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性私語中的家庭關係與心靈圖像--以《天送埤之春》為例
書刊名: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
作者:戴冠民
作者(外文):Tai, Guan-ming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0
頁次:頁57-80
主題關鍵詞:女性自傳家庭關係主體性心理學Feminine autobiographyDiplomatic relationIndependentPsych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3
  • 點閱點閱:63
女性在男性話語中永遠處於被命名、被給定、被型塑,以及由此帶來的被異化、同化的命運。本論文從素人女性自傳──《天送埤之春》來探討庶民女性藉由何種管道或書寫模式「發聲」與「書寫」?而藉著女性書寫文本可否探究其內心的心靈圖像?一位臺灣阿媽的自傳回憶錄,在狹小的家庭空間,彷彿以權威者的身分宣講著自己的歷史;此家庭關係的重要性為何?此外,自傳文本化,是自我的詮釋,是成長的紀錄,又當自傳被「文本化」中又被賦予了詮釋的無限可能,因此筆者將從中探討范麗卿的心靈圖像(成長歷程),筆者依照兒童(心靈烏托邦)、少年(成長的過渡)、成年(性/阿尼姆斯情結)來詮釋,其中援引了原型、心理學、釋夢的理論作為輔助,從中看出一位臺灣阿媽(女性)藉由素樸「書寫」(話語)來展演其一生私領域的心靈圖像。
The female forever is in the masculine words is named, the paper will discuss from feminine autobiography "Ten saon pi of spring" for some questions,such as : How to write? Whether to inquire into its innermost feelings the mind image? What the importance of Diplomatic relation is? In addition, author according to child, the youth, Grown-up to discuss the Taiwan female’s mind image.
期刊論文
1.王敏(2009)。兩種空間中的女性生存焦慮--對張愛玲小說《花凋》的解讀。傳承,2009(6),138-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宿亞琳(2009)。女性私語化寫作的三個典型表達。煙臺職業學院學報,55(2),5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憲章(2005)。日記的私語言說與解構。文藝理論研究,2005(3),85-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阮愛惠(2006)。九○年代臺灣女性自傳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麗卿(1993)。天送埤之春:一位臺灣婦女的生活史。臺北:自立晚報社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德爾、葛羅維斯、龔卓軍(1998)。拉岡。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Espina, Angel B.(2006)。佛洛伊德與李維史陀:動力人類學和結構人類學的互補、貢獻與不足。臺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red, Allan、夏鑄九、王志弘(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卡爾.榮格、龔卓軍(20050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蘭村(199901)。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新華書店: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媜(1999)。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禾(2008)。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釋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宣揚(1993)。佛洛伊德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oja, Edward W.、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祝應峰(2008)。性別視閾與當代文學敘事。安徽:安徽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孟悅、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小虹(19980000)。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京媛(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玉玲(19980000)。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玉玲(20000000)。臺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Stein, Murray、朱侃如(1999)。榮格心靈地圖。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Tong, Rosemarie、刁筱華(1996)。女性主義思潮。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ateb, George、孟祥森(1980)。現代人論烏托邦。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荒林、王紅旗(2000)。中國女性文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壽靜心(2007)。女性文學的革命--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de Beauvoir, Simone、陶鐵柱(2002)。第二性。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Anderson, Christopher P.、施寄青(1990)。父親角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秀玲(2004)。現在文學的女性身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郁達夫(1982)。郁達夫全集。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楊翠(2003)。臺灣女性生命史的記憶圖譜與書寫策略。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