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現代化的推手:以留美實科女生為主的研究(1881~1927)-2冊
作者:王惠姬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 五編;第25-26冊/王明蓀主編
ISBN:9789862544389
主題關鍵詞:清末留學運動婦女教育教育現代化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陶善敏(1933)。中國女子醫學教育。中華醫學雜誌,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梓、張匯蘭(1933)。中國女子體育問題。科學的中國,2(8),2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纓(20010800)。歷史書寫與新女性形象的初立:從梁啟超〈記江西康女士〉一文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奇生(19960800)。教會大學與中國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135-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enderson, C.(1980)。Exploring the Future of Home Economics。Journal of Home Economics,72(3),23-26。  new window
6.王惠姬(20060300)。廿世紀前期留美女生與中國家政學的發展(1910s-1930s)。中正歷史學刊,8,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1948)。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第一屆大會報告。教育部國際文教叢刊,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34)。上海婦孺醫院張湘紋醫師等被控反訴案告一段落。中華醫學雜誌,2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16)。中國科學社社友錄。科學,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惠姬(20010900)。清末民初中國留學德國的女生。中正歷史學刊,4,97-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季深(1984)。愛國教育家劉湛恩。人物,19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惠姬(20021000)。民初留學比利時的女生(1912-1937)。中正歷史學刊,5,17-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毓祺(19990400)。胡適眼中的聖女--李美步博士。歷史月刊,135,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水世錚、涂貽芬、羅運仙(1985)。江西婦女生活改進會在南昌開展抗日活動的片斷回憶。南昌文史資料,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曉華(1994)。陳潔如在海外生活錄。南京社會科學,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斌華(1991)。美國教育發展的歷史特點和社會因素。外國教育資料,19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任鴻雋(1961)。中國科學社社史。文史資料選輯,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任鴻雋(1918)。教會教育與留學生。留美學生季報,19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又寧(19810800)。記三位不平凡的女性--胡木蘭、卓國興、黃振華。近代中國,24,218-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襄(1948)。三十年代來國內生理學者之貢獻。科學,3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杜學元(2004)。淺談美國女子高等教育的發展及其成因。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景略(1985)。生物化學家吳憲的生平事略。天津文史資料,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貽芳(1930)。基督教教育之特殊貢獻。基督教教育季刊,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東三省留美同鄉會。奉天留美同鄉錄。東三省留美學生年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35)。法院與本會關於張湘紋醫師等被上訴案往來之函件二則。中華醫學雜誌,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適(19180915)。美國的婦人。新青年,5(3),3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有端(19710300)。訪卓國華女士談革命往事。中央月刊,3(5),205-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胡彬夏(1915)。美國胡桃山女塾之校長。女子雜誌,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989)。英醫士科齡致慶親王稟文。北京檔案史料,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范長琛(1994)。衛立煌朱韵珩結縭佳話。紫金歲月,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哈恩忠(1999)。清末金韻梅任教北洋女醫學堂史料(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歷史檔案,19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徐建云(2002)。我國古代女醫的成就及其人員稀少的原因探析。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徐亞倫(1987)。天津水閣醫院。天津文史資料選輯,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郝明義(2003)。傳染病和近代中國。網路與書,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袁熹(2005)。近代北京醫療衛生事業與市民健康。北京檔案史料,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常道直(1925)。留美學生狀況與今後留學政策。中華教育界,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夏輝映、宋恩榮(1989)。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先生。人物,19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馬林安(1992)。淺論中國近現代留學生的分期、特點和代表人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章清(1996)。近代中國留學生發言位置轉換的學術意義--兼析近代中國知識樣式的轉型。歷史研究,19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曹育(1995)。最早在國內從事化學研究的女學者--吳嚴彩韻。中國科技史料,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許世瑋(1990)。許壽裳。文史資料選輯,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匯蘭、邱偉昌(1982)。我在中大體育系生活片斷。體育史料,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霆銳(19711100)。石如玉丁懋英兩女士合傳。藝文誌,74,2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偉權(1993)。我國最早的女留學生--金雅妹。寧波同鄉,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黃富強(1989)。我所知道的劉王立明。文史資料選編,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傅惠(1988)。國立第一助產學校與楊崇瑞校長。文史資料選編,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楊崇瑞(1946)。婦嬰衛生之過去與現在。中華醫學雜誌,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楊若枬(1982)。記振華女子中學。文史資料選輯,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楊一英(1959)。中國留美學生之統計與分析(1854-1955)。教育與文化,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彭述憲(2000)。古今醫壇女醫家擇要。遼寧中醫院學報,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劉光華(1981)。我的母親劉王立明。人物,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鄭集(1995)。現代中國營養學(1920-1953)史料。營養學報,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褚承志(19800900)。國立山東大學。山東文獻,6(2/3),1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雷潔瓊(1985)。抗戰初期我在南昌活動的片斷回憶。南昌文史資料,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劉王立明(1984)。滬江大學始末簡記。文史資料選輯,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劉淑榮(1984)。基督教在九江的傳播及其創辦的學校和醫院。九江文史資料選輯,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薛正(1978)。我所知道的中西女中。文史資料選輯,19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盧嘉(19570311)。劉河北畫譽滿羅馬。中國一周,359,8+a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19260215)。鄺博士兒女的生活及其攝影的藝術。良友,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盧平(1943)。西醫東漸後我國近代的女子醫學教育。中華醫史雜誌,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謝文全(19840600)。我國留美教育。教育資料集刊,9,193-2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1905)。離婚創舉。女子世界,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羅先哲(2003)。用草製雲絲的女專家酆雲鶴。炎黃春秋,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羅先哲(1995)。情繫雲絲--記著名苧麻纖維專家酆雲鶴。縱橫,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Ye, Weili(1994)。'Nü Liuxuesheng': The 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Women, 1880s-1920s。Modern China,20(3),315-346。  new window
66.王惠姬(20041200)。廿世紀上半葉留美女生與中國體育的開展。中正歷史學刊,7,25-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1920)。社員通訊。科學,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梁景和(1996)。五四時期「生育節制」思潮述略。史學月刊,1996(3),4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郭常英、蘇曉環(1991)。近代中國女子留學探析。史學月刊,1991(3),56-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張匯蘭(1983)。我和金陵女大體育系。體育文史,1983(1),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金海(2002)。體壇名宿張匯蘭的人生追求。縱橫,2002(5),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邱偉昌、鍾瑞秋(1984)。榮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的張匯蘭。上海體育史話,1984(4),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張匯蘭(1935)。體格檢驗及體育分組問題。勤奮體育月報,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郭肇民(1988)。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歷史概述。福建文史資料,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惠姬(2002)。婦女、科技與救國--以民初留學德國的女生(1912-1937)為例。「現代化與國際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變遷」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日期: 2002.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惠姬(2005)。留美女生與中國醫學的近代化--以金韻梅為例。東海大學提昇教學品質卓越計畫「文本、社會與性別研究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 (會議日期: 2005年12月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喜所(19990000)。中國留學生與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721-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梓明(1995)。中國教會大學歷史文獻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教會大學歷史文獻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政治官報局(1907)。政治官報。北京:政治官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14)。教育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27)。教育部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310800)。湖北教育廳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07)。學部官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喻蓉蓉(1987)。五四時期之中國知識婦女(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賈德琪(1981)。清末(一八四二--一九一一)新女子教育之興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惠姬(1980)。清末民初的女子留學教育(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秀雲(1992)。「女性與知識」的幾種歷史建構及其比較--以臺灣當代、七〇年代臺灣、清末及民初四段時空為背景(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三郎(1986)。五四時期的女權運動( 一九一五--一九二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美玲(1998)。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研究(1912-1949)(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芳苗(1996)。民國教會女子教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個案研究(1915-1951)(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淑滿(1992)。我國高等家政教育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孟梅(1987)。抗戰時期的婦女工作(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卉羚(2003)。女性流動經驗下身體與空間關係的轉化--以台灣女留學生在北美公共空間中身體經驗之轉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秀真(1980)。清末的女子教育(一八九七--一九一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元民(1997)。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現代化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柯惠鈴(2004)。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家瑩(1989)。國民政府的教育政策及其內外形勢(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玉瑛(1983)。近代中國基督教教育之發展(一八四二--一九三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傳斌(2001)。基督教在華醫療事業與近代中國社會(1835-1937)(博士論文)。蘇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國台(1979)。早期美國教會在華教育事業之建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潔珍(1996)。從吳貽芳與金陵女子大學看基督教育理念的實踐(碩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潔(2000)。民國時期上海女子教育研究(1912-1949)(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熊淑華(1982)。留美學生與中國啟蒙運動(一九一五--一九二三)(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慧俐(1985)。醫師專業生涯與婚姻、家庭之研究--著重女醫師角色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天祥(1993)。乾嘉才媛王貞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彬甫(1980)。留美學生對中國文學與教育的影響(民國六年--三十八年)(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Liu, Yung-Szi(1955)。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07-1950)(博士論文)。Michigan University。  new window
25.Kowk, Pui-lan(1989)。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ity, 1860-1928(博士論文)。Michigan University。  new window
26.Huang, Carol(2001)。The Soft Power of U.S. Edu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hinese American Intellectual Community in Urbana-Champaign 1905-1954(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new window
27.Cao, Linglan(1997)。Dreams and dilemmas: Chinese female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overseas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博士論文)。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28.Bieler, Jan Stacey(1994)。The Lost Reformers: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06-1931(碩士論文)。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new window
29.Ye, Weili(2001)。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00-1927(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Stanford。  new window
30.Waelchli, Mary Jo(2002)。Abundant Life: Matilda Thurston, Wu Yifang and Ginling College, 1915-1951(博士論文)。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new window
31.Shemo, Connie Anne(2002)。An Army of Women: The Medical Ministries of Kang Cheng and Shi Meiyu, 1873-1937(博士論文)。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ew window
32.張錦堂(1993)。動員婦女(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彭國樑(1971)。華東基督教大學之發展與影響(1912-1949)(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李曉蓉(2002)。五四前後女性知識分子的女性意識(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慧琦(2001)。「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趙淑萍(1996)。民國初年的女學生(1912-1928)(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安珍榮(2001)。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研究(1916-193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汝綸(1999)。東遊叢錄。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時良(1994)。中國教會學校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多賀秋五郎(1976)。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清末編。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33)。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刊。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秉果(1987)。中國古代體育史話。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瑞芝(1995)。中國婦女文化通覽。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梅貽寶(1982)。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又寧(1999)。留美八十年。紐約:天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上海市婦女聯合會(1990)。上海婦女運動史1919-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樊蔭南(1978)。當代中國四千名人錄。香港:波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ewlett, Sylvia Ann、馬莉、張昌耀(1998)。美國婦女解放的神話。明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相湘(1986)。民國人物列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啟天(1962)。最近三十年中國教育史。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1957)。新大陸遊記節錄。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秦孝儀、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8)。《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四編:戰時建設。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瞻、石麗東(1977)。林樂知與萬國公報:中國現代化運動之根源。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委會(1962)。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華民國史教育志編纂委員會、國史館(1990)。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葛壯(1999)。宗教與近代上海社會的變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宋晞(1965)。旅美論叢。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毓賢(1992)。洪業傳:季世儒者洪煨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輯委員會(1978)。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梁錫華(1979)。徐志摩新傳。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嚴仁英(1990)。楊崇瑞博士誕辰百年紀念。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鄧鐵濤、程之范(2000)。中國醫學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顔廷階(1992)。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臺北:綠與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薛理勇(1999)。上海舊影--老學堂。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Thurston, Lawrence、Chester, Ruth M.(1955)。Ginling College。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new window
29.顧長聲(1985)。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來華新教傳教士評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房兆楹(1962)。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初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廣沅(1978)。壯遊八十年。臺北:陳廣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金陵的女兒》編寫組(1995)。金陵的女兒。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又寧、張玉法(1981)。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梁從誡(1999)。林徽因文集:建築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梁從誡(1999)。林徽因文集.文學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04)。建築師林徽因。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恩銘(2002)。二十世紀美國婦女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Furth, Charlotte、甄橙(2006)。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郭穎頤、雷頤(1990)。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國銘(2005)。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留英同學會(1934)。留英同學錄。上海:留英同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高魁祥、申建國(1991)。中華古今女傑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衡哲、馮進(2006)。陳衡哲早年自傳。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鍾英、陳宇(1990)。中國現代作家選集--林徽因。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燕京大學研究院(2001)。燕京大學人物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Tate, M. T.(1961)。Home Economics as a Profession。New York:McGraw-Hill。  new window
47.劉寧元(1999)。中國女性史類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杜學元(1995)。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胡光麃(1964)。波逐六十年。香港:新聞天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辦公室(1992)。金女大大事記。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寰球中國學生會(1926)。寰球中國學生會民國十五年特刊。上海:寰球中國學生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巨才(1989)。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談社英(1936)。中國婦女運動通史。南京:婦女共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黃福慶(1975)。清末留日學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舒新城(1973)。近代中國留學史。台北: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呂芳上、游鑑明、羅久蓉(2003)。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張之洞(1963)。張文襄公全集。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計榮(1992)。中國婦女運動史。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雷良波、陳陽鳳、熊賢軍(1993)。中國女子教育史。武漢:武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梁元生(1978)。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Miles, Rosalind、刁筱華(1998)。女人的世界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1994)。中國近現代音樂家傳。瀋陽市: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梁啟超(1941)。飲冰室文集。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周一川(2000)。中国人女性の日本留学史研究。東京都:株式会社国書刊行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查時傑(1983)。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顧長聲(1981)。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吳廷燮(198907)。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方非、歸鴻、吳為公(1987)。吳貽芳紀念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吳梓明(2003)。基督宗教與中國大學教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陳東原(1970)。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Fairbank, Wilma(1994)。Liang and Lin: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new window
72.郝更生(1969)。郝更生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上海婦女志》編纂委員會(2000)。上海婦女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吳荔明(1999)。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丁致聘(1961)。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王奇生(1992)。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容閎(1973)。西學東漸記。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Burton, Margaret E.(1911)。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Fleming H. Revell。  new window
79.多賀秋五郎(1976)。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鄭爾康(1998)。石榴又紅了:回憶我的父親鄭振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陳潔如(1992)。陳潔如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王忠欣(2000)。基督教與中國近現代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孫海英(2004)。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章開沅(1998)。社會轉型與教會大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Thurston, Matilda、蔡路得、楊天宏(1999)。金陵女子大學。珠海:珠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Wallace, L. Ethel(1956)。Hwa Nan College: The Woman's College of South China。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new window
87.江才健(1996)。吳健雄--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1936)。Who's who in China: biographies of Chinese leaders。Shanghai:The Chinese Weekly Review。  new window
89.李又寧、張玉法(1975)。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滕大春(1994)。美國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費慰梅、曲瑩璞、關超(1997)。梁思成與林徽因--一對探索中國建築史的伴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周恃天(1971)。西洋體育史。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Stuart, John L.、閻人俊(1955)。在中國五十年(司徒雷登回憶錄)。香港:求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陳學恂(1987)。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清華大學校史編寫組(1981)。清華大學校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林杉(1998)。林徽因傳:一代才女的心路歷程。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秋瑾集。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馮自由(1969)。革命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張玉法(19710000)。清季的立憲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李喜所、劉集林(2000)。近代中國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林洙(1997)。困惑的大匠‧梁思成。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Morison, Samuel E.、南開大學歷史系美國史研究室(1991)。美利堅共和國的成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謝長法(2001)。借鑑與融合--留美學生抗戰前教育活動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孫石月(1995)。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中國和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林子勛(1976)。中國留學教育史。台北:華岡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熊月之、張敏(1999)。上海通史‧第六卷‧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陳勝崑(1978)。近代醫學在中國。當代醫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王煥琛(1980)。留學教育--中國留學教育史料。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授人名錄》編寫組(1988)。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授人名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任鴻雋、樊洪業、張久春(2002)。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北洋洋務局(1905)。約章成案匯覽--游學門。上海:北洋洋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胡健國(1977)。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林清芬(1994)。抗戰時期我國留學教育史料--各省考選學生。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教育部文總務廳文書科(1919)。教育法規彙編。北京:教育部文總務廳文書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教育部文總務廳文書科(1914)。教育部文牘彙編。北京:教育部文總務廳文書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舒新城(1979)。近代中國教育史料。台北:天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1991)。清華大學史料選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清華大學中共黨史教研室(1980)。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教育部(1987)。中華民國教育法規彙編。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上海中比友誼會(1933)。留比同學錄。上海:上海中比友誼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學部總務司(1909)。學部奏咨輯要。北京:學部總務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田原禎次郎(1996)。清末民初中國官紳人名錄。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中國徵信社(1936)。上海工商名人錄。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英文《中國婦女》(1986)。古今中外婦女人物。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李元信(1944)。環球中國名人傳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上海: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北京清華學校(1918)。遊美同學錄。北京:北京清華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清華大學同學會(1933)。清華同學錄。北平:清華大學同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教育部(1943)。專科以上學校教員名冊。重慶: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教育部(1942)。專科以上學校教員名冊。重慶: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華南女子文理學院(1934)。華南女子文理學院一覽。福州: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國民大會秘書處。制憲國民大會逝世代表傳略。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1937)。清華同學錄。北平: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寰球中國學生會(1936)。寰球中國學生會出洋學生特刊。上海:寰球中國學生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寰球中國學生會(1930)。寰球中國學生會二十五年紀念冊。上海:寰球中國學生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廈門大學(1985)。廈門大學一覽。台北:天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蘇雲峰(2004)。清華大學師生名錄資料彙編(1927-194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歷代名人教育志編委會(1994)。歷代教育名人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張朋園、楊翠華、沈松僑、潘光哲(1993)。任以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林紀庸、張朋園、林泉(1983)。林紀庸先生訪問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王萍、官曼莉(1990)。杭立武先生訪問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中華續行委辦會(1983)。中華基督教會年鑑。台北:中國教會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蘇州振華女校(1934)。振華女校二十五周年紀念特刊。蘇州:蘇州振華女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振華女校(1931)。振華女校校刊。蘇州:蘇州振華女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48)。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1934-1947。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1)。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宗青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張朋園、羅久蓉(1993)。周美玉女士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于學蘊、劉琳(2005)。天津老教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上海高等教育系統教授錄》編委會(1988)。上海高等教育系統教授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丁文江(1958)。梁啟超年譜。台北:世界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蘇州振華女校(1936)。振華女校三十年紀念特刊。蘇州:蘇州振華女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王立新(1997)。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的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毛彥文(1989)。往事。台北:毛彥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王承緒(1995)。世界著名學府--倫敦大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王治心(1959)。中華基督教史綱。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王燦芝(1976)。秋瑾女俠遺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王惠姬(2000)。近代中國女子留學史--民初篇。台中:捷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王惠姬(2000)。近代中國女子留學史--清末篇。台中:捷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王淑貞(1976)。婦產科學。香港:中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朱峰(2002)。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的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與華南女大比較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戎玉琴(1993)。伯特利.我們的家。香港:伯特利教會天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北京市婦女聯合會(1990)。北京婦女報刊考(1905-1949)。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李璜(1968)。學鈍室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艾德金森、曾慧敏、劉金蘭、盧麗玲(2004)。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安宇、周棉(2000)。留學生與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1996)。關實之、陶慰孫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李汝珍(1962)。鏡花緣。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李小江(1994)。性別與平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李濤(1940)。醫學史綱。上海:中華醫學會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李雲漢(1973)。黃克強先生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李曼瑰(1961)。盡瘁留芳。台北:伍智梅女士獎學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李雪荔(1947)。中國婦女史話。南京:中國婦女建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李紹昌(1969)。半生雜憶。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沈剛伯(1981)。民族英雄及革命先烈傳記。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沈君山、黃俊傑(1981)。鍥而不捨。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沈宗瀚(1979)。沈宗瀚晚年文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林洙(1991)。大將的困惑--我與梁思成。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伯恩特.卡爾格-德克爾、姚燕、周惠(2004)。醫藥文化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林治平(1993)。中國基督教大學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林治平(1958)。中國科學史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MacHaffie, B.、朱麗娟(1998)。她的歷史--基督教傳統中的婦女。台北: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金女大校友會(1993)。永久的思念。南京:金女大校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江西近代鄉賢錄編輯委員會(1998)。江西近代鄉賢錄。台北:江西近代鄉賢錄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胡耐安(1977)。六十年來人物識小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胡適(1975)。胡適留學日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孟繁科(1989)。中國婦女之最。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姚公騫(1997)。中國百年留學精英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高彥頤、李志生(2005)。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McGrayne, Sharon Bertsch、李靜宜(1994)。諾貝爾女性科學家。台北:牛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高拜石(1960)。古春風樓瑣記。台北:台灣新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桂質良(1937)。女人的一生。南京: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袁冬林、袁士傑(2001)。浦熙修記者生涯尋蹤。上海:文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韋鈺(1995)。中國婦女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梁思成、梁從誡(1991)。圖說中國建築史。台北:崇智國際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梅生(1989)。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郭榮生、張源(1975)。張伯苓先生紀念集:附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梁錫華(1990)。胡適祕藏書信選。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梁錫華(1979)。徐志摩英文書信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張大慶(2006)。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2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晨舟(2002)。中國文博名家畫傳。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曹汝霖(1970)。一生的回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張耘田、陳巍(2005)。蘇州民國藝文志。揚州: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張默君(1960)。大凝堂集。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張建瑋、鄧琮琮(1997)。中國院士。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陳炳權(1970)。大學教育五十年(陳炳權回憶錄)。香港:陳炳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陳捷(1970)。天主教傳入中國概觀。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陳學勇(2005)。林徽因文存--散文 書信 評論 翻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喬紀堂(1996)。中國二十世紀散文精品--梁思成.林徽因卷。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89)。湖北省志人物志稿,第2卷,人物傳:教育科技。北京:光明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曾寶蓀(1969)。曾寶蓀回憶錄。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曾寶蓀治喪委員會(1979)。曾寶蓀紀念集。台北:曾寶蓀治喪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董鼐(1981)。學府紀聞。台北:南京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葛成慧(1947)。家庭醫事。上海: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福建華南女子學院(1995)。建院十週年紀念特刊。福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楊愷齡(1981)。民國黃克強先生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楊絳(1990)。將飲茶。台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劉一達(2004)。老根兒人家。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鄒魯(1974)。廣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傑西・格・蘆茨、曾鉅生(1981)。中國教會大學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劉王立明(1933)。中國婦女運動。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劉蘅靜(1947)。婦女問題文集。南京:婦女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熊賢君(1997)。俞慶棠教育思想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廣東省婦女聯合會、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委員會(1987)。一代英姿。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實藤惠秀、譚汝謙、林啟彥(1982)。中國人日本留學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盧燕貞(1998)。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鄭通和(1970)。六十自述。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藍如溪(1975)。溪步集。香港:伯特利教會天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韓碧秀、董碧雲(1937)。護士歷史略記。上海:廣協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韓國璜(1985)。自西徂東--中國音樂文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鍾敬文(1994)。衡哲散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鍾叔河(1998)。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接觸東西洋文化的前驅。台北:百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1911)。中國留紐學生會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1934)。江蘇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蘇雲峰(2000)。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1911-1929)。台北:中研院近史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Behan, Charlotte Louise(1976)。The Woman's Movement and Nationalism in late Ch'ing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235.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1947)。Directory of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Students in America 1946-47。New York: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new window
236.Cavanaugh, Jerome(1931)。Who's Who in China。Shanghai:The China Weekly Review。  new window
237.Burton, Margaret E.(1911)。Notable Women of Modern China。New York:Fleming H. Revell Co.。  new window
238.Lewis, Ida Belle(1974)。The Education of Girls in China。San France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new window
239.Gamble, D.(1921)。Peking a Social Survey: Conduc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Center in China and the Peking Young Christian Men's Association。New York:G. H. Doran。  new window
240.Rudy, Willis(1984)。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1100-1914: A History。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41.Mei, Yi-chi、Cheng, Chi-pao(1954)。A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New York: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new window
242.Yuan, Tung-li(1961)。Compiled, 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1905-1960。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iety。  new window
243.李立明(1977)。中國現代六百作家小傳。香港:波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程德培、郜元寶、楊揚(2004)。1926-1945良友人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張文伯(1964)。吳敬恆先生傳記。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Wang, Y. C.(1966)。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ew window
247.吳文忠(1967)。中國近百年體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賀國慶(1998)。德國和美國大學發達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黃新憲(1992)。中國近現代女子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周邦道(1981)。近代教育先進傳略。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北京清華學校(1917)。民國六年遊美同學錄。北京:清華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莫法有(1998)。溫州基督教史。香港:建道神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閻廣芬(1996)。中國女子與女子教育。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姚舜生(1932)。中國婦女大事年表。上海:女子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黃福慶(19880000)。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 : 國立中山大學(1924-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6.程謫凡(1936)。中國現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7.談社英(1952)。婦運四十年。臺北:談社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8.陳三井(20000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9.羅蘇文(1996)。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0.Bray, Francesca、江湄、鄧京力(2006)。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1986)。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中國婦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2.朱有瓛、高時良(1989)。中國近代學制史料。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3.劉廷芳(1930)。山雨。北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4.(1922)。女子參政協進會會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5.(1928)。女青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6.(1933)。女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7.(1918)。女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8.(1967)。中外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9.(1904)。東方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0.(1914)。留美學生季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Dexter, Edwin G.(1919)。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window
272.(1909)。教育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3.Quigley, E. E.(1970)。Introduction to Home Economics。Central Book。  new window
274.(1907)。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  new window
275.(1962)。傳記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6.(1915)。婦女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7.王政(1999)。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78.賈逸君。中華民國名人傳。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9.埃米莉.哈恩(1985)。宋氏家族:父女.婚姻.家庭。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38)。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記錄,漢口: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38)。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紀錄,重慶: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鍾英(2004)。中國婦女自立自強的典範--記余寶笙老師,www.forsa.org.cn/news/MLB86/20040910113858.htm-30k-。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單士厘(1993)。癸卯旅行記,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寶笙(19810611)。祖國,母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石曾(1980)。石僧筆記,台北:國民黨黨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俞恰成(19340621)。家庭訪問記:劉王立明女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衡哲(1994)。重回母校去,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avanagh, Jerome(19320917)。Who's Who in China。  new window
10.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43)。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一次大會議事記錄・第六次會議,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國民參政會秘書處(1943)。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二次大會議事記錄,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俞慶棠(1931)。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女子教育。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tes, Miner Searle、劉家峰(1998)。中國基督徒名錄。社會轉型與教會大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厚柏(1938)。提倡婦女體育。上海女青年會三十週年特刊。上海:女青年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貽芳(1987)。金女大四十年。吳貽芳紀念集。上海: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適(1923)。[科學與人生觀]序。科學與人生觀。上海:亞東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久蓉(2004)。張蓉珍女士訪問紀錄。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惠姬(20040000)。二十世紀前期女子留學生與中國體育的拓展(1900-1937)。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臺灣東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尚球(1956)。營養學。中華民國科學誌。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豪(1970)。同治前歐洲留學史略。六十他定稿。台北:雲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丁侃(1976)。紐約文教界悼念程其保博士。程其保先生逝世週年紀念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8)。王仁堪。福建歷史人物。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06)。同瀛錄。美洲留學第二次報告。舊金山:美洲中國學生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晴(1997)。余寶笙年譜簡編。余寶笙院長紀念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又寧(1991)。伍智梅與國民黨。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政治軍事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又寧(2000)。蔣夫人在美國衛斯理女子學院。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小英(2000)。女性主義科學。批判與重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呂美頤(1994)。基督教在中國近代婦女的傳播及其影響。性別與平等。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99)。前山陽高等女學校望月興三郎來書。東遊叢錄。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董滌塵、鍾壽芝(1988)。前清心女中校史。解放前上海的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趙曉陽、鄭汝銓(2004)。我在基督教女青年會的經歷。口述歷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杜清池(2003)。論遊歷閱報為女子立身之要務。女子世界文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37)。劉王立明訪問記。新女性講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瞿立鶴(1977)。五十年來的留學教育。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教育。台北:復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之洞(1967)。遊學第二。勸學篇。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85)。擬選子弟出洋學藝摺。曾文正公全集。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孫中山(1918)。中國實業如何發展。實業計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伯亮(1994)。中國近代聲樂事業的先驅--女聲樂教育家周淑安。中國近現代音樂家傳。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1962)。卓國興女士事略。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