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自1945到1987
作者:蔡政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Hui Tsai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龔顯宗
浦忠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族書寫、戰後文學、現代文學、原住民族、後殖民理論Taiwanese LiteratureIndigenous LiteratureIndigenous WritingAboriginalModern LiteraturePostwar LiteraturePostcolonial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本研究基於覺察戰後迄解嚴前時期的作家文學中,原住民族研究的學術論文較為缺乏,故以「戰後臺灣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自1945-1987」為研究問題意識,根據戰後漢族作家筆下的原住民族書寫文本,諸如鍾肇政、李喬、關曉榮、張深切、張大春、洪田浚、古蒙仁、官鴻志、黃小農、江上成、吳錦發、鍾理和、胡臺麗、劉還月、葉智中、阿盛、陳其南、明立國、陳列、楊渡、李慶榮、鄭寶娟、劉春城、吳富美、林文義……等作家文本;輔以薩依德(Edward Wadie Said)、法農(Frantz Fanon)、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傅柯(Michel Foucault)……等後殖民理論家的觀點,針對「原住民族書寫」的核心問題意識、族群議題、文本觀點、文學發展……等多元研究視角進行梳理與論述。研究發現在戰後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核心問題意識,諸如原住民族於日治迄戰後時期的被殖民處境、原住民族群文化、原住民所承受的種族歧視與弱勢族群處境……等諸多議題,均為諸多戰後作家所關注的族群議題焦點。本研究甚至於梳理戰後作家的創作發展脈絡變遷、文本中原住民族人物形象異同的類型分析、將戰後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之歷時性與共時性均進行深入論述,冀望建立戰後作家文學中「原住民族書寫」的族群理論。
This research noticed the post-war period until martial law before the writer literature, indigenous academic research is very lack, therefore to " The postwar literature of Taiwanese writer "Indigenous writing":from 1945 to 1987 " as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the research, according to Indigenous descriptive text postwar Han writers, such as Zhao-Zheng Zhong, Qiao Li, Xiao-Rong Guan, Shen-Qie Zhang, Da-Chun Zhang, Tian-Jun Hong, Meng-Ren Gu, Hong-Zhi Guan, Xiao-Nong Huang, Shang-Cheng Jiang, Jin-Fa Wu, Li-Han Zhong, Tai-Li Hu, Huan-Yue Liu, Zhi-Zhong Ye, Sheng A, Qi-Nan Chen, Li-Guo Ming, Lie Chen, Du Yang, Qing-Rong Li, Bao-Juan Zheng, Chun-Cheng Liu, Fu-Mei Wu, Wen-Yi Lin, ...... other writers text and so on; supplemented Edward Wadie Said, Frantz Fanon, Antonio Gramsci, Michel Foucault ...... and other postcolonial theoristsviews, with respect tothe core issue of awareness for "Indigenous writing", such as the ethnic issue, text 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go on sorting out and discussed. Research found that awareness of the core issues in indigenous literature postwar writers, such as indigenous colonial situation of indigenous ethnic cultures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until the postwar period, indigenous ethnic cultures, Indigenous endured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such as indigenous colonial situation of indigenous ethnic cultures, are exposed to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post-war period until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many ...... issues, ethnic issues ar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many post-war writers. In this study, even sorting out postwar writer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hanges, the type of analysis of indigenous writ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ext characters, handwriting of depth discussion diachronic Synchronic in postwar writers indigenous literature, hoping to establish Literature postwar writers'' Indigenous writing ethnic theory.
一、臺灣作家文本
(一)專書
古蒙仁,《黑色的部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8年)。
李喬,《晚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0月)。
李喬,《李喬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75年5月)。
李喬,《心酸記》,(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
李喬,《告密者》,(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86年12月)。
李喬,《李喬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12月)。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九》,(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1999年8月)。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五》,(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八》,(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
吳錦發,《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
吳錦發,《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
洪田浚,《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
張大春,《公寓導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6月30日)。
張大春,《四喜憂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張深切著,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卷八.遍地紅-霧社事件》,(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1月1日)。
鍾肇政,《馬黑坡風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年 9 月初版)。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10月)。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書簡集(五)》,(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年)。
鍾肇政,《戰火》,(臺北:蘭亭出版社,1985年4月)。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4.臺灣人三部曲.插天山之歌》,(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7.馬黑坡風雲.馬利科彎英雄傳.矮人之祭.蛇之妻》,(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川中島.戰火》,(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10.卑南平原》,(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15.月夜的召喚.女人島.回山裡真好.馬拉松 冠軍 一等賞.獵熊的人.阿他茲與瓦麗絲》,(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
鍾肇政,《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

(二)單篇作家文本
古蒙仁,〈黑色的部落〉,《黑色的部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171。
古蒙仁,〈幾番蘭雨話礁溪〉,《黑色的部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125。
古蒙仁,〈一個沒有鼾聲的鼻子〉,《黑色的部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18。
古蒙仁,〈碧岳村遺事〉,《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頁194。
林文義,〈孤獨的山地〉,《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34-235。
江上成,〈冰凍的春天-悲劇前後的一家人〉,《人間》,(臺北:人間出版社,1986年7月),頁123。
李喬,〈山之戀〉,《晚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0月),頁11。
李喬,〈香茅寮〉,《晚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0月),頁92。
李喬,〈山上〉,《晚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0月),頁144。
李喬,〈山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75年5月),頁43。
李喬,〈蕃仔林的故事〉,《李喬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75年5月),頁63。
李喬,〈哭聲〉,《李喬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75年5月),頁13。
李喬,〈山河路〉,《心酸記》,(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頁238。
李喬,〈自序〉,《心酸記》,(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頁1。
李喬,〈烏蛇坑野人〉,《心酸記》,(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頁193。
李喬,〈泰姆山記〉,《李喬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12月),頁238。
李喬,〈馬拉邦戰記〉,《短篇小說全集九》,(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52。
李喬,〈鱒魚〉,《短篇小說全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1999年8月),頁95。
李喬,〈達瑪倫.尤穆〉,《短篇小說全集八》,(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156。
李喬,〈迷渡山上〉,《短篇小說全集五》,(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319。
吳錦發,〈悲情的山林序〉,《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頁1。
吳錦發,〈燕鳴的街道〉,《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頁281-282。
吳錦發,〈靜靜流淌過心底的哀歌〉,《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6。
吳錦發,〈摒棄教條,尋回人道〉,《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314。
李慶榮,〈十五人一家〉,《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106。
官鴻志,〈不孝兒英伸〉,《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6年7月),頁96。
阿盛,〈腳印蘭嶼〉,《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46。
明立國,〈恆春思想起〉,《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142。
洪田浚,〈矮小人種與烏鬼番〉,《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9。
洪田浚,〈山地桃源的陸沈〉,《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08。
洪田浚,〈大自然的遺民〉,《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35。
洪田浚,〈時代的畸零人〉,《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93。
洪田浚,〈原住民籲天錄〉,《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97。
洪田浚,〈原住民運動的新潮〉,《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206。
洪田浚,〈原住民痛苦的根源〉,《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215。
洪田浚,〈失落的蓮花〉,《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53。
洪田浚,〈從青山綠水到燈紅酒綠〉,《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60。
洪田浚,〈行船人的沉船曲〉,《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79。
洪田浚,〈原點的悸動〉,《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10-11。
洪田浚,〈巴斯達矮傳奇〉,《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32。
洪田浚,〈深山裡的婚禮〉,《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60。
胡臺麗,〈吳鳳之死〉,《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頁74。
胡臺麗,〈願嫁山地郎〉,《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59。
陳映真、關穎榮,〈記錄一個大規模的.靜默的.持續的民族大遷徙〉,《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5年11月),頁26。
陳其南,〈飛魚與汽車〉,《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17-218。
陳列,〈同胞〉,《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24。
張大春,〈走路人〉,《公寓導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6月30日),頁71。
張大春,〈四喜憂國〉,《四喜憂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頁132。
張大春,〈最後的先知〉,《四喜憂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頁147。
張大春,〈饑餓〉,《四喜憂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頁174。
黃小農,〈隱藏的陷阱-歧路上的職業介紹所〉,《人間》,(臺北:人間出版社,1986年7月),頁115。
楊渡,〈山村筆記〉,《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181-182。
葉智中,〈我的朋友住佳霧〉,《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頁336。
劉還月,〈流浪的土地游牧民族〉,《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00。
劉春城,〈贛孫〉,《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305。
鄭寶娟,〈與阿美們跳一個晚上〉,《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240。
鍾肇政,《馬黑坡風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年 9 月初版),頁 39。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10月),頁3-4。
鍾肇政,《戰火》,(臺北:蘭亭出版社,1985年4月),頁275-276。
鍾肇政,《插天山之歌》,《鍾肇政全集4.臺灣人三部曲》,(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885。
鍾肇政,《馬黑坡風雲》,《鍾肇政全集7》,(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377
鍾肇政,〈馬利科彎英雄傳〉,《鍾肇政全集7》,(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387-388。
鍾肇政,〈矮人之祭〉,《鍾肇政全集7》,(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579。
鍾肇政,〈蛇之妻〉,《鍾肇政全集7》,(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611。
鍾肇政,〈馬利科彎英雄傳〉,《鍾肇政全集7》,(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536。
鍾肇政,《川中島》,《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42-43。
鍾肇政,《戰火》,《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132。
鍾肇政,《卑南平原》,《鍾肇政全集10》,(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223-224。
鍾肇政,〈月夜的召喚〉,《鍾肇政全集15》,(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204。
鍾肇政,〈女人島〉,《鍾肇政全集15》,(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315。
鍾肇政,〈回山裡真好〉,《鍾肇政全集15》,(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247。
鍾肇政,〈馬拉松 冠軍 一等賞〉,《鍾肇政全集15》,(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257。
鍾肇政,〈獵熊的人〉,《鍾肇政全集15》,(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275。
鍾肇政,〈阿他茲與瓦麗絲〉,《鍾肇政全集15》,(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302-303。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書簡集(五)》,(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年),頁264。
鍾肇政,〈日安.卑南〉,《願嫁山地郎》,(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頁164。
鍾理和,〈假黎婆〉,《悲情的山林》,(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頁2。
關曉榮,〈百分之二的希望與奮闘〉,《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5年11月),頁17。
關曉榮,〈范澤開-關曉榮「八尺門」報導攝影連作〉,《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5年11月),頁97。
關曉榮,〈船東.海蟑螂和八尺門打漁的漢子們〉,《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5年12月),頁91。
關曉榮,〈都是人間的面貌〉,《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6年3月),頁111。
關曉榮,〈老邱想哭的時候〉,《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6年1月),頁72。
關曉榮,〈失去了中指的阿春〉,《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6年2月),頁54。
關曉榮,〈一個蘭嶼能掩埋多少「國家機密」〉,《人間》,(臺北:人間雜誌社,1987年12月),頁111。

二、學者評論論文
(一)專書
內田嘉吉,《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
弗朗茲.法農,《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new window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
李喬,《客家文學精選集》,(臺北:天下遠見雜誌出版,2004年4月30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
呂昱,《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川中島.血染櫻花的後裔們(代序)》,(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
胡幼蕙、姚美華,《質性研究》,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森丑之助 著,黃耀東 譯,《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
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1月)。new window
高淵源,《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
陳國鈞,《臺灣土著社會研究》,(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4年冬)。
陳建忠,《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 年 1 月)。new window
黃美英,《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改善山胞生活》,(臺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71年10月)。
劉其偉,〈序〉,《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5。
劉其偉,《臺灣土著文化藝術》,(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7月)。new window
劉斌雄、石磊,《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
葉志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1版2刷)。
愛德華.薩依德,《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愛德華.薩依德,《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
愛德華.薩依德,《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1994年)。
愛德華.薩依德,《鄉關何處》,(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10月)。
奧克塔夫.瑪諾尼,《殖民心理學》,封面內頁,強調部分為弗朗茲.法農所加。

(二)期刊論文集
王人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
王詩琅,《臺灣文藝》,第11卷,第43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73年12月)。
石萬壽,《思與言》,第23卷,第1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5年5月)。
林建二,《互談》,第33卷,第8期,(臺北:互談雜誌社,1973)。
林金泡,《自刊》,(臺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1)。
林金泡,《自刊》(臺北: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3年)。
林德政,《文訊月刊》,第19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85年8月),頁93。
尹章義,《臺北文獻》,第53-5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年)。
李喬,《文訊月刊》,第6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83年12月)。
李喬,《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
李喬,《自由時報—「四方集」專欄》,《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
李喬,《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6年4月20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
李喬,《臺灣文學與臺灣神學研討會》集,(2001年4月16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
李喬,《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
李喬,《國文天地》,第十六期,(2000年7月1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
李喬,《臺灣教會公報》,第2601期,2602期,(2002年,1月6、13日)。
何聯奎、衛惠林,《臺灣風土志(下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邱奕松,《臺北文獻》,第7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12月25)。
阿蘭.伯恩爵士,《種族和膚色的偏見》,頁14。(Sir Alan Burns,Le prejudge de race et de couleur,Payot,p.14.英譯按:Colour Prejudice,Allen and Unwin,1948,p.16)。
胡耐安,《邊政學報》,第6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5月)。
陳勝崑,《健康世界》,第44期,(臺北:健康世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8月)。
陳勝崑,《健康世界》,第46期,(臺北:健康世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10月)。
張耀錡,《臺灣文獻》,第2卷,第1、2期,(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6月)。
張明雄,《臺北文獻》,第72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6月25日)。
郭秀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十期,(臺北:中央研究院,1975年)。
傅仰止,《思與言》,第23卷,第2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5年7月)。
黃美英,《思與言》,第23卷,第2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5年7月)。
張曉春,《臺大社會學刊》,第8期,(臺北:臺灣大學,1974年)。
張曉春,《思與言雙月刊》,第十一卷,第六期,第十二卷,第十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1974年)。
曾振民,《臺大考古人類學刊》,第43期,(臺北:臺灣大學,1983年)。
鄭金德,《邊政學報》,第6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5月)。
衛聚賢 編撰,《蝙蝠洞考古與臺灣山胞》,(新竹:臺灣省立社會教育館,1979年7月)。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謝世忠,《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04年)。

(三)單篇論文
王人英,〈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頁65。new window
王詩琅,〈也談「霧社事件」的文學〉,《臺灣文藝》,第11卷,第43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73年12月),頁62。
王昭文,〈追尋臺灣的心靈-拜訪李喬〉,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314。原載於《臺灣研究》,第三期, 臺灣大學臺灣研究社出版,(1989年6月10日)。
內田嘉吉,〈緒言(1915年7月,臨時臺灣就慣會會長,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頁5。
石萬壽,〈臺灣南部平埔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23卷,第1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5年5月),頁94。new window
林建二,〈都市山胞概況〉,《互談》,第33卷,第8期,(臺北:互談雜誌社,1973年)。
林金泡,〈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自刊》,(臺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1),自序。
林金泡,〈臺北市、高雄市山胞居民生活狀況調查研究〉,(臺北: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3年)。
林德政,〈霧社抗日精神的延續-評介鍾肇政著「川中島」〉,《文訊月刊》,第19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85年8月),頁93。
林經甫;洪田浚,〈讓傳統文化立足世界舞臺〉,《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4。
尹章義,〈臺北平埔原墾殖史研究〉,《臺北文獻》,第53-5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年),頁180。
弗朗茲.法農,〈黑人與語言〉,《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112。
弗朗茲.法農,〈所謂被殖民者的依賴情節〉,《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頁180。
弗朗茲.法農,〈有色女與白男〉,《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120-121。
弗朗茲.法農,〈黑人的實際經驗〉,《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頁243。
弗朗茲.法農,〈黑人與精神病理學〉,《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300。
弗朗茲.法農,〈代結論〉,《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頁336。
弗朗茲.法農,〈黑人和承認〉,《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327。
弗朗茲.法農,〈譯後記〉,《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341。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頁49。new window
李亦園,〈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頁399。new window
李亦園,〈社會文化變遷中的臺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頁457。new window
李喬,〈自傳(63年秋於苗栗逸園自宅)〉,《李喬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75年5月),頁1。
李喬,〈「寒夜」心曲〉,《文訊月刊》,第6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83年12月),頁273。
李喬,〈後記〉,《告密者》,(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86年12月(1986年10月12日,養生蘭舍)),頁395。
李喬,〈「臺灣運動」的困局與轉機〉,《十六屆世臺會演講》,1989年8月12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20。
李喬,〈臺灣文化的過去與未來〉,《民眾日報》,1991年5月19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39。
李喬,〈千言序遠行〉,《聯合報》,(1992年6月30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19。
李喬,〈個人反抗與歷史記憶〉,《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70。原載於《中時副刊》,(1998年10月20-23日,訪問者:黃怡)。
李喬,〈一位臺灣作家的心路歷程〉,《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45-46。原載於《亞洲人》,第七期,(1984年11月15日)。
李喬,〈資料評論卷編者序〉,(《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1999年8月),頁6。
李喬,〈我看臺灣文學〉,《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56。原載於《臺灣文藝》,第七十三期,(1981年7月)。
李喬,〈繽紛二十年〉,《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33。原載於《自由日報》「晨鐘副刊」,(1981年10月3-4日)。
李喬,〈童年夢,夢童年〉,《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12。原載於《自由晚報》「晚安臺灣」,(1994年12月8日)。
李喬,〈臺灣文學正解〉,《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65-66。原載於《臺灣文藝》,第八十三期,(1983年7月)。
李喬,〈臺灣文學的文化觀〉,《聯合報》,2000年6月12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109。
李喬,〈恩感知己,書貽後人—序「大地之母」〉,《寒夜三部曲改編為精華版改名「寒夜之母」》,2001年3月12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98。
李喬,〈臺灣文學與本土神學—由基督教談起〉,《臺灣文學與臺灣神學研討會》集,(2001年4月16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頁153。
李喬,〈戰後「臺灣小說的文化批評」〉,《國文天地》,第十六期,(2000年7月1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128。new window
李喬,〈臺灣小說中的宗教主題〉,《第四屆文學與宗教國際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2001年11月23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頁183。
李喬,〈傳統與創造〉,《臺灣的重建》,2002年12月21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208-209。
李喬,〈語言暴力在臺灣〉,《臺灣教會公報》,第2601期,2602期,(2002年,1月6、13日)。
李喬,〈「臺灣主體文化」建構的理論與實務〉,《迎接全球化—超越2008研討會》,(2003年9月28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頁237。
李喬,〈客家文學,文學客家〉,《客家文學精選集》,(臺北:天下遠見雜誌出版,2004年4月30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頁261-262。
李喬,〈臺灣當代小說的「解救」表現〉,《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6年4月20日),《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一)》,(2007年10月),頁89。
李喬,〈「認同」的奧秘〉,《自由時報—「四方集」專欄》,《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98。
李喬,〈我的「性史觀」〉,《自由時報—「四方集」專欄》,《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145-146。
李喬,〈心田上四座靈位〉,《自由時報—「四方集」專欄》,《李喬文學文化論集(二)》,(苗栗: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2007年10月),頁121-122。
李者佺,〈忿忿不平的冥府鬼魂-李喬「孟婆湯」〉,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1999年8月),頁191-192。原載於《我愛黑眼珠-臺灣優等小說賞析》,(北京:北京工商出版社, 1995年2月)。
高德義 ,〈臺灣原住民的政治建設與政治議題〉,洪泉胡 編,《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臺北:文史哲出版,1996年),頁122-125。
何聯奎、衛惠林,《臺灣風土志(下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頁81-83。
呂昱,〈血染櫻花的後裔們〉,鍾肇政,《川中島》,(臺北:蘭亭出版社,1985年4月),頁14。
呂昱,〈血染櫻花的後裔們—代序〉,《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川中島》,(桃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2000年),頁11。
呂昱,〈解開苛政下隱忍圖存的奧秘—評鍾肇政的「川中島」〉,收錄於《鍾肇政全集》9,(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 年 12 月),頁 226。
宋國誠,〈是精神醫師,也是職業革命家〉,弗朗茲.法農,《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30。
吳錦發;洪田浚,〈歷史的伏流〉,《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15日),頁8。
邵恩新,〈序〉,《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1。
杭立武,〈序〉,《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頁5。
邱奕松,〈日據初期臺灣山地教育之探討〉,《臺北文獻》,第7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12月25),頁138。
岡崎郁子 著;江上 譯,〈臺灣文學的香火-李喬〉,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257。原載於《津田大學紀要》,第十九號,(1987年8月)。
花村,〈「山女」與「蕃仔林的故事」比較〉,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169。原載於《中華文藝》,第十一卷,第四期,(1976年6月)。
松永正義 著;鍾肇政 譯,〈八十年代的臺灣文學〉,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229。原載於《臺灣現代小說選二》,名流出版社,(1986年8月)。
阿蘭.伯恩爵士,《種族和膚色的偏見》,頁14。(Sir Alan Burns,Le prejudge de race et de couleur,Payot,p.14.英譯按:Colour Prejudice,Allen and Unwin,1948,p.16)。弗朗茲.法農,〈黑人的實際經驗〉,《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203。
胡耐安,〈臺灣原住民分述〉,《邊政學報》,第6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5月),頁4。
胡幼蕙、姚美華,〈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0月),頁142。
森丑之助 著,黃耀東 譯,〈臺灣山地土著梗概〉,《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頁5。
森丑之助 著,黃耀東 譯,〈序〉,《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頁1。
南方朔,〈後殖民論述的第一道聲音〉,弗朗茲.法農,《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7。
洪醒夫,〈偉大的同情與大地的鄉愁-李喬訪問記〉,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280。原載於《書評書目》,第十六期,(1974年10月1日)。
高淵源,〈自序〉,《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7。
高淵源,〈高山族之原始社會型態〉,《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11。
高淵源,〈高山族之傳說故事〉,《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 214-215。
陳國鈞,〈臺灣土著始祖傳說〉,《臺灣土著社會研究》,(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4年冬),頁3。
陳國鈞,〈臺灣土著始社會婚喪制度〉,《臺灣土著社會研究》,(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4年冬),頁158。
陳勝崑,〈臺灣原住民族的生育觀〉,《健康世界》,第44期,(臺北:健康世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8月),頁101。
陳勝崑,〈臺灣原住民族的巫醫與巫術〉,《健康世界》,第46期,(臺北:健康世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10月),頁86。
陳永興,〈對臺灣作家的敬愛的期待〉,李喬,《告密者》,(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86年12月),頁5。
陳奇祿,〈序〉,《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頁1-2。new window
陳銘城,〈把文學創作駛盡歷史的港灣〉,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5月17日),頁316-317。原載於《自立晚報-名人開講》,(1989年6月10日)。
陳銘城,〈期待平等公義的終極關懷〉,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5月17日),頁324。原載於《自立晚報-名人開講》,(1993年5月17日)。
陳建忠,《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 年 1 月),頁 346-347。new window
陳芳明,〈膚色可以漂白嗎?〉,弗朗茲.法農,《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13-14。
陳光興;弗朗茲.法農,〈法農在後∕殖民論述中的位置〉,《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頁49。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灣文獻》,第2卷,第1、2期,(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6月),頁38-51。
張明雄,〈臺北地區平埔族的興起及衰落〉,《臺北文獻》,第72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6月25日),頁191。
郭秀岩,〈山地行政與山胞政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十期,(臺北:中央研究院,1975年),頁97-100。
華加志省議員,〈光復後山地政策之回顧.緒言〉,《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 275。
許惠文,《戰後非原住民作家的原住民書寫》,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7年6月),頁61。
彭瑞金,〈悲苦大地泉甘土香-李喬的蕃仔林故事〉,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128。原載於《臺灣文藝》,第五十七期,(1978年1月)。
張深切著,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卷八.遍地紅--霧社事件》,(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1月1日),頁60。
傅仰止,〈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第23卷,第2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5年7月),頁177。new window
黃美英,〈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思與言》,第23卷,第2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5年7月),頁206-207。
黃美英,〈第七章臺灣土著移民的都市適應與人權現況〉,《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頁274。
張曉春,〈臺北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適應之研究〉,《臺大社會學刊》,第8期,(臺北:臺灣大學,1974年),頁66-99。new window
張曉春,〈臺北地區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雙月刊》,第十一卷,第六期,第十二卷,第十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1974年),頁13-17。new window
黃心雅,〈「翻譯」法農:權力、慾望與身體的中介書寫〉,弗朗茲.法農,《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5年4月),頁22。
黃武忠,〈我的小說寫作觀-訪李喬先生〉,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296。原載於《中華日報副刊》,(1978年12月26-27日)。
黃武忠,〈人性探討者-李喬訪問記〉,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310。原載於《臺灣時報副刊》,(1980年12月1日)。
單德興、愛德華.薩依德,〈序〉,《鄉關何處》,(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10月),頁17。
曾振民,〈南王卑南族的遷徙及其回顧〉,《臺大考古人類學刊》,第43期,(臺北:臺灣大學,1983年),頁17-47。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八期,2000年),頁5-42。new window
葉石濤,〈論李喬小說裡的「佛教意識」〉,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118。原載於《臺灣文藝》,第五十七期,(1978年1月)。
葉志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1版2刷)。
愛德華.薩依德,〈為國族和傳統設限〉,《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1994年),頁76。
愛德華.薩依德,〈知識分子的流亡-放逐者與邊緣人〉,《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1994年),頁86。
愛德華.薩依德,〈對權勢說真話〉,《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1994年),頁132。
愛德華.薩依德,〈後記:為一九九五年版作〉,《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522。
愛德華.薩依德,〈想像的地理和其再現:東方化東方〉,《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頁79-80。
愛德華.薩依德,〈認識東方〉,《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61。
愛德華.薩依德,〈類型、專業和看法:東方主義的世俗性〉,《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333。
愛德華.薩依德,〈危機〉,《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159。
愛德華.薩依德,〈晚近發展面面觀〉,《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476。
愛德華.薩依德,〈潛隱和明顯的東方主義〉,《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302。
愛德華.薩依德,〈沙錫與雷南:理性人類學與語源實驗室〉,《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頁215。
愛德華.薩依德,〈現代英、法東方主義的極盛時期〉,《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376。
愛德華.薩依德,〈計畫〉,《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9月),頁122。
愛德華.薩依德,〈東方住所和東方主義學術:辭語學與想像力兩大要點〉,《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頁220-221。
愛德華.薩依德,〈殖民學校:人地不宜〉,《鄉關何處》,(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10月),頁57。
愛德華.薩依德,〈敘事與社會空間〉,《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138。
愛德華.薩依德,〈帝國的文化嚴整性〉,《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203-204。
愛德華.薩依德,〈運動與移民〉,《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609。
愛德華.薩依德,〈珍.奧斯汀與帝國〉,《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183。
愛德華.薩依德,〈反抗文化的主題〉,《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396。
愛德華.薩依德,〈事理之兩面〉,《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389。
愛德華.薩依德,〈對現代主義的註腳〉,《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332。
愛德華.薩依德,〈帝國主義的享樂〉,《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275。
愛德華.薩依德,〈勾結、獨立與解放〉,《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498。
愛德華.薩依德,〈導論〉,《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13。
愛德華.薩依德,〈美國勢之勃興:公共領域的論戰〉,《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533。
愛德華.薩依德,〈串連帝國與世俗的詮釋〉,《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106-107。
愛德華.薩依德,〈運作中的帝國:威爾第的《阿伊達》〉,《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242。
愛德華.薩依德,〈帝國、地理與文化〉,《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38。
愛德華.薩依德,〈葉慈和去殖民化〉,《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415。
愛德華.薩依德,〈心路歷程與反對勢力的出現〉,《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445。
愛德華.薩依德,〈過去之純淨與不純淨的形象〉,《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50。
愛德華.薩依德,〈卡繆和法國的帝國經驗〉,《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307。
愛德華.薩依德,〈挑戰正統與權威〉,《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586。
愛德華.薩依德,〈差異的經驗〉,《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82。
愛德華.薩依德,〈反抗文化之主題〉,《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409。
奧克塔夫.瑪諾尼,《殖民心理學》,封面內頁,強調部分為弗朗茲.法農所加。弗朗茲.法農,〈所謂被殖民者的依賴情節〉,《黑皮膚,白面具》,(2005年4月),頁167。
楊明敏;弗朗茲.法農,〈黑色的俄爾甫斯、白色的納西塞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頁69。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山胞概況〉,《改善山胞生活》,(臺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71年10月),頁1。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山地施政成果與今後展望〉,《改善山胞生活》,(臺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71年10月),頁173。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平地山胞之輔導〉,《改善山胞生活》,(臺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71年10月),頁162。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山地政策〉,《改善山胞生活》,(臺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71年10月),頁35。
劉其偉,〈序〉,《臺灣高山族》,(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7年2月15日),頁5。
劉其偉,〈歷史與族群分類〉,《臺灣土著文化藝術》,(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7月),頁29。new window
劉斌雄、石磊,〈第一章前言〉,《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頁3。
劉斌雄、石磊,〈第八章總結與綜合建議〉,《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出版社,1987年6月15日),頁283。
廖炳惠,〈對抗西方霸權〉。愛德華.薩依德,《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12-13。
鄭金德,〈賽夏族的矮靈祭〉,《邊政學報》,第6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5月),頁41。
鄭清文,〈李喬的《恍惚的世界》〉,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103。(原載於《書評書目》,第十九期,1974年11月)
衛聚賢 編撰,〈校後記〉,《蝙蝠洞考古與臺灣山胞》,(新竹:臺灣省立社會教育館,1979年7月),頁317。
蔡源林,〈薩依德與《東方主義》〉。愛德華.薩依德,《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頁8。
鍾鐵民,〈李喬印象記〉,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頁327。原載於《臺灣文藝》,第五十七期,(1978年1月)。

三、學位論文
許惠文,《戰後非原住民作家的原住民書寫》,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頁
61。

四、西文文獻
Fanon, Wretched of the Earth, p.210.。愛德華.薩依德,〈葉慈與去殖民化〉,《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439。
Agnes Murphy,The Ideology of French Imperialism,1817-1881(Washington: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1948),pp.46,54,36,45.。愛德華.薩依德,《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頁321。
S. p. Mohanty,“Us the Philosophical Bases of Political Criticism,”Yale Journal of Criticism 2, No.2(1989),1-31。愛德華.薩依德,〈心路歷程與反對勢力的出現〉,《文化與帝國主義》,(2001年),頁474。
Kinney and Celik “Ethnography and Exhibitionism,”p.36.。愛德華.薩依德,《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225。
Fanon, Wretched of the Earth, p.93.。愛德華.薩依德,〈勾結、獨立與解放〉,《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頁494。
Partha Chatterjee,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A Derivative Discourse?(London Zed,1986),p.79。也參見Rajat K. Ray,“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Indian Nationlism,”。收錄於Essays in Modern India, ed. B. Q. Nanda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pp.1-41.。愛德華.薩依德,〈反抗文化的主題〉,《文化與帝國主義》,(2001年),頁407。
George E. Woodbe, “Editiorial”(1903)收錄於Comparative Literature:The Early Years, An Anthology of Essays,eds. Hans Joachim Schulz and Phillip K. Rein(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2),p.211。也參見Harry Levin, Guillem, Entra lo uno y lo diverso:Introduccion a la literature comparada (Barcelona:Editiorial Critica,1985),pp.54-121.。愛德華.薩依德,《文化與帝國主義》,(2001年),頁99。
Psychiatrie du medecin praticien,Paris,Masson,1922,p.164,《臨床醫師的精神治療》,頁164。弗朗茲.法農,〈黑人與精神病理學〉,《黑皮膚,白面具》,(2005年4月),頁27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