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拒迎之間:一九五○、六○年代臺語歌曲中對於「都市」的兩種態度
書刊名:臺灣文獻
作者:羅景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uo, Ching-we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1:4
頁次:頁237-258
主題關鍵詞:臺語歌曲都市書寫城鄉差距排斥與認同Taiwanese songsCity writingDiscrepanc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Exclude and recogniz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125
期刊論文
1.陳培豐(20080600)。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15(2),79-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筱峰(19970900)。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臺灣歌謠與臺灣的政治和社會。臺灣風物,47(3),127-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國隆(1983)。談三十多年來國內歌曲的產銷。益世,3(7),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興昌(2008)。五花十色ê面象(bīn–chhiuⁿ)-論葉俊麟歌詩ê人物書寫。臺北。頁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恆毅(2008)。葉俊麟詞作中的臺北都會風情。臺北。頁87–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廖純瑩(2007)。移植與內化:五、六〇年代臺語翻唱歌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克隆(1998)。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裕元(2000)。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鶴田純(2008)。1950、60年代「日本曲台語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裕元(2005)。臺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臺北:向陽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8)。社會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文靖(2005)。臺灣歌謠歌詞呈顯的臺灣意識。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肅科(1993)。芝加哥學派。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溢嘉(1994)。命運的奧義。野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國禎(2003)。吟唱臺灣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永明(1997)。由臺灣歌謠看臺灣史。音樂臺灣一百年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俊傑(1992)。光復之後農民的社會意識。戰後臺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傅仰止(1997)。都市中的個人。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銘如(2008)。本土都市--重讀八〇年代的臺北書寫。文學臺灣: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大春(1995)。當代臺灣都市文學的興起-一個小說本行的觀察。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