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創作童話中鬼書寫之兒童閱讀經驗研究
作者:陳靜婷
作者(外文):Chen, Ching T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劉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童話鬼書寫閱讀反應兒童閱讀經驗fairy talesghost storiesreader responseschildren’s reading experienc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4
摘 要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世界各國莫不鼓勵兒童廣泛閱讀。從兒童閱讀興趣之相關研究,與臺灣童書出版情形,童話中關於神怪、冒險、恐怖之主題,兒童確實存在著又愛又怕的矛盾心理。
本研究以臺灣創作童話中鬼書寫文本為主題,採用讀者反應相關理論為核心,以班級讀書會小組討論方式,達到閱讀活動統整學生閱讀活動和閱讀經驗,提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建構,重新創造文本意義,以獲得閱讀經驗的目的。透過質化研究法及實施問卷量化分析統計,來探討兒童讀者對於鬼書寫文本之閱讀經驗與反應,並可瞭解教師實施班級讀書會可能遭遇的問題及其改進之道。相關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實施讀書會前兒童多數喜歡閱讀鬼書寫文本,且認同「鬼」之真實存在性,女鬼形象熟悉度高。
二、國小兒童讀者之性別、年齡對於有關鬼之課外讀物閱讀心流經驗感受與閱讀動機有差異。
三、實施讀書會後兒童多數喜歡閱讀鬼書寫文本
(一)實施讀書會之後,喜歡臺灣創作童話之鬼書寫文本。在認知層面上,認為文本創新有趣;在情意層面上,改變恐懼的想法。
(二)在閱讀過程中採取傳達式和審美式不停的轉換立場。
(三)參與讀書會為國小兒童創造愉快的閱讀經驗
最後,綜合本研究的發現與限制,研究者提出幾項建議,以提供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童話、鬼書寫、閱讀反應、兒童閱讀經驗
Abstract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prompts countries worldwide to encourage children to read comprehensively. From relevant studies on children’s reading interests and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Taiwanese children books, the subjects involving mysteries, adventures, and horrors indeed provoke children into conflict psychological states, either to love or to hate it.
The study takes the ghost stories in Taiwanese fairy tales as the subject, adopts reader-response relevant theories as the core, and has the group discussion in classes as the method to integrate student’s reading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advance students’ active construction and recreation of the context in reading processes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reading.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s’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explore children readers’ reading experiences and responses on ghost stories and to understand possibl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teachers holding class reading clubs.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Before the practice of reading clubs, most children enjoy reading ghost stories and acknowledge the authenticities of “ghosts”. Children are familiar with the images of female ghosts.
2. Discrepancies in flow experiences and reading motives on ghost stories are shown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gender and age.
3. After the practice of reading clubs, most children enjoy reading ghost stories.
(1) After practice of reading clubs, children like ghost stories in Taiwanese fairy tale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they think the stories are creative and interesting; from the emotional perspective, their fear is diminished.
(2) During reading, readers change their reading standpoints between efferent and aesthetic stances.
(3).Joining reading clubs will create enjoyable reading experien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inally, the study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drawn from the findings and restrictions on the research for references of future researches.
Key words: fairy tales, ghost stories, reader responses, children’s reading experi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研究文本
1.短篇童話
小野(1992)。失去童話的工廠。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山鷹(1009)。山鷹童話—地球彎彎腰。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方素珍(1999)。童話珍珠派。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方素珍(1999)。童話珍珠派。宜蘭縣: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王文華、賴曉珍、王素涼、林瓊芬(2001)。變身小鬼—牧笛獎精品叢書4。台北:國語日報社。
王家珍(1992)。孩子王.老虎。台北市:民生報社出版。
李淑真(1998)。烏龜大夢。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李潼(2003)。水柳村的抱抱樹。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亞平、沈習武等(2010)。神奇調味料—國語日報精選童話7。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亞平、周姚萍等(2009)。易開罐夏天—國語日報精選童話6。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周姚萍(2008)。年獸霹哩啪啦—現代版中國節日童話。台北市: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世仁(1995)。十四個窗口。台北市:民生報社。
林世仁(1999)。再見小童。台北市:民生報社。
林世仁(2007)。信精靈—字的童話系列2。台北市:天下雜誌出版社。
林海音(1987)。林海音童話集故事編。台北市: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帥崇義(1993)。老虎和狐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帥崇義(1993)。漁夫與魔鬼。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哲也(2007)。怪博士的神奇照相機—字的童話系列3。台北市:天下雜誌出版社。
桂文亞主編(1993)。吃童話果果—1993年海峽兩岸兒童文學選集臺灣童話卷。台北市:民生報社。
張嘉驊(1997)。怪怪書怪怪讀1。台北市:文經出版社。
張嘉驊(2000)。怪怪書怪怪讀3。台北市:文經出版社。
張榜奎(2005)。嘿嘿嘿,有鬼哦!。台北縣:小兵出版社。
陳璐茜(1994)。我的鬼弟弟。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傅林統(2007)。傅林統童話集。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紫楓(1990)。一百分的小孩。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文輝(2005)。披風少年。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黃海(1992)。大鼻國歷險記。台北市:民生報社。
黃海(1996)。誰是機器人。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黃基博(1993)。紅紅姑娘。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管家琪(1996)。想躺下來的不倒翁。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管家琪(1996)。糊塗大頭鬼。台北市:亞太經網股份有限公司。
管家琪(1998)。再見大頭鬼。台北市:亞太經網股份有限公司。
管家琪(2005)。怪奇故事袋。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家琪(2006)。管家琪童話。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管家琪(2008)。今天晚上,誰當鬼?。台北市: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家琪、王淑芬等(2010)。顛倒國—國語日報精選童話8。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劉思源(2001)。妖怪森林。台北市:民生報社。
鄭清文(2000)。燕心果。台北市:玉山社。
鄭清文(2004)。採桃記。台北市:玉山社。
賴曉珍(1995)。大石頭的胳肢窩。台北:民生報社。
豐子愷(1995)。豐子愷童話集。台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2.中、長篇童話
哲也(2006)。明星節度使。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哲也(2006)。晴空小侍郎。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張水金(2000)。無花城的春天。台北:國語日報社。
陳景聰(2009)。招風耳巫婆。台北市:小兵出版社。
麥 莉(1998)。尋找快樂的鬼。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閔小玲(2009)。小鬼波迪1。台北市:狗狗圖書有限公司。
閔小玲(2009)。小鬼波迪2—鬼假期。台北市:狗狗圖書有限公司。
閔小玲(2009)。小鬼波迪3—鬼主意。台北市:狗狗圖書有限公司。
黃文輝(2005)。魔鬼新生闖江湖。台北縣:小兵出版社。
管家琪(1995)。黑色的臉。台北市:平氏出版有限公司。
管家琪(2007)。東東和稻草人。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宗弦(2002)。我家要嫁鬼新娘。台北市:富春文化出版公司。
鄭清文(2000)。天燈.母親。台北市:玉山社。

(二)專書
文楚安譯(1998),Fish, S. E. 著。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方隆彰(2004)。讀書會結知己:實務運作手冊。台北市:爾雅出版有限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原著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淑芬(2003)。不一樣的教室-如何推展「班級讀書會」。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王瓊珠編著(2005)。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王靈康(譯)(1997)。BeckerCarl B著。超自然經驗與靈魂不滅。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朱立元、陳克明譯(1995),Bloom. H.著。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台北市:駱駝出版社。
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傳譽(1991)。童話的演進。載於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文建會1998 年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8)。Patton, M. Q.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市:桂冠圖書有股份有限公司。
吳英長(1990)。討論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理論(頁270-293)。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吳英長(2007)。吳英長老師學思集(一):兒童文學與閱讀教學。台東市:吳英長老師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
吳新發譯(1993)。Eagleton, T. 著。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李浲厚主編(1990)。閱讀活動—審美反應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沈惠芳(2003)。讀書會難不倒你。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谷瑞勉譯(2001)。Dixon-Krauss, L.著。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周念縈譯(2004)。James, W. V. Z.原著。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社。
周寜、金元浦譯(1987),Jauss Hans Robert, Robert C.Holub著。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林文寶(1998)。認識童話。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林文寶(2000)。台灣地區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文寶策畫(2000)。彩繪兒童又十年:台灣(1945-1998)兒童文學書目。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本傳(1975)。學生學業成就測驗的社會性因素研究。高雄市:炘光出版社。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方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良(1997)。淺語的藝術。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林美琴(1998)。讀冊做伙行:讀書會完全手冊。台北市: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林美琴(2002)。青少年讀書會DIY。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林美琴(2003)。兒童讀書會DIY。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林振春(2004)。讀書會團體的經營與運作。台中市:台中市立圖書館。
林國樑(2000)。閱讀與兒童─ 兒童的心理狀態與閱讀興趣(上篇)、兒童讀物的內容與閱讀興趣(下篇)。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林崇德(1995)。幼兒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市: 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朝鳳(1996)。討論法。載於黃政傑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頁53-70)。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寶山(1996)。討論教學的技巧。載於黃政傑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頁71-84 頁)。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邱天助(2001)。讀書會專業手冊。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金元浦著(2002)。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金燕玉(1985)。兒童文學初探。廣州市:花城出版社。
柯華葳(1993)。台灣地區閱讀研究文獻回顧。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年度結案報告(1991-1992)。
洪月女譯(1997)。Goodman著。談閱讀(On Reading)。台北:心理出版社。
韋葦(1995)。世界童話史。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徐文博譯(1989)。Blooom, H. 著。影響的焦慮。三聯書店。
徐錦成(2007)。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兒童文學史的思考。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袁鶴翔譯(1987)。Fokkema, D. & Ibsch, E. 著。二十世紀文學理論(Theories of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tructuralism, Marxism,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Semiotics.) 。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馬力主編(2004)。建構與解構:一個文學史現象—20世紀90年代兩岸童話範式轉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蓮雲(1985)。國小學童課外閱讀現況之研析。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屠友祥譯(2000)。Barthes, R. 著。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康寜譯(1991)。Jonathan, C. 著。結構主義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子樟(譯)(2006)。Zipes, J. 著。童話.兒童.文化產業(Happily Ever After: Fairy Tales, Children,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台北市:臺灣東方出版社。
張廷琛主編(1989)。接受理論。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
張定綺譯(1997)。Csikszentmihalyi, M.著。快樂,從心開始(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郭文新(1967)。兒童心理研究與指導。台北市:臺灣書店。
陳正治(2000)。童話寫作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燕谷譯(1994),Freund, E. 著。讀者反理論批評(The Return of the Reader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台北市:駱駝出版社。
陸梅林、程代熙主編(1989)。讀者反應批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游恒山譯(1998)。Philip, G. Z. & Richard, J. G.著。心理學導論(Psychology and Life)。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馮觀富(2005)。情緒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黃世琤譯(2004)。Sroufe, L. A.著。情緒發展:早期情緒經驗的組織。嘉義市:濤石文化出版社。
黃雅文等譯,DeSpelder, L. A.& Strickland, A. L.著(2006)。死亡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楊語芸譯(1995)。Darley, J. M.等著。心理學概論(Psychology Fifth Edition)。台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董之林譯(1994)。Holub, R. C.著。接受美學理論。台北市:駱鴕出版社。
鳳志科(1972)。台東縣國民小學六年生課外閱讀興趣之調查研究。台灣省: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鳳志科(1972)。台東縣國民小學六年生課外閱讀興趣之調查研究。台灣省: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劉象愚、陳永國等譯(2000),拉曼‧塞爾登編。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北平:北京大學出版
劉豫譯(2001)。Scholes, R. 著。文學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台北市:桂冠圖書有股份有限公司。
劉震鐘、鄧博仁譯,Kastenbaum, R.著(1996)。死亡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秀玲、楊智馨(2007)。情緒管理(二版)。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
鄭雪玫,洪文瓊(1993)。1945---1992 年外國兒童讀物文學類作品中譯本調查研究。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未出版。
龍協濤著(2000)。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1998)。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三)期刊論文
王仁昭、陳美妃、黃美玲(2002)。非同步遠距教學虛擬學習社群之建構。教育資料與研究,49,39-43。new window
李奭學(2000)。秋墳唱詩,怎知是厭做人間事-漫談西洋文學傳統裡的「名鬼」。聯合文學,190,頁58-62。
沈惠芳(1997)。不要小看閱讀活動。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5(1),16-17。
林生傳(1996)。概念教學對概念發展的實驗效果—階次理論模式的概念教學實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2,31-70。new window
林意雪(1999)。兒童文學與兒童讀書會。兒童文學學刊,2,265-284。new window
林勤敏(1999)。散播書香迎千禧─公共圖書館推展讀書會的省思與展望。社教雙月刊,93,29-35。
林翠釵(2000)。許兒童一個未來─談兒童閱讀。社教資料雜誌,267,3-6。
邱天助(1995)。台灣地區讀書會的現況發展與未來發展。社教雙月刊,68,6-15。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之培養。華文世界,39,25-32 。new window
柳雅梅 (2003)。從創造力的觀點談讀者反應論對閱讀教學之啟示與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2,43-49。new window
洪文瓊(1992)。一九九一年台灣兒童讀物出版回顧。精湛,16 。
洪淑苓(2000)。台灣童話作家的顛覆藝術。載於林文寶編,擺盪在感性與感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頁143–170)。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徐永康(1999)。讀書會-一個探究團體的形成。載於讀書會、閱讀與知識,29-48,台東市: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書資訊月刊,22,7-9。
張振成(1997)。新讀書會運動:讀書會。書評,28,164-167。
張珣(譯)(1997)。Arthur P. Wolf著。神.鬼和祖先。思語言,35(3),頁233-292。new window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蒙。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嘉驊(2000)。九○年代台灣童話的語言遊戲。載於擺盪在感性與感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頁171–208)。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梁淑芳(2007)。"An Event in Time": Louise Rosenblatt's Transactional Theory=「某一時間的事件」:路意斯.羅森布萊特的「相互作用理論」。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22,91-111。
郭鈴惠(2000)。九○年代台灣女童話作家作品觀察研究。載於東海大學舉辦之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5–92),台中市。
陳彥瑋(2006)。談心流理論對資優教育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101,3-6。臺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陳益源(2000)。明清時期的臺灣鬼怪傳說。聯合文學,190,頁55-56。
陳國榮(2000)。掙脫理性的桎梏-英美文學中的鬼魂類型。聯合文學,190,頁63-66。
陳學賢(2003)。談社會學習理論在班級經營上的應用。師說,176,48-50。
陳鴻銘(2001)。班級讀書會的經營。載於兒童文學研究(14)-兒童讀書會專輯,16。台北市:國語實小。
報,16,305-361。
曾慧佳(2000)。害怕與恐懼的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3,265-292。new window
曾慧佳(2000)。害怕與恐懼的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265-292。new window
馮秋萍(1998)。兒童閱讀行為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63-72。new window
葉可玉(1963)。台灣省兒童閱讀興趣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
精湛季刊編輯室(1992)。小學生閱讀調查結果。精湛,16,44-45。
趙鏡中(1999a)。閱讀教學的新型態-班級讀書會的經營。載於「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頁229-236)。新竹市:新竹師院。
鄭雪玫(1994)。兒童閱讀興趣的探討。輔仁大學圖書館學刊 ,15 ,18-70。
黎光(1992)。學校恐懼症。父母親月刊,95,31-33。
蘇伊文(1993)。美國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的趨勢及其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啟示。國語文教育通訊,3(4),1-5。

(四)學位論文
丁志成 (2002)。線上和電腦遊戲玩家參與行為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環境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環境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淑美(2004)。鬼故事與現代兒童。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得豪 (2002)。探討網路沉迷的行銷關係。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呂佳龍(2003)。成長與記憶之河—鄭清文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宜真(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讀物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未出版。
李素足(1999)。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秀娟(2001)。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宛霖(2001)。台北市幼兒對圖畫書及電子童書之調查與反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秋先(2010)。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圖畫故事書之閱讀立場及閱讀理解層次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new window
邱子寧(2001)。鄭清文作品中的童年敘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俞名芳(2003)。班級讀書會理念融入本國語文教學實施型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怡婷(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淑玲(2004)。不同讀者對國內兒童創作圖畫書之反應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梁淑芳(2005)。相互作用理論在外語閱讀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new window
莊佳芹(2006)。班級讀書會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郭家華(2007)。國小低年級師生對圖畫故事書不同結局類型之反應。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郭惠禎(2001)。鄭清文短篇小說風格研究。台北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土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肇元(2003)。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米華(2003)。讀書會融入三年級語文學習領域教學之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明資(2007)。應用圖像思考策略於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素惠(2004)。閱讀討論應用於國小寫作教學成效之探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偉仁(2002)。「文學的閱讀,死亡的敘說」—資優兒童死亡世界的展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慶峰 (2001)。從心流 (flow) 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曉俐(2008)。運用讀者反應理論於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娉妍(2011)。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負向情緒表達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ew window
游雅玲(2006)。親子共讀圖畫故事書之互動歷程與反應研究-以「恐懼主題」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啟峰 (2004)。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之研究。國
黃詩萍(2005)。班級讀書會實踐之行動研究—以友誼故事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誌坤(1999)。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適用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瓊慧 (2000)。從沉浸 (flow) 理論探討台灣大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趙鏡中(1999b)。讀書會-一個探究團體的形成。載於讀書會、閱讀與知識,65-76,台東市: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劉智惠(2005)。台灣讀書會成員閱讀與圖書消費行為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曉秋(1983)。兒童讀物閱讀型態與學齡兒童生活適應關連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與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穎韻(2006)。國小低年級兒童閱讀理解之個案研究—以寓言體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美蓉(2005)。學校和家庭閱讀環境與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淑玲(2007)。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談麗梅(2002)。兒童閱讀運動中教師推行信念、學校策略與兒童閱讀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乃文(2007)。八年級生對英文故事的讀者回應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苑玲(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戴文琪(2003)。台灣「班級經營」博碩士論文之整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淑鳳(2002)。少年小說死亡主題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顏美鳳(2002)。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慧堅(2004)。小說閱讀沉迷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二、外文部分

Beach, R. (1993). A teacher’s guide to reader-response theories. Urbana, I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Beach, R., & Appleman, D. (1984). Reading strategies for expository and literary types. In A. C. Purves & O. Niles (Eds.), Becoming readers in complex society : 83th year book of the NSSE.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 I. L., Mckeown, J. G., Hamilton, R. L., & Kucan, L. (1997). Questioning the author: an approach for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with text.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Bild, H. (1989). Education by the People-Study Circles. Stockholm, Swedish Workers’ s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 ED 325650)
Bridges, D (1979). Education, democracy, and discussion.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Briggs, J.(1977)Night Visitor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glish Ghost Story.London:Faber,.
Britton, J.(1984). Viewpoint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articipant and spectator role language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18(3), 320-331.
Burns, B. (1998). Changing the classroom climate with literature circl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2 (2), 124-129.
Bystrom, J. (1996). Study circle. In A. C. Tuijnman(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UK: Pergmon Press.
Canterford, B. N. (1991). The “new” teacher: Participant and facilitator. Language Arts, 68(4), 286-291.
Chall, J. S. (1967). Learning to read: The great debate. New York: McGraw-Hill.
Chase, N. D. & Hynd, C. R.(1987). Reader response: An alternative way to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ext. Journal of Reading, 30, 530-540.
Chase, N. D. & Hynd, C. R.(1987). Reader response: An alternative way to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ext. Journal of Reading, 30, 530-540.
Clery, E. J.(1955)The Rise of Supernatural Fiction, 1762-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per, C. R. (Ed). (1985). Researching response to literature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Norwood, NJ: Ablex.
Copper, J. D. ( 1993). Literacy: Helping children construct meaning.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Daniels, H. (1994).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York, Maine: Stenhouse.
Daniels, H. (2001). Looking into Literature Circles Viewing Guide. New York,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Daniels, H. (2002). Rethinking role sheets. Voices From the Middle, 10(2), 44-45.
Daniels, H. (2005). Are Literature Circles on Your IEP?. Voices From the Middle, 12(4), 54-55.
Daniels, H. (2006).What’s the Next Big Thing with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s From the Middle, 13(4), 10-15.
Davies, I. K. (1981). Instructional technique. New York: Mcgraw-Hill.
Dewey, J. (1916/1944/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ickinson, D. K., & simth, M. W. (1994). Long-term dffects of preschool teachers’ book reading on low income children’s vocabulary and story comprehension.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9, 104-122.
Eeds, M. & Wells, D. (1989). Grand conversations: An exploration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literature study group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23(10), 4-29.
Farinacci, M. (1998). "We have so much to talk about": Implementing literature circles as an action-research project. The Ohio Reading Teacher, 32 (2), 4-11.
Fielding, L. G., & Pearson, P. D. (1994). Reading comprehension: What work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5), 62-68.
Fish, S. E. (1976). Interpreting the Variorum. Criaical inquiry 2, 465-485.
Gall, M. D., & Gillett, M. (1980). The discussion method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19(2), 98-103.
Gambrell, L.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50 (1), 14-25.
Goldenberg, C. (1993).Instructional conversations: Promot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discussion. The Reading Teacher, 46(4), 316-326.
Guiley, R. E.(1992)The Encyclopedia of Ghosts And Spirits. Check Books.
Hancock, M. R.(1993). Exploring the meaning-making process through the content of literature response journals: A case study investigation.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27, 335-368.
Hancock, M. R.(2000). A celeb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response: children, books and teachers in k-8 classroom. USA: Prentice-Hall, Inc.
Hyman, R. T. (1980). Improving Discussion Leadership.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ynds, S. (1997). On the brink: Negotiating literature and life with adolescent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Ingarden, R. (1937).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 Translated by Ruth Ann Crowley and Kenneth Olson.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Ingarden, R.(1937)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Borderlines of Ontology, Logic and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eorge G. Grabowicz,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Iser, W. (1978). The Act of Rcading :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alth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Jauss, H. R. (1987).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Publuahwd by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econd printing.
Kelly, P. R.(1990). Guiding Young Students’ Response To Literature. The reading teacher, march, 464-470.
Klassen, C. R. (1993). Exploring "The color of peace": Content-arealiterature discussions. In K. M. Pierce, C. J. Gilles, & D. Barnes(Eds.), Cycles of meaning (pp. 237-254). Portsmouth: Heinemann.
Kurland, N. D.(1982).The Scandinavian Study Circle: Anidea for U. S. Lifelong Dearing . 5(6). 24-27.
Langer, J. A. (1990). Understanding literature. Language arts, 67, 812-816.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al, D. (1992). The nature of talk about three types of tex during peer group discussions.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24(3), 313-338.
MacGregor, J. (2000). Restructuring large classes to create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81, 47-61.
Macon, J. M.& Others(1991). Response to literature: Grades K-8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5852)
Many, J. E., & Wiseman, D. C. ( 1992).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pproach on third-grade students' response to literature.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24(3),265-287.
Many, J., & Wiseman, D. L. (1992).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pproach on third-grade student’s response to literature.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24, 265-287.
Martinez-Roldán, C. M., & Lopez-Robertson, J. M. (1999/2000). Initiating literature circles in a first-grade bilingual classroom. The Reading Teacher, 53(4), 270-281.
Matthews, J.(2001)Between Two Worlds: Ghosts and Apparitions in British fiction,1835-1885. Bell & Howell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
McMahon, S. (1997). Reading in the book club program. In S. McMahon & R. E. Raphael (Eds.), The book club connec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lassroom talk(pp. 47-6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ellon, Constance A.(1992).It’s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Rural Children Talk about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38,37-40.
Newbury Park: SAGE.
Novak, T. P., Hoffman, D. L., & Yung, Y. F. (2000). Measur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Marketing Science. 19(1), 22-43.
Oaks: Sage Publications.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Peralta-Nash, C. & Dutch, J.A. (2000). Literature circles: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choice. Primary Voices K-6, 8 (4), 29-37.
Poulet, G. (1972). Criticism and the Sciences of Ma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56-72.
Prawat, R. (1989).Promoting access to knowledge, strategy, and disposition in students: a research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tch, 59(1), 1-41.
Riffaterre, M. (1966). Describing Poetic Structures:Two Approaches to Baudelair's 'Les Chats'. Yale French Studies. 36-37,200-242.
Rogoff, B.(1990).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goff, B., Matusov, E.,&White, C. (1996). Model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rticipation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In D. Olson & N. Torrance (Eds.), The handbook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w models of learning, teaching,and schooling (pp. 388–415).
Rosenblatt, L. (1937).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Appletton- Century Crofts.
Rosenblatt, L. M. (1994).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Robert B. Ruddell, M. R. Ruddell, & Singer Harry.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 1057-1092). New Y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Ruddell, R. B. (1999).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d write: Becoming an influential teacher. Secon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uddell, R. B., & Unrau, N. J. (1994). Reading as a mean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ader, the text, and the teacher. In R. B. Ruddell, M. R. Ruddell, & S. Harry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 996-1056).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harp, A. (1993).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In thinking children and education. Lipman, M. ed.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Short, K. , & Klassen, C. (1993). Literature circles: Hearing children's voices. In B. Cullinan (Ed.), Children's voices: Talk in the classroom (pp. 66-85).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impson, S. M., Licht, B. G., Wagner, R. K. & Stader, S. R.(1996). Organization of children's academic ability-related self-percep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Vol.88(3), p.387-396.
Sipe, L. R. (1997). Children’s literature, literacy and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childrsen’s literature, 23, 6-19.
Slavin, N. C.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mith, F. (1985). Reading without nonsense. Second edn. First edn. in 197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tierle, K. (1980). The Reading of Fictional Texts, in Susan R. Suleiman and Inge Corsman(eds). The Reader in the Text, p88, Prins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Tompkins, J. P. (1980).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J.
Villaume, S., Worden, T., Williams, S., Hopkins, L., & Rosenblatt, C. (1994). Five teachers in search of a discussion. The Reading Teacher, 47(6), 480-487.
Whisler, M. & Williams, J.( 1990). Literatur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Pathway to literacy. Sacramento, CA: Literature Co-Op.
Wiencek, J., & O'Flahavan, J.( 1994). From teacher-led to peer discussions adout literature: Suggestions for making the shift. Language arts, 71, 488-498.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5). 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 An initial study. Athens, GA :NRRC.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