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清代臺灣的城隍信仰
書刊名: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作者:謝貴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eh, Kuei-w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8:1
頁次:頁1-28
主題關鍵詞:清代臺灣城隍民間信仰循吏神道設教Qing TaiwanCity GodFolk beliefGood officialsTo instruct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sacred wa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
  • 點閱點閱:280
期刊論文
1.Wolf, Arthur P.、張珣(19970900)。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233-2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嘉興(1970)。記臺灣最早興建的俯城隍廟。臺灣風物,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新憲(1998)。清代臺灣城隍信仰中的功利主義色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明德(1995)。解讀寺廟的匾聯文化--以臺灣地區的城隍廟為例。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319-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順生(2010)。清代台灣城隍信仰的法制意義(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澤田瑞穗(1982)。中國の民間信仰。東京:工作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與時(1969)。賓退錄。臺北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07)。漳州府志選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09)。清德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文龍(1992)。臺灣掌故與傳說。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連橫(1960)。劍花室詩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宗幹(1960)。斯未信齋雜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文達、王禮(1961)。臺灣縣志.第1冊:梁序、凡例、修志姓氏。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增田福太郎、古亭書屋(1999)。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焜熿、林豪(1960)。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廷玉、張岱(1982)。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屠繼善(1960)。恆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鵬雲、曾逢辰(1959)。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占梅(1964)。潛園琴餘草簡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豪(1957)。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沈茂蔭(1962)。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典權(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六十七(1961)。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連橫(1963)。雅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連橫(1964)。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洪安全(1996)。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康豹(2009)。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選集。博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曙光(1985)。打狗滄桑。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豪(1963)。澎湖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沈葆楨(1959)。福建臺灣奏摺。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吳德功(1959)。戴施兩案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佐倉孫三(1961)。台風雜記。台北:台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江志宏(2005)。臺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普度、祭厲與善書。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余英時(1995)。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董誥、阮元、徐松(1983)。全唐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百藥(1956)。北齊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徐致祥(1987)。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蒲松齡(1963)。聊齋誌異。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碑傳選集(三)。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吉清(2003)。嘉邑城隍廟附設慈善會22週年特刊。嘉義:嘉義市城隍廟附設慈善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梁啟超(1978)。飲冰室文集之九。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凃麗生、洪桂己(1957)。卓肇昌。臺灣民間故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