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驅者之聲:晚清三大女報女權意識主體建構與置換的考古學研究
作者:呂俊賢
作者(外文):Chun-HsienL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朝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知識考古學》晚清女報女權女性主體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the late Qingfemale pressesfemale practition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傅柯在其著作《知識考古學》中指出,傳統歷史研究採取直線觀照,忽略歷史事件的偶發性,無法呈現歷史事件的全貌,因此「知識考古學」的用意在於擺脫傳統歷史對連續、起源的追求,轉向對歷史事件的斷裂與不連續的面向,挖掘出被傳統歷史研究忽略與隱藏的論述運作。
本論文從「知識考古學」的觀點,以三大女報:《中國女報》、《中國新女界雜誌》、《天義報》為研究文本,梳理晚清時期女權論者在詮釋西方「天賦人權」理論對於女性主體的建構視角,試圖分析晚清女性意識主體的建構歷程。男性知識分子為了國家建設的需求,將婦女塑造為「國民之母」的形象,以拯救國家的衰弱;但三大女報的論述主張卻是跳脫「國民之母」的軸線,分別提出「盡與男子一樣義務」、「國民新角色的探索」、「跳脫國家的無政府視角」。可以看出,西方思想在晚清社會的傳播,受到知識分子國家存亡危機意識與當下中國歷史情境的雙重影響,因此在詮釋理論的過程中,轉換了理論原本的面貌,以配合國家民族的需要。婦女解放與啟蒙的女性主體,則在不同的女權話語路線與變化後的「天賦人權」,因應國家民族需要的大前提之下,不斷變換自身的形象與實踐的位置。
藉由考古學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晚清女性形象的建構與國家現代性的發展有密切的互動關係,女性形象是隨著社會變化而不斷被建構的,女性形象成為一幅變動中的歷史圖景,而婦女解放運動的論述演變,不僅只是婦女社會地位的轉變,婦女在文化符碼的轉變,同時也象徵著知識分子在國家體制與新時代變動之間的自我身份認同,意味性別形象的變化背後有著多元複雜的社會實踐內涵。
SUMMARY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of Michel Foucault as well as the analytical texts of the top three female press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ims to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female practitioners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process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contemporarily.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contempoary feminist movement was discuss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ations. No matter what the feminists advocated, contributing to or dieviating from the countr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women’s liberation and the country had been always involved firmly. The term, females, was the image subject constructed by words as well as the embodiment of rights and practice in this interlocking process. Additionally, the publication of women’s presses also enlightened self-discover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collision of dual value mixing old and new era as well a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emale elite intellectuals, under the discourse practice of female issues, have been offered more space for multiple interpretation. From their words, it has not only reflected that they viewed the social changes as a certain perception aspect but also contained their self-awareness and social practice. What have been mentioned above has contributed and affected greatly to the enlightenment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s consciousnes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is also the semiotic of the times which can’t be ignored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females.
INTRODUCTION
Michel Foucault indicated tha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es usually adopted line succession in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neglecting the sporadic events in history, making it unable to present the whole picture of historical events. Moreover, his works is intended to get rid of the the pursuit of the continuity and the origin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rupture and discontinuity of historical events. In doing so, the discourse practice, neglected and hidden by the taditional researches, can be dug out.
Consequently, Michel Foucault proposed the conception of rupture in terms of his viewpoints of discontinuity, claiming that the focus of historical discourse sh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phenomenon of the rupture and discontinuity of events so as to disclose the meanings of the concealed materials in the cracks of historical events. The rupture materials, possessing the foundation of forming and operating discourses even though they are not in the line of consistency and probably not systematical, hav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archeology, Michel Foucault dealt with these rupture materials as historical events. Then, by presenting the whole picture of history, he aims to re-unearth the various discourse practice which is concealed and neglected by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MATERIAL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viewpoints of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the research adopts the top three female press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Chinese Women Post, New Women in China, and Tian-yi Post as the research texts. It aims to figure out the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 on the female practitioners while interpreting the western theory, “natural rights”,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ve cours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women’s consciousness at that time.
With regard to th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social appearanc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increasing newspapers and publications have functioned as the roles of rupture material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from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coming from the contemporary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e can obtain more practical and distinct confirmations without a doubt.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male elite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ortrayed the female as “the mother of the nationals” in order to meet demands of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s and improve the weakness. However, what the top three female presses asserted was to jump out of the box, namely “the mother of the nationals”, and put forward three claims as follows, respectively “doing the same obligations as men”, “exploring new roles of the nationals”, and “the view on anarchism of escaping from the nations”. We can learn that the spread of western though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d been influenced by the state crises, to survive or perish, sensed by the elite intellectuals, an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Therefore, to meet the national needs,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theory was conver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Influenced by various feminists’ discourses as well as varied “natural rights”, the female practitioner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and enlightenment kept changing the image itself and the practice lo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major national needs.
CONCLUSION
With the analyses of archeology, we can lear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emale images interacts clos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odernity. The female images are continuously constructed with the social changes and become a historical picture in the changing processes. The progress of the discourse of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has presented the conversion of their social status. In the conversion of the female cultural expressions, it also indicates the self-identifications of the elit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changes of the national system and a new era. It points out that diverse and complex processes of social practice have been hidden behind the conversion of gender images.
一、報刊資料
秋瑾(編輯兼發行):《中國女報》(上海市:中國女報館發行部,1907年)。
第1期:桑兵主編:《辛亥革命稀見文獻彙編》第十二冊(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頁456-518。
第2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報刊資料檢索暨圖書館服務系統微卷資料,於2016年07月列印取得。
燕斌(編輯兼發行):《中國新女界雜誌》(東京市:中國新女界雜誌社,1907年)。
第1期:王長林、唐瑩主編︰《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二)》第一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7年),頁1-136。
第2期:王長林、唐瑩主編︰《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二)》第一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7年),頁137-320。
第3期:王長林、唐瑩主編︰《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二)》第一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7年),頁321-542。
第4期:王長林、唐瑩主編︰《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二)》第二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7年),頁543-722。
第5期:王長林、唐瑩主編︰《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二)》第二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7年),頁723-924。
第6期: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有藏書,館藏地點為閔行七樓古籍特藏閱覽室,索書號為1907 No.4-6。
何震(編輯兼發行):《天義報》(東京市:女子復權會,1907年)。
第1-19期:萬仕國、劉禾(校注):《天義.衡報》(上冊)(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其他報刊
除了「三大女報」之外,本論文援引使用之其他晚清報刊,主要出自以下書籍:
丁守和(主編)︰《中國近代啟蒙思潮》(上、中、下卷)(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忍之、張枬編輯︰《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0年)。
朱榮貴(主編):《前輩談人權─中國人權文獻選輯─第二冊:女性與人權》(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下冊)(臺北市︰傳記文學社,1975年)。
夏曉虹(編輯):《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金天翮、呂碧城、秋瑾、何震卷》(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夏曉虹(編輯):《《女子世界》文選》(貴州省:貴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玉珍、徐輝琪、劉巨才(編輯)︰《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040-1918)》(北京市︰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編》(上海市:群聯出版社,1954年)。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上海市:群聯出版社,1954年)。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補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57年)。
翦伯贊(編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上海市:神州國光社,1953年)。
二、專書
于奇智:《福柯》。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王治河:《福柯》。湖南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政、陳雁(編輯)︰《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淼:《後現代女性主義理論研究》。北京市: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
王曉丹:《歷史鏡像──社會變遷與近代中國女性生活》。雲南省: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樹槐(主編):《海內外圖書館收藏有關婦女研究中文期刊聯合目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史和、姚福申、葉翠娣編︰《中國近代報刊名錄》。福建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宋少鵬:《「西洋鏡」裡的中國與婦女:文明的性別標準和晚清女權論述》。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呂妙芬、羅久蓉(主編)︰《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呂芳上(主編)︰《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呂美穎、鄭永福︰《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河南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呂美穎、鄭永福︰《近代中國婦女與社會》。河南省︰大象出版社,2013年。
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汪民安(主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河南省:河南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汪民安、馬海良、陳永國(編輯):《福柯的面孔》。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汪民安:《福柯的界線》。江蘇省: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金天翮,陳雁編校:《女界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秋瑾,郭長海、郭君兮輯注︰《秋瑾全集箋注》。吉林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倪志娟:《女性主義知識考古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夏曉虹,呂文翠(編選)︰《晚清報刊、性別與文化轉型:夏曉虹選集》。臺北市:人間出版社,2013年。
夏曉虹︰《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增訂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夏曉虹︰《晚清的魅力》。天津市︰百花文藝學出版社,2001年。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湖北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孫石月︰《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北京市:中國和平出版社,1995年。
馬庚存:《中國近代婦女史》。山東省:青島出版社,1995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蓮波:《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團體》。河南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張麗萍:《報刊與文化身份:1898-1918中國婦女報刊研究》。北京市: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年。
梁啟超,張品興編輯:《梁啟超全集》。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9年。
章梅芳、劉兵(編輯):《性別與科學讀本》。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莫世祥(編輯):《馬君武集》。湖北省: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市:曉園出版社,1994年。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
陳平原(主講),梅家玲(編訂)︰《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臺大》。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分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市:稻鄉出版社,2005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市:上海書店,1984年。
游鑑明(主編)︰《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年。
須藤瑞代︰《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與社會性別》,姚毅、須藤瑞代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
楊大春︰《傅柯》。臺北市:生智文化出版社,1995年。
楊劍利:《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北京市: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劉人峰:《中國婦女報刊史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劉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劉巨才:《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北京市:中國婦女出版社,1989年。
劉永謀︰《福柯的主體解構之旅:從知識考古學到「人之死」》。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談社英:《中國婦女運動通史》。上海市:上海書店,1990年。
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鮑紹霖:《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國對民族與國家典範的追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魏義霞:《平等與啟蒙──從明清之際到五四運動》。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市:生智文化出版社,2008年。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譚琳(主編):《性別平等與文化構建》(上、下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嚴昌洪:《中國近代史史料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嚴復,王栻編輯:《嚴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Adorno, Theodor and Max Horkheimer︰《啓蒙辯證法:哲學斷片》,渠敬東、曹衛東譯。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Brown, Alison Leigh:《福柯》,聶保平譯。北京市:中華書局,2014年。
Edwards, Louise(李木蘭):《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方小平譯。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Fairbank, John King and Merle Goldman︰《費正清論中國》,薛絢譯。臺北市:正中書局,2002年。
Faireclough, Norman:《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3年。
Foucault, Michel:《古典時代瘋狂史》,林志民譯。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Foucault, Michel:《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3年。
Foucault, Michel:《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譯。臺北市:桂冠圖書出版社,1992年。
Foucault, Michel《知識考古學》,馬月、謝強譯。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Giddens, Anthony:《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譯。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Gros, Frederic:《傅柯考》,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2年。
Harding, Sandra︰《科學的文化多元性: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和認識論》,譚兆民、夏侯炳譯。江西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Kristeva, Julia︰《中國婦女》,趙靚譯。上海市: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年。
Laclau, Ernesto and Chantal Mouffe︰《文化霸權與社會主義的戰略》,陳墇津譯。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4年。
McCracken, Peggy(主編):《女權主義理論讀本》,艾曉明、柯倩婷譯。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Mill, John Stuart and Mary Wollstonecraft:《女權辯護/婦女的屈從地位》(合刊書),汪溪、王蓁譯。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6年。
Moi, Toril︰《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王奕婷譯。臺北市:巨流圖書,2005年。
Sarasin, Philipp:《福柯》,李紅艷譯,魯路校。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Smart, Barry:《傅柯》,蔡采秀譯。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三、期刊與論文集論文
王孝勇︰〈女性主義立場論的主體與權力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臺北市:巨流圖書,2007年),頁89-146。
古楳:〈婦女界之覺醒〉,《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李又寧、張玉法編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頁277-318。
吳旭時:〈傅柯--考掘學之方法與實踐〉,《輔仁大學哲學系第九屆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暨海峽兩岸輔仁大學武漢大學研究生哲學論壇論文集》(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2008年),頁1-15。
呂俊賢:〈《中國新女界雜誌.補天石》人物視角的女權分析〉,《第二十二屆所友暨第九屆研究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5年),頁149-168。
呂俊賢:〈晚清《中國新女界雜誌》與《天義報》女性論述比較初探〉,《第八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系,2015年),頁91-109。
呂俊賢:〈晚清女權運動女性啟蒙主體在「天賦人權」觀照中的建構與轉換〉,《第二十三屆所友暨第十屆研究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6年),頁1-22。
宋少鵬:〈中國女權思想真的被西方理論綁架了嗎?〉,《讀書》第9期(北京市: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頁86-95。
宋少鵬:〈民族國家觀念的建構與女性個體國民身份確立之間的關係〉,《婦女研究論叢》第6期(北京市:中國婦女研究會,2005年),頁48-54。
宋少鵬:〈馬君武「女權」譯介中的遮蔽與轉換〉,《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5期(北京市:中國現代文學館,2015年),頁37-48。
李又寧:〈《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創刊及內涵〉,《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李又寧、張玉法編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頁179-241。
李春梅︰〈女性主體建構的初步嘗試──論《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女權思想〉,《社會科學家》第3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社會科學家》編輯委員會,2010年),頁136-139。
李曉蓉:〈中國近代女權特色之分析(晚清至五四)〉,《高雄師大學報》第33期(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12年),頁43-59。
肖莉丹:〈論中國近代女權崛起中的男性邏輯〉,《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期(福建省:福建社會科學院,2013年),頁111-114。
谷正艷︰〈辛亥時期中國新女性的吶喊——以《中國新女界雜誌》為中心〉,《許昌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河南省︰許昌學院,2003年),頁94-96。
季家珍:〈孟母遇見現代:二十世紀初女子教科書中的女性典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8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頁129-177。
林淑芬︰〈拉克勞(Ernesto Laclau)霸權理論中的敵對與異質性〉,《政治科學論叢》第30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2006年),頁97-130。
林維紅:〈同盟會時代女革命烈士的活動〉,《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李又寧、張玉法編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頁129-178。
段煒:〈論清末維新派的女權話語建構〉,《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湖北省:湖北師範學院,2006年),頁107-110。
胡占君︰〈論《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女權思想〉,《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6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大學,2003年),頁91-95。
胡纓:〈邊緣區域與女性主義──評介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及其《論中國婦女》〉,《女性人》第4期(臺北市:女性人研究室,1990年),頁63-79。
夏曉虹:〈從男女平等到女權意識〉,《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北京市:北京大學,1995年),頁97-104。
夏曉虹:〈晚清女報中的西方女傑——明治「婦人立志」讀物的中國之旅〉,《文史哲》第4期(山東省:山東大學,2012),頁20-34。
夏曉虹︰〈《女界鐘》:金天翮的「女權革命」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江蘇省︰南京師範大學,2015年),頁1-6。
夏曉虹︰〈何震的無政府主義「女界革命」論〉,《中華文史論叢》第3期(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311-350。
夏曉虹︰〈晚清女報中的國族論述與女性意識──1907年的多元呈現〉,《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1卷第4期(北京市︰北京大學,2014年),頁118-132。
孫桂燕:〈女學與女權:到底誰優先?——辛亥革命時期對女學與女權關係的論爭〉,《社會科學論壇》第11期(河北省: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1年),頁220-224。
馬方方:〈20世紀初新知世界的「國民」話語與新女性建構〉,《史學月刊》第12期(河南省:河南大學,2012年),頁69-76。
高宣揚︰〈論克里斯蒂娃的新女性主義〉,《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上海市:同濟大學,2009年),頁9-18。
張洪彬:〈天賦人權與性別分工矛盾嗎?〉,《博覽群書》第1期(北京市:光明日報社,2011年),頁26-28。
戚世皓︰〈辛亥革命與知識婦女〉,《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二輯》(李又寧、張玉法編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頁551-576。
許詩屏︰〈克里斯多娃的女性主義思想及其對性別平等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第12期(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學會,2004),頁235-243。
郭院林、焦霞︰〈《天義報》宗旨與劉師培、何震的婦女解放論〉,《文史知識》第3期(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頁5-13。
陳文聯:〈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女權思想的形成〉,《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6期(湖南省:中南大學,2009年),頁816-821。
陳文聯︰〈論《天義報》的婦女解放思想〉,《湖南城市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湖南省︰湖南城市學院,2001年),頁p66-69。
陳沛郎:〈梁啟超的對內民族策略〉,《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臺中市:弘光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5年),頁101-120。
陳姃湲︰〈簡介近代亞洲的「賢妻良母」思想-從回顧日本、韓國、中國的研究成果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頁199-219。
甯應斌:〈Harding的女性主義立場論〉,《哲學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8年),頁261-296。
須藤瑞代:〈近代中國的女權概念〉,《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山西省:山西師範大學,2005年),頁137-142。
黃湘金︰〈三部日譯《女子教育(論)在晚清中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4期(河北省:河北師範大學,2007年),頁56-60。
黃新憲:〈秋瑾女子教育觀探微〉,《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期(遼寧省:遼寧師範大學,1992年),頁20-25。
楊宇勛:〈顛覆史學與權力之眼:傅柯的《知識考古學》及《規訓與懲罰》〉,〈史耘〉第5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9年),頁201-220。
萬瓊華:〈在女性與國家之間-20世紀初女權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互構與碰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第2期(北京市,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7年),頁67-72。
葉秀山:〈論傅柯「知識考古學」〉,《女性人》第5期(臺北市:女性人研究室,1991年),頁4-24。
翟本瑞:〈閱讀傅柯與傅柯式閱讀〉,《權力、意識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論文集》(蘇峰山編輯)(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2002年),頁147-188。
劉人峰:〈陳志群與晚清婦女報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6期(湖南省:湖南農業大學,2008年),頁79-82。
劉人鋒︰〈改造舊女界,建設新女界──《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婦女解放思想探析〉,《宜賓學院學報》第8期(四川省︰宜賓學院,2008年),頁8-10。
劉人鋒︰〈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刊物《天義報》與無政府主義思想〉,《船山學刊》第2期(湖南省︰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2年),頁150-154。
劉青梅︰〈清末民初女性期刊中的日本因素——以《中國新女界雜誌》為中心〉,《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7期(四川省︰內江師範學院,2011年),頁77-80。
劉貞曄︰〈論中國近代「天義派」關於婦女問題的主張〉,《婦女研究論叢》第2期(北京市︰北京中國婦女研究會,2000年),頁44-47。
劉慧英︰〈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女界革命」──何震和《天義》報〉,《雲夢學刊》第3期(湖南省︰湖南理工學院,2010年),頁5-13。
劉慧英︰〈從女權主義到無政府主義──何震的隱現與《天義》的變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北京市︰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2006年),頁194-213。
蔡祝青:〈揭示/遮蔽的視野:評《中國婦女報刊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0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頁247-258。
鄭春奎:〈論維新運動時期的女權運動思想〉,《浙江學刊》第3期(浙江省:浙江社會科學院,2010年),63-68。
鮑家麟:〈秋瑾與清末婦女運動〉,《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李又寧、張玉法編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頁242-276。
魏紅專︰〈《中國新女界雜誌》與婦女解放運動〉,《新聞愛好者》第8期(河南省︰河南日報報業集團,2008年),頁42-43。
羅秀美:〈從閨閣女詩人到公共啟蒙者─以近代女性報刊中的論說文為主要視域〉,《興大中文學報》第22期(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頁1-46。
羅秀美:〈游移的身體.重層的鏡像──由秋瑾的藝文生命觀看其身份認同問題〉,《興大中文學報》第26期(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頁133-162。
Dorothy Ko(高彥頤)、Lydia H. Liu(劉禾)、Rebecca E. Karl,陳燕谷譯:〈一個現代思想的先聲:論何殷震對跨國女權主義理論的貢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5期(北京市:中國現代文學館,2014年),頁69-95。
Ellen Widmer(魏愛蓮)︰〈Shan Shili's Guimao luxing ji of 1903 in Loc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胡曉真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頁429-466。
Peter Zarrow(沙培德),張家鐘摘譯,馬小泉校︰〈何震與中國無政府女權主義〉,《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第4期(河南省︰商丘師範學院,1989年),頁20-27。
Sandra Harding,都嵐嵐譯:〈女性主義、科學和反啟蒙思想的批判〉,《上海文化》第5期(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2009年),頁81-95。
四、學位論文
尹深:《中國近代婦女報刊與婦女解放思想》。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尹曉蓉:《清末民初女性期刊的演化與傳播探析》。陝西省: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方靜儀:《女性主義在知識論上的提問暨其思想進路之分析》。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王志華:《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之教育科學蘊義》。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王秀雲:《「女性與知識」的幾種歷史建構及其比較──以臺灣當代、七○年代臺灣、清末及民初四段時空為背景》。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王國存:《清末民初中國婦女的平等思想與義務意識》。江蘇省: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朱彥芸:《梁啟超女子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2006年。
吳明珍:《九年一貫課程的論述形構──《知識考古學》之分析》。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吳彬彬:《20世紀初年婦女解放思潮研究──以《女界鐘》為例》。湖南省: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呂俊賢:《解構單士釐的啟蒙──《癸卯旅行記》文本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依蓉︰《儼然在望此何人?──秋瑾之國族與女性意識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李美媛︰《克里斯蒂娃(Kristeva, Julia)的社會哲學初探》。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周翔︰《《天義》雜誌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12年。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學生與近代中國女子教育》。江西省: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高資晴:《清末民初男女平等教育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娟娟:《晚清民初婦女解放思想的演變》。安徽省: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慶仁:《從傅柯知識考古觀論諾爾斯成人教育學理論之重建》。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張馨方:《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及其在教育論述上的應用──以國中小教科書開放政策為例》。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媛:《論傅柯《知識考古學》》。新北市: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馮江峰:《清末民初人權思想的肇始與嬗變》。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楊錦郁︰《《中國新女界雜誌》研究》。臺北市︰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董博宇:《近代女性期刊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與性別理想(1904-1917)》。吉林省:長春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趙懷娟:《戊戌至五四時期兩性視野中女權思想變遷研究》。安徽省: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劉欣:《試論福澤諭吉女性論對梁啟超女權觀的影響》。吉林省: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劉芳:《論克里斯蒂娃女性主義新視角》。浙江省: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晨婷︰《哈丁女性主義認識論思想述評》。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劉德戎︰《清末民初的女權運動-以反纏足與興女學為中心》。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蔣勇軍︰《清末民初女子文化生活與女性意識研究-以知識婦女為主體》。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蔣喜峰:《論維新變法到五四運動時期女子教育思想》。江西省: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韓柳:《柳亞子的女權思想》。山西省:山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聶會會︰《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發展歷程中的「女性參與」探究》。河北省: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五、外文書目
Adorno, Theodor and Max Horkheimer. Gunzelin Schmid Noerr ed. Edmund Jephcott trans.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Alcoff, Linda and Elizabeth Potter ed.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Foucault, Michel. A.M. Sheridan Smith trans.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2002.
Foucault, Michel. Alan Sheridan trans.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Foucault, Michel. Jean Khalfa ed. Jean Khalfa and Jonathan Murphy trans. History of Madness. London: Routledge, 2006.
Foucault, Michel. Paul Rabinow e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rding, Sandra. Is Science Multicultural?: Postcolonialisms, Feminisms, and Epistemologi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8.
Harding, Sandra.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Harding, Sandra.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1.
Kristeva, Julia. Anita Barrows trans. About Chinese Women. London: Marion Boyars, 1977.
Kristeva, Julia. Leon S. Roudiez ed. Alice Jardine, Leon S. Roudiez and Thomas Gora trans.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Kristeva, Julia. Margaret Waller trans.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Kristeva, Julia. Toril Moi ed. The Kristeva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1986.
Laclau, Ernesto, and Chantal 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Second Edition. London: Verso Books, 2001.
Laclau, Ernesto. On Populist Reason. London: Verso Books, 2005.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