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稅捐法源之理論及其實踐
作者:黃衛
作者(外文):HuangWe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蕭文生
黃俊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稅法法源層級化法律保留租稅法律主義租稅公平量能課稅比例原則Tax law sourcehierarchical legal retentiontaxation legalismtaxation fairnessquantitative energy taxation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在衡量稅法保護密度所必須考量之相關的各種要素上,稅捐法源所涵蓋的要素時常是處于寬嚴交錯甚至對立的光譜上,這也導致至今稅捐法源在違憲審查上的面貌複雜,因為在沒有整合性的判斷基準之下,規範審查究竟應適用何種審查密度,仍然高度模糊。稅法法規範乃是外部法的法規,該法規屬于一般性及抽象性的規律,對于人民或其他獨立的法律上人格者的權利即義務,加以創設、變更或消滅。需要在稅法規範生成中貫徹結構均衡論實現體系化:從形式協調意義上說,稅法規範的生成應實現稅法體系淵源的結構均衡:首先,是整個稅法淵源體系的結構均衡;其次,是不同性質稅法淵源間的結構均衡;最後,是具體稅法淵源內部的結構均衡。從實質協調層面上說,稅法規範生成的淵源應該實現不同稅法規範利益主體間的利益平衡,即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納稅人相互之間、各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平衡。
從規範性視角來看,作為法源的裁判依據是一種制度性權威。它說明的是司法裁判中法律規範的來源/供給方與結果/適用方之見的規範性聯結,證成的是司法論證活動「依法裁判」的基本屬性與穩定化規範性期待的功能。一般來說,法源分量大小的上述兩個方面存在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一個法源越是在等級序列裡靠前,它被實質理由偏離的難度就越大。稅法的法律淵源地位的檢驗可以從三個角度來進行,即實效性、效力性和正當性。其中,最為核心的檢驗標準則是效力性(效力)。如果稅法能夠有合法的、明確的效力來源的話,即使其無法取得良好的實效,其仍然具有法律淵源地位。司法裁判中的依據可以分為裁判依據和說理依據。權威性理由涉及裁判依據,而實質性理由則涉及說理依據。在法律論證中,權威性理由和實質性理由的作用同樣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權威性理由主要保障的是裁判的形式合法性,而實質性理由則主要保障的是裁判的實質正當性或者說可接受性。
在司法審查中形成的具體法律層級調整方法與正當性程度的關聯在于,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性成分決定正當性的應有程度。本質上愈是重要的決定,該決定所應含有的正當性成分也就愈濃;民意代表既因選舉與國民距離最短,理應擔負保障公民權利的責任,所以愈重要事項愈應該保留在立法機關手中。具體法律層級調整方法形成設計正當性模式的框架,限制降低應有程度的可能,要求適當型塑其他國家權力一定參與空間。想要在司法審查中使法律保留原則發揮守護法治的平衡功能,就必需正視其內含「重要性」做出相應的法律層級調整。
租稅法律主義在具體的司法審查中應當審查稅收行政機關制定的稅收法規是否有違法律優位及法律保留原則,以檢驗稅收法源的資格。有關稅收法規“適用”審查,可從稅收構成要件明確性、禁止類推適用及其他法律補充禁止等方面分別觀察說明。尤其是在司法適用的現實場景中動態觀察,廓清稅收法定的適用問題,探尋基本定位,勾勒其基本形貌。
在平等原則之審查基準方面,無論是財政目的稅捐,抑或管制誘導性稅捐,都宜以中度審查基準為原則。在財政目的稅捐方面,量能課稅如何與稽徵經濟原則間相互協調,以求能夠盡可能維持稅捐課徵之一般性公平,在此種前提之下,為避免使較為劣後之稽徵經濟原則反而淩駕于量能課稅原則之上,論者多半主張應該以合于比例之平等原則加以檢驗, 另一方面,管制誘導性稅捐由于涉及國家政策決定與資源分配,因此在審查基準之決定上似乎會有較強之傾向趨近于寬鬆審查,然而觀察歷來學說上有關管制誘導性稅捐──尤其是經濟目的性稅捐優惠──之討論,可以發現論這幾乎均贊成採取較為嚴格之審查基準。
比例原則要求立法者實際採取手段與其他可能選項間的比較、手段與目的間的衡量均須合比例,而體系正義運用于比例原則中,即在于藉由立法者規整方案的分析,透過比例原則指向于憲法上公益目的,審查立法者之構想,因此立法者被要求,須有效證立其所選擇之規整方案,一貫地予以遵循,當有違反此方案時需有其他正當化事由。
In terms of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tax law, the elements covered by the tax law source are often in the spectrum of lenient and even contradictory, which also leads to the complicated appearance of the tax law source in the constitutional review. Because, under the lack of an integrated benchmark of judgment, what kind of review density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normative review is still highly vague. The tax law is a law of external law. It is a general and abstract law that creates, alters or eliminates the rights or obligations of the people or other independent legal person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structural equilibrium theory in the generation of tax law n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l coordination, the formation of tax law norms should realize the structural balance of the tax law system: first, the structural equilibrium of the entire tax law source system; secondly, it is different in nature. The structural balance between the tax law sources; finally, the structural balance within the specific tax law 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stantive coordination, the origin of tax law norms should realiz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tax law norms, that is,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taxpayers, taxpayers, and local governments.
From a normative perspective, the basis for refereeing as a source of law is an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It describes the norma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ource/supplier of the legal norms and the results/applicable parties in the judicial adjudication. It proves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he judicial adjudi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function of stabilizing normative expectations. In general,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ove two aspects of the source component size. That is to say, the more a law source is in the top of the hierarchy,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to deviate from the substantive reasons. The test of the legal origin of the tax law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namely, effectivenes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Among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test standard is efficacy (effectiveness). If the tax law can have a legitimate and clear source of effectiveness, even if it does not achieve good results, it still has a legal origin. The basis of judicial judg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referee basis and reasoning basis. Authoritative reasons refer to the basis of the referee, while substantive reasons relate to the basis of reasoning. In legal arguments, the role of authoritative reasons and substantive reasons is equally important, and both are indispensable. The authoritative reason mainly guarantees the formality of the form of the referee, while the substantive reason mainly guarantees the substantive legitimacy or acceptability of the referee.
The specific legal level adjustment method formed in judicial review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legitimacy in that the importance component of exercising state power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legitimacy. The more important the decision is, the more legitimate the content of the decision should be; the public opinion representativ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citizens because of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election and the nationals. Therefore, the more important matters should be retained in the legislature. In the hands. The specific legal level adjustment method forms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the legitimacy model, limits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the degree of dueness, and requires appropriate shaping of the power of other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pace. In order to make the principle of legal reservations play a balancing role in the rule of law in judicial review,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w to make corresponding legal level adjustments.
In the specific judicial review, the taxation legalism should examine whether the taxation regulations formulated by the tax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violate the legal superior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legal retention to verify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tax law source. The “applicable” review of taxation regulations may be separately observed from the aspects of tax component requirements, prohibition of analogy, and other legal supplements. In particular, it is dynamically observed in the realistic scenarios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which clarifies the application of taxation statutory law, explores the basic orientation, and outlines its basic features.
Regarding the criteria for reviewing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whether it is a fiscal purpose tax or a regulatory inductive tax, it is advisable to use the principle of moderate review. In terms of taxation for fiscal purposes, how to quantify the amount of taxable taxation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taxation econom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general fairness of taxation and tax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under this premise, in order to avoid making the inferior 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 levy is above the principle of quantitative energy, and most of the arguers should be test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proportion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gulation of induced taxation is based on national policy decision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so the benchmark is reviewed. There seems to be a strong tendency to approach the accommodative review. However, observing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gulation of induced taxation, especially the economic purpose tax benefit, has been found to be almost in favor of A more rigorous review benchmark.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requires that the legislator actually compares the means and other possible options, and the measure between the means and the purpose must be proportional. The system justice is applied to the proportional principle, that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gislator's regular plan, through the proportional principle In the constitutional public interest purpose, the legislator's idea is examined. Therefore, the legislator is required to validat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at he chooses and consistently follow it. When there is a violation of this plan, there are other legitimate reason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外國學者譯著
[1]〔澳〕布倫南,〔美〕布坎南:《憲政經濟學》,馮克利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2]〔德〕Eberhard Schmidt-Aßmann:《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務》,林明鏘、陳英鈴等譯,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3]〔法〕馬克•勒瓦:《關於稅,你知道多少?》,陳鬱雯、詹文碩譯,臺灣衛城出版公司2012年版。
[4]〔美〕理查·A. 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蔣兆康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
[5]〔美〕休·奧爾特、〔澳〕布耐恩·阿諾德等著:《比較所得稅法——結構性分析(第三版)》,丁一、崔威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6]〔美〕B·蓋伊·彼得斯:《稅收政治學:一種比較的視角》,郭為桂、黃寧鶯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美〕華萊士·E. 奧茨:《財政聯邦主義》,陸符嘉譯,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
[8]〔日〕北野弘久:《日本稅法學原論(第五版)》,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版。
[9]〔日〕金子宏:《日本稅法》,戰憲斌、鄭林根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日〕美濃部達吉:《法之本質》,林紀東譯,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11]〔日〕神野直彥:《財政學——財政現象的實體化分析》,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2]〔英〕戴雪:《英憲精義》,雷賓南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3]〔英〕威廉·配第:《賦稅論》,馬妍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二、臺灣學者著作
[1]陳敏:《行政法總論(七版)》,臺灣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2]陳清秀:《稅法總論(第八版)》,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版。
[3]陳清秀:《現代稅法原理與國際稅法》,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4]陳清秀:《現代財稅法原理》,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版。
[5]陳清秀:《稅法各論(上)》,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版。
[6]陳清秀:《國際稅法》,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版。
[7]陳薇芸:《社會福利與所得稅法》,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8]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增訂3版)》,臺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9]葛克昌:《國家學與國家法》,臺灣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10]葛克昌主編:《實質課稅與行政法院判決》,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
[11]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葛克昌:《所得稅與憲法(三版)》,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13]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第三版)》,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14]葛克昌主編:《避稅案件與行政法院判決》,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15]葛克昌主編:《納稅人權利保護——稅捐稽徵法第一章之一逐條釋義》,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16]葛克昌主編:《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17]葛克昌主編:《實質課稅與行政法院判決》,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
[18]葛克昌主編:《溢繳稅款返回請求權與行政法院判決》,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19]葛克昌、賈紹華、吳德豐主編:《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護》,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20]葛克昌、劉劍文、吳德豐主編:《兩岸避稅防杜法制之研析》,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21]葛克昌、劉劍文、吳德豐主編:《稅捐證據法制探討暨臺灣2012最佳稅法判決》,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
[22]葛克昌、湯貢亮、吳德豐主編:《兩岸納稅人權利保護之立法潮流》,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23]葛克昌、朱大旗、吳德豐主編:《大陸企業所得稅法釋論》,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24]黃俊杰:《財政憲法》,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25]黃俊杰:《租稅法律主義》,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26]黃俊杰:《稅捐基本權》,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27]黃俊杰:《稅捐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8]黃俊杰:《納稅人權利之保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9]黃茂榮:《稅法各論(增訂二版)》,臺灣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7年版。
[30]黃茂榮:《稅法總論: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第二冊)》,臺灣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5年版。
[31]黃茂榮:《稅法總論: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第一冊增訂三版)》,臺灣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12年版。
[32]黃茂榮:《稅法總論:稅捐法律關係(第三冊)》,臺灣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2008年版。
[33]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
[34]黃士洲:《稅務訴訟的舉證責任》,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35]黃源浩:《稅法學說與案例研究(一)》,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
[36]李厚高:《財政學》,臺灣三民書局1991年版。
[37]林美莉:《西洋稅制在近代中國的發展》,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版。
[38]林石猛、蔡坤展:《關務行政訴訟實務》,臺灣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版。
[39]林石猛、邱基峻:《行政程序法在稅務爭訟之運用(2版)》,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40]羅承宗:《新世紀財稅與預演算法理論與課題》,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41]潘英方:《納稅人權利保障之建構與評析》,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42]邱祥榮:《電子商務課徵加值型營業稅之法律探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3]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12版)》,臺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
[44]吳家聲:《財政學》,臺灣三民書局1991年版。
[45]吳金柱:《所得稅法之理論與實用》(上、下),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46]吳啟玄:《限制出境制度之實務問題》,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47]翁岳生編:《行政法(上、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48]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2版)》,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49]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50]嚴慶章:《租稅法》,臺灣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51]於宗先、王金利:《臺灣賦稅體制之演變》,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52]張進德:《從行政程序法論依法課稅》,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
[53]張進德:《新租稅法與實例解說:法律邏輯分析與體系解釋》,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54]張進德:《租稅法與實例解說》,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55]張永明:《國家租稅權之界限》,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56]鐘典晏:《扣繳實務相關問題研析》,臺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57]吳德豐、郭宗銘、徐麗珍:《跨國移轉訂價策略及風險管理(第四版)》,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2013年版。
[58]吳德豐、徐麗珍:《公司稅務治理與規劃》,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2010年版。

三、臺灣學者論文
[1]蔡茂寅:《財政收入總論(上)》,載臺灣《月旦法學教室》第77期,2009年3月,第60-66頁。
[2]蔡茂寅:《財政作用之權力性與公共性》,載《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5卷第4期,1996年7月,第53-76頁。
[3]蔡孟彥:《試論公益團體租稅減免之基礎與調整──以日本法制為核心》,載臺灣《月旦法學雜誌》第206期,2012年7月,第67-72頁。
[4]陳敏:《財產移轉行為之課稅——債權行為課稅或物權行為課稅》,載臺灣《政大法學評論》第69期,2002年3月,第127-166頁。
[5]陳敏:《憲法之租稅概念及其課徵限制》,載臺灣《政大法學評論》第24期,1981年12月,第58頁。
[6]陳敏:《租稅法之返還請求權》,載臺灣《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1998年6月,第65-102頁。
[7]陳敏:《租稅法之解釋函令》,載臺灣《政大法學評論》第57期,1997年6月,第1-36頁。
[8]陳敏:《租稅法之提供擔保》,載臺灣《政大法學評論》第52期,1994年12月,第195-218頁。
[9]葛克昌:《租稅法發展專題回顧:近年來行政法院判決之分析》,載《臺大法學論叢》第40卷特刊,2011年10月,第1907-1944頁。
[10]葛克昌:《租稅規避之研究》,載《臺大法學論叢》第6卷第2期,1977年6月,第167-187頁。
[11]葛克昌、蔡孟彥:《公法返還請求權》,載臺灣《月旦財經法雜誌》第8期,2007年3月,第135-136頁;等等。
[12]黃俊杰:《稅捐正義之維護者》,載《臺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6期,2003年11月,第5頁。
[13]柯格鍾:《特別公課之概念及爭議——以釋字第426號解釋所討論之空氣污染防治費為例》,載臺灣《月旦法學雜誌》第163期,2008年第12期,第194-215頁。
[14]羅承宗:《論花博門票的法律課題:以規費法為中心》,載臺灣《玄奘法律學報》第16期,2011年12月,第277-303頁。
[15]洪家殷:《大陸地區「稅捐稽徵法」第四十八條之一有關自動補報補繳免罰規定之檢討》,載《臺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3期,2001年5月,第235-280頁。
[16]黃茂榮:《論稅捐之滯納金》,載《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6卷第2期,1987年6月,第69-117頁。
[17]黃源浩:《法國地方稅制之危機與轉機》,載《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5卷第3期,2006年5月,第195-275頁。
[18]黃源浩:《法國稅法上的非營利組織課稅問題》,載臺灣《月旦法學雜誌》第206期,2012年7月,第52-66頁。
[19]黃源浩:《行政補貼作為加值型營業稅之租稅客體——從司法院釋字第661號解釋出發》,載《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7期,2013年9月,第1-58頁。
[20]藍元駿:《課稅憲法界限之倫理要求——課稅正當性、憲法界限、租稅倫理》,載臺灣《華岡法粹》第52期,2012年3月,第141-157頁。
[21]藍元駿:《現代國家課稅制法理基礎——中世紀稅制之法文化觀》,載臺灣《華岡法粹》第54期,2012年10月,第153-180頁。
[22]盛子龍:《租稅法上舉證責任、證明度與類型化方法之研究》,載臺灣《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1期,2012年7月,第41-85頁。
[23]王澤:《臺灣的民法與市場經濟》,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2期。
[24]許育典、封昌宏:《宗教團體捐贈收入課稅的法律分析》,載臺灣《月旦法學雜誌》第220期,2013年9月,第206-226頁。

四、大陸學者著作
[1]白宇飛:《大陸地區政府非稅收入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2]蔡紅英、範信葵:《房地產稅國際比較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年版。
[3]陳明光:《中國古代的納稅與應役》,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
[4]陳少英:《稅法學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5]鄧保生:《稅收遵從行為與納稅服務關係研究》,中國稅務出版社2009年版。
[6]杜樹章:《中國皇權社會的賦稅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版。
[7]付伯穎編著:《比較稅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8]龔祥瑞等:《西方國家的司法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80年版。
[9]何廉、李銳:《財政學》,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10]郝琳琳:《信託所得課稅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11]黃天華:《中國稅收制度史》,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版。
[12]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3]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四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4]蔣熙輝:《中國非稅收入制度新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15]李建人:《英國稅收法律主義的歷史源流》,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6]李晶、劉澄編著:《最新中國稅收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7]李旭鴻:《稅式支出制度的法律分析》,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8]劉劍文、王樺宇:《兩岸稅法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19]劉劍文:《財稅法——原理、案例與材料》,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0]劉劍文:《重塑半壁財產法:財稅法的新思維》,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1]劉劍文:《強國之道——財稅法治的破與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22]劉劍文:《稅醒了的法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3]劉劍文:《走向財稅法治:信念與追求》,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4]劉劍文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問題研究——以北京為基礎的實證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5]劉劍文、熊偉:《財政稅收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6]劉劍文、熊偉:《稅法基礎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7]劉劍文、熊偉、翟繼光、湯潔茵:《財稅法成案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8]劉劍文主編:《財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9]劉劍文主編:《國際稅法學(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0]劉少軍:《稅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1]劉永偉:《轉讓定價法律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2]劉怡:《財政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3]呂冰洋:《稅收分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4]馬偉主編:《台灣稅收制度》,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年版。
[35]馬寅初:《財政學與中國財政——理論與現實(上冊、下冊)》,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36]齊守印,王朝才主編:《非稅收入規範化管理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37]上海市律師協會財稅法律研究委員會編著:《財稅律師業務》,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8]石堅、陳文東主編:《房地產稅制的國際比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年版。
[39]石淼:《新型稅務案件法理評析》,經濟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
[40]施正文:《稅收程序法論——監控徵稅權運行的法理與立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1]孫忠欣:《政府非稅收入理論探索與制度建設》,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年版。
[42]譚光榮主編:《稅收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43]譚志哲:《當代稅法理念轉型研究——從依法治稅到稅收法治》,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44]湯貢亮主編:《中國稅收發展報告——「十二五」時期中國稅收改革展望》,中國稅務出版社2011年版。
[45]滕祥志:《稅法實務與理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6]王德祥:《現代外國財政制度》,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7]王汝印主編:《中國稅收》,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8]王喬、席衛群:《比較稅制(第三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49]王喬,席衛群:《非稅收入管理問題研究》,中國稅務出版社2008年版。
[50]王霞:《稅收優惠法律制度研究——以法律的規範性及正當性為視角》,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51]熊偉:《財政法基本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52]徐孟洲:《財稅法律制度改革與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3]徐信豔:《中國古代流轉稅思想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54]葉少群:《海峽兩岸稅收制度比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
[55]於鼎丞:《港澳臺稅制》,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6]於鼎丞:《兩岸稅制比較》,中國稅務出版社2009年版。
[57]禹奎:《中國遺產稅研究:效應分析和政策選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58]臧知非:《秦漢賦役與社會控制》,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
[59]曾國祥主編:《賦稅與國運興衰》,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年版。
[60]曾康華:《外國財政》,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61]張富強:《稅法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2]張守文:《財稅法疏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3]張守文:《財稅法學(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64]張守文:《稅法原理(第六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65]張文顯:《當代西方法哲學》,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 年版。
[66]張學博:《減免稅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67]張怡等:《衡平稅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五、大陸學者論文
[1]安體富、李青雲:《英日信託稅制的特點及對我們的啟示》,載《涉外稅務》2004年第1期。
[2]陳融:《大陸地區政府性基金法律問題探討》,載《政治與法律》2013年第1期。
[3]陳小安:《房產稅的功能、作用與制度設計框架》,載《稅務研究》2011年第4期。
[4]丁元浩、陳曙偉:《清稅覆議前置制度應當修改》,載《福建稅務》2000年第9期。
[5]董其文:《全面推進現代消費稅制的改革》,載《稅務研究》2011年第11期。
[6]杜恂誠:《民國時期的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載《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
[7]範南、王禮平:《大陸地區印花稅變動對證券市場波動性影響實證研究》,載《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8]範忠信:《日據時期臺灣法制的殖民屬性》,載《法學研究》2005年第4期。
[9]福建省地稅局「臺灣稅收研究」課題組:《海峽兩岸稅制比較研究》,載《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2年第10期。
[10]高鳳勤、許可:《遺產稅制度效應分析與大陸地區的遺產稅開徵》,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3期。
[11]高培勇:《「營改增」的功能定位與前行脈絡》,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7期。
[12]龔輝文:《關於增值稅、營業稅合併問題的思考》,載《稅務研究》2010年第5期。
[13]顧培東:「中國法治的自主型進路」,載《法學研究》2010年第1期。
[14]郭月梅:《「營改增」背景下完善地方稅體系的探討》,載《財政研究》2013年第6期。
[15]何祚庥:《對「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再認識》,載《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16]黃朝曉:《土地增值稅去留問題之我見》,載《稅務研究》2008年第4期。
[17]黃璟俐:《國外房產稅的徵收經驗及對大陸地區的啟示》,載《財政研究》2013年第2期。
[18]黃威:《關於中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研究綜述》,載《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19]黃文旭:《論碳關稅的基本理論問題》,載陳暉主編:《海關法評論(第2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256頁。
[20]賈康:《大陸地區財政平衡政策的歷史考察》,載《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
[21]紀宗安、陳勇:《赫德與晚清印花稅》,載《學術研究》2004年第6期。
[22]蔣曉蕙、張京萍:《大陸地區應及時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載《稅務研究》2005年第5期。
[23]金亮、楊大春:《中國古代契稅制度探析》,載《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1期。
[24]李非:《論殖民地時期臺灣經濟的基本特徵》,載《臺灣研究》2003年第3期。
[25]李力、周充:《土地增值稅的徵收應緩行》,載《財經科學》2007年第4期。
[26]李榮法、朱琳:《稅務訴訟中的證明標準和法律適用問題》,載熊偉主編:《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第1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69-245頁。
[27]李升:《房產稅的功能定位》,載《稅務研究》2012年第3期。
[28]劉劍文:《房產稅改革正當性的五維建構》,載《法學研究》2014年第2期。
[29]劉劍文:《地方財源制度建設的財稅法審思》,載《法學評論》2014年第2期。
[30]劉劍文:《論國家治理的財稅法基石》,載《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
[31]劉劍文:《財稅法治的破局與立勢——一種以關係平衡為核心的治國之路》,載《清華法學》2013年第5期。
[32]劉劍文:《公共財產法視角下的財稅法學新思維》,載《財稅法論叢》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66-73頁。
[33]劉劍文:《論稅務行政訴訟的證據效力》,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10期。
[34]劉劍文:《稅收法治:構建法治社會的突破口》,載《法學雜誌》2003年第3期。
[35]劉劍文:《收入分配改革與財稅法制創新》,載《中國法學》2011年第5期。
[36]劉劍文:《大陸地區財稅法治建設的破局之路——困境與路徑之審思》,載《現代法學》2013年第3期。
[37]劉劍文:《作為綜合性法律學科的財稅法學——一門新興法律學科的進化與變遷》,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
[38]劉劍文、侯卓:《財稅法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擔當》,載《法學》2014年第2期。
[39]劉劍文、侯卓:《「理財治國」理念之展開——另一種國家治理模式的探索》,載《財稅法論叢》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4-31頁。
[40]劉劍文、王樺宇:《公共財產權的概念及其法治邏輯》,載《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
[41]劉劍文、王樺宇:《中國反避稅法律制度的演進、法理省思及完善——以〈稅收徵管法〉修改為中心》,載《涉外稅務》2013年第1期。
[42]劉榮、劉植才:《開徵遺產稅——大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選擇》,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3期。
[43]劉永偉:《稅收主權與稅收專約的解釋依據》,載《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
[44]盧洪友:《非稅財政收入研究》,載《經濟研究》1998年第6期。
[45]呂冰洋、郭慶:「中國稅收高速增長的源泉:稅收能力和稅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釋」,載《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46]龐鳳喜:《台灣稅制結構轉型觀察》,載《涉外稅務》2013年第1期。
[47]裴文、李震寰、林秀銘:《臺灣奢侈稅之施行對不動產市場的影響》,載《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48]平新喬、梁爽、郝朝豔、張海洋、毛亮:《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福利效應研究》,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49]饒立新:《荷蘭印花稅創始之謎團》,載《涉外稅務》2013年第2期。單順安:《大陸地區開徵遺產稅的意義及制度安排》,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3期。
[50]沈四寶、盛建明:《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的新發展》,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3期。
[51]宋琳:《完善信託產品收益課稅制度》,載《稅務研究》2005年第9期。
[52]蘇建華:《西方國家遺產稅理論與實踐——兼論大陸地區開徵遺產稅的合理性》,載《涉外稅務》2003年第4期。
[53]孫笑俠、郭春鎮:《法律父愛主義在中國的適用》,載《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54]孫秀林、周飛舟:《土地財政與分稅制:一個實證解釋》,載《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
[55]汪柏樹:《民國徽州土地賣契的契稅》,載《中國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1期。
[56]王昉、熊金武:《從「漲價歸公」思想到土地增值稅制度——兼論近代社會轉型時期經濟思想與經濟制度的關係》,載《財經研究》2010年第1期。
[57]王樺宇:《論稅與費的法律界限》,載《珞珈法學論壇(第6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182頁。
[58]王樺宇:《文化演進、制度變遷與稅收法治——法理語境下的中美稅制比較》,載《東方法學》2013年第5期。
[59]王樺宇:《一份稅務稽查法律意見書的解讀——兼論上海市「營改增」試點與納稅人權利保護》,載熊偉主編:《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第3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48-61頁。
[60]王樺宇:《「諸侯國」抑或「憲政國」——中國大陸地方財稅法制的進化與願景》,載《月旦財經法雜誌》第32期,2013年5月,第118-122頁。
[61]王軍:《深化稅制改革服務發展大局》,載《求是》2013年第24期。
[62]王士如:《稅收立法中的憲政理念——以〈稅收徵收管理法〉第88條為例》,載《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63]吳凡:《車船稅的功能定位與要素設計》,載《中國財政》2011年第3期。
[64]吳元元:《資訊能力與壓力型立法》,載《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65]熊偉、王宗濤:《中國稅收優先權制度的存廢之辯》,載《法學評論》2013年第2期。
[66]徐鍵:《分權改革背景下的地方財政自主權》,載《法學研究》2012年第3期。
[67]許建國:《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設想》,載《稅務研究》2009年第4期。
[68]熊偉:《走出宏觀調控法誤區的財稅法學》,載《財稅法論叢》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74-31頁。
[69]徐衛:《規避遺產稅的信託行為:否定抑或寬容——寫在未來遺產稅開徵之前》,載《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70]徐陽光:《房地產稅制改革的立法考量》,載《稅務研究》2011年第4期
[71]楊芷晴:《試析「營改增」背景下的消費稅改革》,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7期。
[72]姚建宗:《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載《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73]葉姍:《應稅事實依據經濟實質認定之稽徵規則——基於台灣「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研究》,載《法學家》2010年第1期。
[74]易有祿:《關於大陸地區車船稅立法目的的思考》,載《稅務研究》2011年第1期。
[75]袁明聖:《瘋狂股市、印花稅與政府法治——證券交易印花稅調整的法理思考》,載《法學》2008年第8期。
[76]張富強:《論營改增試點擴圍與國民收入分配正義價值的實現》,載《法學家》2013年第4期。
[77]張海星:《規範大陸地區證券交易印花稅制的思考》,載《稅務研究》2008年第12期。
[78]張生:《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印花稅述評(1927-1937年)》,載《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79]張守文:《關於房產稅立法的三大基本問題》,載《稅務研究》2012年第11期。
[80]張守文:《「結構性減稅」中的減稅權問題》,載《中國法學》2013年第5期。
[81]張守文:《分配結構的財稅法調整》,載《中國法學》2011年第5期。
[82]張翔:《財產權的社會義務》,載《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9期。
[83]張翔:《個人所得稅作為財產權限制———基於基本權利教義學的初步考察》,載《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84]張勇勤:《臺灣稅收制度的改革和存在的問題》,載《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85]張德勇:《進一步完善房產稅的幾個問題》,載《稅務研究》2011年第4期。
[86]朱軍:《大陸地區開徵遺產稅的可行性和現實路徑》,載《稅務研究》2013年第3期。







外文文獻

德文文獻

(一)德文著作

1.Badura, Peter, Staatsrecht, 5 Aufl., München, C. H. Beck, 2012.
2.Badura, Peter, Wirtschaftsverfassung und Wirtschaftsverwaltung,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 Aufl., 2005.
3.Bayer, Hermann Wilfried, Steuerlehre, Walter de Gruyter, 1998.
4.Beermann, Albert, Steuerliches Verfahrensrecht, Stollfuß, Bonn,1997.
5.Berg, Wilfried, Staatsrecht , 6 Aufl., Richard Boorberg, 2011.
6.Birk, Dieter, Allgemeines Steuerrecht, München, Beck, 2. Aufl., 1994.
7.Birk, Dieter, Das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als Maßstab der Steuernormen, Köln, 1983.
8.Bleibtreu, Bruno Schmidt / Klein, Franz, 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 9 Aufl., Luchterhand, 1999.
9.Boysen, Sigrid, Gleichheit im Bundesstaat, Mohr Siebeck, 2005.
10.Brockhoff, Klaus, Steuerabzüge für Investitionen, Finanzarchiv, Bd. 29, H. 2 (1970).
11.Bultmann, Peter Friedrich, Öffentliches Recht , 2 Aufl., Springer, 2008.
12.Bultmann, Peter Friedrich, Öffentliches Recht für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er, Springer, 2002.
13.Drenseck, Walter (Hrsg.), Einkommensteuergesetz, C. H. Beck, 30 Aufl., 2011.
14.Ehlers, Dirk / Fehling, Michael / Pünder, Hermann (Hrsg.), Besonderes Verwaltungsrecht: Band 3, C. F. Müller, 3 Aufl., 2013.
15.Ehlers, Dirk / Schoch, Friedrich (Hrsg.), Recht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1 Aufl ., 2009.
16.English, Joachim, in: Klaus Stern/ Florian Becker, Grundrechte- Kommentar, Carl Heymanns, 2010.
17.Fann, Wen-Ching, Die verfassungsrechtlichen Grenzen der Steuervergünstigung, Baden-Baden : Nomos, 2009.
18.Frenz, Walter, Öffentliches Recht, 2 Aufl., Köln, Carl Heymanns, 2004.
19.Gerd, Otto, Allgemeines Steuerrecht, 9 Aufl., 2001.
20.Glaeser, Walter Schmitt, Der freiheitliche Staat des Grundgesetzes, Tübingen , Mohr Siebeck, 2008.
21.Heun, Werner, in: Horst Dreier, Grundgesetz, 3 Aufl., Band Ⅰ, Mohr Siebeck, 2013.
22.Huster, Stefan, in: Friauf, Karl Heinrich / Höfling, Wolfram, Berliner 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 Band Ⅰ, Erich Schmidt, 2007.
23.Isensee, Josef, Subsidiaritätsprinzip und Verfassungsrecht, 2 Aufl., 2001.
24.Jachmann, Monika / Dieter Drüen, Klaus,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3. Aufl., 2009.
25.Jarass, Hans Dieter / Pieroth, Bodo, Grundgesetz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C. H. Beck, 7 Aufl., 2014.
26.Kannengießer, Christoph, in: Bruno Schmidt-Bleibtreu/ Franz Klein, GG, 12 Aufl., Carl Heymanns, 2011.
27.Katz, Alfred, Staatsrecht , 17 Aufl., Heidelberg, C. F. Müller, 2007.
28.Kichsel, Uwe, in Epping, Volker/ Hillgruber, Christian, GG, C. H. Beck, 2 Aufl., 2013.
29.Klein, Franz, Abgabenordnung, C. H. Beck, 9 Aufl., 2006.
30.Kloepfer, Michael, Verfassungsrecht, Band Ⅰ, München, C. H. Beck, 2011.
31.Koch, Karl / Scholtz, Rolf Detlev, Abgabenordnung AO 1977, Carl Heymanns, 4 Aufl., 1993.
32.Kruse, Heinrich Wilhelm, Lehrbuch des Steuerrechts, München, C. H. Beck, Band Ⅰ, 1991.
33.Maunz, Theodor / Dürig, Günter, Grundgesetz, C. H. Beck, 7 Aufl., 2002,Band Ⅰ.
34.Maunz, Theodor / Zippelius, Reinhold, Deutsches Staatsrecht, C. H. Beck, 29 Aufl., 1994.
35.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München, C. H. Beck, 18. Aufl.,2011.
36.Müller, Thomas, Aufbauschemata Öffentliches Recht, Münster, 2008.
37.Münch, Ingo von / Kunig, Philip, Grundgesetz, C. H. Beck, 7 Aufl., 2012, Band 2.
38.Münch, Ingo von, Staatsrecht, W. Kohlhammer, 5 Aufl., 2002, Band 2.
39.Osterloh, Lerke, in: Sachs, Michael, Grundgesetz, C. H. Beck, 7. Aufl. 2014.
40.Pahlke, Armin/ Koenig, Ulrich, Abgabenordnung, München, C. H. Beck, 2 Aufl., 2009.
41.Reich, Ander, Verfassungsrecht Ⅰ, München, K. H. Bock, 1998.
42.Reineck, Karl Michael, Allgemeine Staatslehre und Deutsches Staatsrecht , 12 Aufl., Maximilian, 1993.
43.Rodi, Michael, Die Rechtfertigung von Steuern als Verfassungsproblem , München, Beck, 1994 .
44.Rüfner, in: Dolzer, Rudolf / Waldhoff, Christian / Graßhof, Karin, Bonner 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 C. F. Müller, 2009.
45.Schade, Peter, Grundgesetz mit Kommentierung, 9 Aufl., Walhalla, 2012.
46.Schlaich/Korioth, Da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9 Aufl., 2004.
47.Schmalz, Dieter, Staatsrecht, Baden-Baden : Nomos, 2 Aufl., 1990.
48.Sikorski, Ralf, Abgabenordnung, C. H. Beck, 5 Aufl., 1999.
49.Sodan, Helge, Grundgesetz, 2 Aufl., München, C. H. Beck, 2011.
50.Stein, Ekkehart, Staatsrecht, Paul Siebeck, 14 Aufl., 1993.
51.Steiner, Udo (Hrsg.), Besonderes Verwaltungsrecht, C. F. Müller, 2006.
52.Tipke, Klaus, Die Steuerrechtsordnung , Köln , Otto. Schmidt, 2000, Band Ⅰ.
53.Tipke, Klaus, Die Steuerrechtsordnung , Köln , Otto. Schmidt, 2003, Band Ⅱ.
54.Tipke/Kruse, Abgabenordnung, Otto Schmidt, 17 Aufl., 2007.
55.Tipke/Lang, Steuerrecht, 17 Aufl., Köln 2002.
56.Wernsmann, Rainer, Verhaltenslenkung in einem rationalen Steuersystem, Tübingen 2005.
57.Zippelius, Reinhold / Würtenberger, Thomas, Deutsches Staatsrecht , 32 Aufl., München, C. H. Beck, 2008.

(二)德文期刊

1.Arnim, Hans Herbert von, Die Verfassung hinter der Verfassung, ZRP 1999,S.326ff.
2.Bindl, Elmar / Leidel, Sebastian, Die Steuerbefreiungen nach § 42 Abs. 4 und 5 InvStG 2018 bei mehrstufigen Fondsstrukturen, BB 2018,S.151ff.
3.Bindl, Elmar / Stadler, Rainer, Die Immobilientransparenz gem. § 33 Abs. 2 InvStG 2018 bei Dach- und Masterfonds- Strkturen, BB 2017,S.1943ff.
4.Birk, Dieter, Das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in der Unternehmenssteuerreform, StuW 2000,S.261ff.
5.Birk, Dieter, Das Ungerechte an der Steuergerechtigkeit, StuW 2011,S.354ff.
6.Birk, Dieter, Gleichheit und Gesetzmäßigkeit der Besteuerung, StuW 1989,S.212ff.
7.Brandau, Janine / Neckenich, Lennart / Reich, Daniel / Reimer, Ekkehart ,Brennpunkt Beihilferecht: Das deutsche Steuerrecht auf dem Prüfstand, BB 2017,S.1175ff.
8.Breinersdorfer, Stefan, Die Gestaltungsspielraum des Steuergesetzgeber- einige Überlegungen anhand der Rechtsprechung des BVerfG und des EuGH, StuW 2009,S.211ff.
9.Desens, Marc, Die Verwirklichung des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s als Maßstab der Steuernormen in der Rechtsprechung des BVerfG, StuW 2016,S.240ff.
10.Droege, Michael, Wie viel Verfassung braucht der Steuerstaat, StuW 2011,S.105ff.
11.Eberle, Ulrich / Wenger, Ekkehard, Investition- und Konsumgutlösungen im Bereich der Immobilienbesteuerung, StuW 1986,S.257ff.
12.Eckhoff, Rolf, "Steuergerechtigkeit" als verfassungsrechtliches und als steuerpolitisches Argument, StuW 2016,S.207ff.
13.Elschen, Rainer, Entscheidungsneutralität, Allokationseffizienz und Besteuerung nach der Leistungsfähigkeit, StuW 1991,S.99ff.
14.Elschen, Rainer, Steuerliche Gerechtigkeit- Unzulässiger oder unzulänglicher Forschungsgegenstand der Steuerwissenschaften, StuW 1988,S.1ff.
15.Englisch, Joachim, Verwirklichung der Steuerrechtsordnung durch eine Rechtsreform, StuW 2006,S.22ff.
16.F. Franke, Siegfried, Ökonomische und politische Beurteilung von Öko- Steuern, StuW 1990,S.217ff.
17.Finke, Katharina / Spengel, Christoph, Die Kirchhof'sche Einkommens- und Unternehmensbesteuerung aus ökonomischer Sicht, StuW 2013,S.256ff.
18.Frenz, Walter, Unternehmensteuerkonzeptionen im Lichte des Eigentumsgrundrechts und des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s, StuW 1997,S.116ff.
19.Friauf, Karl Heinrich, Steuergleichheit, Systemgerechtigkeit und Dispositionssicherheit als Prämissen einer rechtsstaatlichen Einkommensbesteuerung, StuW 1985,S.308ff.
20.Gabel, Monika, Spezielle Missbrauchsnormen und der allgemeine Gleichheitssatz, StuW 2011,S.154ff.
21.Gawel, Erik / Ewringmann, Dieter, Lenkungsabgaben und Ordnungsrecht, StuW 1994,S.295f.
22.Gawel, Erik, Steuerinterventionismus und Fiskalzweck der Besteuerung, StuW 2001,S.26ff.
23.Gawel, Erik, Umweltlenkungssteuern und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StuW 1999,S.374ff.
24.Glaser, Andreas, Verfassungs- und unionsrechtliche Grenzen steuerlicher Lenkung, StuW 2012,S.168ff.
25.Hahn, Hartmut, Der Einfluss des Thomas von Aquin auf die Besteuerung nach der wirtschaftlichen Leistungsfähigkeit, StuW 2004,S.167ff.
26.Hennrichs, Joachim / Lehmann, Ulrike, Rechtsformneutralität der Unternehmensbesteuerung, StuW 2007,S.16ff.
27.Herzig, Norbert / Watrin, Christoph, Betriebswirtschaftliche Anforderungen an eine Unternehmenssteuerreform, StuW 2000,S.378ff.
28.Hey, Johanna, Abbau von Direktsubventionen und Steuervergünstigungen- verfassungsrechtliche terra incognita, StuW 1998,S.298ff.
29.Jachmann, Monika,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und Umverteilung, StuW 1998,S.1293ff.
30.Jachmann, Monika, Ökologie versus Leistungsfähigkeit-Gilt es neue Wege in der Steuerrechtfertigung zu gehen?-, StuW 2000,S.239ff.
31.Kelterborn, Lars / Küpper, Volker, Investmentsteuerreform: Praxishinweise und Erleichterungen aus dem BMF, BB 2017,S.2263ff.
32.Kirchhof, Ferdinand, Das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nach dem Grundgesetz- Zustand und Zukunft, BB 2017,S.662ff.
33.Kirchhof, Paul, Der verfassungsrechtliche Auftrag zur Besteuerung nach der finanziellen Leistungsfähigkeit, StuW 1985,S.319ff.
34.Kirchhof, Paul, Die Gleichheit vor Steuergesetz– Maßstab und Missverständnisse, StuW 2017,S.3ff.
35.Kirchhof, Paul, Die Leistungsfähigkeit des Steuerrechts-Steuerrecht und Verfassungsrecht, StuW 2011,S.365ff.
36.Kirchhof, Paul, Die Steuerrechtsordnung als Wertordnung, StuW 1996,S.3ff.
37.Kirchhof, Paul, Steuergleichheit, StuW 1984,S.297ff.
38.Kleinlein, Thomas, Kontinuität und Wandel in Grundlegung und Dogmatik des wehrverfassungsrechtlichen Parlamentsvorbehalts, AöR 2017,S.43ff.
39.Kruse, Heinrich Wilhelm, Über die Gleichmäßigkeit der Besteuerung, StuW 1990,S.322ff.
40.Lang, Joachim, Die gleichheitsrechtliche Verwirklichung der Steuerrechtsordnung, StuW 2006,S.22ff.
41.Lang, Joachim, Gemeinnützigkeitsabhängige Steuervergünstigungen, StuW 1987,S.221ff.
42.Lang, Joachim, Steuergerechtigkeit, StuW 2016,S.101ff.
43.Lang, Joachim, Unternehmensbesteuerung im internationalen Wettbewerb, StuW 2011,S.144ff.
44.Leisner, Walter Georg, Gesetzmäßigkeit von Verwaltungsvorschriften im Steuerrecht, StuW 2007,S.241ff.
45.Müller, Regina, Steuersystem im Wettbewerb, StuW 2006,S.173ff.
46.Pezzer, Heinz-Jürgen, Gleichmäßiger Gesetzesvollzug in der Steuerrechtsordnung, StuW 2007,S.101ff.
47.Rodi, Michael, Steuervergünstigungen als Instrument der Umweltpolitik, StuW 1994,S.295ff.
48.Rose, Gerd, Überlegungen zur Steuergerechtigkeit aus betriebswirtschaftlicher Sicht, StuW 1985,S.330ff.
49.Sass, Gert, Einfluß des Europarechts auf die deutschen Ertragsteuern in der Währungsunion, StuW 1999,S.164ff.
50.Schaumburg, Heide / Schaumburg, Harald, Steuergerechtigkeit in der Zeit, StuW 2013,S.61ff.
51.Schemmel, Lothar, Zur Aufnahme des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s und anderer Grenzen für den Steuerstaat in das Grundgesetz, StuW 1995,S.39ff.
52.Schneider, Dieter,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und Abzug von der Bemessungsgrundlage, StuW 1984,S.356ff.
53.Schneider, Dieter, Sind Bewertungsvereinfachungen, wie das Lifo- Verfahren oder die Festwertrechnung, Steuervergünstigungen?, StuW 1996,S.145ff.
54.Schneider, Dieter, Wird eine Investition durch eine Senkung der Gewinnsteuersätze risikoärmer?, StuW 1990,S.173ff.
55.Schneider, Uwe H., Sollten Leistungsfähigkeitsprinzip und Steuergrenzen in die Verfassung aufgenommen werden?, StuW 1994,S.58ff.
56.Schön, Wolfgang, Die zivilrechtlichen Voraussetzungen steuerlicher Leistungsfähigkeit, StuW 2005,S.247ff.
57.Schön, Wolfgang, Zum Entwurf eines Steuersenkungsgesetzes, StuW 2000,S.151ff.
58.Schön, Wolfgang, Zur Zukunft des Internationalen Steuerrechts, StuW 2012,S.213ff.
59.Seidl, Christian, Betriebssteuer und Neutralität, StuW 1989,S.350ff.
60.Streng, Jürgen, Zuschüsse/Subventionen und der umsatzsteuerrechtliche Leistungsbegriff, StuW 1999,S.171ff.
61.Surrey, Stanley S., Steueranreize als ein Instrument der staatlichen Politik, StuW 1981,S.359ff.
62.Tipke, Klaus, Warum Steuerrechtswissenschaft und Steuerpolitik nicht harmonieren, StuW 2013,S.97ff.
63.Trzaskalik, Christoph, Die instrumentelle Einsatz von Abgaben, StuW 1992,S.135ff.
64.Trzaskalik, Christoph, Die steuerliche Förderung des Sports, StuW 1986,S.219ff.
65.Voss, Reimer, Über Steuergerechtigkeit und Steuergerichtsbarkeit, StuW 1981,S.301ff.
66.Wagner, Franz W., Neutralität und Gleichmäßigkeit als ökonomische und rechtliche Kriterien steuerlicher Normkritik, StuW 1992,S.301ff.
67.Wagner, Franz W., Was bedeutet und wozu dient die Rechtsformneutralität der Unternehmensbesteuerung?, StuW 2006,S.101ff.
68.Waldhoff, Christian, Steuerrecht und Verfassungsrecht , Die Verwaltung 2015,S.85f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