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家賠償事件對公務員行使求償權制度分析--以臺北縣案例為例
書刊名:致理法學
作者:張祐齊 引用關係張榕容
作者(外文):Chang, Yu-chiChang, Jung-ju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
頁次:頁25-62
主題關鍵詞:國家賠償求償權權力分立故意重大過失State compensationThe right to seek compensationSeparation of powersIntentionalSignificant err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76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陳清秀(20070200)。國家賠償實務之研討。月旦法學,141,171-2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惠宗(20080700)。公法上職務關係與公務員請領生活津貼之權利。考銓季刊,55,64-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耀南(20021200)。從大法官會議解釋探討對我國特別權力關係之突破與發展。社會科教育研究,7,129-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聰富(20040700)。論侵權行為法上之過失概念--最高法院九十年度臺上字第一六八二號民事判決評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3(4),145-2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旭川(2006)。行政賠償與國家賠償、行政追償之關係辨。社科縱橫,2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辛年豐(200911)。論國家賠償法中的求償權 : 兼論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中的求償權。法學新論,16,85-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森三欽(2007)。國家賠償法請求權基礎之一 : 『執行職務型』之國賠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聰富(2007)。過失相扺之法理基礎及其適用範圍。臺灣法學雜誌,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玉波(1981)。論國家賠償責任與公務員責任之關係。法學叢刊,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鄺少明、林琰瑜(2007)。公務員侵權賠償責任的城外考察及其啟示。中山大學學報,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政緯(2004)。政黨、派系與選舉關係之研究:台中市市長、市議員及立委選舉之分析(2001-2002年)(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室井力、芝池義一、浜川清(2006)。行政事件訴訟法・国家賠償法。日本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志光(200909)。行政法。新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埜章、園部逸夫(1997)。国家賠償法。青林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越(2004)。英國行政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惠宗(200809)。行政法要義。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春堂(2007)。國家賠償法。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石炎(200709)。刑事訴訟法新論。臺北市: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百修(2009)。國家賠償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保城、湛中樂(2008)。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敏(2009)。行政法總論。臺北:陳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志方(1997)。行政法三十六講。蔡志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鈺雄(200709)。刑事訴訟法。臺北:林鈺雄: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春堂(2000)。國家賠償法。台北市: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庚(200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志光(2007)。行政法。新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Schwartz, Bernard(1991)。Administrative Law。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new window
17.黃朝義(2007)。刑事訴訟法。一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Johnson, Vincent R.、趙秀文、楊智傑(2006)。英美侵權法。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翁岳生(1981)。國家賠償法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名揚(2005)。美國行政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宗樑(1981)。國家賠償法基本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胡建森(1997)。外國行政法規與案例評述。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芬(2009)。職務侵權賠償責任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建順(1998)。日本行政法通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臺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1995)。國家賠償實務。臺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古崎慶長(1973)。國家賠償法。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吉野夏己(2009)。行政救濟法。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宇賀克也(2007)。行政法概說。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南博方(2009)。行政法。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後藤光男(2010)。人權保障と行政救濟法。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塩野宏(200511)。行政救濟法。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Bradley, A. W.、Ewing, K. D.(2007)。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new window
33.Epstein, Richard A.(2004)。Case and Materials of Torts。Aspen。  new window
34.Johnson, Vincent、Gunn, Alan(2009)。Studies in American Tort Law。Dutham, North Carolina。  new window
35.Keenan, Denis(2007)。Smith and Keenan's English Law : Text and Cases。  new window
36.Kionka, Edward J.(1992)。Torts in a Nushell。Minnesota。  new window
37.Robert, Cooter、Thomas Ulen(2000)。Law Economics。  new window
38.林秀蓮(2006)。國家賠償法之修正方向 : 兼論行政執行法等相關法律之配合修正。2006年行政法學會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筱芊(2010)。侵權行為法。英美法導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董保城(2006)。行政助手與委外辦理國家賠償案例之研究。法治權利與救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宗德(2000)。英國國家責任法 : 公法與私法之區分。行政法原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愛娥(2007)。新世紀的國賠償法制 : 台灣國家賠償法的修法方向與檢討。2007年行政法學會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啟禎(2010)。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3項求償問題之探討,http://rsrcokcg.kcg.gov.tw/research/res1.pdf, 20101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