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擺盪於「萬魔殿」與「伊甸園」邊界的附身/還魂--論李昂《附身》中的異端系譜創世神話建構
書刊名:人文社會學報. 世新大學
作者:戴冠民
作者(外文):Dai, Guan-mi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3
頁次:頁335-364
主題關鍵詞:李昂附身混雜異端Li AngPossessionHybridityHeterodox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
  • 點閱點閱:40
期刊論文
1.陳國偉(20091000)。夢遊、迷途與瘋癲--臺灣當代小說中的醫/病空間。臺灣文學研究學報,9,105-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翟翱(2011)。李昂:迷園前世,樂園今生。聯合文學,27(10),102-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翠(2003)。從定點鄉土到全稱鄉土--李昂從「鹿城」到「迷園」的辯證鄉土語境。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79-2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志弘、李根芳、魏慶嘉、溫蓓章、丹尼斯.渥德(1996)。地圖權力學。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喬瑟夫‧坎伯、莫比爾、Flowers, Betty Sue、朱侃如(1995)。神話。台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萬壽、楊南郡(1990)。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昂(2004)。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alra, Virinder S.、Kaur, Raminder、Hutnyk, John、陳以新(2008)。離散與混雜。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oja, Edward W.、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ampbell, Joseph、朱侃如(1997)。千面英雄。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浦忠成(20070000)。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卡爾.榮格、龔卓軍(1999)。人及其象徵。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Neumann, Erich、李以洪(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risteva, Julia、彭仁郁(2003)。恐怖的力量。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國芳、郭本禹(2003)。拉岡。臺北: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昂(1997)。人間世。臺北:大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昂(2011)。附身。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叔青(2009)。行過洛津。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軍恆達(2007)。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還月、李易蓉(2001)。認識平埔族群的第N種方法。臺北:原民誕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怡芸。李昂附身:書寫民族創世紀,)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3409,112011081800521+110513+20110818+news,00.html。  new window
2.黃慧敏。鬼月出附身--李昂:最光明之作,http://www.epochtimes.com/b5/11/8/17/n3346694.htm%E9%AC%BC%E6%9C%88%E5%87%BA%E9%99%80%E5%85%89%E6%98%8E%E4%B9%8B%E4%BD%9C。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