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後殖民語境下的神話再現: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書寫之比較研究
作者:劉得興
作者(外文):Der Shing Lio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指導教授:簡瑛瑛教授
浦忠成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比較文學後殖民論述語境化神話再現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書寫部落文化Comparative LiteraturerseThe Post-colonial DiscouContextualizationThe Myth RepresentationIndigenous Sinophone Writings in TaiwanTribal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1
比較文學在當今跨文化及跨語境的學術領域上佔有顯著的地位,這種文學進展已經跨越到不同文化及不同語境的文學作品中進行研究,甚至深入到不同的學科領域當中進行比較分析與探討。後殖民論述是二戰後所發展的一種比較文學研究的方法,其論述觀點在於曾經被殖民政權統治的國家紛紛獨立之後,發覺到國內的文化仍然受到殖民母國的支配與宰制。於是透過文字的書寫來反制帝國政權的文化再殖民,後殖民文學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應運而生,後殖民文學家的書寫目的就是要擺脫帝國殖民政權的文化霸權,並將族群的傳統文化再現於自己的土地上,但這些曾經被殖民的國家普遍接受了帝國殖民政權遺留在當地的殖民語言與文化氛圍,當後殖民文學家使用殖民者的語言進行文學創作時,受到了後殖民論述者的質疑與批判,他們認為使用殖民者語言所進行的文學創作,只是再一次地成為殖民母國在當地進行文化霸權的幫兇,因為語言是維繫族群情感的重要根基,更能穩定族群文化的永續發展,進而能夠產生族群的集體意識及未來族群文化發展的共同想像。因此,一個遺忘了族群語言的文學創作者,如何將族群神話所建構的傳統文化,再現於自己的土地上。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是在戰後八○年代中期開始發展的書寫創作文學,有別於台灣原住民族長久以來透過口語傳述的「口傳文學」形式。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的展現就在於台灣原住民族歷經了帝國殖民與後殖民的經驗,原住民族文學家透過文字書寫來抵抗族群語言與文化趨於消失的命運,試圖喚醒族人來振興自我族群以神話為基礎所展現的歷史與文化。但原住民族文學家使用漢語書寫來進行文學創作時,是否就如後殖民論述者提出文化再殖民的觀點,這也意味著台灣原住民族尚未擺脫漢文化的支配與宰制。
基於此,本文將運用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來探討在戰後八○年代中期所展開的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期望透過客觀與開放的研究態度來分析與批判此文學的發展脈絡,藉此來發掘漢語語境下的原住民族文學創作,是否能夠幫助原住民族群來掌握自我文化的主體性,開創原住民族群文化的未來願景。如果原住民族文學家在發展漢語文學的同時,也能夠重視母語文學對族群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麼,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將不再只是告訴他者「我是誰」?更能透過母語文學來告訴自己的族人「我們是誰」,進而發展出具有主體意識的原住民族文化願景。
In academic cross-culture and language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olds a notable position. The investigation has reached literature work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anguages and has even further crossed different subjects apply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close investig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research method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awareness of the colonies, after having become independent from the colonial rulers, realizing their culture was still under the governance and control of the colonial mother countries. Thus, the writers attempt to counter cultural re-colonization with literary writings. The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was born in such social atmosphere. Its writing purpose aimed to be free from cultural hegemony of the colonial rulers and meanwhile tried to repres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of native tribes on their own land. However, while the nations generally accept colonial language and culture left by the former colonial rulers, the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writers doubt and criticize that these colonial writers using colonial languages to create their own writings had merely become helpers of the cultural hegemony. Since nativ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hat maintains tribal emotions, stabilizes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tribal culture, and even further produces tribal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imagination of the tribal cultural development, how can a literary writer, who has forgotten his own tribal language, successfully repres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was constructed by tribal mythology?
Indigenous Sinophone Writings in Taiwan were developed after the war in the mid 1980’s, which differ from long-lasting Indigenous oral literature. After experiencing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periods, the writers of Indigenous Sinophone literary works in Taiwan use the literal written form to resist the decrease of tribal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y attempt to call people to revive the tribal history and culture, which mainly are based on mythology. However, if the writers of Indigenous Sino-phone literary works use Chinese to write and to create literature, it means that Indigenous tribes in Taiwan are not yet free from the governance and control of Chinese Culture: a re-colonial culture, as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 suggests.
Owing to the above, this thesis will apply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 investigate Indigenous Sinophone writings which were developed after the war since the mid 1980’s. With an objective and open research attitude, the writer hopes to analyze and critic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Sinophone writings in Taiwan, in order to clarify whether or not these literary works enhance the Indigenous tribes to maintain their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even to build a future cultural view of the Indigenous tribes. If the tribal writers creating Indigenous Sinophone writings can meanwhile pay respect to the importance of native literature that can really enhance the tribal development, then Indigenous Sinophone writings in Taiwan will not only tell others ‘who I am’ but also can tell the tribes ‘who we are’. Furthermore, it can develop a cultural view with tribal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久部良和子(Kubura Kazuko),《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台北:臺灣大學人類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巴代(Badai),《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台北縣:耶魯國祭文化,2009。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上冊,臺北市:里仁,2009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下冊,臺北市:里仁,2009。
----------,《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市:常民文化,1996。
----------,《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93。
----------,《思考原住民》台北市:前衛,2002。
----------,〈日治時期以來原住民族口傳文學調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
民族文獻-雙月刊》第五期,(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年10月),頁7-12。
----------,《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5。
巴蘇亞.博伊哲努等合著,《「原」氣淋漓的文化論辯—鄒族兄弟的沉思》台北市: 黎明文化,2004。
王人英,《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new window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2003。new window
王岳川主編,《后〔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new window
王浩威,〈流傳在山海間的歌〉,王惕吾發行,《聯合報》,副刊,1993年7月14日。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new window
----------,《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市:時英,1998。
王潤華,《華文後殖民文學—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1。打亥.伊斯南冠.犮拉菲(Tahai Isnangkuan Palavi),〈布農語詞彙文學〉,吳清基
發行,《原教界》,第36期,(台北市:教育部,2010年12月),頁78-79。
台邦.撒沙勒,《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市:國家展望文
教基金會,2004。
----------,〈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和省思〉,張炎憲主編,《台灣史料研究》,第2期,(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3年2月),頁 28-40。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
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台北:INK
印刻,2003),頁127-151。
----------,〈臺灣灣原住民文學反思生態文化〉,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台北市:印刻,2003),頁152-171。
田雅各,〈馬難明白了〉,吳錦發,《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臺中市:晨星,1987),頁93-108。
----------,〈最後的獵人〉,吳錦發,《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臺中市:晨星,1987),頁45-72。
夷將‧拔路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
----------,〈台灣原住民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孫大川,《山海文化雙月刊》,第4期,(台北市:山海文化,1994),頁22-38。
朱惠琴,〈原住民語言與知識之關聯性〉,蔡中涵主編,《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new window
第七期,(台北市: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10年6月),頁115-137。
朱耀偉,《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台北縣:駱駝,1994。
江人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市:三民,2006。
羊子喬,《西拉雅.北頭洋部落紀事》新北市:草根出版,2011。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編,《台灣南島民族起原神話與傳說》台北市:原民會,1999。
吳清基發行,《原教界》,第36期,(台北市:教育部,2010年12月),頁1。
吳錦發,《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臺中市:晨星,1987。
----------,《願嫁山地郎:台灣山地散文選》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
沙力浪.達凱斯茀萊籃,〈我在圖書館找一本酒〉,孫大川等合著,《我在圖書
館找一本酒-2010 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文選》,頁72-75。
宋澤萊,〈夏曼‧藍波安小說《海浪的記憶》中的奇異修辭及其族群指導〉,蘇德祥發行,《臺灣學研究》,第3期,(新北市:台灣學研究中心,96年6月),頁16-33。new window
阮桃園,〈真相的顯與隱—論藍博洲二部有關作家和醫生的報導文學〉,朱歧祥new window
發行,《東海中文學報》,第18期,(台中市:東海大學中文系,2006年7月),頁239-258。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市:九歌,1995。
----------,《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市:人間出版社,2002。
呂慧珍,《書寫部落記憶:九零年代臺灣原住民小說研究》台北市:駱駝,2003。
宋國誠,《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市:擎松圖書,2004。new window
-----------,《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市:擎松圖書,2003。
李台元,〈原住民的書寫—漢語創作vs族語創作〉,吳清基發行,《原教界》,第36
期,(台北市:教育部,2010年12月),頁12-17。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一版四刷,臺北市:巨流圖書,1985。new window
李壬癸,《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台北市:前衛,2010。new window
李有成,《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
李汝和主修,張炳楠監修,《台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氏族篇,台北:臺灣文
獻委員會,1969。
----------,《台灣省通志》卷首下大事記,第三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8。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2003。new window
李猛,〈傅科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黃瑞祺主編,《再見傅科:傅柯晚期思想新論》(台北市:松慧文化,2005),頁115-163。new window
李福清(B. Riftin),《從神話到鬼話: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台中市:晨星,new window
1998。
李毓中、季鐵生,〈西班牙殖民時期北台灣的人文景觀的模擬建構〉呂理政主編,《帝國相接之界:西班牙時期臺灣相關文獻及圖像論文集》(臺北市:南天,2006),頁159-178。
汪明輝,2001,〈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師大地理系》(http://www.geo.ntnu.edu.twfaculty/tibu/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發表稿.htm)new window
沈明仁,《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市:海翁,1998。
金榮華,《比較文學》臺北市:福記,1982。
官鴻志,〈不孝兒英伸〉,陳映真主編,《人間》,第九期,(台北市:人間雜誌社,1986年7月),頁92-113。
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林正三,〈孫大川與台灣原住民族文藝復興運動〉,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冊,(臺北縣:INK印刻,2003),頁49-93。
林江義,〈台灣原住民族官方認定的回顧與展望〉潘朝成、劉益昌、施政鋒合編,
《台灣平埔族》(台北市:前衛出版社,2003),頁165-190。
林志興,〈瀕滅的傳統〉,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
北:INK印刻,2003),頁121-122。
林宗義,〈從海外看臺灣的教育〉,林宗義等著,《臺灣的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1989),頁20。
林昌華,〈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改宗教會對北部臺灣原住民的教化:以Marcus Masiu牧師(1655-1662)的淡水與雞籠教務報告書為中心而述〉呂理政主編,《帝國相接之界:西班牙時期臺灣相關文獻及圖像論文集》(臺北市:南天,2006),頁179-208。
林約道(Yuhaw Piho),〈泰雅語詞彙文學〉(Kinbaqan nqu pinqwasan qnxan na Tayal),吳清基發行,《原教界》,第36期,(台北市:教育部,2010年12月),頁76-77。
林益仁,〈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動物解放運動可能結盟嗎?:一個土地倫理學的觀點〉new window
,林志興主編,《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9輯,(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頁10-33。
林照真,〈失聲的吶喊-原住民文學面臨母語流失難題〉,《中國時報》,刊於民國
82年4月6日。
林歌,〈部落殘照〉,孫大川等合著,《我在圖書館找一本酒-2010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文選》(臺北市:山海文化雜誌,2011),頁22-24。
林衡道主編,《臺灣史》,二版,台北市:眾文圖書,1990。
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臺北市:聯合文學,1990。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
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馮翰士、廖炳惠主編,《文學、認同、主體性:第十二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 (台北市: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1998),頁9-30。
邱韻芳,〈傳統的建構與文化的轉譯-試析花蓮Truku人的祖靈祭〉,瓦歷斯.貝林
發行,《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原
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2002),頁1-18。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註,《遇見300年前的台灣:裨海紀游》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
施努來等,〈槍下留人!〉,吳豐山,《自立晚報》,第三版,1987年5月12日。
胡台麗,〈吳鳳之死〉,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臺中市:晨星,1987),頁73-92。
胡德夫,〈尊重而非同化、平等而不壓迫:一個高山青年的呼籲〉,夷將‧拔路兒
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
,頁68。
洪輝祥,〈都市原住民社會運動〉,蔡明哲主編,《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編》(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頁263-310。
柳翱,《永遠的部落—泰雅筆記》台中市:晨星出版社,1990。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台北市:常民文化,1996。
夏曼.藍波安(Syman Rapongan),《八代灣的神話》台中市:晨星,1992。
----------,《老海人》台北縣:INK刻印,2009。
----------,《航海家的臉》台北:INK印刻,2007。
----------,《冷海情深》臺北市:聯合文學,2010。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復刻增訂版,台北市:山海文化雜誌社,2010。
----------,《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二版,台北市:聯合文學,2010。
----------,《神話之美:臺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台北市:文建會,1997。
----------,《塔盧灣手記》臺北市:聯合文學,2010。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小說卷》,上冊,臺北縣:INK印刻,
2003。
----------,〈山海世界—《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序〉,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二版,(臺北市:聯合文學,2010),頁146-150。
----------,〈文學的山海,山海的文學〉,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台北:INK印刻,2003),頁82-92。
----------,〈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孫大川new window
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臺北縣:INK印刻,2003),頁17-51。
----------,〈原住民文學的困境〉,孫大川主編,《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台北市:
山海文化雜誌社,1993),頁97-105。
----------,〈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台北縣:INK印刻,2003),頁57-92。
----------,〈黃昏文學的可能性〉,《文學台灣》,第五期,1993年,頁63-112。
徐賁,《文化批評往何處去—一九八九年後的中國文化討論》香港:天地圖書,1998。
----------,《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台北市:五南,2007。浦忠勇,〈鄒族戰祭的意義與詮釋〉,蔡中涵主編,《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十new window
期,(台北市: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11年12月),頁95-124。
翁仕杰,〈反漢化作為圖柏後殖民文化抵抗的民族自決權〉,陳隆志發行,《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7期,(臺北縣: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會,2009
年9月),頁19-21。
高德義,〈從殖民、同化到自決:全球原住民族的危機與轉機〉,孫大川主編,《舞
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1輯,(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頁204-218。
海述兒.犮刺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市:原民會,2006。
啟明.拉瓦,《我部落的族人們》台中市:晨星,2005。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慾望》台北市:群學,2012。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
張俐璇撰稿,〈人間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網路資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624,下載日期102.1.3。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大圖書,1986。
張耀宗,〈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的教師角色分析〉,《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4期,(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2008),頁1-18。new window
----------,〈國家vs.部落:日治時期官方原住民教育策略的變革〉,第19卷第2期, (台東: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008年12月),頁1-30。
張鐵夫主編,《新編比較文學教程》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梁志明,《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市:晨星出版社,1989。
曹逢甫,〈原住民文學如何發展?〉,吳清基發行,《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36期,(台北市:教育部等出版,2010年12月),頁6-7。
許木柱,〈弱勢族群問題〉,楊國樞等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1991),
頁399-428。
許慎,《說文解字》台北市:黎明文化,1974。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陳水源,《台灣歷史的軌跡》上冊,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0。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市:巨流圖書,2000。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2。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市:麥田出版,2000),頁41-new window
64。
陳昭瑛,〈文學的原住民與原住民的文學〉,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臺北縣:INK印刻,2003),頁175-208。
陳美娟,〈在東海岸遇見阿美族本位教育〉,林志興總編輯,《撒來伴,文學輪杯!
--100年第二屆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頁308-319。
陳張培倫,〈原住民族教育改革與原住民族知識〉,蔡中涵主編,《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八期,(台北市: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10年12月),頁1-27。new window
陳惇、劉象愚等著,《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陳惇等編著,《比較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陳碧笙,《台灣人民歷史》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6。
陳儒修,〈電影中的台灣意識:殖民論述與殖民記憶〉,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道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縣:立緒文化,1997),頁153-174。new window
陸庭恩,《非洲與帝國主義(1914~193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傅大為,〈百朗森林裡的文字獵人—試讀台灣原住民的漢文書寫〉,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台北縣:INK印刻,2003),頁211-246。
傅雋,〈跨越疆界的後殖民認同:從《大海螺》到《自由事業》〉,馮翰士等主編,
《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1998),頁181-196。
彭小妍,〈族群書寫與民族/國家—論原住民文學〉,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冊,(台北縣:INK印刻,2003),頁279-302。
曾建次,《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臺中市:晨星,1998。
曾萍萍,《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台北市:萬卷樓,2003。
曾瑞琳(Temi Nawi),〈從創作經驗看民族文學的未來Kndalax bqerus ta matis patis
Seediq qmita ta bobo na〉,吳清基發行,《原教界》,第36期,(台北市:教育部,2010年12月),頁10-11。
焦雄屏,〈台港電影特色〉,焦雄屏編,《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1988),頁397-410。
童信智,《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
90年代〉》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童春發,〈建構Sediq民族根的意識概念—我是誰?〉,郭明正編,《賽德克正名運
動》(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08),頁127-140。
黃宇仁,《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3。
黃叔敬,《臺海使槎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黃宣衛,《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台北市:new window
南天,2005。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文學界雜誌社,1996。
奧威尼.卡露斯,《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2006。
楊仁煌、林靜玉等著,〈南勢原住民族之傳統宗教信仰:傳統巫師及祭師團之知識與運用〉,蔡中涵主編,《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八期,(台北: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10年12月),頁147-182。new window
楊乃喬主編,《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2。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楊麗中,〈晚近帝國主義與異域想像:康拉德的「東方」小說〉,馮翰士等主編,《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1998),頁234 -257。new window
楊麗娟,《世界神話與原始神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1998。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4。new window
----------,〈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幾個亞太地區的啟示〉,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 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市:立緒文化,1997),頁111-15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番社采風圖考》台北:臺灣銀行印刷社,1961。
舞馬夫.達給魯頓,〈布農族青年很忙〉,孫大川等合著,《我在讀書館找一本酒—2010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文選》(台北市:山海文化雜誌社,2011),頁96-98。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市:人間,2009。
趙順文,〈族語創作有可能嗎?〉林修澈編輯,《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
36期,(台北市: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10年12月),頁8-9。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90。
劉秀美,〈臺灣原住民族口傳文學的想像與真實〉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獻-雙月刊》第五期,(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年10月),頁3-6。
劉春城,《台灣文學的兩個世界》台北縣:旭昇圖書,1992。
劉得興,〈敬悼眉溪部落長者-莊天德神父〉《教友生活周刊》台北:95年11月。
樂黛云,《中西比較文學教程》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多元文化與比較文學的發展〉,汪介之等主編《跨文化語境中的比較文學》(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頁3-16。
潘英,《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源流》台北:臺原出版社,1998。
潘朝成、劉益昌、施政鋒合編,《台灣平埔族》台北市:前衛,2003。
潘裕豐,〈台灣原住民文化創意發展之行動探究—參觀美國、加拿大原住民文化之省思〉,蔡中涵主編,《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創刊號,(台北市: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07年6月),頁103-124。new window
潘繼道,《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8-1945)》台北: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蔡中興,《當代帝國主義理論》上海:三聯書店,1992。
蔡友月,《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市:聯經,2009。new window
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市:玉山社,1998。
鄭玉雲、潘裕豐等著,〈泰雅族編織知識與才能發展、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蔡中涵主編,《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七期,(台北: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10年6月),頁209-242。new window
鄭家馨主編,《殖民主義史—非洲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鄭維中,《荷蘭時代的台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台北市:前衛,new window
200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出版,1992。
----------,〈中國小説的歷史變遷〉,原為授課講義,目前收錄於《中國小說史略》,
附錄。
魯剛,《文化神話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new window
霍斯路曼‧伐伐,《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
應鳳凰,《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市:春暉,2004。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臺北市:自立晚報,1993。
謝選駿,《神話與民族精神》山東:山東文藝,1986。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臺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臺北市:女書文化,2000。
----------,《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1997。
----------,《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臺北市:聯合文
學,1998。
----------,《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市:女書文化,2003。
----------,《飛天之女:跨國影像藝術與另類女性書寫》臺北市:臺灣商務,2008。
簡鴻模,依婉、貝林,郭明正合著,《清流部落生命史》台北:永望文化公司,2002。
魏貽君,〈台灣原住民文學的「沙赫扎德」─「原運世代作者」的成辯證及文學實踐〉,邱燮友發行,《中國現代文學》,第16期,(台北市: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9年12月) ,頁67-96。
----------,〈找尋認同的戰鬥位置—以瓦歷斯.諾幹的故事為例〉,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冊,(臺北縣:INK印刻,2003),頁97-145。
譚光鼎,《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2002。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市:臺灣書店,1997。new window
麗依京.尤瑪,《傳承:走出控訴》台北:原住民族史料研究社,1996。

二、外文書目

Achebe, Chinua, A man of the people, New York : Anchor Books, 1989.
----------, Arrow of God, New York : Anchor Books, 1989.
----------, Girls at War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 : Anchor Books, 1991.
----------, Home and Exile , New York:Anchor Books, 2001.
----------, Hopes and impediments : selected essays , New York : Doubleday, 1989.
----------, No longer at ease, New York : Anchor Books, 1994.
----------, Things fall apart, New York : Anchor Books, 1994.
Albert, Memmi,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New York : The Orion Press Inc,
1965.
Aldridge, A. Owen,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matter and method, Chicago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9.
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And Tiffin, Hele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2002.
---------,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New York:Routledge,1981.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K : Blackwell, 1993.
Bernharmer, Charl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Bevis, William, “Native American novels: Homing-in”. In B. Swan & A. Krupat (Eds.), Recovering the word : Essays on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pp. 580-620.
Bhabha, Homi K.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0.
----------,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4.
Blaut, James M. The Colonizer's Model of the World : Geographical Diffusionism and Eurocentric History,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1993.
Block, Haskell M., “The Concept of Influenc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 VII, 1958.
Blust, Robet. The Proto- Austronesian pronouns and Austronesian subgrouping: a
Preliminary report. University of Hawaii Working Papers in Lainguistics
9.2 : 1-15, 1977.
Boehmer, Elleke ,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migrant metaphor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Campbell, Joseph; Moyers, Bill D, ed. by Betty Sue Flowers. The power of myth. New York : Doubleday, 1988.
Campbell, Joseph, 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 Harper and Row,1990.
Carre, Jean Marie, Les Écrivains français et le mirage allemand, Boivin, 1947.
Cassire, Ernstr, The myth of the State,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6.
Charles, Verlinden, The Beginnings of Modern Colonization, London : Cornell University,1970.
Cheyfitz, Eric. (Ed.), The Columbia guide to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5.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Crystal, David, Language death, Cambridge, UK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During, Simon, ed,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Minneapolis : Univ. of Minneapolis Press, 1983.
Fanon, Frantz, A Dying Colonialism, translated by Haakon Chavalier,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5.
----------, Black Skin, White Masks, translated by Charles Lam Markmann, New
York : Grove Press,1967.
---------,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ranslated by Constance Farrington,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9.
----------, Toward the African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Haakon Chavalier tran, New York:Grove Press, 1969.
Faster, Hal, ed, Postmodern Culture. London : Pluto Press,1985.
Foucault, Michel, “Genealogy and Social Criticism, in The Postmodern Turn: 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Steven Seidma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George, Taylor , Folklore of aboriginal Formosa, The Folk-Journal, 1887.pp.139-153.
Gifford, Hen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London:Routledge & Paul, 1969.
Hardt, Michael; Negri, Antonio, Empir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Kristeva, Julia, ed, Black sun : depression and melancholia, translated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 Columbia Univ. Press, 1989.
----------, Desire in language :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lated by Leon S. Roudiez;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1980.
----------, Powers of horror : an essay on abjection, translated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 Columbia Univ. Press, 1982.
----------,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translated by Margaret Waller,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984.
Lippit, Victor D., Capitalis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5.
Malinowski, Bronislaw, 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Garden City : Doubleday, c1948.
Moura, Jean-Marc, limage du tiers monde dans les romans francais contemporains, FUF, 1992.
Nadel, George H.; Curtis, Perry, Imperialism and Colonialism, London : Macmillan, 1964.
Nandy, Ashis, The Intimate Enemy: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New De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ageaux, Daniel-Henri, Images du Portugal dans les lettres françaises (1700-1755), Paris, Fundação Calouste Gulbenkian, Centro Cultural Português, 1971.
----------, La littérature générale et comparée, Paris:A. Colin, 1994.
Rajan, Gita; Mohanram, Radhika.ed,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nd changing cultural contexts : theory and criticism,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1995.
Remak, Hen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ts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Method and perspective, edited by Stalknech & Frenz,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61.
Robbins, Bruce, “The East is a Career: Edward Said and the Logics of Professionalism,
” in Edward Said: A Critical Reader. Edited by Michael Sprinker.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Rushdie, Salman, The satanic verses, New York : Viking, 1989.
Said, Edward, 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 Covering Islam: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in Rest of the World, London:Vintage, 1997.
----------,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Chatto & Windus Ltd, 1993.
----------,“Empire, Geography, and culture,”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
Vintage.1993.
----------,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78.
----------, Out of Place:A Memoir,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00.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London : Vintage,
1994.
----------, “ Reconsidered Orientalism,” in 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Mass, 2002.
----------, The politics of dispossession : the struggle for Palestinian self-determination,
London : Vintage, c1994.
Segal, Robert, A. Myth: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7.
Sorensen, Eli Park, Postcolonial studies and the literary: theory, interpretation and the novel, Basingstoke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Stallknecht, Newton P. and Frenz, Horst,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method & perspective, Carbondale :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c1971.
Thiong’o, Nigugi Wa, Decolonizing the Mi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African Literature. Portsmouth, NH: Heinemann,1981.
Tomlinson, John, Cultural Imperialism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altimore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Warnier, Jean Pierre,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ulture, Paris : Decouverte, c2007.
Willis, Jean, Geneish: An Indian Girlhood, Toronto : New Press, 1973.
Young, Robert, Colonial desire :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
----------, Postcolonialism: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K: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 Postcolonialism: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3.
----------, The Idea of English Ethnicity,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 2008.
----------, White 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London : Routledge,1990.

三、翻譯書目

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著,宋偉航譯《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
社,2001。
大衛.莫利(David Morley)著,馮建三譯,《電影、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遠流,
1995。
巴特‧吉爾伯特(Bart Moore-Gilbert)著,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台北市:聯經
出版社,2004。
布勞特(J.M.Blaut)著,潭榮根譯,《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
主義史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弗郎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華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攻仿文
化事業公司,2005。
田中彰(たなか あきら )著,何源湖譯,《明治維新》台北市:玉山社,2012。
伊斯邁.達立(Ismail S. Talib)著,李勤岸譯,《後殖民文學的語言》台北市:書林,
2011。
列維-布留爾(Levy-Bruhl Lucien)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1981。
李達三(John J. Deeney)著,徐言之等譯,《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增訂本,台北:
聯經,1984。
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台北:
立緒文化,1998。
尾崎秀樹著,蕭拱譯,〈戰時的台灣文學〉,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傷痕新編》(台
北市:海峽學術,2002),頁285-341。
尚-皮耶.瓦尼(Jean-Pierre Warnier)著,吳錫德譯,《文化全球化》臺北市:麥田出
版,2003。
南迪(Ashis Nandy)著,林靄云譯,〈親內的敵人(導論)—殖民主義下自我迷失與重
拾〉,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2。
宮本延人(みやもと のぶと)著,魏桂邦譯,《台灣的原住民族》,二刷,台中市:
晨星,1993。
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范進等譯,《國家的神話》台北市:桂冠,1992。
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市:
協志出版,1996。
移川子之藏(Utsushikawa Nenozo),《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帝國大學土俗
人種學研究室:刀江書店,1935。
荷西.馬利亞.阿瓦列斯(José María Alvarez)著,李毓中等譯,《西班牙人在臺灣
(1626-1642)》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賴盈滿譯,《神話簡史》台北市:大塊文化,
2005。
博埃默(Elleke Boehmer)著,盛寧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
遠藤周作(えんどう しゅうさく)著,林水福譯,《深河》,十八刷,台北:立緒文
化,2006。
楊恩(Robert J. C. Young)著,周素鳳等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市:巨
流圖書,2006。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蔡英文譯,《帝國主義》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
查報告書:賽夏族》,第三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
劉自荃,〈帝國話語與後殖民論述〉,比爾.阿希克洛夫特(Bill Ashcroft)等著,劉自
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縣:駱駝出版社,1998。歐陽泰(Tonio Andrade)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台北市:遠流,new window
2007。
蔡斯(Richard Chase)著,陳炳良譯,《神話即文學》台北市:東大出版,1990。
鮑曉鷗(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著,Nakao Eki(那瓜)譯,《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 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期巴洛克的結局》台北市:南
天,2008。
羅蘭.傑飛(Roland Joffe) 導演,《教會》台北:巨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代理,2005,
DVD影音資料。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等譯,《神話學》臺北市:桂冠,1997。
蘭伯特‧凡‧德‧歐斯佛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金源譯,《福爾摩
沙見聞錄-風中之葉》台北市:經點雜誌,2002。
讓-馬克‧莫哈(Jean Marc Moura)著,孟華譯,〈試論文學形象學的研究史與方
法論〉,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