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庶民社會「一妻多夫」現象之研究
作者:張孟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hang, Meng zhu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汪榮祖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典雇妻妾買休賣休性別縱容妻妾與人通姦一妻多夫刑科題本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5
明清時期不僅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風氣、文化現象更是變化萬千,多元而複雜。就婦女史範疇而論,多數研究者同意當代社會對女性貞節的要求比之前代更為加強。但在這同時,社會當中又充斥著多種違犯貞節觀的風俗,此處提及的妻子買賣,即為顯例。清代司法檔案、審判紀錄、風俗調查揭示中下社會所謂「典、賣妻、招夫養夫」等等,將己之妻典、賣與他人為妻、妾,顯與官方所力倡的貞節價值背道而馳。
貧窮所趨,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丈夫典、賣妻子,或讓妻子與另一名男子通姦得銀以舒緩經濟窘境,實際是一種策略性選擇。諸如此類或暫或久地出讓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縱容髮妻通姦,構成了底層貧窮家庭中的一妻多夫關係。小民婦女在丈夫的消極默許或有意撮合之下,與他的幫養人維持一種非正規的、處在貞節規範之外的性結合。同一時空脈絡裡,存在兩種完全逆反(貞節vs. 不貞)的現象,固然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然而,道德價值做為探討的對象,若將之納入法律、社會、經濟等更大的脈絡,仍可望窺其內部的運作邏輯。清代社會驟增的人口,及日益艱鉅的生存環境,使得妻子的出典、嫁賣成為貧困窘境下,不得不然的生存策略。於此同時,典、賣妻、縱姦/幫養協議,在士人世界裡卻評之以「傷風敗俗」、「敗倫傷教」。階級、身分、社會角色的不同,左右了人們對這類交易的思考與觀感。在正統文獻所彰顯的精英觀點之外,清代刑科檔案則開啟一扇不盡相同的另類視野。本論文旨在以顯微鏡的角度,細緻考究每一樁貨妻糾紛的情節內容,從習俗作法、律例的規範與運作,以及審判記錄的文本性等面向,觀察貨妻交易中各方人等的所思所想,同時檢視小民階層在生存窘境、婚姻、嗣續、榮譽與典賣妻、招夫幫養之間的互動關係。
(一)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 史料
(1) 微縮檔案、未出版之文字史料
1.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縮影資料,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攝製,1999。
2.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文英館藏中北部地區文書(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藏文字複印資料。
3. 宗繼增(重編),《讀律一得歌》,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文字資料,清光緖庚寅(16)年(1890)江蘇書局刊本。
4. 張心泰,《粵遊小志》,收入: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48冊》,清光緒丁丑(三)年(1877)至丁酉(十三)年(188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5. 「清代巴縣縣署‧乾隆朝(1736-1795)司法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縮資料,四川:四川省檔案館,1993。
6. 「清代巴縣縣署‧嘉慶朝(1796-1820)司法類」,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縮資料,四川:四川省檔案館,1993。
7. 《湖南省例成案》,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刊本影印。
8. 《雲南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據辛亥年(1911)重陽滇署抄繕底本印付。
9. 「順天府檔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縮影資料,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4-1998。
10. 馮夢龍(修),〔崇禎〕《壽寧縣志》,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縮影資料,據明崇禎10年(1637)刊本攝製。
11. 戴舒庵(著),《天台治略》,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清康熙間(1662-1722)刊承德堂重刷本。
(2) 已出版之政書、文集、方志、風俗調查、法律文獻、判牘彙編
1. 《清實錄‧仁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2. 不著編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據清光緒戊申34年(1908)刊本影印。
3. 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穆宗實錄》,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據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抄本微捲影印。
5.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中國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編),《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斗爭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
6.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收藏整理,《徽州千年契約文書‧宋元明編》,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1。
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第13冊》,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991。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槪述》,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9.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刊行會(編),《中國農村慣行調查》,東京都:岩波書店,1952-1957。
10. 文海(著),《自歷言》(據清光緖18年[1892]排印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六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1. 方汝浩(編),石弘、吳強(校點),《東度記》,成都:巴蜀書社,1993‧據明崇禎間(1628-1644)本影印。
12. 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1930]‧據明初墨格寫本殘卷影印。
13. 王又槐,《辦案要略一卷》(光緒18年[1892]浙江書局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4. 王先謙(撰),《東華錄》(據清光緖10年[1884]長沙王氏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3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5. 王穎(等修),何戴仁(等纂),〔同治〕《(江西省)雩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據清同治13年(1874)刊本影印。
16. 司法行政部(編著),《中國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台北:進學書局,1969。
1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灣銀行,1972‧據「雍正硃批諭旨」選錄有關臺灣之奏摺。
1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台灣私法人事編‧第四冊》,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北:台灣銀行發行,1961[1910-1911]。
19. 四川大學歷史系、四川省檔案館(主編),《清代乾嘉道巴縣檔案選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1996。
20. 四川省檔案館(編),《清代巴縣檔案匯編‧乾隆卷》,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21. 四部刊要編校委員會(編校),《十三經標準讀本‧第三冊‧禮記》,台北:世界書局,1953‧據景刊唐石經本縮印。
22. 永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永城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
23. 田藝蘅(撰),朱碧蓮(点校),《留靑日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以萬曆己酉(1609)重刻本為底本點校。
24. 多賀秋五郎(著),《宗譜の研究‧資料篇》,東京都:東洋文庫,1960。
25. 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養正遺規‧卷下》,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據通行本校刊。
26. 羊朱翁(編),《秘本札記小說‧耳郵》,收入:《零玉碎金集刊‧第77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27. 余自強,《治譜十卷》(據明崇禎12年[1639]呈祥館重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二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28. 余修鳳(纂修),〔光緒〕《(陝西省)定遠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據清光緒5年(1879)刊本影印。
29. 佚名(輯),《比照案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抄本),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八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0. 吳友如(等編),《點石齋畫報》,香港:廣興貿易公司,出版年不詳(創刊於光緒10年[1884])。
31. 吳敬梓,《儒林外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以臥閑草堂刻本為底本校印,序於乾隆元年(1736)。
32. 吳壇(撰),馬建石、楊育裳(主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2‧光緒12年(1886)刊刻本。
33. 呂坤,《新吾呂先生實政錄》(據明末影鈔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34. 呂得勝(近溪),《女小兒語》,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卷中》,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據通行本校刊。
35. 呂肅高(修),張雄圖(纂),〔乾隆〕《(湖南省)長沙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乾隆12年(1747)刊本。
36. 宋大章(等修),周存培(等纂),〔民國〕《(河北省)涿縣志十八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民國25年(1936)鉛印本影印。
37. 宋慈(撰),《宋提刑洗冤集錄五卷》(據元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法家類‧第9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8. 宋濂(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
39. 李東陽(等纂),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台北:東南書報社,1964‧據萬曆15年(1587)刊本影印。
40. 李時珍,《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台北:鼎文書局,1973。
41. 李清(撰),《折獄新語》,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2. 李漁(著),王翼奇(點校),《無聲戲》,收入:《李漁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3. 李漁(著);陳慶惠(點校),《資治新書‧二集》,收入:《李漁全集‧第十七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序於康熙6年(1667)。
44. 李漁,《資治新書‧初集》,收入:《李漁全集‧第十六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序於康熙2(1663)年。
45. 李鑑堂,《俗語考原》,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據民國26年(1936)序刊鉛印本影印。
46. 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7. 沈之奇(撰),懷效鋒(等點校),《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清康熙54(1715)年刊本。
48. 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
49. 沈家本,《寄簃文存八卷》,收入: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三編‧文學類‧第6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據沈寄簃先生遺書本影印。
50. 汪天錫(輯),《官箴集要》(明嘉靖14年[1535]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51. 汪輝祖(撰),《學治臆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自序於乾隆58(1793)年。
52. 汪輝祖,《佐治藥言》,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
53. 汪輝祖,《雙節堂庸訓》,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
54. 汪輝祖,《續佐治藥言》,收入:氏著,《汪龍莊遺書》,台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據清光緖15(1889)年江蘇局刊本影印。
55. 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56. 抱甕老人(撰輯);世界書局編輯部(編校),《足本今古奇觀》,收入:《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中國通俗小說名著‧第一集‧第17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
57. 明恩溥(Arthur H. Smith)[著],午晴、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
58. 明神宗(敕撰),《大明律集解附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據明萬曆間浙江官刊本影印。
59. 明神宗(敕撰),《明實錄附錄‧明穆宗寶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
60. 武占坤(主編),《中華風土諺志》,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
61. 金福增(等修),熊其英(等纂),〔光緒〕《吳江縣續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據清光緖5年(1879)刻本影印。
62. 俞正燮(著),《癸巳類稿》,收入:《讀書箚記叢刊‧第一集‧第4冊》,台北:世界書局,1980。
63. 俞萬春,《蕩寇志》,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以咸豐3年(1853)徐佩珂南京刻本為底本。
64. 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等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65. 姚雨薌(原纂) ; 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2輯‧第211-22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66. 建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建甌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
67. 律例館(編),《大清律例彙輯便覽》,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光緖29年(1903)刊本影印。
68. 律例館(輯),《律例館校正洗冤錄四卷》(據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法家類‧第9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9. 施沛生(編),《中國民事習慣大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序於民國12年(1923)。
70. 施耐庵(著),《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新校本》,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71. 約翰‧斯塔德(John L. Stoddard)[著],李濤(譯),《1897年的中國》,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72. 約‧羅伯茨(J. A. G. Roberts)[編著],蔣重躍(等譯),《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
73. 郎瑛(撰),《七修類稿》(以明嘉靖福建建安書坊刻本校‧清乾隆40年[1775]耕煙草堂刻本),收入:楊家駱(主編),《讀書劄記叢刊‧第2集》,台北:世界書局,1984。
74. 香溪漁隱(撰),《鳳城品花記》,收入:張次谿(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海:上海書店,1996‧據北平邃雅齋書店1934年版影印。
75. 凌濛初(撰),《二刻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76. 凌濛初(撰),《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77. 凌燽,《西江視臬紀事四卷‧續補一卷》(據清乾隆8年[1743]劍山書屋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8. 唐順之,《荊川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6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79. 徐文弼(撰),《吏治懸鏡》,台北:廣文書局,1976‧據清刊本影印。
80. 徐述夔(著),筆煉閣(编述),蕭欣橋(校點),《五色石》,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
81.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3[1984]。
82. 徐棟(輯),《牧令書》,南京: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據清刊本影印。
83. 浙江民俗學會(編),《浙江風俗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4. 祝慶祺(等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85. 笑笑生,《金瓶梅》,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86. 袁守定,《圖民錄四卷》(據清光緖5年[1879]江蘇書局重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87. 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88. 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1935]‧據清光緖間浙江刊本縮印。
8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11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
90.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第1編‧地方公牘類》,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91. 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92. 崑岡(等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據清光緖石印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98-8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3. 崑岡(等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76‧據清光緒25年(1899)刻本景印。
94. 張山雷(著);王錫貞(编校),《沈氏女科輯要箋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据1959年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本為底本編校。
95. 張五緯,《未能信錄》(據嘉慶18年[1813]北京琉璃廠龍文齋重刻本),收入: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九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96.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97. 張偉仁(主編),《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出版;聯經印行,1986-1995。
98. 張傳璽(編),《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99. 張經田(撰),《勵治撮要》(據清鈔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六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0. 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以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底本校注。
101. 梁章鉅,《稱謂錄》,北京:中華書局,1996‧序於道光27(1847)、28(1848)年。
102. 盛康(輯),《清朝經世文編續編》(據清光緖23年[1897]盛康思補樓刊本影印),收入:《清朝經世文八種匯刊‧第24-45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103. 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涵芬樓本,序於宋高宗紹興3年(1133)。
104. 許淵冲(英譯),姜勝章(編校),《詩經》,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
105. 許維新(著),馮明玠(等校),《許周翰先生稿鈔》,東京:高橋情報,1990‧據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明雲間刊本影印。
106. 連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連江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
107. 陳弘謀(輯),《學仕遺規補編》(據清光緖十九年[1893])振華堂五種遺規排印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8. 陳宏謀(輯),《學仕遺規》(清乾隆刊本),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09. 陳枚(輯),《憑山閣增輯留青新集》(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4-5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10. 陳重業(主編),《折獄龜鑒補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據清光緖4年(1874)蘭石齋刻本為底本標點。
111. 陳盛韶,《問俗錄六卷》(自序於道光6[1826]年),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第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12. 陳壽祺(等纂),〔同治〕《福建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8‧據清同治10年(1871)重刊本影印。
113. 陳繼淹(修),許聞詩(纂),《(察哈爾省)張北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民國24年(1935)鉛印本影印。
114. 陸人龍(著),覃君(点校),《型世言》,北京:中華書局,1993‧以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所藏孤本《型世言》為底本點校。
115.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1923年武進陶氏影元刻本。
116. 陶東皋(等增修),姚潤(纂輯),《大清律例增修統纂集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文字資料‧清光緒31年(1905)上海文淵山房發兌刊本。
117. 麥高溫(John Macgowan)[著],朱濤(等譯),《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
118. 勞光泰(纂修),〔道光〕《(湖北省)蒲圻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道光16年(1836)刊本影印。
119. 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湖北省志‧民俗方言》,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120. 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據光緒12(1886)年思補樓重校本影印。
121. 馮夢龍(撰),《古今談概》,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十編‧第7冊》,台北:新興書局,1990。
122. 馮夢龍(編著),寧宗一(校注),《喻世明言》,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日本內閣文庫天許齋刊本。
123. 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注),繆天華(校閱),《喻世明言》,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明天許齋刊本。
124.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125.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以世界文庫本印行。
126. 黃六鴻,《福惠全書》,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小畑行簡(1794-1875)訓點之和刻本。
127. 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據北京圖書館藏涵芬樓鈔本影印。
128. 楊一凡(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129. 楊一凡(等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30. 楊一凡、徐立志(主編),《歷代判例判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31. 萬維翰(撰),《幕學舉要》(據清光緖18年[1892]浙江書局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32. 雷夢麟(撰),懷效鋒、李俊(點校),《讀律瑣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據明嘉靖42年(1563)熊秉元重刊本為底本點校。
133. 寧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寧德市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134.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安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135. 臺灣慣習硏究會(原著),李榮南(譯編),《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1989,1993。
13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福建省例》,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第141-142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
137. 趙翼(撰),《二十二史箚記》(據史學叢書本排印),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543-355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138. 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1963]‧據乾隆庚戌(1790)湛貽堂刊本。
139. 趙翼,《簷曝雜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9輯‧第886-887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140. 劉明俊(撰),孔貞時(輯),《居官水鏡》(據明萬曆刊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41. 歐陽昱(著),恆庵(標點),《見聞瑣錄》,長沙:岳麓書社,1986‧據乙丑(1925)冬「百隋磚斋藏版」標點。
142. 盤嶠野人(輯),《居官寡過錄六卷》(據青照堂叢書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第五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43. 蔣敘倫(等修),蕭朗峰(等纂),〔道光〕《(江西省)興國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據道光4(1824)年刊本。
144. 蔡澍(撰),馮立朝(編),《澄江治績續編》(乾隆8年[1743]刻本,名山藏版),收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明清法制史料輯刊‧第1編‧地方公牘類‧第1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145. 鄭太和(著),《鄭氏規範》(據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六安晁氏排印本影印),收入:《百部叢書集成‧二十四‧學海類編‧第七函》,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146. 鄭秦、趙雄(主編),《清代“服制”命案:刑科題本檔案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147. 鄧之誠(輯錄),趙宗復(編),《汪悔翁(士鐸)乙丙日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3輯‧第126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148. 錢泳(輯),《履園叢話二十四卷》,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5冊》,台北:新興書局,1978。
149. 鮑書云(參定),祝慶祺(編次),《刑案匯覽》(附:《續增刑案匯覽》十六卷、《新增刑案匯覽》十六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光緖12年(1886)上海圖書集成局仿袖珍板影印。
150. 戴兆佳(撰),《天台治略》(據清活字本影印),收入:《官箴書集成‧第四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151. 戴舒菴,《(浙江省)天台治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87‧康熙60年(1721)刊本。
15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陳金田(譯),《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台灣私法》,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153. 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54. 薛允升(撰),懷效鋒、李鳴(點校),《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據民國11年(1922)徐世昌耕堂刊印本為底本點校。
155. 薛允升(鑒定),吳潮、何錫儼(彙纂),《刑案匯覽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據美國哈佛大學藏清光緖26年(1900)成都刊本影印。
156. 謝必鏗(修),李炳靈(纂),《光緖墊江縣志》(據清光緖26年[1900]刻本影印),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47》,成都:巴蜀書社,1992。
157. 藍鼎元,《女學‧自序》,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1輯‧第41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158. 魏際瑞(撰),《魏際瑞告示》(清康熙刊四此堂稿本),收入:楊一凡(等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第三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59. 懷效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據萬曆7年(1579)張鹵校刊《皇明制書》中所收《大明律》為底本點校。
160. 襟霞閣(主編),《清代名吏判牘七種彙編》,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161. 蘇茂相(輯),郭萬春(註),《新鐫官板律例臨民寶鏡所載審語》(明金閶振業堂刻本),收入:楊一凡(等主編),《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62. 蘭陵笑笑生(著)、王汝梅(等)點校,《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濟南:齊鲁書社,1991。
163. 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
164.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廣文書局,1979‧敷文閣聚珍版。
2. 二手研究
(1) 專書
1. 丹尼‧卡瓦拉羅(Dani Cavallaro)[著],張衛東(等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 仁井田陞(著),余萬居、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中國的農村家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3. 仁井田陞,《中國の農村家族》,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52。
4. 天野元之助,《支那農村雜記》,東京:生活社,1942。
5. 孔復禮(Philip Kuhn)[撰],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
6. 王治河(主編),《後現代主義辭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7. 王國斌(著),李伯重(等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8. 王潔卿,《中國婚姻——婚俗、婚禮與婚律》,台北:三民書局總經銷,1988。
9. 王躍生,《十八世紀中國婚姻家庭——建立在1781-1791年個案基礎上的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 可兒弘明(著),《近代中国の苦力と「豬花」》,東京都:岩波書店,1979。
11. 可兒弘明(著),孫國群、趙宗頗(譯),《「豬花」——被販賣海外的婦女》,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12.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李孝愷(譯),《婦人王氏之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13. 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
14. 白凱(Kathryn Bernhardt)[著],《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5. 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江湄(等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6.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17.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男性統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18. 伊莎白.柯鲁克,大衛.柯鲁克(著),龔厚軍(譯),《十里店(一):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 安.沃特納(Ann Waltner)[著],曹南來(譯),《煙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 安克強(Christian Henriot)[著],袁燮銘(等譯),《上海妓女:19-20世紀中國的賣淫與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1. 牟斯(Marcel Mauss)[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22.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
23. 艾梅蘭(Maram Epstein) [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说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24. 艾達.普樂特(Ida Pruitt) [著],廖中和、張鳳珠(譯),《漢家女》,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25.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26. 吳存存(著),《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27. 李中清、王丰(著),陳衛(等譯),《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28. 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9. 李申(著),《《金瓶梅》方言俗語匯釋》,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
30. 李景漢、喬啟明、毛澤東(著),佐々木衛(編‧解說),南裕子(訳),《中國の家庭‧鄉村‧階級》,東京都:文化書房博文社,1998。
31.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32.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3. 汪世榮(著),《中國古代判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34. 汪世榮(著),《中國古代判詞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35.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6. 周密,《中國刑法史》,北京:群眾出版社,1985。
37.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38.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姚朋(等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9.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楊豫(等譯),《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41. 拉姆遜(Herbert Day Lamson)[著],前島豊(訳),《支那社會病理學:生活、保健、家族の諸問題に關する研究用資料書》,東京:生活社,1941。
42. 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
43. 林耀華(著),宋和(譯),《金翅:傳統中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7。
44. 武樹臣(主編),《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5. 阿風,《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利: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6. 恰雅諾夫(A. V. Chayanov)[著],蕭正洪(譯),《農民經濟組織》,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47. 洪麗完(編著),《台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
48. 珀金斯(Perkins, Dwight) [著],宋海文(等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49.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50. 徐中約(著),計秋楓(等譯),《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51. 祝瑞開(主編),《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52. 秦兆雄,《中國湖北農村の家族‧宗族‧婚姻》,東京都:風響社,2005。
53. 秦國經(著),《明清檔案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54. 馬克夢(Keith McMahon)[著],王維東(等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55. 馬賽爾‧牟斯(Marcel Mauss)[著],汲喆(譯),《禮物:古代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6.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57. 高沅月,《清代刑名幕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58.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59. 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60. 曼素恩(Susan Mann)[著],定宜庄(等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61.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5。
62.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63. 康奈爾(R. W. Connell)[著],柳莉(等譯),《男性氣質》,北京:社会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64. 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5. 張晉藩,《清代民法綜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66. 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67.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new window
68. 梁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69. 郭成偉、關志國(著),《清代官箴理念對州縣司法的影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70.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71. 郭松義、定宜庄(著),《清代民間婚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2. 陳建守(主編),戴麗娟、謝柏暉(等譯),《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
73.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
74. 陳寶良,《中國流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75.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1936]。
76. 眭鴻明,《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之硏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7. 傅利曼(Maurice Freedman)[著],郭振羽(等譯),《新加坡華人的家庭與婚姻》,台北:正中書局,1985。
78. 喬伊絲.艾坡比(Joyce Appleby),琳.亨特(Lynn Hunt),瑪格麗特.傑考(Margaret Jacob)[著];薛絢(譯),《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書局,1996。
79. 彭慕蘭(著),史建云(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80.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 [著],董建中(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纪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81. 湯淺幸孫,《中國倫理思想の研究》,東京都:同朋舎,1981。
82. 湯瑪斯‧哈代(Thomas Hardy)[原著],吳奚真(譯),《嘉德橋市長》,台北:大地出版社,1989。
83. 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4. 滋賀秀三(著),張建國(等譯),《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5. 滋賀秀三,《清代中囯の法と裁判》,東京都:創文社,1984。
86. 費成康(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87.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局,1987。
88.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1[1947]。
89. 費俠莉(Charlotte Furth)[等著],熊秉真(編),賈士蘅、陳元朋(譯),《讓證據說話‧對話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90. 黃宗智(Philip C. C. Huang)[著],《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91. 黃宗智,《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92. 黃宗智,《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93.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94. 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95.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6. 愛德華‧湯普森(Edward P. Thompson)[著],沈漢、王加丰(譯),《共有的習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7. 楊國楨(著),《明清土地契约文書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8. 楊懋春(著),張雄(等譯),《一個中國村莊:山東台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99. 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00. 葉麗婭,《典妻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101.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
102.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103. 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104.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105.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106.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107. 瑪麗亞・露西婭・帕拉蕾絲-伯克(Maria Lúcia Pallares -Burke)[编],彭剛(譯),《新史學:自白與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08.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增修辭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109. 趙岡、陳鍾毅(著),《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new window
110. 趙岡、陳鍾毅(著),《中國歷史上的勞動力市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111.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112.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南港: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2。new window
113.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114. 德克‧布迪(Derk Bodde),克拉倫斯‧莫里斯(Clarence Morris)[著];朱勇(譯),《中華帝國的法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115. 衛三畏(Well S. Williams)[著],陳俱(譯),《中國總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6. 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117. 閻云祥(著),龔小夏(譯),《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裡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係,1949-199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118.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9.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0.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21.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出版社,1984。new window
122.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除建青(譯),《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123. 羅淑(著),《生人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新文學碑林第6輯。
124.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2) 期刊論文
1. Emily M. Ahern(著),王長華(譯),〈「不潔」的中國婦女:經血與產後排泄物的威力與禁忌〉,《思與言》,19.5(1982): 75-88。new window
2. Ewa Domańskar(訪錄),潘宗億(譯),〈近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依格斯訪談錄〉,《當代》,163(台北,2001.03): 14-27。
3. Ewa Domańskar(訪錄),蔣竹山(譯),〈歷史書寫的新視野‧彼得‧伯克訪談錄〉,《當代》,163(2001.03): 28-47。
4. H. и. 佳普金娜(著),楊麗娜(譯),〈家庭與傳統中國的社會監督問題〉,收入: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15。
5. マシュー‧H‧ソマー(撰),寺田浩明(訳),〈晚期帝制中国法における売春——一八世紀における身份パフォーマンスからの離脫〉,《中国—社會と文化》,12(東京都,1997): 294-328。
6. 大木康,〈明末における白話小說の作者と讀者について—磯部彰氏の所說に寄せて〉,《明代史研究》,12(東京都,1984): 1-15。
7. 大木康,〈馮夢龍「三言」の編纂意圖について(續) —“真情”より見た一側面—〉,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東京市:汲古書院,1986),627-647。
8. 小川陽一,〈姦通はなぜ罪惡か——三言二拍のばあい——〉,《集刊東洋學》,29(仙台市,1973): 132-151。
9. 小熊誠,〈漢人家族における連續の一契機としての招婿婚——台灣における“兩姓一家”をめぐる諸問題——〉,《沖繩國際大學文學部紀要‧社會學科篇》,14.2(沖繩,1987): 49-66。
10. 川島郁夫,〈『金瓶梅』における〈淫〉——〈個〉なる人々の運命——〉,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591-608。
11. 中原健二,〈夫と妻のあいだ——宋代文人の場合〉,收入:荒井健(編),《中華文人の生活》(東京都:平凡社,1994),242-270。
12. 中原健二,〈詩人と妻——中唐士大夫意識の一斷面〉,《中國文學報》,47(京都市,1993): 64-102。
13. 仁井田陞,〈支那近世の戲曲小說に見えたる私法〉,收入:福島正夫(等編),《中國の傳統と革命‧仁井田陞集》(東京:平凡社,1974),94-97。
14. 仁井田陞,〈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一)〉,《史學雜誌》,46.4(東京都,1935.04): 479-508。
15. 仁井田陞,〈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二)〉,《史學雜誌》,46.5(東京都,1935.05): 598-650。
16. 今崛誠二,〈清代の人賣文書と家族制度〉,收入:小尾博士退休記念論文集編集委員会(編),《小尾博士退休記念中國文學論集》(東京都:第一学習社,1976),703-724。
17. 夫馬進(著),鄭民欽(譯),〈訟師秘本《蕭曹遺筆》的出現〉,收入:楊一凡、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460-490。
18. 牛志平,〈唐代妒婦述論〉,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55-65。
19. 王振忠,〈一個徽州山村社會的生活世界:新近發現的”歙縣里東山羅氏文書”研究〉,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32-140。
20.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收入:包亞明(主編),《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211。
21. 田井輝雄,〈雞肋集〉,收入: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4輯》(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212-223。
22. 田井輝雄,〈雞肋集續〉,收入: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6輯》(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30-38。
23. 白德瑞(Bradly W. Reed)[著],趙晗(譯),〈“非法”的官僚〉,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3-79。
24. 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費絲言(譯),〈邁向批判的非西方科技史〉,收入:卜正民(Timothy Brook),格力高利‧布魯(Gregory Blue)[主編],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95-250。
25. 石樹賢,〈東北農村的“拉幫套”——一妻多夫制的殘餘現象〉,收入:古今掌故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古今掌故‧第三輯》(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8),195-203。
26. 合山究,〈明清時代における情死とその文學〉,收入:伊藤潄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囯学論集刊行委員会(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記念中國學論集》(東京市:汲古書院,1986),417-449。
27. 寺田浩明(Hiroaki TERADA)[演講],陳婉妤(譯),〈清代州縣檔案中的命案處理實態——從「巴縣檔案(同治)」命案部分談起〉,《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2(台北,2009.12): 247-269。new window
28. 寺田浩明(著),王亞新(譯),〈權利與冤抑:清代聽訟和民眾的民事法秩序〉,收入: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91-265。
29. 寺田浩明(著),鄭芙蓉(等譯),〈中國契約史與西方契約史:契約概念比較史的重新探討〉,收入:謝暉、陳金釗(編),《民間法‧第4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11-30。
30. 寺田浩明(著),魏敏(譯),〈「非規則型法」之概念——以清代中國法為素材〉,《法制史硏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12(2007.12): 81-124。new window
31. 寺田隆信(撰),南炳文(譯),〈關於雍正帝的除豁賤民令〉,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487-507。
32. 艾仁民(Christopher Isett)[著],傅強(譯),〈清代東北地區的非法土地買賣:民間習俗與司法實踐〉,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40-163。
33. 西英昭,〈『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成立過程の再考察——基礎情報の整理と紹介——〉,《中國—社會と文化》,16(2001): 274-292。
34. 李文治,〈論清代鴉片戰爭前地價和購買年〉,《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廈門,1989): 1-12。
35. 李玉珍,〈「中國婦女史研究的新方向」國際會議〉,《科學發展》,29:10(台北,2001.10): 763-765。
36. 李孝悌,〈袁枚與十八世紀中國傳統中的自由〉,收入:劉青峰、岑國良(編),《自由主義與中國近代傳統——「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研討會論文集(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103-130。new window
37. 李桂鳳,〈招養夫婚:一種奇特的婚俗文化〉,《文化學刊》,2007年第2期:143-149。
38. 李衡眉,〈買賣婚說駁議〉,收入:氏著,《中國古代婚姻史論集》(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0-84。
39. 步德茂(Thomas Buoye)[著],王曉鷗(譯),〈孝子重罪:論儒家思想與大清戒律〉,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硏究論文集:慶祝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成立80週年》(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791-806。
40. 步德茂(Thomas Byoue)[撰],郭威廷(譯),〈18世紀山東的殺害親人案件:貧窮、絕望與訟案審理中的政治操作〉,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255-274。new window
41.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附錄一‧命案報告:刑科題本〉,收入: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35-272。
42. 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邱澎生(譯),〈附錄二‧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收入:步德茂(Thomas M. Buoye)[著],張世明(等譯),《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273-300。new window
43. 步德茂(Thomas M. Buoye)[撰],陳兆肆(譯),〈頓起殺機:18世紀清朝刑科題本中所反映的官僚制及仁治思想〉,收入: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9-206。
44. 岸本美緒(著),鄭民欽(譯),〈明清時代的「找價回贖」問題〉,收入:楊一凡、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423-459。
45. 岸本美緒(撰),李季樺(譯),〈妻可賣否?——明清時代的賣妻、典妻習俗——〉,收入:陳秋坤、洪麗完(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225-264。
46. 岸本美緒,〈妻を売ってはいけないか?明清時代の売妻.典妻慣行〉,《中国史学》,8(東京都,1998.12): 177-210。
47. 岸本美緒,〈明代的應考資格和身分感覺〉,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一冊》(台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257-281。new window
48.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における「找価回贖」問題〉,《中国—社會と文化》,12(1997): 263-293。
49.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の身分感覺〉,收入: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編集委員會、森正夫(等編),《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都:汲古書院,1997),403-427。
50. 岸本美緒,〈清代における「賤」の観念——冒捐冒考問題を中心に——〉,《東京文化研究所紀要》,144(東京都,2003): 81-131。
51.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收入: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1-24。new window
52. 武文,〈招“夫”養夫的調查與研究〉,《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40-43。
53. 武雅士(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台北,1997.09): 233-292。new window
54. 初春英,〈淺析宋代的賣女及賣妻現象〉,《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6.2(湖南,2002.06): 67-69。
55. 金耀基,〈「面」、「恥」與中國人行為之分析〉,收入:氏著,《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41-63。
56. 俞江,〈清末《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錄》讀後〉,《法制史硏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3(台北,2002): 275-288。
57. 春楊,〈民事習慣及其法律意義——以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為中心〉,《法律文化研究》,2(北京,2006): 123-141。
58. 柯麗德(Katherine Carlitz)[撰],楊士虎(等譯),〈欲望、危險、身體:中國明末女德故事〉,收入:李小江(等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157-186。
59. 胡中生,〈賣身婚書與明清徽州下層社會的婚配和人口問題〉,收入: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編寫組(編),《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陳捷先教授、馮爾康教授古稀紀念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1-20。
60. 胡旭晟,〈20世紀前期中國之民商事習慣調查及其意義(代序)〉,收入: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等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17。
61. 胡宗綺(Jennifer Neighbors)[撰],李寒水(譯),〈過失殺人:劃分犯罪意圖的譜系〉,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64-199。
62.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清代中国の地方裁判文書〉,《歷史と地裡》,636(東京都,2010.08): 26-34。
63.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撰],牛杰(譯),〈清代的訴狀及其制作者〉,《北大法律評論》,10.1(2009): 25-44。
64. 唐澤靖彥(Yasuhiko Karasawa),〈帝政後期中国における話しことばの効用(1)——官話の社会的役割〉,《中国哲学硏究》,10(東京都,1996): 105-147。
65. 唐澤靖彥(著),尤陳俊(譯),〈從口供到成文記錄:以清代案件為例〉,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80-107。
66. 唐澤靖彥,〈清代における訴狀とその作成者〉,《中国—社會と文化》,13(1998): 306-330。
67. 唐澤靖彥,〈清代告訴狀のナラティヴ——歷史學におけるテクスト分析〉,《中国—社會と文化》,16(2001): 2-17。
68. 唐澤靖彥,〈話すことと書くことのはざまで——清代裁判文書における供述書のテクスト性——〉,《中国—社會と文化》,10(1995): 212-250。
69. 秦兆雄,〈宗族の規範と個人の選擇:中國湖北省農村の招贅婚の事例から〉,《民族學研究》,68: 4(東京,2004.03),511-533。
70. 高橋真,〈台灣風俗〉,《台灣時報》,10.74(台北,1904.11.20): 357-361。
71. 張孟珠,〈婚姻與買賣之間:清代社會典、賣妻等相關風俗初探〉,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一冊》(台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325-355。new window
72. 張偉仁,〈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之明清檔案〉,《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0期(台北,1996.06): 335-348。
73. 張富美,〈清代典買田宅律令之演變與台灣不動產交易的找價問題〉,收入: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硏究院台灣史田野硏究室,1992),17-28。
74. 理查德‧馮‧格蘭(Richard Von Glahn)[著],〈財富的法術:江南社會史上的五通神〉,收入: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43-196。
75. 陳平原,〈以圖像為中心——關於《點石齋畫報》〉,《二十一世紀》,59(香港,2000.06): 90-98。
76.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3: 1(台北,1985.06),127-184。new window
77. 單士魁,〈清代題本制度考略〉,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論文選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971-982。
78. 彭慕蘭(Kenneth L. Pomeranz)[著],王文生(譯),〈體面經濟:中華帝國晚期的農村收入、非穩定性與性別規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台北,2006.12): 205-241。new window
79. 滋賀秀三(撰),王亞新(譯),〈中國法文化的考察——以訴訟的形態為素材〉,收入: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8。
80.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及婦女的社會地位述論〉,《清史研究集‧第五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1986),305-343。
81. 黃宗智(著),文一郡(譯),〈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收入:哈貝瑪斯(等著),《社會主義 : 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71-95。
82. 葛希芝(Hill Gates)[撰],劉志偉(等譯),〈中國的二重生產方式〉,收入:葉顯恩(編),《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412-423。
83. 漢斯—赫伯特‧克格勒(Hans-Herbert Kögler)[著],〈解釋學、現象學與哲學人類學〉,收入:吉拉德.德朗蒂(Gerard Delanty)[編];李康(譯),《當代歐洲社会理論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3-269。
84. 蓋爾‧盧賓(Gayle Rubin)[撰],王政(譯),〈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濟學”初探〉,收入:王政(等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21-81。
85. 劉錚雲,〈也是歷史——清雍乾年間四個女人的故事〉,《當代》,124(台北,1997.12):106-119。
86. 劉錚雲,〈口供中的故事〉,《古今論衡》,3(台北,1999): 33-42。
87. 劉錚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疾病與醫療史料〉,《古今論衡》,4(台北,2000.06): 124-133。
88. 劉錚雲,〈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生活史資料〉,《近代中國》,139(台北,2000.10): 52-59。
89. 歐中坦(Jonathan K. Ocko)[撰],謝鵬程[譯],〈千方百計上京城:清朝的京控〉,收入: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472-509。
90. 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撰],張少瑜(譯),〈清代中期法律文化中的政治和超自然現象〉,收入:高道蘊(Karen Turner)[等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391-415。
91. 鄭洪範,〈浙江溫屬農民生活拾零〉,《東方雜誌》,32: 22(上海,1935.11): 102-104。
92. 鄭秦,〈十八世紀中國親屬法的基本概念(代前言)〉,收入:鄭秦、趙雄(主編),《清代“服制”命案:刑科題本檔案選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1-13。
93. 鄧經武,〈30年代中國文學本土區域化的個案研究——《生人妻》與《為奴隸的母親》之比較〉,《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2000年第1期:70-73。
94. 鞏濤(Jerome Bourgon)[撰],徐悅紅、劉雅玲(譯),〈“求生”——論中華帝國晚期的“司法欺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4(呼和浩特,2009.07): 38-43。
95. 鞏濤(Jerome Bourgon)[撰],鄧建鵬(譯),〈失禮的對話:清代的法律和習慣並未融匯成民法〉,《北大法律評論》,10.1(2009): 89-120。
96. 賴惠敏,〈法律與社會:論清代的犯姦案〉,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175-211。new window
97. 賴惠敏,〈從檔案看性別:清代法律中的婦女〉,收入: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册》(台北:中央硏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377-411。new window
98. 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台北,1999.08): 163-168。new window
99. 閻天靈,〈清代民國時期移民山區的“招夫養夫”婚俗試探〉,《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6:3(2006.05):151-155。
100. 閻雲翔,〈傳統中國社會的叔嫂收繼婚:兼及家與族的關係〉,《九州學刊》5.1(香港,1992.07): 91-106。
101. 戴真蘭(Janet M. Theiss)[撰],袁瑜琤(譯),〈解讀“悍婦”:十八世紀刑事案件中的婚姻暴力描述及對男性修養的批判〉,收入:張世明(等主編),《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00-420。
102. 羅伊‧克拉瑪(Lloyd S. Kramer),〈文學、批評與歷史想像:懷特與拉卡頗的文學挑戰〉,收入:林‧亨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2),147-185。
103. 羅溥洛(Paul Ropp)[撰],梁其姿(譯),〈明清婦女研究:評介最近有關之英文著作〉,《新史學》,2.4(台北,1991.12): 77-116。new window
104.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撰],李霞(譯),〈性工作:作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現象〉,收入:黃宗智、尤陳俊(主編),《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11-139。
105.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撰],林文凱(譯),〈清代縣衙的賣妻案件審判:以272件巴縣、南部與寶坻縣案子為例證〉,收入:邱澎生、陳熙遠(編),《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345-396。new window
106. 蘇曉康,〈売買婚契約と妻の質入れ〉,收入:秋山洋子(編訳),《中國女性——家‧仕事‧性》(東京都:東方書店,1991),241-250。
107. 顧震,〈袁枚判牘論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2006.12): 160-165。
(3) 學位論文
1. 阿風,《明清時代における婦女の地位と権利——明清契約文書と訴訟档案を中心として》,京都市:京都大學博士論文,2006。
2.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 網頁
1. 「人民日報(web版)」:http://pnews.ascc.sinica.edu.tw:918/WEB/index2.html 擷取時間:2009.07.06。
2. 「人名權威——明清人物傳記資料查詢」: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search.php 擷取時間:2010.06.27。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index.htm 擷取時間:2010.10.13.
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擷取時間:2011.01.20。
5. 「日治時期台灣戶籍資料庫(1906-1945)」,使用申請,詳見:
http://www.demography.sinica.edu.tw/nuke/modules.php?name=Downloads&d_op=viewdownload&cid=1 擷取時間:2011.03.08。
6. 「王一樵,〈檔案中的庶民故事:刑大與狐仙〉,擷取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ShowPage=14&exhibition_id=821 擷取時間:2010.09.14。
7. 「台灣中央研究院圖書館館藏目錄」:http://las.sinica.edu.tw/search 擷取日期:2010.11.08。
8. 「臺灣歷史辭典‧十四畫‧台灣私法」: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4/cca220003-li-wpkbhisdict003741-1098-u.xml 擷取時間:2010. 04.18。
(二)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1. 專書
1. Bossler, Beverly J.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Cavallaro, Dani.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Thematic Variations. London: Athlone Press, 2001.
4. Cohen, Myron L.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5. Connell, R. W. Masculin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6. Crook, Isabel, and David Crook.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 Ten Mile In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59.
7. Dutton, Michael R. Policing and Punishment in China: From Patriarchy to ‘the Peop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8. Eastman, Lloyd E. 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1550-194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9. Foster, Arnold. Christian Progress in China: Gleanings from 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Many Workers. [London]: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56 Paternoster Row; 65, St. Paul's Churchyard; and 164, Piccadilly, 1889.
10. Freedman, Maurice. Chines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Singapore.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57.
11. Freedman, Maurice.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Oxford: Berg, 2004.
12. Gronewold, Sue. Beautiful Merchandise: Prostitution in China, 1860-1936. New Yor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History and Haworth Press, 1982.
13. Hegel, Robert E., and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14. Hinsch, Bret. Passions of the Cut Sleeve: The Male Homosexual Tradition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5. Huang, Martin W.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16. Kuhn, Philip A. Soulstealers :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7. LaCapra, Dominick. History & Critic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18. Lamson, Herbert Day. Social Pathology in China : a Source Book for the Study of Problems of Livelihood, Health, and the Family. Taipei: Ch’eng Wen Publishing, 1974[1935].
19. Matignon, J. J. Superstition Crime et Misère en Chine. Paris: A. Maloine, 1902.
20. Menefee, Samuel P. Wives for Sale: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British Popular Divor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1.
21. Naquin, Susan, and Evelyn S. Rawski.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2. Pilcher, Jane, and Imelda Whelehan. Fifty Key Concepts in Gender Studies. London: SAGE, 2004.
23. Pruitt, Ida, as told by Ning Lao T‘ai-t‘ai. A Daughter of Han :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Working Wom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5.
24. Reed, Bradly W. Talons and Teeth: 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 Schak, David C. A Chinese Beggars' Den: Poverty and Mobility in an Underclass Community. Pittsburgh, Pa.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8.
26. Sommer, Matthew H.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27. Sommer, Matthew H.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 Stacey, Judith. 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29. Williams, Well S. The Middle Kingdom : A Survey of the Geography, Government, Literature, Social Life, Arts,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1965.
30. Wolf, Arthur P., and Chieh-shan Huang, Marriage and Adoption in China, 1845-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31. Wolf, Margery. The House of Lim: A Study of a Chinese Farm Famil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8.
32. Wolf, 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33. Zeitlin, Judith T. 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Pu Songling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Tal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期刊論文
1. Ahern, Emily M. “The Power and Pollution of Chinese Women.” In Arthur P. Wolf ed.,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9-290.
2. Bourdieu, Pierre.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6), 241-258.
3. Buoye, Thomas. “Filial Felons: Leniency and Legal Reasoning in Qing China.” In Robert E. Hegel and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109-124.
4. Buoye, Thomas. “Suddenly Murderous Intent Arose: Bureaucratization and Benevolence in Eighteenth-Century Qing Homicide Reports.” Late Imperial China 16.2(December 1995): 62-97.
5. C., M. F. “The Chinese Daughter-in-Law.” The Chinese Recorder 5 (1874): 207-214.
6. Cabrera, Miguel A. “On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al Action.” History and Theory 40.4(December 2001): 82-100.
7. Carlitz, Katherine. “Desire, Danger, and the Body: Stories of Women’s Virtue in Late Ming China.” In Christine K. Gilmartin et al.,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1-124.
8. Cheng, Weikun. “Politics of the Queue: Agita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Qing China.” In Alf Hiltebeitel and Barbara D. Miller eds., Hair: Its Power and Meaning in Asian Cultur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123-142.
9. Conner, Alison W. “Chinese Confessions and the Use of Torture.” In Bernard Durand ed., La Torture Judiciaire: Approches Historiques et Juridiques (Lille: Centre D'histoire Judiciaire, 2002), vol. 1: 63-91.
10. Davis, Adrian. “Fraternity and Fratr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5.5 (December 2000): 1630-1640.
11. Ebrey, Patricia B. “The Early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scent Group Organization. ”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James L.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16-61.
12. Edwards, Louise. “Women in Honglou meng: Prescriptions of Purity in the Femininity of Qing Dynasty China.” Modern China 16.4(Oct. 1990): 407-429.
13. Epstein, Maram. “Making a Case: Characterizing the Filial Son.” In Robert E. Hegel and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7-43.
14. Furth, Charlotte. “Androgynous Males and Deficient Females: Biology and Gender Boundarie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9.2(1988): 1-31.
15. Furth, Charlotte. “Concepts of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Infancy in Ch’ing Dynast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1(Feb. 1987): 7-35.
16. Furth, Charlotte. “From Birth to Birth: The Growing Body in Chinese Medicine.” In Anne Behnke Kinney ed., Chinese Views of Childhoo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157-191.
17. Furth, Charlotte. “The Patriarch’s Legacy: Household Instruction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Orthodox Values.” In K. C. Liu ed., Orth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87-211.
18. Gates, Hill. “The Commoditization of Chinese Women.“ Signs 14.4(Summer 1989): 799-832.
19. Gates, Hill. China’s Motor: A Thousand Years of Petty Capital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 Ginzburg, Carlo. “Checking the Evidence: The Judge and the Historian.” Critical Inquiry 18(Autumn 1991): 79-92.
21. Ginzburg, Carlo. “The Inquisitor as Anthropologist.” In Carlo Ginzburg, Clues, Myths, and the Historical Method, trans. by John and Anne C. Tedeschi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156-164.
22. Harrell, Stevan. “The Rich Get Children: Segmentation, Stratification, and Population in Three Chekiang Lineages, 1550-1850.” In Susan B. Hanley and Arthur P. Wolf eds., Family and Population in East Asian Histo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81-109.
23. Hayes, James. “Women and Female Children i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to 1949: Documents of Sale and Transfer.” In Joseph S.P. Ting and Susanna L.K. Siu eds., Collected Essays on Var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Hong Kong Studies (Hong Kong: Urban Council, 1990), 33-47.
24. Hegel, Robert E. “Images in Legal and Fictional Texts from Qing China.”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89(2002): 277-290.
25. Hegel, Robert E. “Imagined Violence: Representing Homicide in Late Imperial Crime Reports and Fictio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25(2004.09): 61-89.
26. Hegel, Robert E. “The Art of Persuasion in Literature and Law.” In Robert E. Hegel and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81-106.
27. Hinsch, Bret “The Emotional Underpinnings of Male Fidelity in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 32.4(Oct. 2007): 392-412.
28. Hsieh, Bao Hua. “The Market in Concubines in Jiangnan During Ming-Qing China.”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 33.3(2008.07): 262-290.
29. Huang, Philip C. C.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19.2(Apr. 1993): 216-240.
30. Huang, Philip C. C. “Between Informal Mediation and Formal Adjudication: The Third Realm of Qing Civil Justice.” Modern China 19.3(Jul. 1993): 251-298.
31. Huang, Philip C. C. “Women’s Choices under the Law: Marriage, Divorce, and Illicit Sex in the Qing and the Republic.” Modern China 27.1(Jan. 2001): 3-58.
32. Karasawa, Yasuhiko. “From Oral Testimony to Written Records in Qing Legal Cases.” In Charlotte Furth, Judith T. Zeitlin, and P’ing-chen Hsiung, eds., Thinking with Cases: Specialist Knowledge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101-122.
33. Karasawa, Yasuhiko. ”Between Oral and Written Cultures: Buddhist Monks in Qing Legal Plaints.” In Robert E. Hegel and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64-80.
34. Mann, Susan. “Grooming a Daughter for Marriage: Brides and Wives in the Mid-Ch’ing Period.” In Rubie S. Watson and Patricia Buckley Ebrey eds., Marriage 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204-230.
35. Mann, Susan. “The Male Bond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5.5(Dec., 2000): 1600-1614.
36. Mann, Susan. “Widows in the Kinship, Cl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Qing Dynat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1(1987): 37-56.
37. McIsaac, Lee. “’Righteous Fraternities’ and Honorable Men: Sworn Brotherhoods in Wartime Chongqing.”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5.5 (December 2000): 1641-1655.
38. Meijer, M. J. “Homosexual Offense in Ch’ing Law.” T’oung Pao 71(1985): 109-133.
39. Meijer, M. J. “The Autumn Assizes in Ch’ing Law.” T’oung Pao 70(1984): 1-17.
40. Murray, Dian. “The Practice of Homosexuality Among the Pirates of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time History 4.1(Jun. 1992): 121-130.
41. Naquin, Susan. “True Confessions: Criminal Interrogations as Sources for Ch’ing History.”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11(March-April, 1976): 1-17.
42. Nee, Victor. “Towards a Social Anthropolog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11.3(July-September, 1979): 40-50.
43. Ng, Vivien W. “Ideology and Sexuality: Rape Laws in Qing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1(Feb. 1987): 57-70。
44. Ocko, Jonathan K. “I’ll Take it All the Way to Beijing: Capital Appeals in the Qi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7.2(May 1988): 291-315.
45. Ownby, David. “Approximations of Chinese Bandits: Perverse Rebels, Romantic Heroes, or Frustrated Bachelors?.” In Susan Brownell and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s., Chinese Femininities / Chinese Masculinities: A Rea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226-250.
46. Paderni, Paola.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Justice: A Case of Wife Selling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Ming-Qing Yanjiu 5(1996): 139-156.
47. Paderni, Paola. “I Thought I Would Have Some Happy Days: Women Eloping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16.1(June, 1995): 1-32.
48. Paderni, Paola. “The Language of Anger and Shame in Juridical Sources: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Women Suicides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In Paolo Santangelo with Donatella Guida eds., Love, Hatred, and Other Passions : Questions and Themes on Emotions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Leiden; Boston: Brill, 2006), 382-393.
49. Pitt-Rivers, Julian. “Honour and Social Status.” In J. G. Peristiany ed., Honour and Shame: The Values of Mediterranean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19-77.
50. Sommer, Matthew H. “Dangerous Males, Vulnerable Males, and Polluted Males: The Regulation of Masculinity in Qing Dynasty Law.” In Susan Brownell and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s., Chinese Femininities / Chinese Masculinities: A Rea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67-88.
51. Sommer, Matthew H. “Making Sex Work: Polyandry as a Survival Strategy in Qing Dynasty China.” In Bryna Goodman and Wendy Larson eds., Gender in Motion: Divisions of Labor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29-54.
52. Sommer, Matthew H. “The Adjudication of Wife-Selling in Qing County Courts: 220 Cases from Ba, Nanbu, and Baodi Counties.” Symposium on Power and Culture in the Ming-Qing Legal System (《「明清司法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5.10.13-15).
53. Sommer, Matthew H. “The Penetrated Mal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udicial Constructions and Social Stigma.” Modern China 23.2(April 1997): 140-180.
54. Tabet, Paola. “I’m the Meat, I’m the Knife: Sexual Service, Migration, and Repression in Some African Societies.” In Gail Pheterson ed.,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hores (Seattle: Seal Press, 1989), 204-226.
55. Telford, Ted A. “Covariates of Men’s Age at First Marriage: The Historical Demography of Chinese Lineages.” Population Studies 46(1992): 19-35.
56. Telford, Ted A. “Family and State in Qing China: Marriage in the Tongcheng Lineages, 1650-1880.” In Family Process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Modern Chinese, vol. 2 (Taipei: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2), 921-942。
57. Theiss, Janet. “Explaining the Shrew: Narratives of Spousal Violence and Critique of Masculin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riminal Cases.” In Robert E. Hegel and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44-63.
58. Von Glahn, Richard. “The Enchantment of Wealth: the God Wutong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Jiangna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1.2 (December 1991): 651-714.
59. Waley-Cohen, Joanna. “Politics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Mid-Qing Legal Culture.” Modern China 19.3(Jul. 1993): 330-353.
60. Watson, James L. “Self-defense Corps, Violence and the Bachelor Sub-culture in South China: Two Case Stud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中央硏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Taiwan, 1988], 209-221.
61. Watson, James L. “Transactions in People: The Chinese Market in Slaves, Servants, and Heirs.” In James L. Watson ed., Asian and African Systems of Slave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0), 223-250.
62. Watson, Rubie S. “The Named and The Nameless: Gender and Person in Chinese Society.” In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Carolyn F. Sergeant eds., Gender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N. J. : Prentice Hall, 1997), 137-150.
63. Watson, Rubie S. “Wives, Concubines, and Maids: Servitude and Kinship in the Hong Kong Region, 1990-1940.” In Rubie S. Watson and Patricia Buckley Ebrey eds., Marriage 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231-255.
64. Wolf, Arthur P. “Chinese Kinship and Mourning Dress.” In Maurice Freedman ed.,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189-207.
65. Wolf, Arthur P. “Explaining the Westermarck Effect: Or, What Did Natural Selection Select For?.” In Arthur P. Wolf and William H. Durham eds., Inbreeding, Incest, and the Incest Tabo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76-92.
66. Wolf, Arthur P. “Gods, Ghost, and Ancestors.”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31-182.
67. Wolf, Margery. “Women and Suicide in China.” In Margery Wolf and Roxane Witke 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11-141.
68. Wu, Yenna. “The Inversion of Marital Hierarchy: Shrewish Wives and Henpecked Husband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8.2(1988): 363-382.
3. 學位論文
1. Sommer, Matthew H.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