者所屬社群「集體記憶」的使命,因為每一單獨「我」的音階,實都唱出了「我們」共同的旋律。準此,藉由對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自傳的分析解讀,便得以理解她們在社會政治動盪不安與歷史亂流的影響下,如何將個人記憶延展為台灣社會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又如何將私我敘事鑲嵌於公共集體敘事,賦予一生作為以正面價值和積極意涵。
儘管彼此的生命經驗存在著若干差異,然而本文所討論的女性自傳作者在其生命史述中,大體呈現出兩條相近且重要的身分軸線:一是在新舊時代交替過渡中「遭遇解放」的新式知識女性,另一則是飽經內憂外患與顛沛流離,時時探問「鄉關何處」的流亡者。在女性角色的扮演上,她們致力實踐「男女平等」而非突顯「性別差異」,投身於可與男性並駕齊驅的「大敘事」,並渴望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為了達成此目的,塑造一個才情與才能兼備的自我,乃成為寫作自傳的重要驅力。另一方面,中日戰爭以來的一連串動盪不安,則讓她們共同體嘗了家園的破敗傾圮、離鄉背井的悲哀、流離失所的困境,以及戰爭所造成的巨大戕害,此即為促使她們在台灣的土地上得以凝聚「外省」意識和集體認同的根源與憑藉。
本文無法也無意以「宏觀」、「總體」的模式來描摹「外省人」形象,而是期盼在既有的基礎上打破單向度的視角,展露以往較少被關注的外省人的另一側面,讓更多人對「外省族群」有更為立體且豐富的認識,促使台灣社會中的不同群體能夠形成較為深刻乃至相互寬諒的同情和理解。
As an alternative to past research on “mainlanders” in the sociological, political and literature disciplines, which has mostly originated from the point-of-view of either the inter-depend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ing political party (the KMT) and the nation state, or the “privileged” class placed on top of the social pyramid, this dissertation opts to discuss the autobiographies or memoirs of eight intellectual women, who travelled across the strait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around 1949: namely Tseng Pao-sun, Su Xue-lin, Mao Yanwen, Xie Bing-ying, Luo Lan, Xiao Manqing, Qi Bangyuan, Hualing Nieh Engle. Through their narratives, this study tries to examine these women’s authentic life experiences, to understand their self-interpreta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s, and listens intently for a shared communal emotional structure and a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s a distinct genre that is both “individualistic” and “social”, “autobiography” does not just present the author’s subjective narrative, as there is also an inherent motiv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 It is filled with both the autobiographer’s experiences intertwined with an era, and also her shared experiences in interaction with people of similar position and background. Autobiography can thus be regarded as taking on the mission of being the bearer of or even contesting for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community that the author belonged. Therefore, by analyzing the autobiographie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 female mainlanders, we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how they extended their personal individual memories into becoming a part of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how they embedded their private narratives into the public collective one and endowed their own lives with positive values and connotations in the face of such politic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turmoil.
Even though there exists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life experiences, there are two similar yet significant axis of identity reflected in the historical life narratives of the female autobiographer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one is of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woman who “encounters liberation”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era; the other is of the exile who has gone through national unrest, foreign threat and forced migration, and who keeps questioning where home is. Regarding female roles, they were dedicated to realizing “gender equality” instead of highlighting “gender difference”. They were devoted to the “grand narrative”, so that they could compete with men and were longing for acceptance there. To reach this goal, they molded a self that was both artis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alented. Thus this became an important motivation for writing their autobiograph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inuing turmoil and unrest follow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forced them to experience the destruction of their homeland, the melancholy of leaving home, the plight of the homeless diaspora, as well as the drastic carnage caused by war. This is how and why they were able to invoke a “mainlander’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in Taiwan.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intend to adopt a “grand” or “holistic” model to depict the “mainlanders” image. It would like to break through a singular point-of-view and to reveal some less noticeable images of mainlanders, so that more people can have a rounder and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lander community”, and furthermore help enable other groups of people in Taiwanese society form a deeper or even a more forgiving understanding and compassion.
一、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自傳文本
‧毛彥文,《往事》,作者自印,1989年2月初版。
‧吳崇蘭,《彩虹夢》,台北:中外圖書,1980年5月初版。
‧沈應懿凝,《沈應懿凝自述》,台北:傳記文學,1985年6月初版
‧高益君,《八十年生死苦難的回顧》,作者自印,1988年9月初版。
‧崔小萍,《天鵝悲歌──資深廣播人崔小萍的天堂與煉獄》,台北:天下遠見,2001年6月初版。
‧陳香梅,《一千個春天──婚姻的自述》,台北:傳記文學,1983年5月再版
‧陳香梅,《往事知多少》,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9月初版20刷。
‧陳香梅,《留雲借月──陳香梅回憶錄》,台北:時報,1991年10月初版。
‧陳香梅,《永遠的春天──陳香梅自傳》,台北:天下文化,1995年12月初版。
‧陳香梅,《風雲際會:陳香梅回憶錄I》,台北:未來書城,2002年初版。
‧陳香梅,《繼往開來:陳香梅回憶錄II》,台北:未來書城,2002年初版。
‧章遏雲,《章遏雲自傳》,台北:大地,1985年9月初版。
‧曾寶蓀,《曾寶蓀回憶錄》,台北:龍文,1989年6月初版。
‧葉蘋,《天地悠悠》,台北:幼獅,2006年再版。
‧褚問鵑,《花落春猶在》(三冊),台北:中外圖書,1983年7月初版。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遠見,2009年7月初版。
‧厲謝緯鵬,《天涯憶往──一位大使夫人的自傳》,台北:台灣商務,1985年2月再版。
‧蔣碧微,《蔣碧微回憶錄》,台北:皇冠,1966年11月初版。
‧蕭曼青,《像我這樣的母親》,台北:健行文化,1996年5月初版。
‧謝冰瑩,《一個女兵的自傳》,上海:良友圖書,1936年7月初版
‧謝冰瑩,《女兵自傳》,台北:力行書局,1971年八版。
‧謝冰瑩,《女兵自傳》,台北:東大圖書,1980年10月初版。
‧聶華苓,《三生三世》,台北:皇冠,2004年2月初版。
‧聶華苓,《三生影像》,北京:三聯,2008年6月初版。
‧聶華苓,《三輩子》,台北:聯經,2011年5月初版。
‧羅蘭,《風雨歸舟:歲月沉沙第三部》,台北:聯經,1995年6月初版。
‧羅蘭,《蒼茫雲海:歲月沉沙第二部》,台北:聯經,1995年6月初版。
‧羅蘭,《薊運河畔:歲月沉沙第一部》,台北:聯經,1995年6月初版。
‧蘇雪林,《我的生活》,台北:傳記文學,1971年5月初版。
‧蘇雪林,《浮生九四──雪林回憶錄》,台北:三民,1993年9月再版。

二、專書
‧Kathryn Woodward等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
‧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2006年5月初版。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3月初版。
‧TuanYi-Fu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3月初版。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韋伯文化,2008年1月初版。
‧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1999年4月第1版。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2003年12月初版。
‧古遠清,《幾度飄零:大陸赴台文人浮沉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年2月第一版。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台北:時報文化,2005年11月初版九刷。
‧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台北:印刻,2008年6月初版。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1999年1月初版五刷。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1998年8月二版一刷。
‧朱嘉雯,《追尋漂泊的靈魂──女作家的離散文學》,台北:威秀資訊,2009年2月初版。
‧吳錫德主編,《世界文學003 小說裡的「我」》,台北:麥田,2002年5月初版。
‧李又寧編著,《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第一輯),台北:聯經,1980年6月初版。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上、下),台北:龍文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2004年10月第一版十九刷。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群學,2010年11月初版。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11月初版11刷。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9月初版。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2004年2月初版。
‧金一虹,《女性敘事與記憶》,北京:九州,2007年9月第1版。
‧姚同發主編,,《解讀羅蘭:羅蘭作品研討會論文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哈拉爾德‧韋爾策(Harald Welzer)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5月第1版。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2001年9月第1版。
‧胡紹嘉,《敘事、自我與認同》,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9月BOD1版。
‧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流,2005年5月初版。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2008年9月第1版。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3月初版。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4月初版六刷。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高彥頤(Dorothy Ko)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台北:左岸,2007年6月初版。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台北:政大歷史系,2003年1月初版。
‧高格孚,《風和日暖》,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1月初版。
‧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群學,2010年2月初版。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年2月初版。
‧張倩儀,《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臺灣商務,1998年3月初版四刷。
‧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群學,2011年7月初版。
‧張嬙主編,《寶島眷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1月第1版。
‧郭沫若,《我的幼年》,上海:文藝書局,1931年4月初版。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2000年12月初版。
‧陳三井等,《女青年大隊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9月初版。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5月初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2002年4月初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2011年10月初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1997年4月臺一版第11刷。
‧陳順馨、戴錦華選編,《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1月第1版。
‧陳蘭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1999年1月第1版。
‧斯圖亞特‧霍爾、保羅‧杜蓋伊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2010年6月第1版。
‧游鑑明、胡纓、季家珍主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2011年7月初版。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4月初版。
‧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3月第2版。
‧菲力浦‧勒熱訥(Philippe Lejeune)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連書店,2001年10月第1版。
‧黃人影編,《當代中國女作家論》,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1月出版。
‧奧古斯丁(S. Aureli Augustini)著,周士良譯,《懺悔錄》,台北:臺灣商務,1998年10月初版。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江蘇:江蘇教育,1994年11月第1版。
‧楊正潤,《現代傳記學》,南京:南京大學,2009年5月第1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9年10月再版。
‧廖卓成,《敘事論集──傳記、故事與兒童文學》,台北:大安,2000年8月第一版。
‧廖雲章主編,《人生,從這岸到那岸──外省媽媽書寫誌》,台北:印刻,2006年9月初版。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8月第1版。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台北:巨流,2001年11月初版。
‧趙剛,《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1994年5月初版。
‧趙剛,《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唐山,1998年初版。
‧趙慶華主編,《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跨族群、跨地域、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書寫》,台北:印刻,2010年7月初版。
‧齊邦媛,《一生中的一天》,台北:爾雅,2004年5月初版。
‧鄧小南、王政、游鑑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劉乃慈,《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北:臺灣學生,2004年9月初版。
‧劉紹唐等著,《什麼是傳記文學》,台北:傳記文學,1967年1月初版。
‧鄭美里主編,《遇合──外省/女性書寫誌》,台北:印刻,2008年8月初版。
‧鄭尊仁,《台灣當代傳記文學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3年11月BOD1版。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2008年6月初版。
‧龍應台,《大江大海》,台北:天下雜誌,2009年8月。
‧謝冰瑩,《冰瑩憶往》,台北:三民,1991年5月。
‧謝冰瑩,《冰瑩懷舊》,台北:三民,1991年5月。
‧謝冰瑩,《我在日本》,台北:東大圖書,1984年9月初版。
‧謝冰瑩,《我的回憶》: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9月二版一刷。
‧謝冰瑩,《抗戰日記》,台北:東大圖書,1981年6月初版。
‧謝冰瑩等著,黃寶珣主編,《女作家自傳選集》,重慶:耕耘出版社,1945年初版。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學生,1961年初版。
‧聶華苓,《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台北:林白,1986年9月初版。
‧聶華苓,《三十年後──夢遊故園》,台北:漢藝色研,1988年12月初版。
‧聶華苓,《聶華苓札記集》,台北:讀者文化,1991年10月初版。
‧聶華苓,《鹿園情事》,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6月初版。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鄉關何處》,台北:立緒,2000年10月初版。
‧羅久蓉等,《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4年11月初版。
‧羅蘭,《飄雪的春天》,台北:天下遠見,2006年6月第一版第4次印行。
‧蘇偉貞,《時光隊伍》,台北:印刻,2006年7月初版,
‧蘇偉貞主編,《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2004年2月初版。
‧蘇雪林,《人生三部曲》,台北:傳記文學,1970年8月初版。
‧蘇雪林,《棘心》,台北:光啟,1977年11月七版。
‧蘇雪林,《綠天》,台北:光啟,1983年4月十二(修訂)版。
‧鐘麗慧,《織錦的手──女作家素描》,台北:九歌,1987年2月再版。

三、期刊與專書論文
‧Ernest Renan著,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1995年11月,頁4-18。new window
‧王甫昌,〈台灣族群關係研究〉,《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台北:巨流,2002年,頁233-274。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6-19。
‧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卷3期,1994年9月,頁119-140。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47-184。
‧吳珊珊,〈最近十年蘇雪林研究綜述(1999-2008)〉,《漢學研究通訊》第111期,2009年8月,頁36-47。
‧朱崇儀,〈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1997年9月,頁133-150。
‧呂芳上,〈娜拉出走以後──五四到北伐青年婦女的活動〉,《近代中國》第92期,1992年12月,頁103-128。(「中國現代青年運動之發展學術研討會」)
‧李有成,〈論自傳〉(上),《當代》第55期,1990年11月,頁20-29。
‧李有成,〈論自傳〉(下),《當代》第56期,1990年12月,頁56-63,
‧李素娟,〈蘇雪林研究資料目錄〉,《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0年4月號,頁36-48。
‧亞瑟賴特(Arthur F. Wright)著,中央研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譯,〈價值、角色、人物〉,《中國歷史人物論集》,台北:中正,1976年,頁1-27。
‧周慧玲,〈顧曲三疊:顧正秋的三度傳記與女性的戰爭傷痕和療癒〉,《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7期,2009年12月,頁1-30。
‧林維紅,〈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1894-1911)〉,《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6期,1991年8月,頁139-180。
‧保羅‧約翰‧埃金(John Paul Eakin),姚君偉譯,〈自傳的起源:敘述身份與拓展自我的出現〉,《國外文學》2000年第3期(總第79期),頁3-6。
‧保羅‧德曼(Paul de Man),李自修譯,〈失去原貌的自傳〉,《解構之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1版,頁190-203。
‧柯小菁,〈評介When “I was Born: Women’s Autobiography in Modern China〉,《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297-307。
‧柯惠鈴,〈從閨秀到女傑──晚清革命運動中女權思想的啟蒙〉,《近代中國》第151期,2002年10月,頁192-213。
‧唐亦男、沈暉,〈蘇雪林傳〉,《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8期,2000年6月,頁205-218。
‧張玉法,〈戰爭對中國婦女的影響(1937-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7期,2009年12月,頁157-174。
‧張茂桂,〈「新台灣人」之非論〉,《當代》第137期,1999年1月,頁66-76。
‧張茂桂、吳忻怡,〈關於民族主義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尊重與承認的問題〉,《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林佳龍、鄭永年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4月,頁147-180。
‧張茂桂,〈「流浪」到永遠? 評介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台灣社會學刊》第28期,2002年9月,頁261-267。
‧張淑卿,〈近年來台灣地區的「台灣婦女史」學位論文研究回顧(1991-1998)〉,《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7期,1999年8月,頁193-209。
‧張漢良,〈傳記的幾個詮釋問題〉,《當代》第55期,1990年11月,頁29-35。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6月初版,頁113-134。
‧張瓊惠,〈從「我是誰」到「誰是我」:華美自傳文學再現〉,《再現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何文敬、單德興主編,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6年10月,頁57-77。
‧許維賢,〈革命前夕的「偷營」、「遊蕩」和「奮飛」──論郭沫若《我的童年》的「性的覺醒」與日後的「自我改造」〉,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跨文化中的華文文學文化」(一)學術研討會,2011年5月。
‧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1999年3月,頁103-131。
‧陳碧月,〈蘇雪林《棘心》──徘徊在新舊衝突的杜醒秋〉,《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2期,頁547-554。
‧彭瑞金,〈文學家的回憶錄與文學回憶錄〉,《台灣史料研究》第11期,1998年5月,頁3-13。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年8月,頁297-319。
‧游鑑明,〈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9期,2001年8月,頁121-187。
‧游鑑明,〈是補充歷史抑或改寫歷史?近廿五來台灣地區的近代中國與台灣婦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3期,2005年12月,頁65-105。
‧游鑑明,〈導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5期,2007年12月,頁i-iv。
‧游鑑明,〈交錯在動員與運動間的中國婦運〉,《婦研縱橫》第95期,2011年10月,頁6-17。
‧馮品佳,〈鄉關何處?:《桑青與桃紅》中的離散想像與跨國遷徙〉,《中外文學》第34卷第4期,2005年9月,頁87-109。
‧黃素卿,〈華裔離散族群意識及華裔移民認同:《桑青與桃紅》和《千金》〉,《中外文學》第34卷第9期,2006年2月,頁237-264。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讀本》,羅綱、劉象愚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頁208-223。
‧楊正潤,〈論懺悔錄與自傳〉,《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頁23-29。
‧楊聯芬,〈女性與革命──以1927年國民革命及其文學為背景〉,《政大中文學報》第8期,2007年12月,頁121-149。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頁84-105。
‧趙立彬、李瑾,〈從「國民之母」到「女國民」──辛亥革命時期婦女解放思潮及其激進化〉,《亞洲研究》第53期,2006年7月,頁173-187。new window
‧趙慶華,〈相聚、離開、沉默、流浪──從「空間語境」的視角閱讀蘇偉貞的「眷村四部曲」〉,《台灣文學研究》第1期,2007年4月,頁141-187。
‧鄭鴻生,〈「台灣話」‧省籍和霸權〉,《當代》第150期,2000年2月,頁98-109。
‧謝昭新,〈論三十年代傳記文學理念與自傳寫作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從刊》,2006年第5期,頁145-160。
‧羅久蓉,〈近代中國女性自傳書寫中的愛情、婚姻與政治〉,《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5期,2007年12月,頁77-139。
‧蘇珊‧斯坦福‧弗里德曼(Susan Standford),譚大立譯,〈超越女作家批評和女性文學批評〉,《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文化譯文集》,馬元曦、康宏錦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6月第1版,頁82-105。

四、學位論文
‧李曉蓉,〈五四前後女性知識分子的女性意識〉,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6月。
‧李麗華,〈再現的自我與自我的在現──台灣解嚴後的女性自傳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5月。
‧阮愛惠,〈九○年代台灣女性自傳研究〉,銘傳大學應中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洪佩菁,〈近代中國女性自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年—2001年)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香玫,〈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陳銳嬪,〈科技穿越鄉愁的赤道線:在台馬來西亞華人的離散經驗〉,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2007年。
‧喻蓉蓉,〈五四時期之中國知識婦女〉,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曾尚慧,〈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的初探〉,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楊晶晶,〈反共抗俄聲中的女性身影──以《中華婦女》為考察對象〉,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父權對女/性的侵害〉,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謝麗君,〈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8年。

五、【非學術性】報紙、書籍、雜誌
‧﹝印刻﹞封面人物,〈那些華麗的人生鈴鈴聲〉,《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3期,2009年11月,頁28-73。
‧﹝遠見﹞封面主題,〈省籍是問題?〉,《遠見雜誌》第13期,1987年7月,頁14-35。
‧王軼凡,〈如實呈現的齊邦媛先生〉,《婦女雜誌》第222期,1987年3月,頁22-25。
‧王德威,〈如此悲傷 如此愉悅 如此獨特──齊邦媛先生與「巨流河」〉,《中國時報》2009年11月23日-27日E4版。
‧王曉波,〈省籍問題的假相與真相──檢驗張茂貴的「台灣歷史的認識」〉,《中國時報》,1994年12月9日第11版。
‧古繼堂,〈歸〉,《海外學人》第304期,1999年9月,頁72-75。
‧李菁,〈齊邦媛:再也不要用激情決定國家及個人的命運〉,《三聯生活週刊》,2012年1月17日。
‧明鳳英,〈潭深無波《巨流河》〉,《東方早報》,2013年3月14日。
‧張茂桂,〈以「多元融合」重組健康的族群關係〉,《中國時報》,1993年2月17日第6版。
‧張茂桂,〈9.25族群衝突像瘟疫侵蝕人心〉,《中國時報》,1994年10月4日第11版。
‧張茂桂,〈這次是誰挑起「省籍情結」?〉,《中國時報》,1994年12月3日第11版。
‧張茂桂,〈用疼惜超越族群魔障──敬覆王曉波先生對我的檢討〉,《中國時報》,1994年12月12日第11版。
‧張茂桂、吳忻怡,〈族群與民族認同 須獲承認與尊重〉,《聯合報》,2000年12月2日第15版。
‧張敬,〈還鄉曲〉,《聯合報》,1991年2月27日第25版。
‧陳三井,〈一九四九年變局與知識分子的抉擇〉,《傳記文學》第19卷第6期,2007年6月,頁88-94。
‧黃章明,〈壯麗如史詩般的生命──筆耕一甲子的蘇雪林女士〉,《智慧的薪傳》,行政院新聞局策劃,文訊雜誌社主編,台北:文訊雜誌社,1989年4月初版,頁55-70。
‧楊翠,〈原音與女聲──跨世紀台灣文學的新渠徑〉,《文訊》第170期,1999年12月,頁46-49。
‧蔡祝青,〈永遠超越的眼光──齊邦媛教授專訪〉,《婦研縱橫》第69期,2004年1月,頁68-80。
‧謝冰瑩,〈給郭良蕙女士的一封公開信〉,《自由青年》,第29卷第9期,1963年5月,頁17。
‧鍾瑜婷,〈齊邦媛:你懂我的痛嗎?〉,《南都週刊》,2011年1月17日。
‧羅蘭,〈幾頁民族滄桑史──是誰奮鬥誰犧牲〉,《歷史月刊》第24期,1990年1月,頁12-22。
‧關國煊,〈民國人物小傳──謝冰瑩〉,《傳記文學》第82卷第3期,2003年3月,頁140-152。
‧嚴農,〈謝冰瑩的三次婚姻〉,《歷史月刊》第191期,2003年12月,頁58-66。
‧蘇雪林,〈評兩本黃色小說:「江山美人」與「心鎖」〉,《文苑》第2卷第4期,1963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