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楊淑君事件新聞媒體敘事分析
書刊名: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
作者:黃志成李翔群王傑賢 引用關係黃中興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2
頁次:頁10-16
主題關鍵詞:楊淑君敘事分析國族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29
我國跆拳女將楊淑君,在2010年廣州亞運因為電子襪事件被大會裁定失格,喪失比賽資格,也同時處以禁賽的嚴厲懲戒,事件傳回國內,舉國譁然,下至民眾上至總統都為楊淑君事件感到憤怒與不平,甚至引發全國的反韓情緒,綜觀媒體報導楊淑君的方式,從媒體的報導內容敘事分析可以發現,楊淑君新聞充斥著三大主軸,悲情的國族主義、楊淑君的美麗外表、社會集體災難的心理,才讓楊淑君新聞如此受到關注,因此身為媒介閱聽人在接受楊淑君新聞時,更應該用中立的心態,擺脫媒體固有的敘事分析,才能較理性的看待整起事件。
期刊論文
1.汪宏倫(20050300)。「連鎖反應」:兩岸民族主義與「怨恨心態」。當代中國研究通訊,4,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瞿海源(1998)。探究悲情民族的焦慮與不安。新使者雜誌,8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正文(20100400)。社會趨勢:外表,是真實的「謊言」。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9,85-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湯京平、蔡允棟、黃紀(20020600)。災難與政治--九二一地震中的集體行為與災變情境的治理。政治科學論叢,16,137-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doni, Hanna、Mane, Sherrill(1984)。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d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Communication Research,11(3),323-340。  new window
圖書
1.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議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orey, John、李根芳、周素鳳(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